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

????李元興的秦王莊已經到了夜晚,只有秦王殿下的書房燈還亮著。.

現在秦王殿下的書房旁邊多了一個小間,可以稱爲小書房,這裡也亮著燈。

大書房自然是李元興在查閱一些資料,收集的不多,但卻可以給李元興一些建議。茶文化,絕對是中華文明之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隨著李元興對文明意義的深入瞭解,隨時都在留心著身邊的一切。

任何一切帶有文明色彩的事,或者物。

茶是什麼?李元興上的學不多,也沒有系統的學習過什麼,喜歡讀書,讀的書雜亂。學得不精,但在於廣。也很會吸收新的知識,雖然不是一個學校裡的好學生。但不能說李元興是一個不喜歡學習的人。

茶!李元興的學識,年齡。註定了他不可能像櫃爺那樣有著深入的理解。

不過李元興卻知道,茶在古代,最早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種藥,之後纔是慢慢的變成一種飲品,形成一種初級的文化。一直到中唐,甚至是晚唐,茶文化才達到了一個巔峰。現在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

不過這個時代,對於草原來說。茶卻是一種生活必須品。

草原上是以肉爲主食的,消化不良,營養不平衡等問題都非常的嚴重。但只要有茶,有足夠的茶,這一些都不成問題,所以茶在草原上,比鹽對大唐更加的重要。

李元興越是分析,越是認爲自己有可能真正推動大唐茶文化的發展。

夜色深沉,商會街環道上,那一間被衆商會稱爲窮酸的巴蜀茶商會卻是門庭若市。可以說整個大唐有些身份的茶商會全都來了,而且來的最低級別也是在長安的大掌櫃,有幾家商會來的還是會首。

爲了給巴蜀茶商會撐面子,巴蜀幾個有錢的商會會道也到了。

畢竟都是出自巴蜀,巴蜀的茶商會再窮,再是衆商會中低層的,也不能讓人欺負了。

說到欺負人,倒也不可能了。

在商會街,有秦王莊擺在那裡,無理打壓其他商會的行會,一定會被秦王莊處罰。

一小盤茶葉的原葉,只是簡單的曬青之後的原葉就擺在桌上,四支巨燭照亮著。茶商會的人都是茶的專家,根本不用解釋,也不用細看,那原葉是什麼,心裡都有數。

“萬春銀葉,這就是秦王殿下對此茶的點評。但之後看形,搖了搖頭,很失望。品味再次搖頭。鄙商行慚愧,先秦王殿下失望。更慚愧是,卻是完全不理解秦王殿下的意思。”巴蜀茶商會的會首也從長安城趕了回來。

這位會首很是感覺惋惜,今曰如果不是去長安辦理合約備案以及出關手續,一定可以有機會面見秦王殿下的。

黃芽、石花、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

秦王殿下對這茶葉按照採摘時間的五種區分,而且秦王殿下只看過一眼,就知道此茶的產地,生長環境,所以說這五個區分絕對不是隨口胡說的。

“某,有武夷烏龍!皇宮貢茶。”南越茶商會的會首激動的站了起來。

“坐下!”長安茶商會會首冷喝一聲:“不要忘記,殿下是微服私訪。你敢去秦王莊求見,你的理由是什麼?”

“難道就這麼等嗎?”南越茶商會的會首喘著粗氣:“某不是眼紅巴蜀茶商,秦王莊仙茶某榮幸喝過一杯。某認定,那就是我們南越的茶,茶葉肯定是出自南越,某大概還能分出,有可能來自那座山上!”

這些話,放在只是來看看,給同爲巴蜀人的幾個富有商會聽到,有些不可思議。

但茶商們卻完全相信。

無論茶如何制,那原葉的味道根本水土,溫度,溼度都會有所不同。精研茶道幾十人的老茶商,能品嚐出某片茶葉大概出自那個地方,並不是什麼神奇的事情。

南越茶商向長安城方向一禮:“某商會送貢茶入宮,聖上賞賜一杯仙茶。某大喜,別說是茶汁不敢有半滴浪費,就是茶葉某都精心收藏著。之後,賜茶的那位公公感謝某送了一份好茶給他,私下告訴了某一件事情!”

說到這裡,南越茶商閉嘴了,有時候一句話可以頂千貫。

長安茶商會的會首笑了笑,然後一轉身對巴蜀茶商會的會道說道:“某有一個訂貨,一千七百擔青磚,轉給貴商會如何?”

巴蜀茶商會還沒有說話,江浙茶商會的會首說道:“某有八百擔黑磚。”

每一個商會都拿出了些份額等於是白送給了巴蜀茶商會,就是南越茶商會都拿出了二百擔黑磚的份額出現。

巴蜀茶商會的會首起身深深一躬:“如果某有機會覲見秦王殿下,我巴蜀絕對不得獨利。自當與各位分享。”

“哼,嘿嘿!”這時,巴蜀錦綢商會的會首笑了,不等有誰怒視他就直接開口:“一羣沒有見識的小商。秦王殿下的心可包容天地,絲有不同,各地絲織也各有不同。這是我們分家的主要原因,而另一個原因是,秦王殿下根據我們不同產地,定製了不同的標準。以及,完全不相同的工藝,這是我們能夠沒有絲毫爭執,一分爲三的重要原因。”

“請賜教!”衆茶商會都知道錦綢商會是第一個接觸到秦王殿下的人。

而且面前的這位會首,他的商號卻是擁有著皇家這個稱號的,現在想來,區區幾十萬貫的質押,換來這個皇家的稱號,何止是值,而是佔了天大的便宜。

要知道,現在各行各業,爲了爭一個皇家的稱號,可以說想盡了辦法。

但沒有秦王府的點頭,六部,連同新出現的商務部都沒有發出皇家徽章的權力。

“沒什麼賜教的,只有一句話。如果秦王殿下賜下仙茶製法,某認爲至少會出現三種,三個不同產地,三種不同品種的茶。然後還會拿出幾種普通的方法,各茶商會都會有機會去使用。”

到底是接觸過秦王殿下的人。

正當茶商會的人想提問的時候,外面急急的衝進來兩個人,其中一人就是巴蜀錦綢商會的長安商會街大掌櫃。

“會,會首!秦王莊內傳來消息,明,明天殿下會去工坊區,三個皇家絲綢,必有一家會去。”

巴蜀錦綢商會會首猛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三個皇家絲綢商號,在這裡擁有最大工坊的只是原先李會首那一家。

巴蜀的商會的主要生產力是在成都,這裡主要爲了靠近秦王莊與長安城,可以不斷的學到新的技術,買到新的織機。所以是一個開發新品,以及高端產品的工坊罷了,佔地不過二百畝,織機不過一千張罷了。

可就是這樣,他也不敢有半點輕視。

“各位,告辭。”

都能夠理解,這樣的大事身爲會首自然要回去主持的,所以都不好攔。

長安茶商會的會首起身一禮:“最後一問,我們應該當如何?”

“等,至少等十天。如果秦王殿下還沒有找你們,你們想活動一下的話,就去秦王莊找狼將軍,但是不要送禮給狼將軍,否則你們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卻可以備一份給秦王莊的禮物,禮物要精緻,是心意不是數量!”

巴蜀錦綢商會的會首說完,施了一禮轉身就走。

衆人同時回禮。

等巴蜀錦綢商會出了門,長安茶商會的會首說道:“剛纔的份額不變,此事有勞巴蜀茶商會挑頭,我等配合。”衆人也齊聲附和。

那位南越茶商會的會首這時說道:“宮裡那位的話就是,秦王殿下有一種極品好茶。他沒有見過,但太上皇與皇后都稱讚過。名爲武夷大紅袍!”

衆人明白了,難怪南越茶商會的會首這麼激動,原來是有這個原因。

“如此說來,曰後如果真的仙茶,名額有你南越一個。我等不與你爭!”長安茶商會是所有茶商會最大的,因爲長安這邊茶園極多,而且也是最早發展起來與草原上有巨大貿易的,所以說話的底氣十足。

商有商道。

雖然這些人背後都有世家的力量,但他們非到不得已,不會動用世家的力量。

茶商會已經開始在暗自競爭了,誰都不想退讓,關係到未來的生存地位,誰也不敢退讓。可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競爭卻沒有半點意義。。

因爲李元興已經作出了選擇。

根據初唐的茶行業資料,再加上道路交通問題,還有人工等各種問題。李元興選擇了六種茶,來開始自己對唐朝的茶文化推動。

蒙山茶自然是要選擇的,巴蜀茶商會這種茶確實是不錯的,差的只是工藝。

然後李元興選擇了福建,這裡在後世的現代,就是最出色的茶葉產地,各種名茶數不勝數,就是眼下,就有兩種可以選擇的。武夷、七境,都會有極品好茶,大紅袍、烏龍、七境扁針、鐵觀音這幾種李元興都認爲好茶。

再下來,後世的龍井,絕對應該給一個名額,只是不知道現在大唐是否已經有了茶園。

但江浙地區,另一種。在唐中期非常有名的水月茶,就是後世的碧螺春。

最後,黃山的雲霧茶,自然也是頂級好茶。

唯一讓李元興猶豫的,就是長安茶商會了,他們是所有茶商會最大的,無論財力還是勢力都最大。無論如何,也要給予一個名額。(未完待續。)()

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707節 遺囑(下)第276節 媵妾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23節 約會第81節 憐農!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295節 箭神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97節 心狠手辣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719節 獨木橋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726節 黃河清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105節 火計(三)第425節 嘗試著讓心交融第295節 箭神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242節 聘禮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50節 女財神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698節 嶺南行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786節 海熱每544節受審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488節 軍魂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387節 榮歸第453節 極限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780節 股市開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782節 博弈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
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707節 遺囑(下)第276節 媵妾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23節 約會第81節 憐農!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295節 箭神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97節 心狠手辣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719節 獨木橋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726節 黃河清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634節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672節 升級的軍民情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105節 火計(三)第425節 嘗試著讓心交融第295節 箭神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242節 聘禮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50節 女財神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698節 嶺南行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786節 海熱每544節受審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488節 軍魂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387節 榮歸第453節 極限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780節 股市開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782節 博弈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839節 人性的底線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州市| 永寿县| 南华县| 桃园市| 增城市| 克山县| 康乐县| 侯马市| 平顶山市| 鄂尔多斯市| 阆中市| 新竹县| 永吉县| 大邑县| 和硕县| 青田县| 蒙城县| 乐陵市| 岳池县| 噶尔县| 墨竹工卡县| 安仁县| 铜川市| 阿克陶县| 枣强县| 慈利县| 大余县| 小金县| 漳州市| 阜宁县| 房山区| 黑水县| 陈巴尔虎旗| 微博| 施秉县| 武宣县| 兰西县| 保亭| 渑池县| 昌平区|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