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92年兩個和尚

要說李二心中真的痛快嗎?

李二狠不得把高昌王的皮撥了給自己作馬鞍,可又能如何。他只有壓著性子勸慰李元興,要說原因,一切的原因就是,現在僅僅纔是貞觀元年。新皇登基,第一個不能有戰敗,第二不要有內亂,第三不能有惡名。

要是現在已經是貞觀五年,李二敢興全國之兵兩頭開戰,打的高昌王與高句麗王滿頭是包。

隋亡於二世,窮兵黷武的罪名李二不敢背。

他與楊廣太象了,他們有著太多相識之處,所以李二更怕人口舌。

李二親自把李元興送到秦王莊,卻是連莊門都沒有進,卻在離開之前連續三次下令,秦王一路辛苦了,爲國事更是操勞,讓莊內上下用心照顧。

李元興回到秦王莊,一言不發的把自己扔進大浴池之中。

浴室的音樂放的是鋼琴曲,李元興瞭解李二,他知道李二也爲難。

另一邊,李二回到長安,一進書房就將幾案上所有的表章全部掃到地上,抽出架上的長刀用力的劈在幾案上。

“聖上!”高公公嚇傻了,跪伏在地上。

李二的眼神之中充滿著殺氣,他今年才二十八,虛歲也不過二十九歲。他依然有著年輕人的火氣,依然有著那不服氣的衝動。那怕他已經身爲皇帝,那怕他已經是九五至尊。他一樣有脾氣的。

可恨的高昌人,狡猾的西突厥人。陰險的吐谷渾。還有那無恥的,卑賤的高句麗人。

高公公真的是嚇壞了。立即派人去通知了長孫皇后還有太上皇李淵。

長孫皇后不在皇宮,正與長安各貴婦在踏雪樓欣賞最新的歌舞劇,木蘭從軍。

這花木蘭,大唐皇帝李二在看過這歌舞劇之後,親自加封:孝烈將軍!一個隨口的加封,卻讓這歌舞劇大火,如果不是給長孫皇后加了一個專場,要是正規的買票。長孫皇后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

李淵卻在皇宮之中,聽到李二書房之事,一把掀翻了牌桌,大步來到了李二書房。

“都滾出去!”李淵大喝一聲。

李二書房之中的太監、宮女如臨大赦,飛也似的逃了出去。

“兒臣真的很想興全國之兵,讓天下人知道,我大唐之威!”李二一字一句的說著。

李淵輕輕的嘆了一口氣:“看來。是把吾兒氣得不輕呀!”

李二已經冷靜了下來,把和李元興的對話完整的給李淵重複了一遍。結果李淵聽完,眉頭也皺了起來,作了九年皇帝的李淵也有些束手無策,其實李二的選擇已經是最好的,先讓高昌滅了伊吾。然後大唐再動手,義、理都占上了。

也更容易給大唐百姓們有一個交待。

更重要的可以得到民心的支持。

“朕有一計,只是不知道是否來得及!”李淵想了想之後說道。

李二卻搖了搖頭:“父皇所說的,必定是分裂西突厥之計。已經在實施了,只是最少需要三年時間。就算有什麼變故,也不及。”

“吾兒有沒有想過。如何加速西突厥的分裂。如果西突厥分爲南北,那麼大唐可得利巨大?!崩顪Y又說道。

李二還是搖了搖頭:“不能幫大唐出兵,分裂也無用。父皇有所不知,一但高昌王出兵,必然是吐谷渾大軍隨後,孝恭是頂不住的。這是國戰級別的戰事,不是區域性戰亂,一但開戰,非十萬戰兵不可勝!”

“五郎那箱大賢神策,也無用?”

“有用,但卻是時間不夠了。要戰伊吾,現在就要秘密派兵了,要知道冬天大雪封路,長安派兵根本就到不了伊吾,到是等來年春暖花開之時,長安這裡出兵伊吾已經沒了,所以兒臣與五郎才找不到一個可行的辦法?!?

李淵也知道,現在根本就不可能派兵。

沒有理由,沒有藉口。

大唐不能給周邊國家太多的壓力,而且那裡的戰鬥不是幾萬人就能夠解決的。十萬戰兵,就需要再有十萬輔兵,以及三十萬運糧的民夫,甚至五十萬運糧的民夫。

“罷了,手書李孝恭,讓其適度避戰,可以損兵過多。明年夏天再戰!”李淵想來想去,李二的戰術選擇已經是眼下最好的,甚至可以說最完美的戰略安排了。

就算心有不甘,但人有時候要學會退讓。

那怕是皇帝也一樣。

當晚,李二召李靖、房玄齡等重臣入官商議,而李元興則在溫香軟玉之中把所有的一切都忘記了。

酒也喝得不少,昏昏沉沉的到次日,李元興頭一次沒有早起晨練。

一直睡到快中午的時候,陸毛鋒已經到後院三次了,聽聞李元興還沒有起牀,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彙報了。

直到下午快兩點左右,李元興才醒來,昨夜的酒與放縱,讓李元興還有些頭痛。

“殿下,有兩個和尚天不亮就在莊外求見。原本陸校尉是要趕他們走,可他們卻說自己是大和國和尚,在前隋的時候來到長安,學習十餘年至今,數次往返與中原與大和國,現準備返回大和國,鴻臚寺不發給他們憑引,特來求見殿下!”

李元興聽到這話,頭腦立即就清醒了。

腦海之中冒出了一個詞:遣隋史!

“兩個和尚,惠日、惠齊?大業十年來到長安的,當時他們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招待,然後就留在長安的兩個和尚?!崩钤d小聲的自言自語的說著。

秋香卻沒有聽到李元興在說什麼,只是問李元興:“殿下要吃些粥嗎?”

“不用,吩咐下去,準備清淡一些的午餐,也給那兩個和尚弄些吃的,然後讓他們在小會客廳來。本王見一見這兩個和尚!”

秋香領命下去了。

兩個倭國和尚坐在門房等候處,表面上非常的平靜,可心中卻是急爲不安。

自長安秦王滅佛之後,他們差一點就把命給丟了。

之後,別說是長安城。整個大唐就限制了和尚隨意的亂跑,沒有憑引當真是寸步難行。大慈恩寺沒有辦法給他們憑引。

後來他們找到了京兆府,京兆府聽說是倭國和尚,更加的不管了。

要是放在以前,或許還能借異邦的身份有一些特例,可高句麗人那事一出,整個長安對異邦人非常敵視。在長安人心中要麼是朋友,要麼就是敵人,沒有表明態度的,一定就是潛在的敵人。

到了鴻臚寺,結果他們拿不出使節的憑證,鴻臚寺纔不管他們的。

秦王府是最後的機會了。

一聽說秦王回府,兩個和尚立即就趕到了秦王莊,希望可以得到回家的憑引。

“秦王殿下將在半個時辰之後允許你們覲見。秦王府中的規矩是……”負責傳話的太監足足講了幾十條的規矩。

末了又補充了一句:“你們是佛門子弟沒有問題,但不要在秦王殿下面前裝神弄鬼。輕則亂棍打出,重則將你們貶爲奴隸?!?

秦王滅佛不是一個故事,兩個和尚親自經歷過了。

不過,這兩個和尚卻認爲,去糟粕,留精華,對佛門未必是壞事。

半個時辰之後,李元興在小會客廳見到兩個和尚。

李元興手中拿的書,其實就是兩個和尚的資料,根本資料上講,兩個和尚應該是在公元623年就回去了,可現在已經是公元627年了。這其中的意外出在那裡了?

“講講你們的情況!”李元興連頭都沒有擡,輕聲的問道。

絲毫沒有禮貌嗎?

不!兩個和尚都沒有這樣認爲,也不敢這樣認爲。大唐的秦王比他們所知道的任何一箇中原的權貴都有著無上的權勢,能見他們已經是極大的榮耀了,不敢有絲毫的不滿。

“秦王殿下,小僧在大業十年就來到了長安城。武德五年借商船回到了大和國,向我大各推古天皇介紹大唐之興盛,中原之美麗。我大和國推古天皇派出百人使團,有僧人二十一名,算學士十人,禮學士十人,優秀的工匠三十一人,劍士十人,船工二十四人,再次赴大唐而來,只可惜遇到了風浪,許多人都死在海中?!?

李元興聽著點了點頭。

這與歷史上的記載不同,歷史記載遣唐史第一次應該是在貞觀四年。

可這樣說來,就是在武德六年,或者是七年就有過一次,結果人全死了。

那惠日和尚繼續說道:“我二人通水性,又是來過中原。在海中得以生還,後在海邊尋求多方幫助,數次找尋我使團之人,歷時一年時間,卻無半點收穫!”

“大海無情!”

李元興開口說了一句。

惠日和尚一禮之後,繼續說道:“大唐皇家學院開學,各邦學子無數人入學。我與師弟打算返回大和國,再請我大和推古天皇派使團前來。學習大唐的文化以及禮儀,希望秦王殿下允許!允許我們回到大和國,也允許我大和國學子在大唐學到文化與禮儀!”

李元興聽完之後只是隨意的揮了揮手:“此事本王已經知曉。”

“送客!”太監鄭和扯著嗓子高喊了一句。

ps:總算是趕上了。

查了快一個小時的資料。

從遣隋史、遣唐史。、再到日本飛鳥時代的歷史,以及唐與飛鳥王朝的關係,還有日本當時的地圖,總算是趕在十二點之前,發出了第三更。

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23節 歷史變了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624節 壓歲錢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276節 媵妾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372節 棉田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449節 加糧稅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385節 軍損!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707節 遺囑(下)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652節 海珍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106節 火計(四)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24節 李淵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53節 戰國始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285節 大史記第448節 華夏論!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
第294節 新年運動會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355節 惡魔之花與明前龍井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234節 耀州受阻第606節 先頭部隊第23節 歷史變了第415節 武者之死!第814節 文明與野蠻第624節 壓歲錢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203節 悲情英雄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276節 媵妾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55節 新羅金德曼第372節 棉田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856節 十萬噸級船隊第449節 加糧稅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47節 掙他一個億(上)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385節 軍損!第843節 世上最高賭注的麻將第37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二)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522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一)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677節 是詛咒嗎?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707節 遺囑(下)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652節 海珍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106節 火計(四)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413節 空中樓閣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24節 李淵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781節 大唐民告官第一案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659節 大唐女子爵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149節 交糧稅吧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629節 民心所向的口水仗第753節 戰國始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285節 大史記第448節 華夏論!第107節 李元興的坑(一)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桓仁| 丹凤县| 高雄市| 灌阳县| 梅河口市| 元朗区| 五常市| 康保县| 万全县| 门源| 黎平县| 永顺县| 青田县| 岳池县| 咸宁市| 吴忠市| 册亨县| 漯河市| 同江市| 武安市| 景泰县| 罗定市| 科尔| 游戏| 三门峡市| 屏山县| 陈巴尔虎旗| 天全县| 唐河县| 尤溪县| 富民县| 嵊州市| 宝清县| 额尔古纳市| 镇赉县| 静宁县| 贵阳市| 泉州市| 炉霍县| 阿勒泰市|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