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

李二竟然說明月就是李嵐姍的至親,這個說法讓人意外。

“不說這個了,就算是已經決定,也是需要一個安排的。我們談正事吧!”李元興想結束這個話題。

武曌聳了聳肩膀,表示她沒有意見。

李二也正式的坐了一下來,三個人面前擺著完全相同的東西,紙、筆、水杯。

“皇兄,臣弟要說的第一條是糧食!”

“五郎說!”李二拿起了筆,準備把李元興所說的一些重點記下來。

李元興翻開自己的記事本:

“皇兄,先說大唐。大唐現擁有人口不過一千二百萬人,其中十八以上,四十以下的青壯不足四成,這是一個大唐發展的硬傷。好在武德年間大唐平穩了許多,根據臣弟讓州府的統計,武德三年至五年,是人口的一個高出生年,接下來就減少了許多,武德八年甚至不足武德三年的一半!”

李二這個皇帝不是白當的。

聽完李元興的數字之後,李二說道:“武德初,太下初平。自然幼童出生較多,但武德七年開始,出生的幼童過多之後,糧食不足,丁稅等原因也限制了人口的出生。”

“接下來,外部人口。東突厥、靺鞨、契丹、室韋。差不多可以爲大唐增加六百萬人口,伊吾那些人口太小,連計算在內的必要都沒有。接下來,一個大頭卻是需要皇兄留意的,那就嶺南。臣弟指的不是嶺南的漢人,而是那些被稱爲南蠻的人!”

李二默默的點了點頭。

早在東晉的時候,就已經與嶺南的少數民族有過深入的交流。

那個時候,至少爲東晉增加了三百萬人口。

現在大唐如何處理好了這一層關係,那麼整個嶺南就是五百萬人。

“爲兄記下了,此事需要從長計議!”李二也不敢一口氣把話說死了,畢竟嶺南那裡可不是一個民族,而是十幾個不同的大大小小的民族,馮盎的實際控制區域,並不算大呀。再往西南。至少還有千里可以深入。

李元興把記事本翻了一頁:“皇兄,接下來臣弟要說的就是爲了養活這麼多人,大唐最需要的東西!”

“糧食!”李二笑著迴應了一句。

“糧食臣弟認爲分三步走,第一步先發展農業。提高畝產。增加有效的種植面積!”

李元興說到這裡。武曌象小學生一樣舉起了手,表示自己有話說。

李二笑著一指武曌:“明月來講!”

“這就是我的提議了。再生能源的利用,首先第一種。必須大力的發展沼氣池。沼氣池一個產業鏈,好處多到數不清。明月有表章……”武曌說著,又去準備翻她的那四隻箱子,李二趕緊制止:“明月,這個提案不錯,五郎的秦王莊就是極好的。”

“聖上,秦王莊農戶對沼氣的利用率,只有三成!”

李元興這時也說道:“不如著手改造一個村子,馬上要大考了。各地官員都會送學子入長安來應考,讓他們親眼看一看沼氣,也好回去推廣!”

“好,就依五郎!”李二自己也沒有完全看過,既然有利於農業,一定要支持。

李元興繼續說:“這農業第二步,就是發展海田,湖田。在不破壞水面的情況下,可以養魚、種水產。這個產量也是巨大的,運力提高之後,可以有效的補充田地生產的不足。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爲不收糧稅作準備!”

“不收糧稅!”李二很動心呀。

“不收糧稅,那就要收商稅,商人將糧食四處運著賣,交了一成的商稅不爲過,但卻不從田地之中收稅了。那麼第一個矛盾不是免稅,而是佃農與奴隸。”

李二點了點頭,這是一個大麻煩,沒幾年時間不好解決。

也不能急著解決。

“此事緩議!”李二的意見李元興也同意,急不得,也不敢急。

“第三點,臣弟以爲,百越之地必佔!”李元興又露出獠牙了,李二最喜歡聽到就是李元興說那塊地方一定要佔領之類的話題了,開疆擴土是歷代帝皇最大的功績了。

李元興繼續講著:

“百越好在那裡,臣弟喜歡的就是糧食。他們那裡一年四季米,農人根本就不去照顧田地,產收就好過大唐數倍。所以,爲了保護大唐的糧食,必須要佔。而且除了糧食之外,糖,橡膠等許多農作物,都是大唐每年數萬船的用量呀!”

“佔,五郎儘管列出計劃來!”李二一百個支持。

打,儘管打,只要給大唐的地圖增加尺寸,那就是天大的好事。

武曌又舉手了。這會功夫,武曌只要舉手肯定有重大意見,李二示意武曌說話。

“打百越,最強的統帥不是李元興。”武曌很嚴肅。

李二大笑:“明月這是要舉帥了!明月你講來,朕一定慎重考慮!”

“櫃爺!”武曌的話讓李二一愣,李元興卻是在深思。

要說打百越,在大唐還真的沒有一個能比櫃爺強的人,櫃爺的兒子自己的岳父是死在那裡的,櫃爺也親自去過前線,而且對安南作過非常深入的瞭解,當真是打百越,非櫃爺再無第二人選。

李元興沉默不語,李二在觀察。

“五郎以爲明月的話如何?”

“臣弟在想,怎麼勸爺爺少些殺戮,多些奴隸。秦將之風,下手都有些狠。百越在爺爺來講,真不算什麼?”

武曌這時接了一句:“李嵐姍的父親就死在百越!”

李元興瞪了武曌一眼,心說你怎麼亂說話呀。可武曌繼續說道:“櫃爺私自下凡,人沒有救回來,只帶了一個嬰兒迴天庭,那就是李嵐姍。所以櫃爺把百越研究了幾十年,在聖上面前明月不說假話!”

李二眼睛一瞪,殺氣十足的說道:“就這麼定了,賢皇爲徵南元帥,百越之事全權處理!”

李二纔是最護短的人。

就算是爲李氏皇族出氣,也要給百越一個好看。更加上武曌說過,這先有私仇,再加上一位名將對百越研究了幾十年,那必是早就有了上等的戰術。絕對不亞於李元興帶過來的那一箱子對突厥的方案。

所以,賢皇李信掛帥,絕對是不二人選。

李元興笑了:“以櫃爺領軍的本事,這天下間就沒有他打不了的地方。可大唐還是要培養年代一輕統帥的,所以必須有輔助計劃!”

“這個五郎不用擔心,爲兄心中有數!”

這位賢皇有多強,李二也在期待之中,光是這年齡,研究了幾百年兵法的人,豈能輕視!

李元興繼續翻著自己的筆記本:“皇兄,今天最後一議,就是爲工業。環境之事明月操心的不少了,這方面李嵐姍可以幫她,臣弟不管了。”

李二好奇的問了一句:“這位李氏嵐姍,所學之長爲?”

李元興沒有回答,示意這問題有武曌來回答。

武曌嘆了一口氣:

“我是學財的,她是學史的。學財的人要知各行各事,懂了纔可以讓財勢動起來。李嵐姍學史,她學的不光是大唐的史,比如那大食的、羅馬帝國的,她都懂。學史的人,也要學民生,農,財,禮,樂,詩,詞。而且她學史,戰爭史也是史,所以她懂兵,甚至不亞於李元興,特別是歷代兵史,中外兵史她有過研究。”

李二心說,這要讀多少書呀。

當李二把心中的疑惑問出來之後,武曌回答:

“我讀過的書,大約有八千套左右,字數過十億,我可以過目不忘。李嵐姍可能比我記兩成左右,而且她讀的書比我雜。我們三個人,就李元興最差,最多讀過二三千本書,能有一億字就不錯了。”

“胡說,我讀過了至少也十幾億個字了!”李元興反駁了一句。

武曌笑了:

“如果三國演義這類的話本也算,我信。你看的那些不打糧食的話本,一本就幾百萬字,那東西你也好意思湊字數!”

李元興啞巴了,尷尬的笑了笑。李元興知道武曌還是留面子了,只說三國演義。沒說自己看小說,看那動不動就幾百萬字的快餐文學。

李二則是放聲大笑,看到李元興尷尬他也高興。

李二有些期待,櫃爺這位賢皇,還有一個不亞於武曌的大才女來到大唐了。

“繼續說工業!”李元興趕緊把話題拉回來。

“大唐現在幾乎全是軍工,就是爲軍隊服務的工業。臣弟以爲,民生工業已經開始發展了,比如火柴廠、造紙廠、民用的成藥廠、麪粉、肥皂、日用品等等……”李元興說罷,對武曌又說道:“這些廠子,要不你幫著計劃一下!”

武曌一扭頭:“不管,你光想辛苦我了。李嵐姍來了她也不能閒著!”

“爲兄加封李嵐姍也爲公主!”李二笑著,然後衝著武曌又說道:“明月是三等公主,先給了五等,有了功績再加!”

李元興很明顯有些不自然,武曌眼尖,立即衝著李元興吼著:“你還瞞著我們什麼?”

好一句我們,武曌顯然把她與李二擺在一個陣營了。

“我說了,你不許亂來!”李元興倒是有些緊張了。(未完待續)

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860節 定策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763節 邊戍(上)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726節 黃河清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152節 星空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319節 刺客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623節 出雲城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414節 紅粉劫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860節 定策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859節 深談第329節 工具!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429節 武(一)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53節 打著欠條的拍賣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226節 殘軍第387節 榮歸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633節 春天了!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緊急通知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79節 正式出兵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375節 瓷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
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860節 定策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763節 邊戍(上)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127節 妙應真人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274節 先結婚後戀愛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482節 金融改革(二)第726節 黃河清第620節 最有趣的禮物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901節 離開之前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152節 星空第568節 耀州的工匠第887節 頂天立地男子漢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44節 火星與地球的激烈碰撞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319節 刺客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623節 出雲城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414節 紅粉劫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546節 免死金牌第278節 秦王的生活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860節 定策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859節 深談第329節 工具!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533節 一篇文章第669節 契丹的內部清理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402節 鐵血軍旅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701節 明月公主的萬言表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429節 武(一)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514節 高句麗貴族(三)第53節 打著欠條的拍賣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381節 戰黃河(三)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226節 殘軍第387節 榮歸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633節 春天了!第177節 大勝榮歸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700節 李元興的石頭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289節 除夕夜宴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緊急通知第812節 豬仔計劃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79節 正式出兵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375節 瓷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江口市| 和田县| 巴彦淖尔市| 巴塘县| 泌阳县| 建德市| 沐川县| 邳州市| 清新县| 辽阳市| 青海省| 吴川市| 隆化县| 县级市| 娱乐| 临沂市| 彰化市| 通山县| 双柏县| 富川| 葫芦岛市| 泰兴市| 遵化市| 丽江市| 玉门市| 永年县| 嘉义市| 正镶白旗| 建昌县| 万荣县| 新竹县| 南宫市| 平凉市| 石屏县| 海宁市| 凌源市| 广安市| 滨海县| 夏邑县| 沁源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