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33節 誘敵深入

“高建文是誰?我只說他是怎麼死的!”

酷刑,李元興想盡一切辦法讓趙言德收集的當時酷刑的資料,包括官文的記載,刑的全部記載,還有當事將軍的筆錄,以及被記錄下高建文的所說的每一個字,甚至部分刑具!

“淵蓋蘇文爲什麼要折磨高建文呢?他爲什麼敢折磨高建文呢?他爲什麼不怕高句麗王,高建武的報復呢?”

李元興連問了三個問題,但凡是懂一些歷史的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其實,我只是還原了某個歷史時期罷了,我手上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高氏高句麗其實不是被大唐滅亡了,早在貞觀初年,高氏高句麗就姓淵了,他自比高句麗之阿瞞!所以說,大唐之後滅亡的準確點來說,就是淵氏高句麗!”

李元興放下手中的東西:“有問題可以提,三個問題之後,我繼續講!”

“請問,你的證據足夠嗎?就世界歷史的瞭解,棒子國一直稱呼淵蓋蘇文爲民族英雄的。首先,我表明我的一個態度,對於你剛纔的行爲我要譴責,但對於你在歷史上的研究,我是尊重與佩服的。”

一名歐洲的記者開口提了第一個問題。

“我的證據足夠,從高氏高句麗的歷史,到高建武逃到大唐,再到大唐禮部、兵部的相關文書,還有新羅、百濟、靺鞨人的因爲此事對大唐的上書等,我收集了文字類、實物類證據。足夠證明這一切。”

“謝謝!”歐洲的記者答謝之後坐下了。

在這些記者眼中,李元興這會的表現還象是一個正常人。

或許是因爲棒子國沒有泡菜的問題,米國那位記者在什麼地方刺激到李元興了。

接下來,一位棒子國的記者提問:“你說是真實的,就是真實的嗎?”

“你懷疑我,可以。敢不敢叫你們棒子國的,當然,我更建議讓全世界的史學家一直來研究,讓明我說的是不是假的!”

李元興信心十足的回答著,臉上是輕蔑的笑容。

“這……”棒子國的記者在思考應對之法。

李元興卻不會在等他。第三位直接點了一名華夏國的記者。

“請問。這是韓醫有何關係?”

“問的好,那麼你這個問題我用實物來回答吧。這也是我接下來準備要講的。”

那名華夏記者趕緊說道:“我可否另提一個問題,那個全球史學家組成團隊來驗證您提出的材料,這個是否爲真實的。”

“請回答……”許多記者也跟著請求著。

李元興點了點頭:“隨時可以開始。只要有公認的公平團隊出現。我的手上的東西隨時可以公衆的監督之下轉交。絕對不會有任何的藉口!”

記者們竟然鼓掌了,這讓李元興有些意外。

“好,那我繼續。接下來在說韓醫之前。先說我得到一個歷史史實。安東都護府、熊津都護府、雞林州都護府。這個是史實吧。”李元興是反問句,但卻沒有給任何說話的機會,而是繼續說道:“有爭議的就是這人雞林州,有人說這就是新羅。事實上,新羅已經併入大唐,只是讓金家世襲爵位,但新羅人大部分已經與高句麗人,百濟人移往內地。”

李元興又讓人搬出一個箱子來。

“這個箱子,足以證明我的話。我要證明的是,半島在公元六百多年就已經是唐朝的國土了,其中島上的人,大部分都搬到了內陸來住。小部分與唐朝的移民融合,成爲了新的一個少數民族與漢人的聚焦地!”

“你胡說!”棒子的記者高喊著。

李元興輕輕的拍了拍箱子:“我在講證據,你指責我胡說,請問證據在那裡?如果沒有證據,你就是在搗亂。”

棒子臉皮厚,這在全球都已經不是什麼秘密。

當下有歐洲記者開口:“請李先生繼續,作爲記者,我個人反對棒子記者的剛纔的行爲!”

這也算是給了棒子國記者一個臺階,至少沒有讓李元興有機會開口把他趕出去。

李元興笑著點了點頭:“接下來,就是重料了。唐末,中原大亂,可以說混戰無數。半島出現了後百濟、西海道、泰封等自立的小國。在這個時候,他們只是自立,但還沒有脫離大唐。有一個人叫王建,原本是唐宮禁衛!”

李元興原本的設計,王建這個人是太監。

這是一個損招,可過於陰損了怕棒子反彈太厲害,所以武曌才改爲了唐宮禁衛。

而且武曌高名之處在於,這個唐宮禁衛在歷史上還真有的記載。

接下來,就是一大堆半真半假的東西了。

“王建私通宮人,後爲怕被誅,所以逃了。帶著一些人逃到了偏僻的地方,投靠了泰封。可他卻是野心十足,殺了泰封的國王,也就是新羅王族的後裔弓裔,自立爲王。爲了得到更多的政治籌碼,他建國名爲高麗。”

李元興講的這次連棒子國的記者都閉嘴了。

因爲李元興講的話,似乎全是真的。

弓裔是真的,王建殺弓裔這也是棒子歷史上記載的。那一段半島內亂,許多小國自立也是真實的。

唯一不肯定的是,王建這個人真的是來自中原嗎?

李元興笑了:“王建這個人的記載,在許多博物館都有。我只是證明了,這個人與高麗的王建不是同名同姓。請看這個!”

一個玻璃版被立了起來,上面是一副殘破的畫卷。

正是王建在唐宮時的禁軍將軍畫像,可以說與棒子高麗開國王建。怎麼看都是一個人。

爲了這畫卷,李元興可是下在大功夫的,將是將畫卷等文字性的東西纏在身上,在穿越的時候算好時間再拿下來,就是爲了讓在現代檢測的時候年代能晚三百年左右。可以說,足足試了三次,纔有這麼一張成功的。

“你想證明什麼?這王建就算是來自唐宮,又如何?”

棒子國的記者一開口,全場譁然。

有笨的,可沒有這麼笨的。你比豬還豬呀。連歐洲的記者都明白過來了。李元興這是在告訴所有人。之前的中醫技術是半島在唐朝統治下傳入的,之後的卻是唐人王建在半島建了一個國,只是扯上了高句麗的名字,一些技術也是他帶過來了。

這足以證明。現代棒子國的歷史是從公元九百多年纔開始有的。之前的已經滅亡。或者說之前的歷史是屬於華夏的。

棒子的醫者說。扁鵲是他們棒子人,這些言論原本就讓世界學者感覺可笑。

現在,更可笑的是。棒子的歷代皇帝,竟然是華夏皇帝手下的衛士。

其實有歷史記載,在倭人豐臣入侵半島的時候,當時的高麗皇帝就給明朝寫過信,信中就說到高麗是大明的兒子,請求大明派兵救援之類的書信。

不過,這一切都不重要了。

棒子如果當真公元十世紀之前沒有歷史,那些原本的半島歷史與他們無關的話,那麼棒子所推行的許多東西都是從華夏學習,或者說……

華夏人當了半島人幾百年的皇帝,還有王建帶去的人自然成爲半島的大貴族,那麼就可以理解爲,棒子的文化,知識,傳承等都是來自華夏的,並不是他們自行研究所得,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韓醫,世上只有中醫了。

“我們倭人的歷史學者也調查過,半島幾次毀滅,他們沒有傳承。”

倭人竟然幫著李元興說話,這讓世界各國的記者有些驚訝。

李元興欠身一禮:“謝謝倭人的公正,不過我還有一些關於倭人的歷史之物,比如你們倭人剛纔要投訴說我李元興侮辱了你們倭人的天皇,那麼我如果拿出證據來,證明不是我是侮辱了一個人,但卻不是你們倭人的話,你們敢面對歷史嗎?”

倭人記者沉默了。

“當然,先說棒子吧。一個根本就沒有歷史的棒子,不知道他們所謂的韓醫是怎麼產生的,你們正在起訴我李元興讓你們沒有泡菜吃。我李元興也準備起訴你們剽竊了我們中華文明的許多東西,並且據爲已有。”

李元興大步走到臺前:“現在,我們全世界的歷史學者發出請求,驗證我李元興準備的所有的證據,爲我中華醫術討一個公道,斥責無恥小人!”

只爲醫術討公道嗎?

能成爲國際記者的人都擁有著極高的知識量,他們可以說是記者中最優秀的一批人。

不僅僅是精通數國語言,更懂得許多國家的文化,歷史等。

李元興只爲醫術嗎?

記者們清楚的知道,李元興這一擊名義上是醫術,事實上卻打了整個棒子民族的臉。

最可怕的是,李元興並沒有自己說這一切是真實的,他邀請了全球的歷史學者前來求證,那麼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應了李元興有絕對的信心,以及有足夠的證據。

棒子國的記者也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可怕,臉色蒼白,一言不發。

李元興這纔將視線轉向倭人:

“證據是需要證明的,倭人應該感謝我。我幫你們還原了缺失的一段歷史,你們每一任天皇的年代,還有那些現在你們所記錄的那些本不存在的,沒有歷史證據,虛構的天皇。歷史最真實的第一任,是在公元前224年。我有你們倭人致大漢朝皇帝的國書爲證,龜板的,這東西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李元興隻字沒提徐福,只是說倭國記載的天皇年代是錯的。(未完待續。。)

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623節 出雲城第696節 破石頭第228節 身世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276節 媵妾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228節 身世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50節 女財神第637節 起飛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758節 李墨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295節 箭神第670節 定江山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104節 火計(二)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662節 工潮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601節 春曉園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630節 遣唐使第562節 怕死了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654節 奇蹟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0節 女財神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698節 嶺南行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207節 分糧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707節 遺囑(下)
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623節 出雲城第696節 破石頭第228節 身世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276節 媵妾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228節 身世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50節 女財神第637節 起飛第39節 秦王的大逆不道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820節 天英閣監國(中)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832節 血肉長城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758節 李墨第703節 皇宮訂計(一)第478節 閒來搞事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563節 大唐的異族軍團第610節 無法阻止的殺戮第157節 長樂王拜帖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313節 一等大匠師(下)第295節 箭神第670節 定江山第495節 大唐的自我科技發展第104節 火計(二)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713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三)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662節 工潮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96節 樑師都詐降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601節 春曉園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137節 秦王特權第630節 遣唐使第562節 怕死了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654節 奇蹟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525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四)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92年兩個和尚第50節 女財神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87節 突厥的智計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698節 嶺南行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207節 分糧第316節 大唐第一個領事館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第707節 遺囑(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泉市| 山丹县| 海南省| 丹巴县| 涟源市| 阜城县| 绥江县| 芦溪县| 武乡县| 泸州市| 郸城县| 改则县| 苍溪县| 南汇区| 韶山市| 崇义县| 武鸣县| 武隆县| 兴安盟| 吉林省| 墨玉县| 诸城市| 黔南| 环江| 湘潭市| 保定市| 烟台市| 定西市| 长葛市| 隆林| 田阳县| 南木林县| 仙桃市| 灵川县| 霍山县| 耒阳市| 东莞市| 通辽市| 彰武县| 宁城县| 长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