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

秦瓊到!

李元興親自在莊門處迎接,秦瓊遠在三百步外下馬,步行向著秦王莊正門而來。

正門不能開,正門左側的第一個側門打開著。以禮節而言,到了李元興這個身份上,這道正門一年之中爲了迎客,也開不了幾次,李淵早上來都沒有要求秦王莊開正門,只是走了第一道側門。

以李淵的說法,他是以父親的身份而來,不是太上皇。

所以,必須開門的就只有一位了,那就是大唐皇帝李二。

這時,一個年輕的和尚卻走了過來。

在李元興送李孝恭離開的時候,這個年輕的和尚就上前過,只是被護衛攔下。而這一次,李元興卻打眼色示意護衛不要擋,他想聽一聽這個和尚會說些什麼?

“貧僧,玄奘!”年輕的和尚雙手合什一禮。

李元興沒有理會他,而是看著秦瓊走到自己的面前,雙手一拱禮:“叔寶兄!”秦瓊沒想到秦王殿下竟然先施禮,急忙回了一個全禮:“殿下,秦瓊有禮!”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這禮就算是結束了。

玄奘再次施禮:“玄奘有禮!”

“本王還禮!”李元興微微一欠身。

說完,李元興就準備離開,玄奘急急就說道:“秦王殿下,小僧心中不解望求教!”

“問吧!”李元興淡淡的說道,秦瓊則退到一旁,面無表情的看著。

“殿下,衆生平等。爲何官、儒、道、民、商可參加殿下茶會,卻無我佛門!”玄奘一開口就是要一副辯論的語氣,說到辯論,他辯過天下衆僧,口才超凡。只是李元興並不知道玄奘日後還有一個法號,名叫三藏!

李元興只當一個年輕的和尚來鬥嘴罷了。

“本王也有不解,請小僧人指點。本王宴客,請友朋入府。難道本王邀請賓客名單還需要你小和尚過問,允許嗎?”李元興的語氣嚴厲了起來。

如果換個人,就這兩句話,加上秦王殿下語氣嚴厲怕就已經是退了。可玄奘卻上前一步,再次施禮:“殿下講茶,以茶論道。殿下茶理昨一夜已經傳遍長安城,殿下邀請長安各名士入府,卻無我佛門,豈是輕視我佛門?!?

“好一個輕視之說!”李元興冷笑一聲。

那邊一位老僧站了起來,向這邊走來。玄奘卻接著說道:“天下衆生平等……”

“好一句衆生平等,本王問你。爲何釋僧要坐在主位,受衆僧跪拜。爲何你寺中主持要受你等跪拜。既然平等,爲何不平等而坐。好一句衆生平等,難道我皇兄與庶民平等嗎?本王聽你宏論!”

玄奘正要再辯,那老僧已經靠近:“玄奘退下!”

玄奘用力的咬了咬牙,向著李元興施了一禮,退到老僧背後。

老僧雙手合什一禮:“貧僧,慈難!小徒失言請殿下見諒?!?

既然對方長輩出來說了軟話,李元興也不會再步步緊逼,回了一禮後說道:“無妨,只是理可辯。神佛九重天,不要拿糊弄凡間百姓那一套在本王面前賣弄,佛心本向善,四大皆空,何爲空,惡辯之僧,與人爭,鬥口舌之利,心中不知是否有戒!”

“殿下高論,貧僧拜服!”老僧長身一禮。

老和尚又說道:“無論道門,佛門,俗世。自然是有高下之分,聖上爲人間帝皇,自然是高高在上,殿下誤會我佛門衆生平等之意?!?

“好!本王聽你一句衆生平等!”李元興算是給了相互一個臺階下。

“殿下,衆生法性平等,對衆生的慈悲喜捨心平等,在因果規律面前,衆生平等,而非說衆生的際遇平等,禍福平等。有因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循環,衆生皆平等!”老僧沒敢用佛門那繞嘴的禪禮去講,儘可能用通俗的意思講了衆生平等!

李元興點了點頭:“此言有理,本王聽懂你的意思了。衆生的差別,站在因果這個大環境下,就可以理解了,而且來得自然,也能讓人心服口服。”

“殿下智高!”老僧捧了李元興一句。

李元興點了點頭,又說道:“本王宴客,座位已訂。無論是何原因沒有請貴寺,也不可在宴會之中強加位置,既然佛門對茶也有心得,今天發柬,明日可入府品茶!”

“殿下高義!”

“明日本王恭候,願與大師同案而飯,共談茶禮!再聽大師講佛!”李元興施了半禮。

慈苦還了全禮,退後幾步。

李元興這才與秦瓊一同入府,門外慈苦回身對玄奘說道:“你修行還遠不夠!秦王殿下自天庭而來。相傳中土闡、人、截三教,自有封神。要爭,天庭之上,也與我佛門祖師有過辯論,豈是你用言辭可辯!”

玄奘卻是不服:“那衆生平等一說,爲何曲解我佛門之意!”

“可笑!”慈苦重重的在玄奘頭頂上拍了一巴掌:“先去悟了秦王殿下所說:佛心本向善,四大皆空,何爲空!惡辯之僧,與人爭,鬥口舌之利,心中不知是否有戒!”

玄奘自小爲僧,心中只有佛。

有人說佛門不好,他自然就象是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會跳起來。

另一邊,李元興與秦瓊入莊,進了小會客廳後秦瓊才說道:“殿下爲何對那些禿子如此禮遇,按某的說法,亂棍打出就是了!”

“禿子,叫禿驢本王更喜歡!”李元興皮笑肉不笑的回了一句。

秦瓊一愣,也笑了:“某愚鈍,兵法上也有說過,讓敵軍麻痹大意,纔是我攻擊之時!”

“傳那三人進來!然後守在外面!”李元興對白二娃說道。

李元興所說的三人,是指牛進達、蘇定方、席君買三人,他們入秦王府,近日一直在練兵,秦王府正式的徵兵還沒有開始,僅僅就是這近衛一千六百人。在朔方戰場上死傷十幾人,回來後重新補充後,實數一千六百人。

秦瓊也讓自己的親衛退出,將一個包袱放在腳邊。

“殿下,某認爲禿……”說到這裡的時候,秦瓊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禿驢們!哈哈哈!”秦瓊笑的極是爽朗,大笑幾聲之後才繼續說道:“這些禿驢,隋末之時說什麼紅塵之事與他們無關,卻在暗中支持那些亂軍!”

“支持?”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秦瓊點了點頭:“錢糧,軍械,甚至人手!”

難怪呀,秦瓊不喜歡和尚倒是可以理解的,只是這理由可能還會有更多。

很快,牛進達三人進入,行禮之後坐在了下道。

秦瓊這纔將手中的包袱打開:“殿下,老程在耀州受阻,那裡是殿下必得之地。老程所受之害,只是皮毛!”

皮毛呀!李元興心中嘆了一口氣。

要說這和尚,看來秦瓊真是是恨了,看來乾的壞事不少。

秦瓊拿出的第一份賬本,翻開對李元興說道:“殿下,長安之地,除了長安縣由殿下全佔下之外,以長安爲中心五百里,寺廟與道觀佔地達到了三成半,其中半成是道觀佔地。而整個大唐,寺廟佔的地比七世家合起來還多!”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這個數字還不足以令他吃驚。

秦瓊又拿出一個本子:“殿下,涇河以北。有七十三個煤礦,除了殿下自用的兩個之外,有二十四個爲長安勳貴所佔,按月交足稅金。其餘的,卻是寺廟私開,而官府卻難管,因爲官府家眷多有信徒!”

“信徒,這是一害!”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

秦瓊拿出第三個本子:“殿下,長安五百里,寺廟之中青壯足有十萬以上人!”

“十萬!”這一次,李元興真正是吃驚了。

秦瓊重重的點了點頭:“殿下,隋末,無家可歸者佔其中一成。而亂軍逃兵佔到了五成之多,說六成也不爲過。盜賊匪類佔其中二成多。也就是說,真正一心向佛,比如外面那個小禿驢的真正青壯和尚,不足一成!”

李元興倒吸一口涼氣!

“殿下,再說一個讓殿下更吃驚的數字!”

“說來!”李元興心說,還有什麼更讓人吃驚的,這已經足夠讓自己意外了。

秦瓊伸出三根手指:“庵中女尼、觀中女道。長安周圍五百里,人數超過三十萬,某指的三十歲以下,十五歲以上的人數。如果全算上,四十萬之多!”

騰!李元興站了起來:“怎麼可能這麼多人!”

“隋末之亂,爲了自保罷了。這些倒是可憐人居多,亂世人命賤如狗。不過,眼下許多女觀,與青樓也沒什麼差別了。此事,殿下可管。”秦瓊的語氣之中,明顯觀與廟,他的態度完全的不同。

李元興擺了擺手:“不急,不動則已!”

“動則一擊必殺!”秦瓊在旁邊附和了一句。

“本王不敢輕動,這一動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本王也沒有拿定主意。洛陽少林寺,有助戰之功,皇兄有嘉獎。西域多信佛,大唐沒有平定西域之前,不可大動!大唐內佛門信徒極多,所以不可妄動!”

李元興說出了自己的顧忌。

秦瓊也馬上說道:“但不可不動!”(未完待續。)

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344節 炫富門!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716節 封賞?第742節 長安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786節 海熱第414節 紅粉劫第385節 軍損!第299節 耀州紀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726節 黃河清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719節 獨木橋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415節 武者之死!緊急通知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742節 長安第9節 軍神上門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77節 商之爭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875節 垃圾廠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24節 李淵第71節 天策上將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663節 天德號!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每544節受審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865節 精神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309節 趙州橋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875節 垃圾廠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106節 火計(四)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562節 怕死了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150節 手中沙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314節 嶺南論第447節 招商令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361節 疾如風!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3節 秦嶺小莊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53節 打著欠條的拍賣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431節 武(三)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
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344節 炫富門!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716節 封賞?第742節 長安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786節 海熱第414節 紅粉劫第385節 軍損!第299節 耀州紀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602節 秦王府掛起了戰旗第726節 黃河清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719節 獨木橋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415節 武者之死!緊急通知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742節 長安第9節 軍神上門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77節 商之爭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875節 垃圾廠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24節 李淵第71節 天策上將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663節 天德號!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每544節受審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109節 李元興的坑(三)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865節 精神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224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四)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309節 趙州橋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875節 垃圾廠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106節 火計(四)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562節 怕死了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150節 手中沙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314節 嶺南論第447節 招商令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361節 疾如風!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3節 秦嶺小莊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53節 打著欠條的拍賣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431節 武(三)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乐昌市| 舞阳县| 麦盖提县| 洛南县| 龙川县| 商水县| 泰兴市| 徐水县| 钦州市| 遂昌县| 岳普湖县| 奇台县| 合山市| 灵寿县| 金川县| 土默特左旗| 石家庄市| 枣庄市| 陆川县| 墨竹工卡县| 新野县| 南岸区| 元谋县| 密云县| 沛县| 南城县| 洛扎县| 成都市| 从江县| 西畴县| 仲巴县| 高密市| 商水县| 如东县| 宝清县| 康平县| 太谷县| 富川| 武功县|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