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

自從這些倭人勞力來到營地之後,這裡的營地就被一分爲二。大唐這邊負責挑土的民夫也被安排作一些有那麼一點技術的活計了,比如最簡單的處理枕木。

枕木從原木變成真正的枕木大唐這邊的的工序比現代還複雜。

原因有二,一是大唐這邊沒有那麼多化學的材料,二是古代人玩木頭的本事絕對高於現代人。要知道古代幾乎所有的東西都離不開木頭。

一天十里地基,事實上就是指五天就要把這十里完全弄好。

一天時間挖十里地基,第二至四天就要在這裡十里把枕木放好,擡著鋼軌擺上去。最後一天的時間負責緊螺絲,其餘人則是負責將路旁的樹都種上,這裡要求種樹五層,可以說就是用樹作一道樹牆,保護鐵路。

最辛苦活第一個就是打地基,第二就是運輸碎石,第三就是擡鋼軌了。

大唐的工匠四十人一組,倭人差不多就需要六十至七十人一組,因爲他們的體力不如大唐的工人。

中午吃飯的時候到了,大唐的工匠與倭人的勞工又分開了。

老碗油潑面,再加上蔥花餅一斤,這是最標準的唐人伙食。南方工人最喜歡的是菜飯,就是先將菜燒好,再和米飯一起蒸出來,出鍋的時候直接混在一起。

菜飯最讓工人喜歡的原料,土豆、紅蘿蔔、肉豆角。

當然,如果燒菜的時候用上的肉湯那就更美味了,最後碗上再放幾塊肉那就是實在沒有辦法再誇獎了,只能低頭吃飯。

這肉,不說是什麼動物的肉。就拿豬、牛、羊來說,也分爲三等。

一等肉,肯定是上等的精肉。連肉的小精排骨也算是一等肉,但在大排龍骨不算。

二等就是位置不好的,而三等就是邊角碎肉了。

普通大唐平民吃的多是二等肉。這種肉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比想以前的生活而言,已經算是頂好的肉了。

今天的午餐就有加肉,每人有兩塊龍骨,以及五花肉三片。不管是吃米,還是吃麪都有。

“旁邊那些倭人。似乎也有肉吃?”一個五等匠坐在營地的角落,他這個級別算是小官了,比起別人來說,除了標準餐之外,還有一盤小菜,一盤花生米。以及二兩酒,以及一隻雞腿。

坐在他對面的是一個四等匠,可以說是這個營區級別最高的匠人了。

主要是負責枕木的主管首匠。

枕木對於大唐的木匠來說,沒什麼技術含量,可幾千根,幾萬根,幾十萬根都要求尺寸一致。打下的孔,穿的鐵釦必須完全一致,這就需要用心了。所以工部派出了一位四等木匠專門負責這事情。

這位四等匠一邊吃飯,一邊正看著早上枕木的檢察報告書,枕木沒整好不怕,就怕有壞的放在鐵軌下,這個罪可不輕。所以他是格外小心。

聽到對面自己的同僚說話,只是隨口應付了一句:“倭人也是人,吃點肉有什麼?說罷,指了指自己盤中的兩根雞翅。今天早上多吃了兩個包子,這兩根雞翅你吃?!?

最初說話的五等匠是鐵匠,他的任務是鉚釘組,也是鐵路建設當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絲毫也不客氣的拿過雞翅,然後對旁邊一個年輕人說道:“這兩天辛苦。拿去吃。”年輕人趕緊謝過兩位匠師,他還只是一個七等匠,因爲年輕所有受老輩的照顧。

“恩,年輕人胃口好,多吃多幹就是了?!彼牡冉澈芸蜌獾狞c了點頭,畢竟這個年輕人不是他的徒弟。

正聊著,一個大約五十歲的老者過來坐下,將盤子往桌上一放。

“小七,趕緊給莫老倒杯茶去?!蹦俏宓辱F匠吩咐著。

雖然這位莫老也是五等匠,可年長,自然要受到尊重的。

“剛纔過來巡視了一下路基,這些倭人幹得還是不錯,前面十幾裡鋼軌都已經擡到了路邊,只等著路基打過去就可以上軌。某尋思著,要不要給他們求個賞!”

“老莫,有功就賞,有過就罰,什麼時候爲這種事情猶豫了?!?

莫姓工匠輕輕的搖了搖頭:“倭人與我們唐人不同。就說吃吧。一隻雞,雞翅膀、雞腿、雞胸的好肉切下來,然後纔將雞架子再切成小塊下鍋。好肉都在你們的盤中了。還有他們的豬肉就象是某年輕的時候吃過的雜肉!”

說到雜肉,經歷過苦日子的都知道。

那些肉根本就是下等肉,可以說是三等肉中最差的一種。

“前天晚上,某去找同村的一個老夥計喝酒,他們正在作一種叫加餐肉的東西。用的就是雜肉,就是三等肉沒有清理過的那些雜肉。用機器打碎了,然後混上大量的澱粉,加上鹽、糖,然後再弄成一塊一塊的蒸出來,放涼了切成片看著和肉一樣,而且聞著也香,吃著也香。某原本想嘗一塊,卻聽聞這種叫加餐肉的上面有嚴令,不得賣給咱們唐人?!?

“有毒?”幾個人都驚訝的小聲問著。

“沒毒。某問過,說這種下等雜肉就是給下等人吃的。誰用這種東西掙大唐人的錢,輕則鞭一百,重則勞役五年。這是有聖上聖旨的,所以誰敢亂來?!?

原本坐在這裡的五等匠給自己一個徒弟打了一個眼色。

那年輕的徒弟拉過一個架子就翻到了圍蔓上面,往倭人營地那邊盯著看了一會,下來說道:“看清了,是雞架。主食是看那樣子,象是雜麪條。發的餅子也渣麪餅!”

要說這些東西,在座的人無論年齡是多少,全部都吃過。

在苦日子的時候,有一碗用碎小米、豆麪混著白麪煮出來,象粥一樣的雜麪條這就是好飯了??涩F在日子好了,在這裡上工。最低級的搬運苦力也有一天十文錢的工錢,七等六等的鉚接匠一天至少四十文,而且還有賞錢領。

“去打聽一下,倭人是什麼工價!”四等五等匠,在這裡就已經是領導了。有些事情自然是需要知道的。

那年輕人出去轉了一圈。很快就回來了。

“師傅,倭人那邊一天苦力發一文錢,乾的好的再獎勵一文。額外給他們家裡,每個月一石精米。有幾百人似乎進了匠營,就不知道工錢了?!?

一石精米也不少錢呢!

可那年輕人又說道:“這個一石米不是咱們大唐一石,倭人四石半纔有大唐一石。而且這是沒有去殼的米。還是南洋軟米。”這年輕人特別提醒了一句,這是南洋軟米。南洋那裡爲了產量,幾乎全是一年四季,最少也三季的米。

但也有一些極上等,一年兩季的好米,可是這些米多是自己留著吃了。很少賣到中原來。也因爲這樣,有了軟米,硬米之分。

幾個匠頭一商量,最終老莫說道:“看來,這個請賞還是不要也罷?!?

“不,要請賞。咱大唐的規矩是有賞有罰,那怕是對一羣豬。他有功了也會賞。一文兩文錢的,也是賞?!蹦莻€四等木匠合上本子,很直接的挑明瞭自己的意見。

“這話有理?!?

那四等匠又說道:“秘密的把話傳下去,但凡是我大唐的工匠,嚴禁在外人面前提及自己的工錢,某有些怕這些人鬧事,畢竟這可是幾萬人呢!”

衆匠齊點頭稱是。

當天晚上,又有十個倭人被挑出來打了鞭子。

沒打死人,嚴重的少說也要在牀上躺上十天左右。

乾的最好的一隊又發了每人一文錢的賞,隊長以及各小隊。依次給了一百文、五十文、十文的賞易於。

末了,在倭人以來這就到解散回去吃飯的時候了,一個營地的管事說道:“東營莫匠師說了,十六裡至十七裡這一段修的好,向工管請了賞。每人加兩文賞錢。來領吧!”

這個賞錢沒有分隊正,還是普通勞工,只是兩貫錢用筐子裝著。

好幾個年輕人就站在距離這裡不遠的地方,他們是唐人工匠營地派來打聽消息了。在看到一隊倭人歡呼的時候,其中一人說道:“如果我們領賞,至少也要加一天的工錢,某是懂了。咱們唐人是唐人,那些倭人是倭人?!?

“是這話,怪不得匠頭讓下面不得隨便議論工錢呢?”

“走,回去給師傅說去!”

年輕的一羣人離開了。

倭人真的不知道唐人工錢嗎?就算是不知道,可長著眼睛不會看嗎?

銅的珍貴、玉文化、漆器文化、絲綢文化早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傳到了倭島。

事實上,就是白天的時候。有一批進了匠房的一些倭人木匠與鐵匠,就算不知道大唐工匠的工錢,可是他們卻長眼睛會看。

純銀的酒壺、那紅銅鑲玉的腰帶扣、喝水用的木製漆器杯、或者是那漂亮的水晶杯。以及精鋼水杯等,還有就是那珍貴的茶葉。這麼貴重的東西放在倭島,就是領主也會小心的收在家裡。

可就在工坊之中,唐人工匠們就那麼隨意的放在匠臺旁的桌上。

啪……

在拿工具的時候,一隻四寸高,裝有碧綠茶葉的玻璃杯被一個倭人鐵匠打翻在地上??吹竭@一幕,那倭人鐵匠感覺一陣陣的頭暈,他不知道自己要作工多少年纔可以賠得起。

啪……

這一聲響,卻是不是杯子落地,而是這鐵匠坊的管工一記耳光打在那倭人工匠的臉上。然後開口就在罵著倭人聽不懂的漢語:“混帳東西,發個蛋的呆呀。站在這裡擋道,還不去趕緊把地上的玻璃渣清掃了,弄破的誰的腳,老子打死你?!?

倭人聽不懂,只是看到這惡狠狠的表情,全都嚇蒙了,大半的倭人都跪伏在地上。

PS:更的晚了些,說聲抱歉,今天一定有加更,謝謝大夥的支持。

第387節 榮歸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178節 宣戰!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148節 唐玉米第89節 秦王威武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88節 羅藝造反第627節 新聞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695節 杭州城!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627節 新聞第435節 天譴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372節 棉田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23節 歷史變了第298節 巨獸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91節 回長安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80節 股市開第674節 耽羅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213節 黑對黑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435節 天譴第453節 極限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780節 股市開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178節 宣戰!第849節 戍軍(下)第296節 落月!第719節 獨木橋第319節 刺客第298節 巨獸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601節 春曉園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598節 制裁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68節 慾望
第387節 榮歸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178節 宣戰!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894節 傳承的使命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720節 蛋疼的考試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891節 醫仙臨世(一)第474節 生命的祭禮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73節 盧承慶獻計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503節 上國之民當行遊天下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480節 瘋狂的十二衛、瘋狂的長安城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148節 唐玉米第89節 秦王威武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692節 門第破冰第88節 羅藝造反第627節 新聞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752節 神藥雛形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695節 杭州城!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246節 慈苦和尚第445節 高句麗求使第877節 女人,女人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627節 新聞第435節 天譴第117節 頡利的決心第517節 報紙的威力(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256節 玄奘的反擊第82節 壓力下的瘋狂第372節 棉田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23節 歷史變了第298節 巨獸第460節 軒轅神功(二)第55節 男人與女人的學問第684節 拼死攀親!第591節 回長安第249節 紅紅火火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80節 股市開第674節 耽羅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528節 秦王的筆之刃(三)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213節 黑對黑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435節 天譴第453節 極限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780節 股市開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178節 宣戰!第849節 戍軍(下)第296節 落月!第719節 獨木橋第319節 刺客第298節 巨獸第176節 秦王罰俸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461節 騙局還是奇蹟第451節 點石成金術(二)第601節 春曉園第817節 一隻玻璃杯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438節 武曌的驚!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598節 制裁第412節 盛世之威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804節 全民大賭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668節 慾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辛县| 蒲城县| 马公市| 全南县| 吕梁市| 化德县| 巢湖市| 嵊泗县| 凌源市| 乌兰察布市| 内黄县| 西华县| 吉安县| 搜索| 泉州市| 临城县| 惠来县| 潜山县| 五华县| 固安县| 沈丘县| 平舆县| 城固县| 柳林县| 固始县| 金沙县| 闸北区| 资兴市| 田阳县| 罗平县| 彝良县| 会理县| 上犹县| 明溪县| 朔州市| 广南县| 古蔺县| 辽阳市| 大埔区| 佛学| 阳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