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2節 茶之道

【繼續求票,今天還會加更還賬】

武曌站在李元興面前,背對著李元興。

最後擡起來的,卻是一個簡易的臺子,很像是祭祀用的高臺的縮小版。上面有著深綠色的軟墊,然後是一張長七尺,寬三尺的幾案。

一隻銅香爐擺在幾案的左上角,然後右上角擺著幾隻竹筒,竹筒中的工具無人認識。

武曌懂茶,而且懂的不算淺,但她不敢保證自己可以作到最好,所以李嵐姍的意見,領悟,再加上武曌自己的,武曌相信今天絕對可以震驚天下。

綁裙,束襟。用的全是金繩。

兩位一等侍女,櫻筍、暢月跪坐在武曌的兩側。

別說是大廳之中所有人都看呆了,就是後廳的七女都離座,靠近隔牆上的孔洞看著前廳發生的一切。

一隻銅盆送到了武曌面前,武曌洗手。

然後玉指點中了那長條桌上第一隻盒子,暢月起身去拿木盒,而櫻筍則在一旁照看著兩個爐子上的銅壺。

武曌安靜的坐著,她在等水開。

李元興也靜下心來,坐在武曌後面自己的椅子上,他要宣傳的是道。

大唐此時喝茶,是將茶磨成粉,加入各種調料,比如姜、蔥、鹽,甚至還有羊油。不能說,這樣喝有什麼不對,不過這樣喝李元興認爲倒像是草原上野蠻人。儒家喝茶,也同樣講茶禮,規矩也多。

可這一切,卻不足以流傳天下。

一隻銅壺哨音響了,這是水開了,武曌掙開眼睛,櫻筍將壺提到桌上。這個銅壺極小,就是怕重了讓武曌提不動,就在武曌伸手去拍壺把的時候,大會客廳門外傳來一聲暴喊:“都極朕滾開!”

朕!

大唐有幾個敢自稱朕的,李元興趕緊起身。

只見李淵大步衝了進來:“五郎,有趣的事情竟然不給父皇下請柬,你可知罪!”

知罪,知罪個屁!李元興一邊往前迎,一邊小聲問武曌:“你給的什麼禮物?”

武曌來沒有來得及回答,李淵就搶先說道:“你們兩個不要串供,朕什麼都知道。下次再有這麼有趣的事情,沒有朕的請柬,朕就叫禁軍砸了你的場子!”李淵聲調極高,大笑著迎上李元興,用力一拍李元興的肩膀:“新年之時,禮物要更好些!”

整個大會客廳多了幾百只蝦米,全都彎著腰迎接著李淵的到來。

一直到李淵坐在李元興原先坐的椅子上,大會客廳中才整齊的傳來:“太上皇萬安!”

“免禮了!”

重新落座,李元興深吸一口氣,正襟而坐。

李淵是高興纔來到秦王莊,因爲他收到一份讓他狂喜,讓李二都羨慕的眼珠子發綠的禮物。所以李淵連車駕都不要了,只帶著百十個騎士飛馬來到秦王莊。

一問李元興正在宴客,便不讓通報,就這樣一路闖了進來。

李淵高興,也不會給李元興搗亂,也深吸一口氣正襟而坐。

武曌用手試了一下那銅壺的溫度,手指點了中第三張桌第二隻木盒,同時開口說道:“水溫已經低了些,不適合剛纔那種茶?!?

說話的時候,武曌讓櫻筍快速將桌上原本的茶盤放到一旁,然後換上了四個玻璃直杯。

木盒打開之後,武曌回頭衝著李元興點了點頭。

李元興站了起來:“此茶,名爲西湖龍井。出自杭州西子湖旁,此茶有‘四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明前鮮綠是極品中的極品,有詩讚美: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西子湖畔有五個最適合的產區,分別爲:獅、龍、雲、虎、梅五地!”

李元興幾句話,江浙茶商會的會首幾乎就要激動的心臟病發了。

西子湖他知道,那裡風景如畫,只是卻不知道這李元興所說的五地指的那五種,獅可能是獅峰,虎有可能是虎跑泉。其餘三地,當真是想不出來了。

武曌起身,用茶匙挑出少許放入杯中,五杯都放有茶葉。

二十名侍女從後面走上前來,每人手中一個托盤,櫻筍將盒中茶葉每個小盤中放了少許,二十名侍女一人來到李淵面前,一人來到崔敦禮面前。其餘的十八人則將托盤捧著去了各茶商處。

這可是李元興從現代花了巨資買的好茶,自然外形是一流的。

中國茶文化,唐時萌芽、宗時大發展、明代之時興盛,卻是在清代達到了巔峰。李元興不喜歡清,武曌也一樣。所以武曌用的是明代茶藝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

“鳳凰三點頭!”武曌輕呼一聲,嬌弱的聲音卻顯示貴氣十足。

手中銅壺連續高高揚起,分三次將水倒入杯中。綠茶可以玩的花活遠不到鐵觀音,紅茶,普洱之類。但武曌卻是作的極好。

碧綠的茶汁充滿著整個玻璃杯,那一片片茶葉懸浮在杯中。

論形,論色,論那淡淡的茶香,無以倫比!

許多人情不自禁的離座站了起來,就是李淵都不例外,好漂亮的茶!

李元興親手將一杯放在李淵面前:“父皇請先品!”

李淵是武將出身,但卻是世代貴族,不是那七世家所說的野蠻之人,茶他懂,但李元興與武曌現在作的事情,他看不懂。

可這茶,只應天上有。

李元興示意侍女將另外四杯送出去,一杯自然要放在崔孰禮面前,一位三品大員自然有資格獨享。李元興同時說道:“此茶按產地分爲五種,按品級分爲五級十八類,本王相信,你們一定會給此茶一個更好的,更確定的分級?!?

茶商會那裡功夫說話,眼睛都盯著那杯子上。

“這一杯,本王認爲獅最優,蓮心級最佳,採自明前之時。而明月公主卻認爲,旗槍纔是上品,所以她選了旗槍。”

李元興說話間,讓人擡來爐子,上面有各有一個大銅壺。

“此茶,不宜沸水。稍後諸公可推選幾位精茶之人,與本王共鑑賞!”

李淵瞇著眼睛,在享受了茶之苦,茶之香之後,口中出現回甘,這種滋味果真不錯。崔敦禮大讚:“苦盡甘來,果真是道!茶道!”儒家的崔孰禮,只一杯,便認爲此茶,此道,確實如秦王所說,茶可修身靜心!

七女在後廳已經都有些忍不住想出來在李元興這裡討上一杯茶的想法了,聽到崔孰禮這樣的評價,更是不安了。

可是,外面全是一些商賈們,以她們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出去。

這時,李元興一回身,手按住一隻木盒。

“丫頭,來一個華麗的?!崩钤d也有一些小興奮。

那三杯給茶商的茶,分成了幾十個小杯,有資格品嚐的,不是會首級別,也是大掌櫃,老茶師的級別了。

“武夷山級品大紅袍?!崩钤d選擇了一種茶。

武曌卻是小嘴一噘:“不要,我先洞頂烏龍!”

李元興被將住了,秦王莊敢頂嘴的只有武曌了,李元興壓低聲音:“丫頭,洞廳烏龍產出海外,此茶就算想要,也不是幾年之內可以有的!”

武曌的聲音卻是不?。骸按蠹t袍生長與懸崖之上,人力不可及。要採摘卻是訓練猴子去採,這麼危險的茶你要嗎?絕對不爲喝茶讓茶農送命!”

武曌頂李元興的時候,大會客廳就已經安靜下來了,武曌的聲音每個人都聽的清楚。

武夷山,在現在福建省內。

唐時那裡已經有五個州,茶商會沿用古代,取名越茶商會,內部則根據地區又分爲東越與南越兩個分商會。他們可以說在茶商會的規模上,比巴蜀茶商會還小,甚至在商會街環道都沒有他們的店面。

聽到武曌的話之後,呼啦一下衝出十幾人,有老有少,齊齊跪地。

爲首的那會首大聲說道:“小民願拼一家老小性命,也要爲聖上,太上皇,秦王殿下采摘這大紅袍,萬死不辭!”

言語真切!

李元興並不懷疑他的話,這些人真正會去拼命的。無論是爲了作爲貢品給皇宮,還是成就他越茶商會的美名,都值得到拼命。

“罷了!”李元興揮了揮手,對武曌說道:“選安溪青烏吧!”

“好!”武曌點了點頭,指了第二桌上第六個木盒。這青烏其實就是鐵觀音,古時青茶轉烏龍茶,半發酵的茶類。只是觀音這個詞,李元興是絕對不會提的,因爲這是佛家的名稱,在李元興要宣揚道家之說,絕對不會用鐵觀音這個詞。

如果說華麗,還是功夫茶足夠華麗。

武曌用的功夫茶器具也是足夠奢華的,選的上等紫砂,此時大唐還沒有紫砂壺出現。李元興這套就是放在現代,也屬於珍品了。

一茶壺、一茶盞、六茶杯、六蓋甌、六茶盤、六茶墊、一茶洗、一沙銚、一羽扇、一銅爐、一火筷。

爐中用的是竹炭火。

其實大爐燒水自然是燒的更快些,可既然要一份華麗,要一種品味,大煤爐自然就是失了身份。

水是山泉水,用小爐小壺,在等待水開的過程中,也是一種讓心平靜的過程,同樣也是道!更是在茶藝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未完待續。)

第562節 怕死了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23節 歷史變了第285節 大史記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453節 極限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780節 股市開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658節 女官第848節 戍軍(上)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232節 茶之道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465節 抗令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447節 招商令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77節 商之爭第357節 鬥!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43節 獻禮第448節 華夏論!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295節 箭神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304節 奴隸主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140節 武曌!第726節 黃河清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299節 耀州紀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658節 女官第531節 代罰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329節 工具!第329節 工具!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662節 工潮第876節 不列巔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190節 文明(一)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654節 奇蹟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277節 換防令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
第562節 怕死了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23節 歷史變了第285節 大史記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453節 極限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780節 股市開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658節 女官第848節 戍軍(上)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746節 又快新年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232節 茶之道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411節 走進叉路的大唐科技樹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465節 抗令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447節 招商令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77節 商之爭第357節 鬥!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43節 獻禮第448節 華夏論!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295節 箭神第638節 天火天兵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304節 奴隸主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140節 武曌!第726節 黃河清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299節 耀州紀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658節 女官第531節 代罰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329節 工具!第329節 工具!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662節 工潮第876節 不列巔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190節 文明(一)第540節 耀州的貼心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654節 奇蹟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277節 換防令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新平| 德钦县| 泗洪县| 西乌珠穆沁旗| 塔河县| 九台市| 苏尼特右旗| 建瓯市| 前郭尔| 盐亭县| 汤原县| 赤峰市| 柳州市| 澎湖县| 林芝县| 沧源| 刚察县| 丹凤县| 轮台县| 西乡县| 闽清县| 巫山县| 通榆县| 碌曲县| 潜江市| 北宁市| 井研县| 济源市| 静海县| 济源市| 泌阳县| 即墨市| 巫溪县| 溧水县| 新河县| 蒲城县| 乌兰县| 瓦房店市| 莆田市| 淮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