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

李靖高明。

高明之處就在於,他給倭人有獎勵,而且是看似公正和獎勵。可他卻是在誤導著倭人,只有砍人才有重獎勵。

這一點放在大唐也沒有錯,可惜差別就是,倭人還沒有機會進行大集團作戰。

這場猴戲李元興也沒有興趣再看下去了,轉身回到了自己休息之處。

王語煙遠遠的迎了上來:“殿下,那封皇后殿下的信您看了嗎?”

“信!”李元興當真是忘記了,這都扔在一旁快一個月了,可是他卻根本就把這信的事情忘記了,聽到王語煙提醒,李元興三步並作兩步往書房走去。

王語煙看到李元興的反應,感覺這纔是正常的。

原本她還以爲李元興已經看過,可今天經過程夫人一提醒,王語煙也認爲不對,這麼大的事情秦王殿下不可能沒有半點反應纔對。

在書房中的木盒裡,李元興把信找了出來。

信中的字極小,長孫皇后還是習慣了大唐人節約用紙的美德。好在這一次倒是容易看懂,信中寫道:瑩、英、嫣妃有喜,前二人爲男,嫣似爲雙生,受孕在元月間。醫官已證!

懷孕了!

李元興拿著信表情有些古怪,這種事情怎麼不立即告訴自己呢。

拿著信,李元興衝了出去。先是找到程夫人:“嫂嫂,瑩瑩她們有喜了?”

程夫人愣了一下,轉而大笑:“怕是整個長安城只有你不知道了。皇家爲此事大赦天下,三個月內。所有刑罰減半,流放三千里都改爲一千五百里了。”

“這個,這個要回去看看。”李元興心說,那怕再有多少人照顧著,身爲男人應該在自己的妻子身旁,這是義務。至少現代的教育是這樣告訴李元興的。可轉念一想,就這麼回去了,似乎有些尷尬。

正在左右爲難之時。程夫人笑道:“五郎貴爲秦王,你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急急的回去。怕是會被天下人輕視了。秦王殿下以國事爲重,這已經是長安百姓所共知,如果聽聞王妃懷孕就急急的趕回去,天下人眼中殿下就與俗人無二了!”

老程這老婆說的在理,連崔燕燕都準備勸說一二呢。

李元興心中想說,我就是一個俗人。

可轉念一起。就這麼回去似乎也不好,至少要帶些個禮物才行。

思來想去,李元興對那位白姓女騎將說道:“去傳王霸,就告訴他,本王有些公務要作。耽誤他幾天訂親的時間,本王會厚禮相贈。讓他立即準備飛舟。本王要遠行。讓他帶上他的女人,再挑選四個得利的手下,隨本王出行,二個時辰準備!”

“是!”女騎軍不會問爲什麼,只是去傳令。

李元興這纔對程夫人說道:“嫂嫂隨船。本王在濟州島停下作一次補給。濟州島有來往與丹東的船,老程這會人在丹東!”

“五郎準備去那裡?”

“嫂嫂說的沒錯。我準備先把手頭上要緊的事情處理好再回長安,嶺南是肯定要去的。回了長安怕是就走不開了,所以先去了嶺南再回長安了。”

李元興要走,而且很急。

嶺南那邊肯定是要去的,秦王殿下巡視大唐疆域,這是本身就是一種恩威並施之舉。

“五郎,這倭島交給了某了,某正好想避開朝堂之上那些無謂的爭執,這裡比五郎的棋盤有趣多了,某陪倭人好好玩樂一翻!”李靖是真心想留下,長安城太亂,那些人想爭三省主官的位子,就差打架了。

李元興不在,李靖不在,那就代表著軍方迴避,誰也不支持。

李二這會還在國內城,說是祭祀要進行至少七天,再有水陸道場七七四十九天超度。李二也是躲開一個清靜。

而另一位有話語權的長孫皇后,卻是巡視天下,安撫災民,這是母儀天下之舉。

李二接到電報,只回了幾個字,南方寧大唐自安寧!

長孫皇后回電報:五郎當施恩於嶺南,順便接回父皇。

武曌看到李元興要去嶺南的電報,直接踢翻了自己的小飯桌:“本宮回電,原文一字不改。就說混帳李元興,我也要去嶺南,你要是不帶我去,我就罷工不幹了!電報再抄送聖上與長孫皇后!”

爲什麼?明月公主這個反應代表著什麼意思。

李二糊塗了,武曌不是胡鬧的主,除非踩到了她的尾巴。

幾個電報下來,李二明白了。

武曌告訴李二,李元興是在聽到幾位王妃懷孕之後才決定去嶺南的,原本計劃是到了冬天纔去嶺南的。這麼急著去,只有一個理由,李元興去給幾位王妃找禮物去了。

李二更加的疑惑了,有什麼禮物值得李元興興師動衆。

武曌只回了一句:“李元興找回來的玉,皇兄那寶庫中的可以當石頭扔了。”

李二懂了。

發了一份電報,同時抄送李元興、武曌、長孫皇后。

李二的電報上寫道:五郎,嶺南之物無論是什麼,明月與觀音婢首選第一件。

李元興回電報,同樣是三人抄送:明月你是一個壞丫頭!

武曌回電報:玻璃種帝王綠!

僅僅六個字,李二與長孫皇后全懂了,能讓明月公主用這樣名字來形容的,那已經不是凡品了。中華文明其中玉文明自炎黃之時就已經有之,李二也愛玉!

飛舟之上,陸毛鋒又一次唸完了電報,李元興笑罵道:“小小的丫頭,就喜歡珍寶了。長大了還了得!”

王霸的女人沒有名字,因爲太小進宮連姓都忘記了,宮中的記載是玉珍兒,現在的名字應該是王玉氏了。

玉珍兒不懂人情事故,卻只懂玉,以及各種寶石。

原本處於末座的她很直接就開口問道:“殿下,什麼是玻璃種帝王綠!”

李元興想了想,從懷中拿出一塊放在桌上,秋香捧著送了過去。

玉珍兒連聲驚呼,此玉無論色澤、水調、質感都是上上品的硬玉。只是雕刻的工藝太差,差的不堪入目。

“這東西,拉上幾大車,也頂不上比這個頭還小的玻璃種帝王綠。”李元興說的是實話,同樣的吊墜,李元興這塊不過就是上千元的下等翡翠,而極品的,怕是沒有千萬元買不回來。

玉珍兒驚歎著:“如果可以親手打磨一塊殿下所說之玉,立即死了也不會有遺憾了!”

這就是癡了,爲玉而癡迷。

“那水晶、藍寶石、貓眼石難道不夠珍貴嗎?”

李元興這麼問,純粹就是好奇了。

玉珍兒整衣襟,表情虔誠的跪下,不是面對李元興而跪,而是面對東方而跪。“玉爲天地之精,上古先賢無一例外與玉結緣。有石磷之玉,號日夜明,以之投水,浮而不下;這纔有神農大帝造福人間之舉。”

又恭敬的一禮之後。“詔使百辟羣臣受德教者,先列圭玉於蘭蒲,席上燃沈榆之香,舂雜寶爲屑,以沈榆之膠和之爲泥以塗地,分別尊卑華戎之位也;黃帝圭玉,纔有人間正統!”

李元興聽得有入迷了,玉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之一。可李元興知道的並不多。

玉珍兒的表情更加的鄭重,繼續的開始講道。

“玉有十一德,即‘仁、義、禮、知、信、天、地、道、德、忠、樂’。”

“仁者,精光內蘊,觀其光者,垢滅善生,敬仰之心;

“義者……(不背書了,如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搜玉之十一德,會有詳細的)

玉珍娓娓道來,卻不是那種背書的感覺,可見她真的對玉癡迷到了極致。

“好,非常好。本王決定獻給父皇一柄玉如意,材料由你挑選,打磨雕刻的過程你可全權處理,秦王府財力隨你調用。”

“謝殿下!”玉珍兒的反應不是激動。

李元興看來,倒是一種決絕。

李元興心說壞事,這怕是會影響到王霸娶老婆了,這玉珍兒要是爲玉發了瘋,整個泡在玉器工作室內,王霸怎麼洞房呀。

杭州城補給,江南道總督李神通親迎。

李元興一下飛舟,就立即行了大禮:“叔父親迎,侄兒惶恐!”李神勇趕緊將李元興扶起:“五郎神威,可惜我這一把老骨頭只能爲我大唐鎮守一地,高句麗之戰,威風,威風呀!”李神通激動的抓著李元興的手,不斷的晃動著。

李神通,與李淵是一個爺爺,是李淵的堂弟。

這是真正的李氏後話,當年他的父親前隋刺史李亮的兒子,反隋之戰,他們父子立過大功,可惜他們的戰鬥能力太差,連敗幾場。

玄武門之變後,他沒有受到大封賞,心中當真是服氣。

又被打發到了這偏僻之地,更是心中難服。

可這幾年來,江南道的發展訓練,他這個親王也水漲船高,越過越快樂,這次見到李元興前來,依禮應該是晚輩去拜見長輩的,畢竟李元興不是皇帝,和他一樣都是親王爵,差別是,他是淮安王,李元興的秦王。

親自來迎接,是真正給李元興面子,也是要緩和與李二之間的小矛盾。

畢竟爲了封賞之事,李神通也鬧過一些不大不小的情緒。

(未完待續)

第656節 死磕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788節 老秦人第104節 火計(二)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19節 獨木橋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448節 華夏論!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696節 破石頭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425節 嘗試著讓心交融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263節 大婚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509節 債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698節 嶺南行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88節 羅藝造反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689節 對馬島第690節 海匪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52節 星空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465節 抗令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89節 秦王威武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89節 秦王威武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228節 身世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815節 酷吏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
第656節 死磕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840節 斬草除根第788節 老秦人第104節 火計(二)第727節 馬拉松式大唐全面會議第719節 獨木橋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448節 華夏論!第165節 大唐明月第642節 陸軍之威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687節 現代的高句麗戰爭第530節 打龍袍之戲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356節 長安城的騷動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696節 破石頭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425節 嘗試著讓心交融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374節 天池盛會第831節 神兵天降(五)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852節 先祖之地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483節 金融改革(三)第263節 大婚第32節 爲了那些大唐的莊戶第509節 債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173節 上位者禁小善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135節 李元興的野心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511節 大唐第一女醫第824節 秦王無親情第823節 不得不開戰嗎?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698節 嶺南行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88節 羅藝造反第31節 出賣的只是身體第539節 耀州奴工服第689節 對馬島第690節 海匪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679節 大唐國土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52節 星空第494節 一日千畝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465節 抗令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836節 攻心戰術(上)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308節 威武巨獸第89節 秦王威武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838節 鋪天蓋地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89節 秦王威武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228節 身世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332節 王八拳第一式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815節 酷吏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庆县| 澎湖县| 桐乡市| 石楼县| 稷山县| 旌德县| 安徽省| 鹤庆县| 分宜县| 长寿区| 循化| 个旧市| 沙河市| 伊宁市| 巴彦县| 木兰县| 伊春市| 景德镇市| 湘乡市| 瑞安市| 清远市| 阿克| 德庆县| 灌南县| 山东| 始兴县| 南靖县| 冀州市| 临安市| 三穗县| 青川县| 泽普县| 山东| 肇州县| 赤峰市| 祁连县| 水富县| 洛阳市| 大庆市| 绥中县|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