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8節 華夏論!

招商令發佈,整個長安都爲之震驚。

李二一手拿著報紙,一手拿著關於宮外的報告,笑的合不上嘴。

李二在想,明天的報紙金礦招商令出,不知道長安城會是如何反應。長安城的反應?李二又在想,李元興將會是如何反應。

想到李元興,李二心時原熱情一下就沒了。

估計李元興一定會皮笑肉不笑的說一句,皇兄英明。或者是沒反應!

“秦王不知近日在忙什麼?”李二隨口問了一句。

高公公在旁邊小聲迴應:“聖上,秦王殿下天不亮就往東去了。看那車駕的樣子,不似遠行。”

不遠,會去那裡。天池?臨潼?或者是華州!

此時的李元興正站在一處河堤上,遠遠的看著那大片的荒灘。

華州,就是後世的渭南,地處渭河下游,長安城以東一百四十里,原先屬於京兆郡下屬的一個縣,後在武德六年升格爲州,卻是大唐下等州。

“臣下不知殿下駕到,未曾出迎,罪過,罪過!”一個清瘦的中年文士,身上穿著一件淡緋色長袍,卻不是官服。頭上戴著的是一個繡著金絲的頭布,卻沒有戴冠。來到李元興向前之後,長身躬下:“臣下不敢免罪,只是近來巡視河務,怕污了官服!”

李元興沒有接話,而是一指遠處。

“華州,本王以爲是一個聚寶盆。不知道裴刺史以來如何?”

中年人姓裴,是關中四大姓裴氏族人。名裴元朗。倒是一員幹吏,原本只是一個從五品小官,調任華縣第一年就讓華縣升格爲州,在華州三年,華州已經接近了中等州的標準,實際擁有一萬八千六百戶人口。

聽到李元興的話,裴元朗低頭沉思片刻:“殿下,臣下以爲華州是個聚寶盆,只是有三難。臣下更是以爲有殿下親至,就算有萬難也只不再是難!”

李元興笑了。這個馬屁拍的更是響亮。

可李元興卻不知道。這卻是裴元朗的心聲,他一聽說秦王以了華州,連回家換衣服都怕浪費時間,立即就奔了過來。

“殿下。第一難。渭河下流這片沖刷的荒灘。如果能夠治理。二十萬畝良田!”

李元興微微點了點頭,這個說法是正經話,而且在數量上也比較保守。並沒有誇大其詞的態度。

裴元朗繼續說道:“殿下,這第二難依然還是河,臣下昨夜讀了殿下的招商令,臣下以爲昆明池的漁業,未必有我華州強。但卻不知道從何下手,更有難題就是渭水!”

“你繼續講!”

“第三難就是路,殿下華州是也是要地,而且一馬平川。可水道並,旱路差。過往客商叫苦連天,如有水路,有旱路華州大興!”裴元朗再一次長躬到底。

李元興一伸手,身旁穿著女官服色的元春拿過一個信封來,裴元朗雙手接過,沒有打開之時李元興就先問道:“裴刺史如何理解華夏這個詞?”

裴元朗依然是雙手捧著那信封,略一沉吟之後朗聲回答:“回殿下,華夏一詞最早出現於《尚書?周書?武成》:“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這是指我中華正統,區別於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

說完,裴元朗想了想,又繼續說道:“殿下那本《三國演義》提到關羽,記得《三國志?蜀志?關羽傳》:“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也有提及,臣下以爲華夏就是指我中華正統!”

果真是飽讀讀書之人,隨便一個問題都可以引經據典。

李元興不能不說一個服字。

不過,李元興讀的書比裴元朗多,而且李元興讀的書是經過幾千年無數賢者的智慧。

李元興說道:“華,就是指“華”即華山,“夏”指“夏陽”。我們腳下這片土地,就是我中華文明之根。但本王以來,還有另一個說法。以服飾華採之美爲“華”;以疆界廣闊與文化繁榮、文明道德興盛爲“夏”。”

(在古漢語之中,“夏”字有盛大的意義。)

裴元朗沒有說話,又一次長躬到底。

“長安是大唐國都,這裡會是大唐的一顆明珠,打開那信封看看吧,本王有什麼說的不到之處,你儘管指證!”

“臣下拜讀!”裴元朗很恭敬的將信先舉過頭頂,然後纔拿下來將信封打開。

щщщ?ttκǎ n?C ○

這裡面裝的是李元興對華州的規劃。

第一句話就把裴元朗震住了,因爲上面寫道華州全境皆良田。八百萬畝良田,六成爲特等水田。年產五百萬擔精糧,僅華州一地可保大唐國庫官倉年年滿倉。

李元興的數據絕對不是胡來的,從後世現代渭南的詳細規劃,這個數值李元興說的還保守了。

要知道在後世的現代,渭南年糧食產量是二百多萬噸。

如果把這二百多萬噸折成大唐的重量,就是四千萬擔,所以五百萬擔還是李元興害怕嚇到裴元朗,所以才寫了這麼一點。

裴元朗深吸一口氣,他不敢反駁,也不會反駁,因爲秦王殿下說的數字,那怕是一個讓世人都感覺匪夷所思的數字,日後定然會被證明,這個數字太保守了。

正如耀州的鋼鐵產量來說,秦王殿下要求的數值早早就達到了,而且高了何止兩倍。

那麼,華州未來的糧食,應該就有一千萬擔。

裴元朗繼續往下看,接下來是天然草場、天然林木,還有原始森林的面積。

再然後,是漁業可利用資源,以及礦區的資源量。

煤,兩千億擔!這個兩千億讓裴元朗雙手一抖,差一點將手中的幾張紙掉在地上。他實在是無法相信這個數量代表著什麼?

“殿下,煤兩千億擔?”

“沒錯,你沒有看錯,這是咱們大唐有能夠挖出來的,沒辦法挖出來埋藏過深的全部加起來,不低於五千億擔,是本王耀州煤礦的近百倍。但這個並不是本王在意的,本王真在在意的,卻是這個鉬礦!”

“臣下不懂!請殿下指點!”

“說得太複雜了,你也無法理解,這是工匠們的學問了。有了這個鉬礦石,可以讓精鋼更硬,更鋒利,而且更不容易折斷,最重要,不容易生鏽。可以說,這是極好的東西,整個大唐,本王所知道的也就那麼幾個鉬礦,你這裡就算一個!”

“臣下懂了!”

正如李元興所說,裴元朗並不需要懂太多專業的知識,他只需要知道這個礦石非常的重要,就足夠了。

最後就是一張地圖了,上面有詳細的河道,良田分佈圖。

“裴刺史,頭一年本王助你開發糧田,增產漁業,本王不要求產量,但第二年,一年糧食三百萬擔,漁三百萬斤,羊三百萬只,牛三十萬頭,豬三百萬只,驢一百萬頭。你能作到,本王就給你加官,作不到換一個能作到的在這裡爲官!”

李元興的語氣已經是非常嚴厲了。

但在裴元朗聽來,這就是一個機會,初唐的官員貪污的不是沒有,但更多的首先是在乎百姓的生計,然後纔是自己的官路。

裴元朗想來想去,最後說道:“請殿下入府,臣下有許多想求教。”

“不急,順便路去一處小地方,本王想去爲你華州掙一條鐵路的銀錢出來!”

裴元朗大喜歡,急忙在後面跟上。

很快,李元興就來到一處山溝,這裡已經有數百工匠正在幹活了,見到李元興到來,爲首的工匠迎了上來,只是簡單的一拱手:“殿下高明,這裡有殿下喜歡的那種石頭。似乎比耀州的更好一些!”

“有試製嗎?”李元興追問了一句。

那工匠大大咧咧的帶著李元興來到一臺機器前,這是一臺畜力小型水磨臺,一塊一尺見方的平面已經給磨了出來,黑白黃相間的紋理,極是美觀。

“快一些,打上蠟給殿下看看效果!”那工頭大喊的喊著。

身爲石匠,本身就是粗人,李元興也不介意,只是遠遠的看著。

沒過多久,那塊石頭就被擡到了李元興面前,那石匠工頭說道:“殿下,某在那邊山中還發現紅色的,還有淡藍色的,想來效果會更好。這個東西要是給聖上鋪到書房,比起咱們的瓷磚更漂亮!”

“哈哈哈!”李元興笑了:“你很好,已經開始計劃著這東西怎麼掙錢了。”

“殿下,咱是粗人,是殿下讓咱天天有肉吃。咱就整天就尋思著怎麼給殿下多掙些錢,耀州那邊人手太緊,雖然有這石頭可抽不出人手來,這裡有,咱就開石打板,不出半年這裡的就能年產一百萬尺的石板出來!”

“好,很好。這裡你安排人手,這幾天辛苦一些,至少有二百尺磨出來。然後依本王給你的地圖,再去實地看看,本王聽你的好消息!”

“某明白,殿下儘管放心,某這就去了!”說完,一拱手大步跑著,一邊招呼著人跟他一樣進山,倒是一個急如風的性子。

看到那石匠李元興很滿意,這樣的人應該過上好日子。

“裴刺史,去州府吧。”李元興示意帶上那塊石頭。

到了華州府,李元興剛剛進屋,一句話就讓滿屋官員心驚肉路。李元興說:“華州,自今年起,加糧稅一成!”(未完待續)

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62節 工潮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83節 全瘋了!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509節 債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77節 商之爭第85節 烈酒壯行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624節 壓歲錢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696節 破石頭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861節 祿東贊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689節 對馬島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429節 武(一)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652節 海珍第329節 工具!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58節 急務!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547節 百姓情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656節 死磕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106節 火計(四)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304節 奴隸主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83節 全瘋了!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106節 火計(四)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07節 分糧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260節 不作孤王
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267節 秦王莊夜宴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62節 工潮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83節 全瘋了!第653節 公開的體測第509節 債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77節 商之爭第85節 烈酒壯行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624節 壓歲錢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696節 破石頭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861節 祿東贊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689節 對馬島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429節 武(一)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676節 匪夷所思的外交條款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652節 海珍第329節 工具!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58節 急務!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161節 我掙到錢了第547節 百姓情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656節 死磕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712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二)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106節 火計(四)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776節 一個機密的消息第330節 出大事了!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304節 奴隸主第94節 樑師都的雙面投降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83節 全瘋了!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783節 天高皇帝遠第106節 火計(四)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207節 分糧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4節 有驚無險的重寶交易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69節 大唐戰略計劃(三)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260節 不作孤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宜良县| 宁强县| 榆树市| 宕昌县| 如皋市| 中江县| 栾城县| 池州市| 色达县| 湘西| 嘉善县| 资中县| 额济纳旗| 荥经县| 慈利县| 时尚| 灌阳县| 成武县| 商洛市| 元阳县| 彝良县| 三门县| 锦州市| 三台县| 莲花县| 贵港市| 彭泽县| 水城县| 潮安县| 延寿县| 锦屏县| 增城市| 秦安县| 通海县| 新野县| 衡阳县| 清新县| 平安县| 耿马| 茶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