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1節 戰黃河(三)

“擋,命在,河堤在!”

阿史那杜爾不懂那些大道理,他是一個武將,一個還年輕的武將。雷騎只有三千人,因爲他曾經是突厥王子,所以統領了這一支軍隊。

理解並不重要,穿上唐軍軍服的突厥人,他們只知道服從。

軍令就是一切!

秦王殿下說過,戰天災,阿史那杜爾心中只有一句話,要麼勝,要麼死!

“這是天兵嗎?”一個河工問那個九品小官,九品小官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是天兵!”九品小官,他不認識軍服上的標誌,更不知道這是秦王天策四衛的雷騎。

河道中的水不斷的涌,身後已經是一片汪洋。

屈突壽趕到,看到河堤上的軍裝愣住了,那是天策四衛的雷騎。

“上河堤!”屈突壽突然下令,可身邊的軍士卻並沒立即作出反應,一個副將反而說道:“將軍,我們是軍士,不是河工!”

屈突壽抽出配刀架在那副將脖子上:“河堤是雷騎,誰敢有半句廢話,立斬!”

雨越下越大了,眼看著低處的水在上漲,李元興在小丘上來回的走著。

“殿下,請入帳篷喝杯熱茶吧!”老狼站在李元興身旁。

李元興回頭眼著老狼,突然伸手拍在老狼的肩頭:“老狼,帶兵去各村,救人!”

“殿下!”老狼重重一行禮:“按大唐律,殿下身邊護衛不得低於……”老狼的話被李元興打斷:“帶八百人,速去!”

“殿下!”老狼還想再勸,可一看李元興的表情,二話沒說,點了人馬就飛奔而去。

“伍斌!”李元興高喊一聲。

“某在!”伍斌快速的來到李元興面前,現在他已經距離將軍只有一步距離了,遼東的戰功讓他升了好幾級,可依然不願意離開秦王府,甘心作李元興的近身親衛。

李元興沒有立即下令,又來回的走了幾圈後才停下腳步:“伍斌,帶一百人,把孟津縣給我抄了,反抗者……”李元興想說殺,可又怕對方反抗這幫軍士殺的太兇。再思考片刻,李元興知道,非常時期,非常事。

“反抗者,你看著辦!”

“得令!”伍斌點了一百人後,來到了一位手持短戟的軍士面前:“師兄,秦王殿下要傷到一根毛。”那手持雙短戟的軍士重重的一拍胸口:“某拿腦袋給你!”

伍斌在胸口也敲了一下,帶人去了。

此時,李元興身邊,只有二百多人了。

這裡是洛陽周邊,不是戰區,李元興不相信有人敢在這裡與自己爲難。

大唐初建,貞觀初年,百姓窮。距離城鎮二十里,就算是村裡的富戶,也沒有青磚房,茅草屋已經進入,許多村子的屋子已經塌了,好一些的,屋內也已經有一尺深的水了。

站在屋外,看著越來越高有水位,百姓們欲哭無淚。

面對天災,他們只能祈禱。

“里正何在!”老狼氣勢十足的聲音讓所有人心中都是一震!

“將軍,老朽是里正!”

老狼四下看了看:“立即拆下各家門板,將糧食放在門板上,老弱也上去。有秦王殿下在,餓不著你們,你們的家園也會重建。”

百姓們心中是迷茫的,有人指揮,年輕人就立即動了起來。

安排了兩個人,帶他們去李元興所在的位置,至少那裡還是一處高地。

老狼手下的人馬,以五十人一隊分散開來,開始尋找那些被大水包圍的村子。

又趕了幾裡地,遠遠的看到一個村子,老狼大喊:“大夥加把緊。”老狼正說著,那村子突然就消失了,老狼愣在當場。

救命……,救命呀!

呼喊聲從遠處傳來,老狼一揮手,從軍士飛速向那村子跑去。

村子沒有消失,茅草屋被一尺多深的水泡了一天,全塌了,有許多百姓在門外水裡哭泣著,屋內有他們的親人,還有糧食。

“救人!”老狼大喊一聲跑上前去。

一面山牆眼看著就要倒下,一個老者正在搶自己的糧食,看到山牆倒下老者身體一側擋住了自己小孫子,這是他家的獨苗呀,兒子在洛陽作工,可不敢傷到這根獨苗呀!

老者咬緊牙關,準備用身體硬扛這山牆倒下的衝擊。

可等了半天,也沒有感覺有重物砸在北上的感覺。

回頭,只看到一個高大的背影:“走,帶著娃兒走!”老者猛的醒悟了過來,抱著孫子跑了出去,山牆倒下了,那個身影卻沒有出來。老者發瘋似的衝了過去:“救人,救人那!”

一聲如野獸一樣的巨吼聲,一隻手砸穿山牆,一個滿是泥水的人站了起來。

“啊!”從倒下的山牆下爬起來的軍士大叫著,那瞬間,他以爲自己死定了。可被泥水泡溼變軟的山牆並不是秦王莊的磚牆,只是鬆散的泥土。

怒吼的戰士,觸動著每個人心絃!

“你是天兵嗎?”老者的小孫兒把自己懷中一個逃難用的窩頭遞了過去。

“某,大唐秦王府,二等近衛軍。”

一種油然的榮耀感突然自心底升起,士兵在大唐是賤籍,比奴隸高,但卻比平民低。可李元興一直在給秦王府衛隊灌輸一個理念,那就是軍魂,軍人的榮譽感,團隊精神,以及身爲大唐軍人的歸屬感。

可這一切,都不是短時間可以造就的。

那小娃娃挺起胸膛:“我也要作近衛軍!”一句話,感動的那軍士眼淚差一點掉出來。要知道他最初當兵,是被抓的壯丁呀。

正準備說什麼,老狼惡狠狠的聲音就傳了過來:“混帳東西,發什麼呆。趕緊救人,帶人去營地,其餘人隨某找下一村子!”

“老朽願帶路!”老者將小孫兒信那軍士懷中一塞,就往老狼那邊跑去。

老,在大唐,五十歲就算是老人了。

天兵降臨!

這個消失如風一樣傳開了,就算是用快馬送信也沒有這個消息傳的更快。

李元興披著自己的大衣就站在雨中,看著百姓們向這處山丘聚集,越來越多的百姓揹著自己家裡值錢的東西聚集過來,李元興的心也舒展了一些。

這是逃難,有人還小心翼翼的包著自己的沙鍋,一文錢可以買到兩個的沙鍋。

對於普通農家來說,這就是家裡的非常值錢的東西了。

“殿下,進帳篷吧!”有親衛在李元興身旁說道,李元興搖了搖頭:“不,本王就站在這裡,水燒好了嗎?安排百姓們有口熱粥喝!”

“安排好了,請殿下安心!”親衛小聲的回答著。

軍士,多是窮苦人家出身,他們知道什麼是苦,他們知道什麼是逃難。

百姓們都在李元興比較遠的地方各自圍在一起,年輕人用樹枝搭了棚子,老弱則在軍帳之中躲避風雨。

那個站在風雨中的年輕人,身穿貂皮大衣,僅這衣服就讓百姓們知道這不是普通人。

百姓對李元興對一種莫名的敬畏,秦王是什麼?普通的百姓不知道,在他們的心中,縣太爺就是他們的天了,秦王比縣太爺大嗎?大多少?可以管住縣太爺嗎?百姓們並不知道這其中的區別。

但是,百姓們心中有感激,因爲這個年輕的部下救了他們。

這時,一個年輕的雷騎軍士趕到,將一個包袱放在地上。疲憊的已經說不出話來了,看著李元興竟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在那裡喘息著。

“帶他去休息,先喝完粥!”李元興輕聲說道。

那年輕的雷騎軍士咬著牙站了起來:“執力思力謝殿下,殿下,殿下說過,雷騎一體。他們在拼命,執力思力也絕不退縮!”

“執力思力是你的名字嗎?給本王記下這個名字,你去吧。”

執力思力行了一禮,驕傲的擡著頭,再一次騎上自己的戰飛,飛馳而去。

那包袱被打開了,李元興卻不知道那是什麼,裡面竹筒中有一份表章,九品官的文書不應該稱爲表章,只能是一份文書。這包袱之中就是證據,河堤的秘密,偷工減料的證據,一個九品河工小官收集的證據。

“收起來!”

李元興看到遠處,伍斌回來了,他手下人提著一個光著身子的胖子,還有被繩子穿起來的幾十個身穿官服的人,還有四五個放在馬背上的被子包起的女子。

“殿下,孟津縣令帶到,他準備了千兩白銀,百兩黃金正準備往外送,被某拿下了!”

“送給誰?”李元興淡淡的問道。

“小,小,小!”那縣令連說了三個小字,卻是半個字有用的都沒有說出來。

李元興輕輕的呼出一口氣,又問道:“你冷嗎?”

“冷!”那胖子縣令在發抖著,眼神之中充滿著恐懼之色。

李元興冷冷一笑:“本王也冷,本王站在風雨之中已經二個時辰還多了,本王知道百姓們也冷,春寒很冷。特別是沒有屋住,沒有擋風避雨的地方,沒有一碗熱粥喝的時候,更冷,你知道百姓冷嗎?回答本王,金子是送給誰的!”

百姓們驚恐的看著這裡,在他們眼中高高在上的縣太爺,象狗一樣跪伏在地上。(未完待續。)

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706節 遺囑(上)第231節 茶之說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26節 縣男虛爵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152節 星空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10節 炭哥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732節 先鋒戰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743節 獻禮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706節 遺囑(上)第277節 換防令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435節 天譴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238節 涼州定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26節 黃河清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05節 火計(三)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726節 黃河清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861節 祿東贊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83節 全瘋了!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263節 大婚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151節 夜深沉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347節 李治!!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305節 民族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592年兩個和尚第83節 全瘋了!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
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706節 遺囑(上)第231節 茶之說第678節 這是任務?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270節 大唐的婦女革命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26節 縣男虛爵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152節 星空第660節 大唐貴族第10節 炭哥第345節 炒作的極致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271節 秦王睡書房第732節 先鋒戰第395節 虛假的重量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743節 獻禮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64節 古城第一紈絝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706節 遺囑(上)第277節 換防令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254節 玄奘你忍心走嗎?第435節 天譴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238節 涼州定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181節 瘋狂的彈劾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726節 黃河清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485節 廉價的高奢侈品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105節 火計(三)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726節 黃河清第513節 高句麗貴族(二)第861節 祿東贊第63節 李嵐姍的強勢入股第83節 全瘋了!第300節 程魔頭哭訴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263節 大婚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151節 夜深沉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872節 李元興回來了!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67節 大唐戰略計劃(一)第347節 李治!!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305節 民族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508節 隱太子的寶藏第704節 皇宮訂計(二)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592年兩個和尚第83節 全瘋了!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693節 李靖的兵法教學第520節 一切盡在掌握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柘城县| 读书| 温宿县| 白朗县| 曲松县| 武汉市| 图木舒克市| 泰兴市| 辽宁省| 阜新市| 大埔县| 余江县| 富民县| 临清市| 安顺市| 安陆市| 瑞安市| 云龙县| 凌源市| 读书| 永善县| 香格里拉县| 德昌县| 通辽市| 新晃| 横峰县| 贵定县| 桐梓县| 临潭县| 麻阳| 临潭县| 克拉玛依市| 化隆| 前郭尔| 斗六市| 山东| 定西市| 龙南县| 黄大仙区| 朝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