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

姓獨孤的,肯定是鮮卑人。

在李元興的理解之中,這就是北魏某部落的後人了。李二的奶奶就是鮮卑族人,也姓獨孤。當然,現在也算是李元興的奶奶了。

只是這個獨孤昭玄是誰,李元興當真還不知道。

可是從李二與李靖的反應來看,似乎是一個了不得的大人物。

“獨孤昭玄,隋上柱國,隋之棟樑。如果不是廣爲皇位,爲自己的私利陷害,大隋或許不會亡!如大唐得這一良臣,大唐大興!”李二稱讚著。

李二嘴的是廣,就是指楊廣,也只有他可以這樣稱呼了。

“未必!”李元興淡淡的說了一句。

李二瞪了李元興一眼,他是在收服名臣之子,這個高表仁雖然比不上他的父親,但絕對能頂上半個房玄齡,這樣的人物絕對要收爲已用。

高表仁沒什麼過度強烈的表情,只是將自己剛纔打翻的碗重新擺好,將撒在桌上的米飯重新裝回碗中。

李元興無視李二那要殺人的眼神,繼續說道:“龍舟,是需要二十四個人,以及一位鼓手配合的遊戲,鼓手無能,就象咱們這位表叔楊廣,他無視龍舟手的節奏,整個就是一個胡整,龍舟自然就出了問題。”

高表仁捧著碗不動了,他很認真的在聽著李元興的話。

李靖只是微笑,同時示意李二別發作,李元興的理論聽一聽沒什麼壞處。

“好吧。這鼓手就算是換成皇兄。那麼就再說這龍舟手,二十四個人,只有一個人發力,就象是那個獨孤昭玄,他一個人之力,頂個屁用。龍舟能行動,至少需要六個人出力,其餘的人不搗亂,這纔可以慢慢前進。”

高表仁這時站了起來:“秦王殿下,某請問一句。爲何會有人不出力!”

“以大隋而言。大隋的皇位來的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以文帝而言,他這個文帝的稱號,就代表著他是一個仁慈的人。他對百姓仁慈,對大臣們也仁慈。問題是。當時有許多大臣也是跟著他一起造反的。所以這些人未必會安下心來作一個臣子。有許多人有野心。比如奴宇文氏!”

“好一個奴宇文氏!”高表仁起身一禮。

李二也暗自稱讚。李元興用的這個奴宇文氏實在用的太好了。

宇文氏是北周皇族,但還有一支,原本是家奴的身份。因爲有些功勞隨著主人一起改姓宇文。而這一支最出名的人物,就是隋末的宇文化及,一個野心勃勃的小人。

“表叔楊廣,想當皇帝。可他沒有兵權,也沒有文臣支持,那麼最初支持他的人就是些野心家與奸臣,從他即位的那一天開始,就註定了隋已經亡了一半,如果他即位之後,可以更狠一些,比如請那些支持者們喝個酒,讓這些人把兵權了,朝權了都交出來。然後真正把朝廷的權力交給能臣,至少這些能臣不會支持他胡整,消耗過多的民力,讓大隋如同一棟被掏空了基礎的房子。”

“秦王殿下看的透徹!”

高表仁再次一禮。

李元興心說,我有什麼看的透徹,後世歷史書上關於隋亡的理論有成千上萬條,不管是有理沒有理,將這些理由總結起來之後,在大唐絕對是行得通的。

“五郎,告訴爲兄,這一次在華州你想要什麼?”李二問道。

別說是李二,就是李靖也不完全明白,李元興想作什麼。

“讓那些軍士們把自己當個人。”

“你還是說些能聽懂的吧!”李二無奈的搖了搖頭。

“好吧!”李元興將自己的碗推到桌子中間的位置,雙手在腿上拍了拍後站了起來:“什麼是軍魂,這個東西說起來太虛。咱們把這個軍魂分解開來,先說第一步,就是軍人的榮耀感,就是以當兵爲榮。”

李靖點了點頭:“好男不當兵!”

“大唐的兵就是好男兒,想我在洛陽之時,那些受災的百姓誰會說一句,這些兵不是好兵呢。因爲這些兵救了他們的命,所以這些兵是好兵。但這不夠,這連一個開頭都不算,只能是一個引子!”

“五郎不如說一說,你心中完美的兵!”李二又問道。

李二與李靖都清楚,讓李元興這會去講太多,自己會越聽越亂,不如提問由李元興回答。

李元興想了想,原地轉了幾圈後伸出一根手指:

“第一,當兵的走在路上,百姓們不會去躲,也不會下意識的在逃避。”

高表仁也站了起來:“殿下所說,正如今天之事。兵卒在道德上被百姓認可,百姓就會不怕,有德行的人,就算是手持鋼刀也不會讓百姓感覺到恐懼。”

“沒錯!”李元興非常支持這個言論。

李元興繼續說道:“第二,就有些難度了。這需要時間的積累,那就是,好兵如山。如果說,洛陽再一次發生水災,百姓們看到大唐的軍服之時,那怕下一刻就要天崩地裂,可心中卻無懼,因爲有大唐的士兵可以爲他們擋住一切災難!”

李二與李靖對視一眼,同時搖了搖頭。

他們不信,因爲這個太難,李元興似乎有一些理想化了。

如果真的能到這種地步,李二作夢都會笑醒,因爲這代表著他李唐江山永固。

李元興則面帶微笑的看著高表仁。

李元興心說,大帝皇帝與大唐兵部尚書都當你是個大大的良臣了,這個問題你應該能夠回答上來,否則你就太讓本王失望了。

高表仁在思考,李元興也不催,安靜的站在一旁。

過了好一會,高表仁擡起頭來:“殿下,某以爲這要分三步。第一步是大唐國力的強盛,有了足夠強盛的國力纔可能有真正的強兵,有百姓安居樂業。在這個基礎上,纔有可能發生災難的時候,大唐的士兵會去救災,而不是自身難保!”

“好,繼續!”

李二與李靖也在思考著,聽到高表仁的話,還是剛纔的想法,李元興太過理想化了,這些東西沒有十年二十年,難。

但是,李二還是願意支持李元興的,就算是爲了後世,爲了大唐的萬世基業。

“第二步則是百姓待軍卒如家人,軍卒待百姓如親長。這個還是建立在剛纔說的,軍卒必須要有足夠的品德才行。也需要足夠的時間積累!”

“那麼,要怎麼作呢?”李元興又追問了一句。

高表仁搖了搖頭:“某實在想不知道應該怎麼作,這就象用竹籃打水總感覺無論怎麼作,也會空手而歸。似是鏡中日,水中月!”

“那你說第三步吧!”

李二打斷了兩人的對話,問李元興:“先把剛纔的話題說完,爲兄知道五郎你一定有些計策。爲兄想先聽一聽!”

“臣弟有什麼計策,都是些上不了檯面的小小事情罷了!”

“五郎速說!”李二又催了一句,李元興無奈這才說道:“其實第二步,可以先從一些小事作起。最容易入手的,是孤老。許多家中子女要麼死光,要麼都要軍中的。到了下雨天,去看看老人的房子是不是漏雨。”

李元興說到這裡,先停了下來,他在觀察李二,李靖等人的反應。

李二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

“下種的時候,去幫幫忙。收穫的時候,去幫幫忙。過年過節的時候,去看望一下這些孤老,或者軍中的軍卒去幫忙寫一寫家書,念一念家書什麼的。總之就象鄰居一樣,一天兩天可能沒感覺,甚至還會被排斥,但人心都是肉長的,貴在真誠!”

高表仁很是認同:“殿下高義,以人心換人心,好一句人心都是肉長的。”

李元興聳了聳肩膀:“當然了,你說這時間長了。老人家有天作了些點心,心想著自己吃不完,那就去軍營送些。”

李元興說的只是一個引子,這些放在後世太普通了。

可放在大唐,卻是極不普通的。

李靖又問道:“軍營重地,閒雜人等不得靠近。”

“軍營有什麼怕被人看到的,就算有,那分成內營與外營就行了。你把門真正的打開,才能打開這軍民之間的隔閡。真正把營門打開了,我還就不相信,有多少奸細能在這裡看出點什麼名堂來。或者說,敢擺在外營的,就是給人看的。當然了,軍營也可以設立開放日,百姓可以參觀。”

李二比較支持。

“五郎當初選兵大比的時候,百姓們就很喜歡。”

“那麼第三步,就可以更完美。某以爲,軍營在訓練之餘,幫著開荒種田,就算不種糧食,種些菜。軍營之中可以改善些伙食,也可以爲百姓增加一些收入。當真正成爲一家人的時候,自然親近了!”

高表仁把自己的第三步修改了。

李元興卻說道:“本身就是一家人,大唐的軍士,本身就是大唐百姓的兒子。”

“某受教!”

“本王需要一個教官,不教武,不教文。只教軍士頂天立地之德,只教軍士忠君愛國之心,只教軍士護衛大唐國土,保護大唐百姓之心。”

“教萬幸!願擔此職!”高表仁沒有絲毫猶豫的就答應了。未完待續……)

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329節 工具!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148節 唐玉米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304節 奴隸主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447節 招商令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743節 獻禮第232節 茶之道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247節 納徵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304節 奴隸主第605節 瓢把子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286節 耀州禁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每544節受審第265節 堵門!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242節 聘禮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231節 茶之說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716節 封賞?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238節 涼州定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85節 烈酒壯行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
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329節 工具!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148節 唐玉米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304節 奴隸主第768節 百姓與戰爭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447節 招商令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42節 正常男人是無法忍耐的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227節 這是謀殺!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830節 神兵天降(四)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241節 秦王約佛第743節 獻禮第232節 茶之道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30節 秦王府新人請計劃(三)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247節 納徵第215節 重罰武曌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304節 奴隸主第605節 瓢把子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286節 耀州禁第369節 令女人們瘋狂皮草每544節受審第265節 堵門!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242節 聘禮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231節 茶之說第171節 秦王興長安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716節 封賞?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238節 涼州定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85節 烈酒壯行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江油市| 岳阳市| 百色市| 大连市| 五家渠市| 那坡县| 沂水县| 武定县| 平潭县| 建阳市| 孝昌县| 开平市| 博白县| 沈阳市| 高雄县| 古蔺县| 七台河市| 宁强县| 明星| 宜黄县| 车险| 依兰县| 蛟河市| 铜川市| 民丰县| 道孚县| 扎鲁特旗| 龙游县| 九寨沟县| 龙海市| 北碚区| 措勤县| 封丘县| 湖口县| 罗田县| 綦江县| 洪洞县| 许昌县| 湖州市| 商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