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

李元興窮嗎?

大唐秦王是全大唐最窮的貴族,個人資產是負數。先不說二十三年罰俸,光是打麻將欠下的賭債就有快五千貫了,這筆錢換成糧食裝進馬車,可以從長安排到商會街去。

不過,秦王府不窮。說富可敵國也絲毫不過份。

秦王這次哭窮,是說秦王府的錢不夠用了,而不是說自己的。

就在衆人在思考秦王哭窮的理由,以及秦王哭窮的戰略目標之時。

魏徵沒有去管自己茶碗,非常疑惑的問了一句:“殿下,您給西突厥的珍珠不會就是種出來的吧。”

“不種你當讓我下海自己去撈呀。”李元興笑罵著。

種出來的,那珍珠是種出來的!

呼啦啦一陣亂響,除了李元興之外所有人都一陣忙亂,茶碗打翻了十幾個。花生、核桃撒了一地。不知道是誰壓在桌子上,卻是幾乎就將桌子給壓翻了。

李元興一隻手捧起自己的茶碗,另一隻手上抓著兩個核桃,當衆人安靜下來之後,這纔不緊不慢的將茶碗放在桌上。

“果真是財帛動人心呀。”李元興感慨了一句:“來人,去備些下酒菜。這會先拿套茶具來,品品茶,靜靜心!”

“殿下!那珍珠是種出來的?”魏徵又一次問道。

“淡定,魏長史你平日的冷靜去了那裡,不就是一點點珍珠嘛。老孫研究過,他說珍珠這東西味鹹甘寒無毒,鎮心點目;珍珠塗面,令人潤澤好顏色。塗手足,去皮膚逆臚;墜痰,除面斑,止瀉;除小兒驚熱,安魂魄;止遺精白濁,解痘療毒。……令光澤潔白”

李元興點上一支菸。慢吞吞的說著。

故意的,這就是故意的。

魏徵是好人嗎?準確說,魏徵是很有道德的一個,心黑臉黑的人。樂民園那評書中說的包黑子,崔敦禮一直都認爲,這是以魏徵爲原型寫出的一個話本呢。

魏徵的表情也變的很平靜了,也不緊不慢的說著:“殿下。象給西突厥那樣的珍珠,再來十份,明年遠征高句麗所有花費就出來了。或者說,洛陽的直道!”

“洛陽直道不夠,至少需要二十盒!”崔君肅在旁邊應了一句。

“可惜,那樣的本王種不出來。只有在特定的地方。特定的季節,而且需要非常經驗的珠農纔可以,一萬粒出一粒的機率。”李元興說完,衆人卻沒有一個感覺到失望,那樣的東西能種出來纔是真正的怪事呢。

李元興從桌子地下拉出兩個箱子,看了看將其中一個推了回去,然後在留下的箱子中又拿出一個小盒子後。將那個箱子也踢回到桌子下來。

早有準備呀。

所有人心中的反應是完全一致的,秦王殿下早就作好了準備,他們這些人來到天策上將府,都在秦王殿下的計算之內。

李元興打開盒子,裡面裝的是白珍珠,大小就是後世直徑零點三釐米至零點七釐米的幾十種,非常整齊的排在木盒內。

“這個,大唐有幾處地方。非常,非常的適合種!”

“殿下,這個產量如何?”崔敦禮代表衆人問道。因爲沒有人知道這個生意會給誰。

李元興將珍珠拿起一粒來:“這個要是讓本王種,一年如果少於三百萬斤,本王就懶得幹了。不過,本王不喜歡,因爲太費人力。沒辦法量產。”

又是一句沒辦法量產。

量產這個詞已經在大唐上層不陌生了,這就代表著沒有辦法利用機器大規模的生產。其生產能力,至少是日產萬斤這樣的水平,纔有資格被稱爲量產。

“崔尚書!”李元興喊了一句。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崔君肅心中也是一緊,可轉念一起卻不對,李元興不可能把這個生意交給清河崔氏,先不說清河崔氏已經佔了多少產業,僅說已經佔據的產業還沒有完全消化,所以珍珠這個東西,不可能。

“崔尚書,和蕭家與朱家算算賬吧。”

代表東南世家的朱家、代表江浙世家的蕭家。兩位家主聽到這話,立即站了起來,幾乎是同時:“殿下,此等巨利,我們吃不下!”

“吃不下也要吃。一年八十萬斤精珠必須運進長安,給我賣到西域去。敢來我秦王府討生意,那就要有足夠的胃口,足夠的膽量。要是和市井小民一樣,來討一個炒栗子,一年掙上百十貫錢的小生意,你們也不怕其他世家笑話!”

李元興的語氣變的嚴厲。

兩位家主趕緊躬身彎下腰:“我等糊塗,當盡其所能!”

李元興又拿出一隻盒子,打開之後,卻是更精美的珍珠。

“這個,只有嶺南那邊的海中可以種,崔長史你策劃一下吧。怎麼和馮家說,怎麼分利,有多少必須給本王運來長安,都必須有個方案。杭州與泉州那邊的海灣雖然也可以,但成色只能嶺南的七八成,想種,也行!”

“殿下,不如我江漸世家種海珠。東南世家種湖珠,殿下以爲如何?”

“四大湖。都可出好珠,本王就是要讓你們爭,只有競爭纔可讓技藝更進一步,本王要求八十萬斤,只能多不能少,但誰家的更好,本王就要的更多一些。那些成色差的,本王自然會壓價的,再差的,就磨成粉入藥,價錢更低!”

李元興三言兩語,就把這事情算是說定了。

怎麼分,怎麼算。

對公有戶部崔君肅,對私還有秦王府長史崔敦禮兩人去考慮細節問題。

茶已經上來,王及善坐上主位開始泡茶,低等侍女連進門的資格都沒有,就是蘭秋等四月,也不敢留在這裡聽太多,送上茶點之後就全部退到了門外。

“這個巴蜀竟然沒有來人?”李元興突然問了一句。

“巴蜀來人了,只是身份太低。連門也沒敢進,告罪之後,回去請家主親自過來,想來可能也快到了。”崔敦禮開口解釋著。

其實來的人身份不算低,也是嫡長子的身份。

可這裡坐的,至少也是家主的級別,巴蜀的士族原本就是二三流士族,別說是崔、王、盧這樣的世家相比,就是與蕭、朱、陸這些江浙世家都差一個級別,自然一個嫡長子根本就不敢進門了。

“好吧,先說其他的。”李元興拿起一杯茶,雙手捧起:“謝茶!”給了王及善一禮。這時,所有人動作一致,竟然拿出小本來了,顯然就是準備記錄了。

“崔家帶個頭,把棉花的生意讓出個七成來,給代北幾家。你們的人手已經不足了,接下來的事情,代北幾家也要出人出力,至於說棉花這份利,山東幾家之前出的財力,人力,你們考慮著補上。”

崔君肅看了看崔敦禮,又看了看王及善。

他不怕少了這份利益,只是不明白將會發生什麼。

“殿下,如果可以,請言明下一步的計劃。我等各家族也好配合殿下!”崔敦禮開口代衆人說道。

“其實很簡單,東南那邊還算安穩,他們的任務就一個,掙錢。”

衆人點了點頭,這個說法已經是極爲直白了。

“代北多武將,可以說代北世家的所有武將加起來,頂上大唐其餘世家加起來七成以上了。西突厥這兩年必有些戰事,代北世家的另一個好處是,與草原各民族關係都不錯。用代北世家,大唐至少可以得到十萬草原上的僱傭軍,三年內滅高昌。”

李元興的語氣變了,不再是那嬉笑的神色。

說到這裡,李元興站了起來:“本王曾經許諾馮盎,他好好幹,本王許他一個異姓王。這個許諾本王也可以給任何一家,三年內滅高昌,完全吞併伊吾,本王手上有三個郡王的名額。這郡王雖比不上本王這秦王名號威風,但王就是王。”

這不是玩笑了,那怕李元興最後一句話是玩笑話。

可整體說來,李元興的這個封王之說,卻不是笑話。

“報,川中劉氏族長請求覲見!”

“宣!”崔敦禮對門外喊了一聲。

川中劉氏,說起來還是漢皇族後裔,但這些年實在是末落了。更是在南北朝的時候,南朝壓制世家,讓他們更是雪上加霜。

劉氏族長進門之後,行的是跪禮。

“起來吧,大漢皇族之後,不要輕易跪下。當年諸葛武候伏南蠻,讓西南大穩。今你們劉氏爲首,巴蜀世家爲我大唐盡一份力,本王保你們一等世家之位。”

“請殿下吩咐!”

“各世家,訓練族中子弟,本王要精銳。巴蜀各州本王會下令練兵十萬,你們各世家也要練兵五萬,再訓練少數民族精銳三萬人。三年之後本王要你們衝鋒在前,爲我大唐開疆擴土。立下不世之功!”

川中劉氏族長的頭緊緊的伏在地上,他不敢接話,練私兵是滅族大罪呀。

“秦王殿下的吩咐,儘管安心去作。別說你們那三萬人,就是三十萬人殿下也不放在眼中。讓你家中子侄留在長安,明年四月殿下遠征高句麗之時,你們就知道你們那區區三萬人,只配給殿下用先鋒搭橋鋪路!”

魏徵的語氣極是嚴厲,川中劉氏只好大聲迴應:“我川中劉氏願爲大唐萬死!”

“起來,坐下吧!”

Ps:還會有一更,加油。

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860節 定策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695節 杭州城!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758節 李墨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52節 秦王大計第277節 換防令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48節 戍軍(上)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698節 嶺南行第150節 手中沙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24節 李淵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每544節受審第276節 媵妾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99節 秦王犯險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662節 工潮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178節 宣戰!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367節 驅逐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242節 聘禮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295節 箭神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319節 刺客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506節 傳票第506節 傳票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385節 軍損!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786節 海熱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103節 火計(一)第690節 海匪每544節受審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213節 黑對黑第296節 落月!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860節 定策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695節 杭州城!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758節 李墨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52節 秦王大計第277節 換防令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48節 戍軍(上)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698節 嶺南行第150節 手中沙第481節 金融改革(一)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258節 爲你付出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24節 李淵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每544節受審第276節 媵妾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99節 秦王犯險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662節 工潮第770節 有多少天的糧倉第178節 宣戰!第377節 又要結婚了第367節 驅逐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242節 聘禮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295節 箭神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319節 刺客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641節 丹東城的晚餐第506節 傳票第506節 傳票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385節 軍損!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560節 沉睡的巨龍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786節 海熱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103節 火計(一)第690節 海匪每544節受審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213節 黑對黑第296節 落月!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塔城市| 巴彦淖尔市| 阿克陶县| 鹤岗市| 滕州市| 高尔夫| 林芝县| 松桃| 五莲县| 股票| 庆云县| 呼玛县| 三明市| 都兰县| 马公市| 邯郸县| 宝兴县| 万山特区| 广南县| 瓮安县| 晋江市| 平安县| 鹤峰县| 邻水| 门头沟区| 小金县| 蓝田县| 元氏县| 天峻县| 台北市| 金乡县| 屏边| 和田县| 冷水江市| 安乡县| 彩票| 小金县| 微博| 鄂伦春自治旗| 湘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