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

獨孤修德對長安令點了點頭,長安令上前一步:“聖上,臣下無能。夏收滿倉,秋收在即,臣請改農稅改糧爲錢。”

“胡鬧!”李二臉一冷:“你想讓糧價爆跌嗎?”

李元興伸手的一擋:“皇兄,長安令還是很用心的。新建的糧倉沒辦法立即裝糧食,這個也是情理之中。只是糧價不能降,否則除長安與洛陽之外的各地農戶就無以爲生了。”

李二臉色這才緩和了一些,長安令有些緊張的低著頭,他知道一定會被罵的。

可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他能夠解決的。

“這樣吧,貞觀元年開始到今年秋天爲止,庶民育有一兒者,稅六五。育有兩個孩子的,稅二。如誰家有雙生子,兩年生了三個娃娃的,稅全免。著禮部寫個文,皇兄恩賜天下,然後什麼的。長安城的糧食往耀州運,本王今年糧食種的少,用錢幣向戶部買下就是了。”

“殿下高義!”長安令趕緊施禮。

在他心中這當真是李元興在幫他一把,他可不信秦王府的糧食收。僅長安縣令報上來,有一畝八千斤的產量之時,他就肯定秦王府不差糧食。

可他不知道,一畝八千斤紅薯,幾萬畝的紅薯。李元興全部打了粉條與澱粉了。

“下去吧,先辦五郎交待的事情。糧食之事交天英閣議事,禮部參議。”

傍晚,大唐最出名的酒樓都把當家的廚子派了過來。所有的菜與肉都是從秦王莊拉來的,絕對保證新鮮,這是比廚藝的地方,爲皇家服務,這也是長臉的機會,廚子們個個都把自己壓箱底的本事給拿出來了。

入夜,大唐長安城五品以上的官員,四等以上的士族,納稅三等以上的大商戶,還有常駐長安城的各國使節都到了新皇宮。天色已晚。皇宮之中卻沒有半盞燈籠亮著。所以衆人也不敢亂走,只是在給自己安排的區域站著。

李元興突然出現在皇宮大殿前的高臺上。

正宮大殿,比地面高出了足有八丈,上百個臺階。

李元興拿著一個軍用步話機的無線話筒:“十、九、八……”

秦王殿下在倒數。所有人的視線都集中在李元興的身上。那怕是黑暗之中連人影都看不清。所有人也按照聲音的方向在看著。

“一!”李元興終於數到一了。

此時,所有人緊張的都感覺心要跳出來了,他們不明白即將會發生什麼。事實上李元興也緊張得不得了。就怕有一個萬一,萬一這裡的燈不亮,他這個秦王殿下的臉真是丟到黃河了。

在李元興喊完一之後,依然沒有半點變化。

正在衆人疑惑不解之時,突然整個皇宮亮了,如同白天一樣的明亮。

緊接著,整個長安城中主要的街道也全部亮了,每五十步一盞路燈,照亮了整個長安城。

皇宮之中的各位還在爲這突然明亮而發呆,可長安城那震天的歡呼聲似乎都可以在這裡聽到。

李元興這時退到一旁,李二站在李元興剛纔站的位置上,拿著一個擴音器的無線話筒。

“朕年少之時,曾經在街上聽到有人在點評前隋的皇宮,每個人都將皇宮描述的如仙境一般。可當朕隨父皇取長安,真正進入皇宮之後,卻發現與年少之時聽到的完全不同,世人多了傳聞。今天,朕的皇宮沒有圍牆,朕相信大唐子民纔是皇宮最堅實的圍牆。”

說到這裡,李二深深有吸了一口氣:“朕決定,每個月皇宮開放兩日,每天五百人。有功績的百姓,受過州府的獎勵的百姓,都有資格在皇宮一觀。今天,朕首先允許的是商家,你們的商稅支持著大唐的軍隊,長安的建設。朕欣慰!”

“聖上可比堯舜……”

不知道誰喊了一句,許多商人都歡呼了起來。

李元興接過話題:“不過,這也要有個規矩,進了大殿不敢亂摸!”

許多人嘩的笑了。

大唐秦王的威勢沒有人懷疑過,可大唐秦王也是最親民的人,當然是在秦王府的規則之內,你可以隨便些,縱然了開了些個無關痛癢的玩笑,也不當事。

“今日,長安城十大酒樓來皇宮獻藝,好與不好,衆位說了算。再下來,就是一件趣事,本王有一些玉,真正的石中玉,珍寶級玉石。這種事情,怕是傳的很快,昨天飛舟降落,今天皇兄要與民同樂,那就全城同樂!”

長安城沒有宵禁,這已經是長安令派人滿長安城吆喝過的。

只是這賭石,卻讓人沒有想到。

燈光之下,太監們先是擡來了幾十個展架,上面讓宮中的太監抄寫的翡翠介紹,以及翡翠原石的挑選技巧,接著就是附上高清照片翡翠定級標準,以及各種極品翡翠的詳細介紹,以及許多分辨的辦法。

餐桌那邊,卻是擺開長長的條桌,每樣菜都是非常小的盤子。

吃喝的方式,類似於後世的自助餐,或者是西式餐會。

這樣的餐會方式,大唐的貴族還是非常喜歡的。

石頭還沒有擺上來,許多商人們都在大殿臺階下排隊,以十人一隊的標準去參加皇宮正殿。這樣的機會,對於許多根本不是貴族的商人來說,這是一輩子最大的榮耀了。

李二遊走於貴族之間,如衆星捧月一般,點評天下。

李元興則坐在正殿前東側花園前的休息區,幾個世家的家主有意無意的也坐在李元興的旁邊,扯了些閒話。

王及善拿出一封信:“殿下,我們王家失禮。”

李元興打開看了一遍,隨手就扔到旁邊燒烤的火中:“此事揭過不提。原本我也沒有說過那石頭有什麼用。倭島的銀子一兩也沒有差過,所以必不是因爲貪念所至,王老也別往心裡去,你要是真過意不去,那就按規矩來,依重量換金子,開出什麼算什麼。難說是翡翠還是石頭呢。這錢幣讓他們自己出!”

王及善果真沒有再提及。而是換了一個話題。

“殿下是否有注意到,近三個月來耀州從太原採購的煤是年初的十倍?”

“說這個,倒是有件趣事。王老你倒是沒必要了,給小輩們玩樂玩樂。”

李元興沒有接關於煤的話題。王及善並不意外。接著李元興的話題問道:“是何趣事?”

“本王在周至,你知道那是個窮縣,結果卻發現了一座大鐵礦。”李元興不動聲色的說著,王及善心說。天下那裡有礦在普通人是發現。在你秦王就是知道有礦纔去挖。而且十挖九中,唯一不中的還是算錯的位置,相差不會超過十里。

聽到李元興說話。許多貴族與商人都不經意的圍了過來。

李元興繼續說道:“那裡建了一個鋼廠,工部有備案。前些天鋼廠投產十天之後,工部、戶部、商業部聯合給估算了一個產量,還有整個鋼廠的市值。”

李元興說的這些,在場的無論是官員,還是貴族都知道。

那麼大一個鋼廠,聽說規模超過了耀州現有的鋼廠數倍,那可是牽動著不知道多少人的心思,而且在那裡管事的聽說還是一位皇子,只是具體是那位,普通人自然是打聽不出來的。

“這個鋼廠,估價三百四十三萬貫。高爐爲三隻,產鋼量在工部的公告之中可以查得出來。本王的趣事就是,長安城舊皇宮反正夠大,本王已經得皇兄允許佔了一聲,在那裡設置了一個交易所。”

李元興說話的時候發現周圍完全的安靜了下來。許多原本在交談的人也停下,都在留意著李元興說話。

秦王嘴裡沒什麼趣事。

秦王開口肯定沒小事,隨便一件事情都可能影響到某個行業的格局。

“這個交易所幹什麼呢?這鋼廠賣出三億四千三百萬個份子,每個份子十文錢。買一次最少就是一百份,所得的錢全部再投到這個鋼廠裡去,那鋼廠原本的就變成只有一半了。這投進去的錢幣,可以讓鋼廠再增加六隻高爐,那產量可以增加兩倍。”

有些商人已經將隨身帶的小算盤拿在手上了。

“接下來,這個份子有三個玩法。第一個玩法就是拿在自己手上,年底鋼廠肯定是掙錢了,淨利的部分誰有多少份子,就分多少錢。就算是一文錢,也分到手上。第二個玩法是,這鋼廠經營的好了,鋼賣的多了,自然是掙錢了,那麼這個份子,比如原本十文錢買來的,試問在手上拿上個把月,還會十文錢賣出嗎?”

李元興說完,就聽著啪啪一陣盤算聲。

很快,有一個商人就說道:“建高爐需要三個半月,調試可用也要一個月,按五個月計算。那麼初買一個月,根據現在每天排隊在周至鋼廠買鋼數量,三個高爐日產合計爲六百六十噸鋼,按訂貨的量看來,這高爐似乎還沒有全力開工,頂峰應該是差不多過千噸。”

幾個商人開始聯合計算了。

“依殿下所說的這個份子,一份十文錢,一個月再轉說,至少要再加半文錢。要是三個月轉手,不加二文錢絕對不轉。因爲到了年底,這十文錢至少是七成利。”

又一個商人說道:“如果有人認爲這東西是好的投資,可能會加價,也就是三個月漲到十三文也不爲過。”

李元興這時笑著說道:“當然,也有意外。比如工廠發生大火,毀了一座爐,那再轉手,可能就是十三文變十二文。”

不!絕計不會這麼簡單的。

王及善與各位大世家的家主相互看了看,可誰也猜不出來,這東西到底他們看不到的部分在那裡。

理由只有一個,秦王殿下的遊戲,絕對不會在一文錢這種小錢上作遊戲。

所以,這遊戲之中,必然有他們看不到,更猜不到的部分。

(未完待續)

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49節 天價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170節 古長安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652節 海珍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151節 夜深沉第336節 宣戰吧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449節 加糧稅第633節 春天了!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106節 火計(四)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168節 爭牛!第815節 酷吏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4節 又穿越了?第670節 定江山第77節 商之爭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23節 歷史變了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77節 商之爭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698節 嶺南行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471節 天啓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170節 古長安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786節 海熱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
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49節 天價第523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二)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739節 明月VS嵐月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170節 古長安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543節 古方神藥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652節 海珍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352節 工業帶給儒生的震撼第175節 天策四衛第151節 夜深沉第336節 宣戰吧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828節 神兵天降(一)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269節 秦王妃的第一次內部會議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888節 斷碎的傳承(一)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449節 加糧稅第633節 春天了!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106節 火計(四)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168節 爭牛!第815節 酷吏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667節 水晶之王與後第614節 戰,戰,戰!中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4節 又穿越了?第670節 定江山第77節 商之爭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558節 長孫家的舊事第645節 意志VS意志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699節 嶺南致富論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23節 歷史變了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77節 商之爭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698節 嶺南行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19節 暴露的危險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622節 每逢喜慶必見血第471節 天啓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170節 古長安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416節 豬肉白菜燉粉條第733節 誘敵深入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786節 海熱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远县| 文昌市| 集安市| 绥中县| 梁平县| 青浦区| 庐江县| 通江县| 安达市| 北票市| 商丘市| 平果县| 外汇| 临夏市| 桃园市| 吉林市| 措美县| 东方市| 姚安县| 聂拉木县| 资源县| 株洲县| 巴彦淖尔市| 芮城县| 昌宁县| 巩义市| 宝应县| 宁化县| 尼木县| 永福县| 舞钢市| 商河县| 神农架林区| 淳化县| 商城县| 水富县| 靖西县| 临潭县| 仙居县| 都兰县|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