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3節 全瘋了!

這是預存發佈的稿件,希望準點發出。

——————————————————————

李元興瘋了嗎?

事實上李元興很冷靜,雖然後世的地形與一千多年前的大唐有著巨大的區別。但是他依然是收穫不淺,特別是決戰的地點上,朔州絕對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但作爲了一個兩方鬥爭的焦點,這裡依然重要。

李元興已經開車往回返了,車子明顯有些反應遲鈍。

看來,寶馬也是需要保養的。不過李元興連保養自己的時間都沒有,那裡還會去保養車子,一臉胡茬,頭髮凌亂,如果不是有名牌的衣服,寶馬車的話,與乞丐沒什麼區別了。

守在電話前的大軍與小軍也一樣,大軍的眼睛是血紅色的,眼圈是黑的。

終於,消息傳了回來:“李元興進了陝甘交界,沒有走高速,走的是省道!”大軍重重的將電話放下,然後對小軍說道,小軍微微的點了點頭,這個時候輪到他了,秦地是小軍的地盤,大軍離開這裡太早了,所以沒有兒時的朋友。

監視一輛車太容易了。

李元興的車子衝進了茂陵的停車場,買了門票後,李元興揹著自己的揹包大步向內。

這時候,已經不止是幾十雙眼睛盯著他了,光是監視他用的攝像頭就有三十多個,絕對全方面,無死角,遠近距離都有的。

大軍與小軍老實的站在後面,老王揹著雙手默默的盯著監視器。

櫃爺笑了:“和一個娃娃你要鬧翻天呀!”

“老李,你猜另外兩個盒中是什麼?”老王說話的時候眼睛都沒有離開屏幕。

櫃爺笑著給自己倒了一杯茶,他纔不會去關心盒子裡是什麼,人有時候需要發泄,年輕就允許衝動,發次瘋有什麼,年輕嘛!

倒是來自省博物館的孫少校低聲說道:“我已經吩咐下去了,這是一名愛國商人。只是因爲被古代英雄所感染,所以可能會作出一些過於激動的行爲。所以不會對李元興造成任何的傷害,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名譽上!”

李元興突然停下了,向四周看了看,哈哈大笑起來。

“他笑什麼?難道真的是讀書讀傻了!”

正在這個時候,李元興拿出了一個打火機,然後從揹包裡拿出一大把草紙點著了。同時大喊著:“監視我的是誰?你們這也太假了,這些遊客一個個身上緊崩崩的,那裡象是來這裡遊玩的。孫少校,是不是你呀!”

李元興一邊大聲的說著,一邊將一個盒子拿了出來。

所有人都驚呆了,孫少校當下就要下令自己的人撲上去,那怕用人撲在火堆上也不能讓李元興發瘋。

這時,櫃爺卻不緊不慢的站了起來,拿起了話筒:“興娃子,那東西燒了給鬼看的好,還是就留在這園裡,讓萬人瞻仰更好。爺爺看好你,你是個好娃子。爺爺也愛英雄,敬英雄,那點紙算什麼,要真正敬在心中!”

櫃爺的一番讓李元興的手停下了,打火機落在地上,那原本被點著用來引火的草紙也慢慢的全部燒成了灰,所有的一切火光都熄滅了。

什麼纔是真正的敬英雄?李元興不知道現代人是怎麼想的。

可他的心中卻不同,因爲李元興正在經歷戰爭,大唐的軍士爲了保護家園而要去戰戰鬥,要去拼命。

大唐是農耕文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大唐人平靜的生活方式。

突厥卻不同,包括曾經的匈奴也一樣,他們是遊牧民族。他們沒有生產,連一個固定的家園都沒有。劫掠是他們生存的方式之一,劫掠的成就也是他們民族的英雄。

而無論是大秦,大漢,還是大唐。

面對匈奴與突厥,是爲守護而戰。我們的英雄是守護者。

“蒼天在上……

李元興將手中的揹包放下,那盒子也放在地上。雙手舉過頭頂,以大唐的祭祀的禮節對著茂陵的一座土丘大禮跪拜,這是陪葬墓。漢!大司馬大將軍烈候衛青之墓。李元興的禮節可是受到大唐禮部專門訓練的。

這動作連櫃爺都深感欣慰,多好的一個孩子呀,竟然能把古禮學到這種程度。

拜完衛青,李元興換了一個方向。漢冠軍候,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也安葬在這裡。

李元興很想大聲的喊出來,希望兩位將軍可以保佑大唐,戰勝突厥,戰勝在唐初時,遠遠強於大唐的突厥。

多餘的人退到了一旁,只有櫃爺站在李元興的背後。

“興娃子,這會心情好受多了嗎?”

“秦人鐵骨、秦人熱血、千百年來秦地出了多少英雄豪傑,我要擴大影視公司,我要讓世界上所有人都看到古城歷史上最輝煌時期,最偉大的英雄們。我建兩座影視城,一座秦**格,一座大唐風格!”李元興沒有回頭,他剛纔是真正想燒了三個木盒的。

櫃爺笑著點了點頭,彎下腰撿起了其中一個李元興已經打開的木盒後,臉色變了幾變,一隻手夾住木盒,另一隻手用菸袋就是一陣亂打:“你這個敗家子,老子打死你,省你把老子活活氣死了?!?

櫃爺是真下手,除了菸袋之外,還踢了李元興幾腳。

如果不是孫少校過來拉,李元興一定會被送進醫院的,被拉住的櫃爺用菸袋著指著李元興氣的已經說不出話來了。

老王哈哈大笑著:“剛纔誰說了,不就是燒點東西嘛!”

當從揹包裡拿出另外兩個木盒來一看木盒背後,老王四處在找東西,最後搶過櫃爺的菸袋也要去打李元興,四五個壯漢總算把兩個老頭拉住了。

大軍與小軍同情的看著李元興。

而李元興卻哈哈大笑,仰面躺在地上在笑聲之中卻是睡著了。

“這混帳娃!”櫃爺大口的喘著氣,一隻手按在胸口。孫少校眼急手快,立即過來從櫃爺的口袋之中將藥拿了出來,給櫃爺餵了兩粒:“您老人家可不敢這樣,可把我嚇壞了,下次再打人,讓年輕人動手!”

孫少校說的是玩笑話,只是想讓櫃爺趕緊把氣順平了。

“分兩路,小孫你帶著人小心的將這盒子護著回去,路上要是有個意外……”櫃爺正說著,一個乾瘦老頭衝了過來:“老李你不厚道,你今個讓我封園,說是有寶留在我們這裡,這會你要拿走,什麼意思?”

衝過來的乾瘦老頭是茂陵博物館的館長。

論起級別來說,他和省博物館長級別差得遠了去,而且他們一個陵墓的小博物館也沒有什麼真正的高級寶物,當然除了這陵墓之外。

“你留得住嗎?”櫃爺將那張聖旨打開給乾瘦老頭看了。

這話也是一語雙關。一是從政策上講,這樣級別的博物館是留不要這樣重寶的。第二個意思是,這裡的安保力量,防不住那些真正高明的盜賊。

“唉……”長長的嘆了一口氣之後,乾瘦老頭不說話了。他知道,這樣的東西可能省博物館都未必能夠留下,更何況自己這裡。

倒是一位來自省博物館的科長作了一回好人:“幫您這裡審請點經費吧!”

還能如何,這已經是極好的結果了。

孫少校與櫃爺,王老上車,三個盒子就在他們車上。車隊直接打出了警戒的信號,閒人迴避,一路向著省博物館開去。而小軍則負責將李元興送回去,順便封了李元興的門,等待櫃爺前去查抄李元興的小屋。

省博物館後門已經是進入了高度警戒狀態,這一路上都有警察守著路口。保障車隊一路不停的進入博物館。

“老師,是什麼讓您老這麼緊張?”常洪在門口一直等著。

“懷疑是玄武門之變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唐皇李世民寫給漢朝將軍衛青等人的祭文,這其中有幾處是歷史性大突破,首先李世民是八月登基,可七月已經用了玉璽,這代表著什麼?難道是先座上皇位,然後才形勢上弄了一個登基嗎?”櫃爺的語氣嚴肅。

常洪倒吸了一口涼氣,回身問了孫少校一句:“申請槍械使用權了嗎?”

櫃爺將東西交在博物館,就沒有下車,直奔李元興的小院。

李元興的小屋被查抄了,櫃爺親自動的手,所有的箱子都被打上封條鎖進了那間自制的保險庫內,保險庫大門的鑰匙一分爲二,一把在王五那裡,一邊給葉秋霜。

三個木盒,沒有打開的兩個直接被送進了真空淨室保存,將來打開也要真空房間內。

三個木盒裝的是什麼。

打開的木盒當中是三份聖旨,李世民在武德九年七月所寫,是加封蒙恬、衛青、霍去病爲王的聖旨。很顯然這應該是在渭水之盟前,那個時候李世民就應該在防備突厥了。這絕對是值得歷史學家瘋狂的寶物。

更何況,另外兩個木盒當中,竟然是六份祭、贊文,從木盒外的小字來分析,就是虞世南與李世民寫給蒙、衛、霍三位古代將軍的。盒子的木刻竟然是出自諸遂良之手,這已經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國寶了。不僅是重寶,而且有著巨大的歷史價值與意義的特級國寶。

這樣的消息是瞞不住的,華夏大地有資格被稱爲唐史專家的人開始向古城匯聚!

李元興才懶得去管這麼多,被葉秋霜反鎖在屋內的他,正在等待著穿越的時間。

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10節 炭哥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295節 箭神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49節 天價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793節 土著暴動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70節 定江山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23節 歷史變了第670節 定江山第592年兩個和尚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707節 遺囑(下)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4節 李淵第298節 巨獸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150節 手中沙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151節 夜深沉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97節 心狠手辣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663節 天德號!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152節 星空第706節 遺囑(上)第654節 奇蹟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49節 天價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1節 憐農!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696節 破石頭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319節 刺客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630節 遣唐使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545節 巨大利益
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306節 千金買馬骨第10節 炭哥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295節 箭神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115節 惡整趙言德第681節 李元興的人口賬本第492節 初現軍民情(三)第49節 天價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793節 土著暴動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670節 定江山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612節 真正的將軍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23節 歷史變了第670節 定江山第592年兩個和尚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707節 遺囑(下)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24節 李淵第298節 巨獸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150節 手中沙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151節 夜深沉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97節 心狠手辣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663節 天德號!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152節 星空第706節 遺囑(上)第654節 奇蹟第70節 大唐戰略計劃(四)第49節 天價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81節 憐農!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696節 破石頭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319節 刺客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630節 遣唐使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545節 巨大利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望城县| 三河市| 乌鲁木齐市| 扎赉特旗| 鲜城| 香河县| 阳谷县| 武胜县| 莱芜市| 灵宝市| 扶绥县| 金塔县| 涟源市| 都匀市| 遵义县| 秭归县| 卢氏县| 山丹县| 托里县| 安龙县| 兴国县| 任丘市| 东台市| 富民县| 寿宁县| 阿瓦提县| 新泰市| 漯河市| 江达县| 麦盖提县| 沙河市| 长治市| 泽普县| 洱源县| 布拖县| 水富县| 彭水| 上高县| 北票市| 镇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