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

合上情報,李元興對馬車的元春說道:“記錄本王的命令!”

元春立即開始動筆,李元興說道:“請明月公主回長安,時間大約需要十天左右,讓她自己安排耀州那邊的事務。第二條命令,允許耀州擁有自由身份的奴隸,可以休假的日子來長安,早出晚歸,同時知會安全司。”

元春寫完後擡起頭,等待著李元興進一步的命令。

“那位高句麗醫女一定要讓她來長安,給她侍女兩人,或者讓她自己選兩個奴隸。再派人通知女道雪晶,讓她去會一會這個高句麗醫女,只說此女醫術不凡,已經被孫老道考慮收爲弟子!”

元春快速的寫著,寫完之後問道:“殿下,大唐最優秀的女醫應該是雪晶真人!”

“傻丫頭!”

元春吐了下舌頭,她知道李元興允許她去找雪晶並且把高句麗醫女的情況告訴雪晶。

“再記錄,大秦執政官的兒女既然來到大唐了,本王要盡一次地主之宜,時間由明月公主來安排。”

元春心說,這兩個人來了都快要三個月了,這會纔想起來。

有陰謀,一會很有趣。

這些安排絕對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元春可以辦的很好,李元興叫人送來今天長安的報紙,心中還在思考著昨天李淵要搞的那個惡作劇。

是惡作劇,還是另有用意呢?

李元興翻看著報紙。除了大唐報之後,全長安的報紙上關於長安趣聞這一版上都有同樣的內容,而且還是大唐太上皇李淵的親筆。

這種親筆可不是普通的,而是有高等匠師雕版,然後原樣給印上去的,那怕紙上有一個墨汁點。也要原樣的印上。因爲李淵是太上皇。其實不僅僅是對李淵這樣,但凡是名士,或者是有足夠身份的人他們的稿件都是原版套印的。

大唐報是真正的原版,其餘的報紙則是復抄的版本。

這則趣事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話就是,五郎不喜歡戴頭冠,認爲太重。五郎不喜歡穿袍服。認爲這套衣服太麻煩。五郎自認,就算沒了這頭冠,沒了這袍服,秦王還是秦王,秦王的威勢不靠衣裝!

是趣聞嗎?

李元興叫過陸毛鋒:“神棍,你說今天報紙上那趣聞如何?”

“誰敢不服,某帶一衆兄弟打的他也要說一個服字。那個小邦敢不服。尉遲將軍說了。打的他們服。咱就不戴冠怎麼樣,咱就不穿那十七八層夏天能把人熱死的袍服了,怎麼著吧,誰不服站出來說!”

不知道陸毛鋒和誰說的這二貨口氣。

不過,倒象是尉遲恭。

事實上,不僅李元興不喜歡。尉遲恭也不喜歡上朝那套衣服,太拘束了。

“等著御史彈劾吧!”李元興突然感覺到。這可能是一個坑,不知道誰會被埋進來。是大唐人,還是異邦人。

李元興回到秦王莊後,崔敦禮就在莊門前等著他。

“殿下,今天的報紙某看了。某以爲,前戶部劉尚書,御史吧姚御史如果兩天之內沒有彈劾,那麼接下來殿下要面對的可能就是長孫皇后。如果連長孫皇后也不管的話,下臣以爲太上皇就是借殿下的手要殺人了。”

“殺人,這個有趣,問題是殺誰?”

李元興終於聽到有人分析這個問題了,原本還有一點暈車的感覺立即消散。

“百濟,高句麗,不過最可能就是高昌。”崔敦禮小聲說著。

“繼續!”

“誰敢借這個話題嘲笑殿下,誰就應該死,無論誰死。這都是立威,嘲笑一國親王,而且是殿下您,天下間可以這樣作的一隻手都能數過來,太上皇這個是父子間的遊戲,聖上是兄弟之誼,換個人,就要流血!”

李元興倒是不理解了:“父皇這樣作有什麼意義?”

“殿下有所不知,高昌那裡加稅了。”

李元興伸出一根小拇指:“就這麼大點地方的小小高昌嗎?”

“高昌易守難攻!大唐現下想戰高昌,戰時補給跟不上。只有慢慢在前線積累糧食與物資,至少需要兩年時間。而且魏長史懷疑高昌秘密與吐谷渾結盟,秦將軍正在派人調查,希望可以在年底前有結果!”

李元興咧了下嘴,想了想,搖了搖頭:“不管了,最近十天要緊的事情是華州!”

李元興說完,向自己的書房走去。

崔敦禮在旁邊跟著:“還有一件事情殿下不知,昨天聖上下了聖旨,十二衛抽調三萬精銳給候將軍,調華州,兩年至少達到天策四衛七成戰力。玄甲軍正副將軍已經在莊裡,等待殿下,似乎有特殊的命令在身!”

李元興停下了腳步,玄甲軍。

這可是李二的王牌部隊,想了想後說道:“容本王休息一個時辰,再見他們。”

“先候將軍,還是先張將軍!”

“你安排吧!”

回到書房,李元興那裡敢休息,立即從電腦之中調出有關玄甲軍的一切資料來。李二讓玄甲軍的將軍過來,絕對不是爲了裝備問題這麼點小事的。

一個時辰後,張士貴與崔長孫來到李元興的小書房。

軍禮,然後站在一旁。

“簡單,直接告訴本王,皇兄對你們有何安排?”李元興不想繞圈子,李元興從電腦查到的記錄上,玄甲軍到了開元后期才真正沒落,眼下一直是強軍。

“聖上令,玄甲軍九百九十九人調秦瓊將軍管制,改名‘百騎軍’其餘人,會在十天之後秘密赴遼東。還有五萬精銳已經下了調令,從十二衛中抽調二萬人,各州府兵之中抽調三萬人,在二個月內,遼城!”

李元興拳頭緊緊的一握。

李二這是想打仗呀!

不對,李二沒有說過他想打仗,他只是安排了一些士兵罷了。就算是打仗,也是自己想不想打仗的問題。

再回過頭想高昌,李淵也想打仗。

這纔打完一仗,還沒有消化戰後的影響,爲什麼這兩位皇帝都想打仗呢。

李元興閉著眼睛靠在椅背上,腦海之中完全就是戰爭,戰爭,戰爭。打仗的理由是什麼,戰爭是爲國家利益服務的,那麼這一次要打仗的理由是什麼?

李元興有些糊塗了,短時間還當真想不出什麼來。

“先回報聖上,五萬精銳調兵依聖上計劃,長安這邊留一萬緩行。玄甲軍緩行,容本王思考一下。張將軍辛苦跑一次耀州,本王寫一份手令給盧承慶,你需要什麼,或者說他能夠給你準備什麼,玄甲軍是皇兄的心頭肉,裝備怎麼也不能差過本王的天策四衛!”

李元興說完,立即就在寫手令了。

“謝殿下!”張士貴沒有廢話,接過手令道謝之後站在一旁。

翟長孫向前一步,施禮後說道:“殿下,上次給玄甲軍的軍鎧,似乎並不完整。請求殿下允許,補齊餘下的配件。”

“眼光不錯,但你不懂。去了耀州你會明白,比如左手那裡是有鋼釦,但裝的可以是輕盾,可以是手弩,也可以是機扣繩,聽說耀州那邊的軍械匠設計了至少十種,這些不是常備物件,在不同的戰場環境上,選擇不同的。”

“末將糊塗,謝殿下指點。”

李元興明白,再不給一點乾貨,這兩個人是不會離開的。

點了點電腦,投影儀上出現一副地圖,正是遼東地圖。李元興在地圖上畫了四條線後說道:“打仗的機率不大,但可能會有數次快速穿越,突進的行動。這四條線就是可能的路線,作戰的目的可能是,示威、探路、接應、竊取、幫助安全司的人滲透。”

“明白,我等回去整軍,等候殿下命令!”

總算是走了,玄甲軍已經太久沒有上過戰場了,他們卻是操練最辛苦的。

張士貴離開之後,候君集進來施禮之後坐在一旁。

“殿下,玄甲軍怕是受不了現在的日子裡,各軍都有徵戰,唯獨們日夜操練之外,就是守著那幾個整年也不會有半點事情的城門,這一次殿下去遼東,他們想見血吧!”候君集說完,李元興有些無奈的笑著點了點頭。

“殿下,兩年後會打那裡?”候君集站了起來,一臉的嚴肅。

李元興又搖了搖頭:“本王等不了兩年。半年看機會,一年肯定要有行動,一年半是極限,怎麼也不可能等兩年了。有件事情,本王一定要去作。你把人馬拉到山區,去練密林穿越,山林作戰。”

“某領命!”候君集行了一禮,就準備離開。

李元興問道:“你不好奇本王要對那裡用兵嗎?”

“某現在是帶罪之身,訓練軍卒之後,殿下指那裡某打那裡就是了。”候君集自上次差一點掉腦袋的大罪之後,變的低調多了。

“一但開戰,只能勝不能敗,敗了本王至少要自請削爵,而領兵大將貶爲庶民!”李元興的語氣沉重了幾份。誰想候君集臉上並沒有太多變化,語氣平靜的說道:“某以爲,無論對誰作戰,某領全軍上下死戰,只有戰死的將軍,沒有戰敗的庶民!”

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860節 定策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758節 李墨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789節 唐人第309節 趙州橋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624節 壓歲錢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232節 茶之道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477節 秦王錢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140節 武曌!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858節 急務!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106節 火計(四)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716節 封賞?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801節 超期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652節 海珍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674節 耽羅國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
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860節 定策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758節 李墨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631節 賜名一條輝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789節 唐人第309節 趙州橋第167節 羊吃人的進化靈感第270節 秦王醉了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624節 壓歲錢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232節 茶之道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307節 全是良匠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477節 秦王錢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366節 秦王是什麼第809節 鐵路要多少錢第140節 武曌!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65節 打突厥的戰略目的?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881節 星辰之島第858節 急務!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56節 大唐富國計劃(一)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106節 火計(四)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716節 封賞?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801節 超期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421節 能把十二金釵嫁了不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380節 戰黃河(二)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652節 海珍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674節 耽羅國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宜宾市| 墨玉县| 上杭县| 进贤县| 梨树县| 稷山县| 伊宁县| 清涧县| 应城市| 怀安县| 大名县| 昭觉县| 陆河县| 大石桥市| 绥芬河市| 涟水县| 宁河县| 阿拉善左旗| 资溪县| 沅江市| 云阳县| 东港市| 定陶县| 大姚县| 准格尔旗| 富平县| 如皋市| 诸城市| 色达县| 综艺| 灌云县| 黄山市| 宜城市| 龙口市| 万盛区| 白银市| 邢台市| 宽城| 建平县|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