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36號大唐帝國激動人心的一節

始皇曆八百四十九年,貞觀二年,三月三十,午時。

禮部尚書王及善親自來到了迎賓苑。

“崔大太兄!不知道高句麗如何回答,明天就是四月初一了。”王及善開門見山,直接說明了來意。

高句麗使節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深陷的眼窩讓他看著非常的憔悴。

重重的又嘆了一口氣後,他將一封信拿了出來放在桌上:“我真的不希望有這麼一天,不過既然到現在都沒有新的消息過來,這已經是註定的事實了。我崔氏願降唐,獻上國內城,這是我崔氏族老們聯名的降書。”

“既然如此,就不要再住在這裡了。清河崔氏已經作好了安排,院落、僕役都已經配好,此戰之後清河崔氏將舉行認祖歸宗大典,到時候你們半島北崔、南崔都會參加。幾年之後,半島四大家族纔是真正的半島主人。”

“敢問這四大家?”

“第一家,新羅金氏。第二家,百濟扶余氏。第三家,半島崔氏。第四家,半島盧氏!”提到盧氏的時候,王及善補充了一句:“盧氏最早是姜太公第十一世孫在半島建立,他們在慶尚北道。亦我大唐盧家是同宗。”

高句麗使節懂了,默默的點了點頭:“我今日就搬去清河崔氏安排的住處,只是使節團有許多是我的門生以及可信任之人。”

“不急,崔家自然會有安排。要搬不可能拉了行李就走,自然要隆重一些。要安排誰,既然也是我大唐子民了,你儘管提!老夫先行一步。”

王及善是爲了那降書,有了這個崔家想反悔都晚了。

到時候高句麗高氏也容不下他們了。

當天下午,清河崔氏到迎賓苑的車隊排到了五條街外,而且長安城所有的報社都被要求有些新聞推遲一天。

李元興則在這個下午已經趕到了耀州。

武曌命人將一個降落傘交以陸毛鋒手上,並且吩咐道:“已經訓練過了,一但飛艇出了問題第一時間把這個套在殿下身上,然後你們也要立即套好。綁緊。這是要命的事情。有了這個纔可萬無一失!”

李元興沒有說話,聽憑武曌擺佈,又讓陸毛鋒與四名親衛在自己身上試了一次。

武曌拿著秒錶滿意的點了點頭:“四秒之內,很好。你們也要三人一組相互幫著。三人全部穿上的時間越短你們就越安全。飛艇就算出問題。也會有半柱香時間讓你的逃離。所以也不用過於緊張。”

“有什麼可緊張的,沒有什麼可以把我的空中堡壘打下來!”

武曌卻不聽這話:“錯,強對流天氣就非常危險。超伏的雷電,還有就是愛驚的鳥羣。這三個就是在空中最危險的,我已經讓他們訓練了應急處理,只是沒有試飛過,讓我不太放心。”

“威懾大於實戰,所以別擔心!”李元興反倒在安穩著武曌。武曌坐在李元興的腿上,用非常小的聲音說道:“你一定要小心,萬一有什麼危險,你就用時間機器逃回現代去,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

“你呀!”李元興笑著點了點頭。

武曌還想說什麼,李元興制止了她,然後對陸毛鋒說道:“飛馬去秦王莊秘庫,取三十支望遠鏡回來,然後讓禮部邀請一些使節,就告訴他們高句麗失約本王邀請他們觀戰,特別是百濟使節,還有新羅的,一定能少。”

李元興想了想,又說道:“派人叫上一條輝,告訴他本王出兵需要一名書吏!”

“是!”陸毛鋒立即就去安排了。

“走,去看看孫老道那裡弄的怎麼樣了,這都已經三天了。”

孫老道很忙,卻非常的興奮。因爲這他頭一次對不是犯人的人真正的動刀子,給高公公裝尿管那個沒有技術含量,可在伍斌手臂上切開肉,埋下一些奇怪的東西,而且還需要在特定的位置上,這個當真是有挑戰性的。

伍斌是真正的硬漢。

聽說上了麻藥會影響到日後的反應,硬是什麼藥也沒有上,硬是看著孫老道一刀又一刀的把自己那斷肢上的皮肉切開,然後又給縫上,血淋淋的竟然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李元興進來的時候,伍斌正在試著套上假肢的主體。

“伍斌,讓你受苦了。”

“末將不苦,這些東西看著就讓末將興奮!”伍斌臉上多了一絲笑意。

再看那桌上,一共有十八個配件。

小到三梭軍刺,大到鏈子錘,精細的還有一隻散彈槍,以及一隻衝鋒槍,粗野的卻是一隻一尺半的長刀,最普通的就是一隻看似人手的假手,只是卻不可能跟真的手一樣使用,僅僅就是張與合兩個動作。

再簡單一些,就是一隻鉗子,代替手可以抓物。

“傷口沒有長好之前,不許用那些東西,特別是那雷爆神擊,絕對不能用!”孫老道衝著伍斌喊著。

雷爆神擊就是裝在假臂上的散彈槍,每射擊一次需要單獨裝一次子彈。

這些武器都試驗過,那噴子的威力高過李元興那把,錢幣那麼厚的鋼板硬是給打出無數的痕跡來。換成人早就死過一百次了。

那衝鋒槍更快,只要按下,六秒時間彈夾內四十五發子彈全部射光。

用的是埋在神經下的感應芯片,然後傳到手臂的控制器上。這個伍斌還需要再熟悉,否則很容易誤傷到自己,或者是其他人。

耀州的工匠還專門爲伍斌打造了一件新的戰服,用於把這些東西裝在身上。

李元興又稱讚了伍斌幾句,然後對一直守在伍斌身旁的近衛忠仁說道:“你的師傅這條手臂是爲大唐作戰丟失的。他有功,所以有賞。這些日子那些部件由你保管,一個月之後纔可以使用,眼下只能裝上假手!”

“遵命!”近衛忠仁大聲的吼著。

他更服伍斌了,能讓人用刀切開手臂都不皺一下眉頭的,這纔是真正的刀者。

“這次作戰,你就和一刀跟在本王身旁吧。今晚好好休息,明天出戰!”李元興說罷轉身離開。

終於,四月初一到。

長安城平靜嗎?

長安城中依然靜如水,百姓們清晨起來,開鋪、灑水、掃街、賣早餐的依然如故。

可整個長安的百姓都似乎有意無意的看著那長安街道上的那些還關著門的報亭。八個月前,你高句麗人逼得我大唐秦王裸身行於長安街市之中。

而今天就是四月初一,高句麗當如何,大唐當如何。

沒有人討論,也沒有人去詢問,更多的都是在默默的注視著那已經超時了約半個時辰,卻還沒有開門的各個報亭。

報紙已經成爲了長安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

百姓們相信,他們要的答案會在報紙上出現,大唐的秦王不可辱,大唐帝國不可辱!

許多個士兵突然出現在街道上!

不,他們不是士兵,雖然穿著大唐的軍服,但這軍服卻不象是制式的,因爲材料不,樣式也有些區別,更重要的是,穿軍服的人是殘軍。

他們是報吏!

“戰!”幾乎在同一時間,整個長安城中所有的報亭門口,長安八百報吏用力全身的力氣,只喊出了這麼一個字。

幾乎與此同時,朱雀門城樓上,城門守將拿著一份聖旨,高喊一聲:“戰!”

長安南郊,秦王莊那已經一年沒有響過了刺耳的警報聲拉響,劃破清晨的寧靜。

大唐十二衛營,戰鼓擂動。長安城衛,長安禁衛,皇宮禁衛身穿鎧甲上崗,兵部正門前堅起十九面封號戰旗,一百九十七面將軍戰旗。

長安城中所有武將家門前都有一把戰戟,或者橫刀插在門前。

大唐自立國以來,在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對外全面戰爭就在公元六三零年,是對東突厥的全面戰爭。

李元興這條時間軸線上第一次對外戰爭是應戰,而不是攻打。

第二次對外戰爭嚴格意義上算是偷襲。

而這一次,也是真正的第一次全面宣戰,大唐帝國向高句麗全面宣戰。

整個長安城的氣氛就在報吏那一聲戰之後變了,戰爭開始了。百姓們感受不到戰爭,可他們卻知道戰爭的可怕,許多人老更是經歷過戰亂之苦。

朱雀門城頭之上,一位吏部侍郎借用擴音器大聲的讀著新的一份聖旨。

“大唐皇帝陛下,大唐秦王殿下、大唐天策上將府、大唐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天英閣、吏部、兵部、禮部。著任命蕭瑀爲遼東道上都督、正二品總管遼東道一應事務。著牛進達爲遼東道大將軍,總管遼東道軍務。著御史臺姚思廉爲正三品遼東道長史總管遼東道政務。即日到任!”

蕭瑀長安報一份策論讓他丟了官,直接被貶爲九品小吏。

四月初一,大唐向高句麗宣戰,蕭瑀從九品提升二品,總管的就是遼東道。而遼東道此時在那裡?還在高句麗人手中!

正在百姓們竊竊私語之時,天空突然暗了下來,長安城上空兩條百丈長的巨大黑影擋住了初升的陽光。未完待續。。)

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627節 新聞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637節 起飛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683節 掌控者!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562節 怕死了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51節 海盜?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846節 再巡邊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143節 尋寶去!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52節 星空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10節 炭哥第375節 瓷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719節 獨木橋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763節 邊戍(上)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277節 換防令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431節 武(三)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286節 耀州禁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228節 身世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80節 樑師都
第640節 雙魚救人第615節 戰,戰,戰!下第627節 新聞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301節 詩畫遊園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204節 又厚又黑第389節 一份禮物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637節 起飛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683節 掌控者!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136節 臣弟有錯第562節 怕死了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262節 大婚的最後倒計時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751節 海盜?第857節 美洲合建港第261節 秦王親民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399節 重賞之下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846節 再巡邊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143節 尋寶去!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725節 大唐水力第12節 長孫氏的喜悅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152節 星空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10節 炭哥第375節 瓷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878節 排槍三段擊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578節 國母的寬容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559節 新一輪斂財大計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719節 獨木橋第897節 星辰之島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76節 能源是文明(下)第1節 這是穿越嗎?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763節 邊戍(上)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277節 換防令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431節 武(三)第571節 現代的新年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619節 新年慶典第286節 耀州禁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890節 斷碎的傳承(三)第228節 身世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93節 世家門閥也爲利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354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880節 英王封地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80節 樑師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巴县| 贺兰县| 石泉县| 桃园市| 清流县| 涟水县| 晋中市| 华蓥市| 正阳县| 锦州市| 普定县| 克拉玛依市| 威信县| 泰和县| 汽车| 宁德市| 南川市| 阿克陶县| 葫芦岛市| 襄垣县| 万安县| 泰和县| 阳西县| 元氏县| 宜丰县| 南陵县| 七台河市| 建阳市| 依兰县| 汶上县| 兴城市| 巴彦县| 乌苏市| 喀什市| 肇源县| 时尚| 延安市| 秦安县| 余江县| 曲水县|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