天天看小說

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

“不會,因爲這個時候,馬不壯,羊不肥。他們怎麼也要等八月纔會出兵。正因爲這樣,聖人才會提前登基,就是有足夠的時間讓我們整合國力,對突厥一戰,某必勝!”李靖眼下怕的不是敗。而是慘勝。

李元興又拿出一本文言文的《三國演義》放在桌上:“我哥如果要書,你總要給自己留一本。我有一個想法,那突厥總是要吃飯的,他們的糧食那裡來,他們會不會打劫我們的的糧倉呢?”

“糧倉?五郎有可計策?”李靖來了興趣,跪坐的身體也直起了幾分。

李元興盤腿坐在那裡的,跪坐這個姿勢如同上刑!

“留下糧倉給他們,加上毒藥,或者巴豆粉也行!”李元興說出自己的計策。

李靖卻哈哈大笑:“五郎此計對付山賊可行,對付大軍卻是不行。難度有三,突厥來則二十萬大軍,突厥的二十萬大軍可不是二十萬,再加他們後面跟著的牧民們,少說也有四五十萬,我要多少糧食。二來巴豆需要多少。三來大軍伙食會驗毒!”

李靖說的很簡單,李元興倒也是聽明白了。

毒上一兩萬人,對於二十萬大軍來說解決不了根本性問題,這纔是關鍵所在。

聊著又聊到了三國演義,李靖再一次拿起那書一邊翻看著,一邊與李元興討論著裡面的戰術,兩人倒真的心存想從這書中找到對付突厥的解決辦法來。

當李靖讀到長板坡的時候擡起頭看了李元興一眼。

“我臉上有花嗎?”李元興笑問了一句。

“我知道你爲何把刀送給叔寶了,叔寶就象這書中的趙雲趙子龍!”李靖的話說到李元興的心裡了,李元興對三國演義是極愛的,這話題聊起來就沒有一個完。

軍士們只當是一位王爺一位尚書在討論軍務,誰也沒有敢去打擾。

卻誰想李元興竟然興奮的和李靖討論了一整天三國演義這種小說,真正的軍情倒沒說幾句。

當晚,李元興回到自己的秦王府,一個看似年輕的太監在府門前迎接。

見到李元興打了個千禮:“殿下回府,奴是宮裡選派,請殿下賜名!”

“我不太懂賜名,我說的名字如果不和規矩你告訴我。你就叫鄭和吧!”

“謝殿下賜名!”鄭和跪謝。

什麼規矩不規矩,鄭和心說王爺的話就是規矩,這名字叫什麼,宮裡也不會管。

陪著李元興往內院走,眼下王府還沒有女主人,一切都是由這個鄭和在打理著。

“殿下,崔、盧、王三家的管事都來找過我,他們在打探王爺您喜歡什麼樣的女子。”李元興聽到這話停下了腳步,原本想著這種小事懶得管。可轉念一想也不對,這關係到自己未來的幸福呀。

鄭和在一旁等待著,就算這賣消息可以掙幾個小錢,但首先秦王纔是他效忠的第一位。

李元興想著大唐對美的標準,都說大唐喜歡胖美人,可自己也沒有真正見過幾個胖的貴婦。這時鄭和又說話了:“這一次,幾家都暗中表示,家中十四至十六歲待嫁的有好幾位,一定會有殿下喜歡的!”

十四到十六這個年齡把李元興雷住了,這也太小了吧。

自己倒象是一個怪叔叔在騙小孩子看金魚了。

李元興笑了,輕輕的擺了擺手:“我不喜歡過於豐滿的,偏瘦一些好了。對於他們,這一條足夠了,你說的太多倒顯得咱們秦王府對此事過於關心了。你既然能被派過來,就應該懂,本王這是要安撫這些大世家!”

“是!”鄭和恭敬的點了點頭。

秋香兩個丫環沒有帶進長安城來,這裡服侍的兩人是從宮裡選派過來的。聽鄭和說也是長孫皇后親自挑選的。

“要不要送點什麼禮物給我皇嫂?”李元興問鄭和。

鄭和搖了搖頭:“最近殿下還是不要送禮的好,殿下上次的禮物就給娘娘招來一些小麻煩,那些貴婦紛紛上門,只想從娘娘那裡分得一件。好在娘娘事先都分給其他皇妃了,如果再多幾件的話,娘娘肯定會被那些婦人們麻煩!”

“好,很好!”

一個聰明的,有獨力思想又忠心的太監,絕對是一位王爺的好幫手。

“明天商人們要宴請本王,你陪本王一同!”李元興說完揮手示意鄭和可以離開了,打發了兩個新的侍女也下去休息之後,李元興反倒是鬱悶了。在這大唐當真沒有什麼夜生活呀,連坊間都宵禁了。

看來,大唐的貴族們夜裡忙著造人也是有原因的。

李元興睡不著,盤腿坐在桌前練字,看來是需要打造一些椅子了。

次日,燕歸樓。

大清晨的時候,燕歸樓的夥計全部換上新衣,打掃街面,把整個燕歸樓擦的一塵不染。衆商人們在晨時就已經聚集到了燕歸樓,每個商人都把自己壓箱底的好衣服穿上,儘可能在這位新秦王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大唐的人,普通些的一天吃兩餐,第一餐大約在現代的十點多,第二餐在下午四點。許多人六點多就睡了,大臣們會在凌晨起牀時吃喝一點,要不然到了朝上還不餓暈了。當然富貴的人家,也會有夜裡來點夜宵。

但普通的人家就是兩餐。

李元興在秦王莊的時候,一直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吃飯,每日三餐。

廚師們只當是秦王就這個習慣,所以也沒有給李元興說普通人如何吃飯的。

李元興只當是午餐放在十二點左右,卻誰想到大約才早上九點的時候,鄭和就來了,說是商人們都已經全部在燕歸樓了,大約半個時辰不到就到了開席的時間。秦王你應該準備了,這是正式的場合,自然要穿王袍。

麻煩,這衣服非常的麻煩。

李元興相信靠自己根本沒有可能把這複雜的衣服全部套在身上,什麼扣什麼都搞不清,更不用說這裡外還有好幾層呢。

兩個侍女光是幫著李元興穿衣服就足足花了一刻鐘。

到頭髮的時候,李元興實在不願意弄了,隨便拿了一條髮帶把頭髮紮上。

李元興在現代的時候就是半長的頭髮,這麼長的時間從來沒有理過發,可兩邊算起來,有一個多月了,這會已經可以用髮帶扎住頭髮了。

“殿下應該戴冠!”鄭和勸告著。

身爲王爺,必要的儀表是非常重要的。李元興的頭髮太短,對於現代男人來說,那算是中長類型的頭髮了。可在大唐而言,太短,短到如果需要戴冠的話,需要用絲線綁在頭頂上,李元興戴過一次。

就在李二登基那天。

只有一個感覺,痛苦,難以忍受的痛苦,先不說那東西挺重的,就是扯著頭髮也很疼。

“不戴!”李元興直接就拒絕了。

“殿下,御史們一定會……”鄭和沒有說完就被李元興打斷了:“不要廢話了!”

看到李元興有些不高興,鄭和也不敢多說了,低著頭退了出去。而李元興看了看那個象徵著自己身份地位的頭冠後,把頭冠又拿了起來,扯著頭冠的帶子提在了手上。

來到燕歸樓的時候,正好遇到了高儉高士廉,看到李元興將頭冠提在手上後愣住了。李元興指了指自己頭頂,那半長不短的頭髮披著頭上,似乎真的沒有辦法在頭頂弄出一個髮髻來戴頭冠。

這些都是小節,高儉自然不會多事,依禮節向李元興行了禮,李元興伸手一扶:“別把本王當王爺,這長輩向晚輩行禮倒是有些不習慣。”說罷,李元興作了一個最簡單的拱手禮:“這樣就行。”

高儉笑了笑,也拱了拱手。

對於李元興這個來自天上的星君,李二身邊的近臣們都很敬畏。

燕歸樓內,幾位有身份的會首都在門口等著,看到李元興出現都都是一愣,李元興笑著說道:“不要盯著本王的頭頂看,也不要就本王的頭髮議論什麼的。今天本王戴冠了,別讓那些御史有機會煩我。”

幾句非常明顯的玩笑話又敬告了這些商人別亂嚼舌頭,又讓衆人那心中的緊張放鬆了下來。

李元興被迎到了二樓,自然是坐在最尊貴的位置上,高儉則在次首陪坐。

鄭和站在一旁,依禮讓衆商人對秦王行禮,然後代表李元興說道:“秦王殿下吩咐,先上菜大家共飲。”

吃飯是小事,這些商人來之前都吃過東西了。

先不說他們有心事,都不知道李元興想幹什麼。再說了,在一位高高在上王爺面前吃飯也很壓抑,燕歸樓的老闆倒是有心了,上的全是精緻的小菜,份量卻並不多。

李元興每一樣菜都品嚐了一遍之後,心說大唐的伙食絕對是綠色食品,就是手藝差了點,想來應該是差了工藝水平與香料上。不過這些是小事,等百姓們有錢了,自然會有無數人去研究怎麼吃好,穿好,玩好。

大唐的酒也喝了幾杯,淡,卻很香,有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698節 嶺南行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304節 奴隸主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9節 秦王威武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515節 名之戰!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151節 夜深沉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170節 古長安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430節 武(二)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506節 傳票第860節 定策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726節 黃河清第654節 奇蹟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858節 急務!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259節 孤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97節 心狠手辣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198節 秋之意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357節 鬥!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698節 嶺南行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780節 股市開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633節 春天了!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435節 天譴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71節 天策上將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
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698節 嶺南行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304節 奴隸主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9節 秦王威武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183節 安心娶老婆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515節 名之戰!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151節 夜深沉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170節 古長安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430節 武(二)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506節 傳票第860節 定策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359節 遼東三黑!二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726節 黃河清第654節 奇蹟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858節 急務!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259節 孤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97節 心狠手辣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198節 秋之意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357節 鬥!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698節 嶺南行第785節 狂熱的海貿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780節 股市開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633節 春天了!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435節 天譴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71節 天策上將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溪县| 维西| 江川县| 忻城县| 漳平市| 柯坪县| 缙云县| 天峨县| 柳河县| 柞水县| 南城县| 太康县| 大悟县| 海丰县| 阆中市| 鞍山市| 鹿邑县| 满洲里市| 安宁市| 青海省| 宁都县| 博罗县| 甘德县| 阳新县| 县级市| 长岭县| 天津市| 新化县| 阳东县| 康马县| 东山县| 监利县| 许昌县| 滦南县| 遂川县| 新泰市| 普兰店市| 慈利县| 临高县| 昌图县|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