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4節 長安棋賽

長安城,皇宮,皇帝書房!

李二問李元興:“五郎,一百二十人戰三千騎,你竟然沒有絲毫的反應。”

“皇兄,我能不能說。我原本想讓三十騎對三千騎的,倭人的騎兵連馬鞍都沒有,他們算什麼騎兵。事實上,倭人的三千騎比三千步兵還弱。羽林出戰,就如同猛虎對羊羣。臣弟真不知道,冷兵器時代之中,有誰可以傷到我大唐羽林!”

李元興說的是傷,不是殺。

李二沒接話,只是說道:“高句麗之戰,派出精銳極多。一戰沒打對士氣也是有影響的,在倭島那裡打打,也讓倭人見識一下什麼叫唐軍。也順便讓他們放鬆一下,正如五郎你說的,只當是給他們由國庫出錢遊山玩水了。”

“皇兄,明天圍棋賽,皇兄開棋如何?”

“好!”

打仗,最近兩年內怕大唐權勢最高的兄弟兩人都沒什麼興趣了。

倭島的戰略依然還是,讓內部亂起來,然後再讓投靠大唐的倭人去打發生內亂的倭人。

次日、貞觀三年三月初三。

這個日子自然是禮部選的,理由有一大堆,總之就是吉利了。

一塊差不多二丈高的巨大鐵板就吊在樂民園的門口,廣場之上是初賽的地點,報名參賽的有數萬人,但凡是會下棋的都會來這裡試一試,或者說重在參與吧。

大唐圍棋賽規則已經在報紙上公佈了。

以十九線棋盤爲比賽用棋盤,機械錶這種高端的東西大唐不可能製造幾萬個,所以用的是沙漏,大約就是三分鐘的沙漏,放在一個可以旋轉的架子上,棋手是百姓,小桌裁判也是百姓當中的志願者。

大裁判則是有資格直接入決賽的,公認的圍棋高手。

三分鐘的沙漏每個人下完棋就翻到對方一邊,誰的沙漏完了,在對方沒有認輸的情況下,沙漏完的一方就算是輸。

每盤有一次請求暫停的機會。

廣場之上擺了六百多張桌子,根本就沒有抽籤,最簡單的一號對二號,三號對四號這樣。如果其中某一人勝了,就是一號對四號這樣,最簡單的方式。

一直到只留下六十四人進入決賽。

公開場中,選三十二人進入決賽。

一號桌上,坐的是一號與二號,比賽已經開始,可還沒有棋手轉動沙漏。所有的視線都放在零號桌上,那一桌分別坐著大唐皇帝與大唐秦王。

李二執黑,第一手落天元。李元興執白,第一手落星。兩人都沒有去轉沙漏,各下二十子,只是依舊著一個後世的經典開局依樣布了出來,當李元興第二十手落下。負責在巨大棋盤上的人大喊一聲。

“秦王殿下,跨!”

下到這裡就結束了,以李元興主動挑起對攻的一手棋爲停止。

棋賽正式開始,大棋盤上自然是會找出那些有名的棋士,卻又沒有直接進入決賽的對局作爲展示。

棋,君子六藝之一,棋賽,博弈之賽。

這一次武曌都沒有掙錢,因爲有許多名士捐款,爲了讓棋賽辦的更好。

在接受了捐款之後,如果再掙錢這個名聲就壞了。

棋賽總冠軍,得到名人稱號。相當於縣子的爵位,不是虛爵,是實實在在每年可以在禮部領到銀子的爵位,除了名人之外,即將推出的還有一個棋士的虛職,九段棋士可得到一個相當於縣男的爵位。

普通的棋士,也會每個月領到一份銀錢。

至於說這個評級之事,李元興就懶得再管了,成立的圍棋行會自然拿出一個合適的辦法,然後經由禮部處理,認可,就可以實施了。

各下了二十步的李二與李元興離場,來到了樂民園入口最高的建築。觀月樓的頂層包廂之中,在高處觀看棋賽。

這裡也擺了一個棋盤。

“五郎,我們繼續下完那一局!”李二依次將自己剛纔下的二十子擺上,可擺到第十步的時候,似乎是忘記怎麼擺了。敲著額頭思考的時候,李元興笑了:“咱們兩個臭棋還是別噁心那名局了,不如隨便下下!”

“也好!”李二將黑子收回。

臭棋對臭棋,兩個心思都在打仗,都在政治上的男人在棋盤上進行著黑白博弈,無數的錯招,無數的漏洞,可兩人同樣無視自己的漏洞,也看不穿對方的漏洞。完全屬於業務愛好者範圍的兩人倒是下了不宜樂呼!

“皇兄,你登基兩年半了,咱們打了兩年半的仗。報紙上幾乎除了打仗,就是新政的新聞,今年是需要換一換風格了。”

李二沒接話,思考了一步李元興的攻擊之後,依然下在一個錯誤的位置上。

然後,這才說道:“那火車通車之後,爲兄還沒有坐過呢?!?

“別坐!”

明知李二下錯了,李元興也下了一步自以爲高明的棋,可反而讓優勢給丟了。

李二無視李元興既然殺掉自己一小塊地盤,事實上不是無視,而是沒有發現那一塊的危機,提掉了李元興一子之後:“五郎,爲什麼不要坐?”

殺招嗎?李元興根本就沒有發現,那一處自己可以成功的圍殺,就在角落裡與李二開始打起了爲爭幾目地盤的混戰。

“那火車開通,有些百姓提前一夜就在排隊。臣弟已經派人吩咐下去,買了票就肯定能坐上車,而且票上還有買票人的姓名,以及身份牌上的號碼,只要沒有錯過時間,是絕對不會上不了車的。”

“結果呢?”李二繼續在研究著那混亂的棋局。

“結果!”李元興笑了:“沒有人排隊上車,開始有人排隊買票了。已經把售票時間提前了十五天,結果還是夜夜排隊,現在還有租帳篷的,專門用來給排隊的。所以皇兄就別坐車了,你要坐一次,火車要停運好幾天!”

“五郎的意思是?”李二沒擡頭,繼續盯著棋盤。

“皇兄要坐,肯定要先檢察火車,再整修車廂。掛上皇室專門的車廂,然後宮人,侍女,護衛。這等於火車要爲皇家專用,至少五天時間百姓不能用?;市挚梢宰岃F道部把月報送上來,看一看人流量、貨流量。再讓戶部把商稅的報表上交之後,就知道這鐵路每天爲長安創造了一個極大的價值。”

李二點了點頭:“這個,我已經知道了。”

“皇兄看過了?”李元興心說,按大唐官方的規矩,這些報告是一季上交一次的。

“不是,是工部送來一份表章,意思說這個鐵路已經修好,由雙線變四線,比修一條雙線要容易多,而且在有了電報機之後,鐵路運行可以管理,就依現在雙線來說每個時辰發一部車,每天對開就是二十四列。”

李二這個賬也是看工部報上來的。

“工部的意見是,就算不再加鐵路,在幾處寬闊的地點上,加一些分支。供火車錯行,這樣可以再提高動力。爲兄問過明月了,明月的意見是,可以增加支線,但不要急著增加車次,現在鐵路的管理還在熟悉之中,鐵路一但出事,輕則數百人傷亡,重則影響長安到洛陽的商路?!?

李二似乎還沒有說到重點上,李元興沒有發言,繼續聽著。

“工部的意見是,不要再修長安到洛陽的運河了?!?

“爲什麼?”這一次,李元興有些想不明白了,要知道古代運河纔是主力。

“工部算過,按五郎你的要求。要讓運河達到那樣的程度,所花的時間、人力、錢幣??梢栽傩迌纱伍L安至洛陽的鐵路了?!?

李元興沒有再說話了。

按李元興的想法是,運河纔是運輸上的主力,就是在後世,河運也是不能輕視的。

李二又說道:“商人們排隊要用火車,因爲火車快,河運從洛陽到長安,至少要七天時間。而火車四個時辰就可以到長安,加上貨物搬運裝車的時間,一天也足夠了。所以商人們寧可等,也不使用運河。運河會翻船,火車不會!”

“這個,就依工部的意見吧!”

李元興想了想,既然大唐的官員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應該支持。

可何況,並不是自己想的,就肯定是對的。

“河務改爲防災,鐵路再加修一條。從長安到運城,對於河東道,這個幫助是極大的。唯一的難題工部已經解決,那橋已經設計好,今年一年就可以修好,這是爲兄的意見?”李二這是在等李元興的意見了。

“運城呀!”李元興點了上一支菸,慢吞吞的又拿起茶杯。

“如何?”李二催問著,這也是工部給出過意見的。

“不如修到幷州吧,以後再往幽州修,還是要加長到遼東去的。鐵路的運力速度是極快的,發展鐵路是臣弟支持的。但也要有個計劃,畢竟國力有限!”李元興也提出自己的意見。

李二想了想,也認爲李元興這個意見不錯。

可這麼大的事情,已經不是他們兄弟兩個人聊個天就能拿主意的。

既然有天英閣,又有六部。而且這些部門已經對於李元興現在的思路有了深入的瞭解,可行性的分析交給他們,要比李元興一個人思考更加的完善。(未完待續。)

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431節 武(三)第846節 再巡邊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751節 海盜?第50節 女財神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285節 大史記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103節 火計(一)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449節 加糧稅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668節 慾望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305節 民族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23節 歷史變了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68節 爭牛!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152節 星空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662節 工潮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509節 債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742節 長安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314節 嶺南論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177節 大勝榮歸
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431節 武(三)第846節 再巡邊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751節 海盜?第50節 女財神第774節 長安棋賽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553節 樂民園的白天(一)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37節 攻心戰術(下)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285節 大史記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282節 我們結婚吧!第103節 火計(一)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449節 加糧稅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668節 慾望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305節 民族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23節 歷史變了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68節 爭牛!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527節 秦王的筆之刃(二)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152節 星空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386節 好女不嫁兵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662節 工潮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444節 長安八水八惠兩池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509節 債第417節 長安城的新小吃第742節 長安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141節 士、庶、貴、賤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314節 嶺南論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210節 傳世經典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177節 大勝榮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新余市| 即墨市| 姚安县| 庆元县| 和龙市| 金寨县| 邵阳市| 徐水县| 和林格尔县| 长寿区| 辉南县| 文昌市| 长岭县| 兴和县| 甘孜| 景洪市| 长沙县| 张北县| 赤城县| 仪征市| 临夏县| 汤阴县| 惠东县| 烟台市| 土默特右旗| 凌源市| 宁夏| 法库县| 吴忠市| 泰和县| 大埔县| 都昌县| 疏附县| 眉山市| 永清县| 文昌市| 建宁县| 手游| 德保县| 东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