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9節 戍軍(下)

一匹絲綢,這絲綢從長安來的軍屬們自然是知道的。

這是次等絲綢,也就是下三類的。

大唐的絲綢分爲織數,就是一寸之中有多少織,這是原織物的質量評比,然後就是平整度、再下來就是比色澤,最後就是整體的質感。

這織數已經是屬於稀織了。

再看看自己男人身上穿的軍服,雖然是細白麻的,可這種細白麻的價格在長安和這種下等絲綢相比,也差不多了。

這發下的五匹細白麻,比起武德年間的自然是好了許多。

不過,大唐的普通百姓,窮一些的也用這個,但凡是有富一些的,用的更好一些的。原料來是呂宋的細軟麻芯料織成的麻布,比起這個不知道要好多少。

只有錢是最實實在在的,一筐錢呢。

數一數,少的也有一千二百文,小隊長這一級就有一千八百文了。

有個校尉的職司,那怕是最低級的,也有二千四百文以上。

“挑什麼挑,我們這些戍邊的。一個月的軍餉誰拿過一貫錢以上的,到了這裡差不多每個人加了足有五成,這些衣料也是白給的,作人不要白吃還挑好壞。”有個老軍領了東西之後,對著其他人喊了幾句。

所有軍士都扛著回家了。

根本就沒有到第二天,當天下午好幾個當地的貴婦就找足了藉口混進了軍屬區。

倭人的軍屬區也有絲綢發,但數量和唐人的根本就不能比。他們五千人發的還沒有這三百人發的多呢。

南洋的貴婦們幹什麼?

就是買衣料。要知道大唐現在的絲綢每個月到港才一千匹。僅南洋九個港,每個月總共一萬匹,其中差的一千匹就分到了軍屬手中,倭人的、高句麗人的,接下來就是大唐人的。

一匹絲綢,一千石米。大唐的石,不是倭島的石。

花色絲綢,加一倍的價。

一石米,碼頭上的收購價是二十文,也就是一匹絲綢就是二十貫錢。

賣還是不賣。

團長下令。所有軍屬不得於南洋人交易。等待命令。

這是軍令,大唐的軍人對軍令是無條件服從的,那團長當下就離開了軍營,去了倭人軍營。對於這位巨港最高武官的到訪。倭人軍營之中上下的官員一起出迎。擺足了姿態。

能在倭人軍隊之中當官的,肯定是會說漢語的,而且一定會寫。

“本將初來巨港。入職的時候幾位送了米酒很棒,某也帶了些長安的酒來。”

“感謝,非常感謝。”倭人校尉的腰彎到了差不多九十度。

倭人軍官很清楚,誰纔是這裡真正的話事人,別看這位大唐校尉在職司上什麼也不管,但名義上他也是這位的下屬,更何況他清楚的知道,大唐人同職司也比自己高貴,更何況軍職還高自己半階呢。

對於這種禮物,是真心感謝的。

酒是長安的酒,真正的上等烈酒。

幾杯下肚之後,這位來自長安的團長問道:“以往,你們營中也有發過絲割的?”絲割就是下等絲綢。

倭人校尉愣了一下,在他眼那已經是帛了,比起絲割要好多了。

可轉念一起,這可能是大唐的新標準,要知道他也有一件上等絲綢的衫子,作爲參加巨港宴會用的衣服,那個叫彩虹錦,想來那纔是上等的。

“是,我們也發了些,上個月發過一百匹,後又獎勵了二十匹,作爲我們對巨港治安貢獻的獎勵的,還有細白麻三百匹,以及罐頭一千個。”這倭人校尉立即就將所有的一切都說了出來。

“有當地人想買這些絲割嗎?”

“有,我請示過港府尹上官,他說發下來的就是屬於私人物品了。可以自由交易,但任何的交易必須在不影響港中貨物的行情標準之下,下官的理解是,不能賣得比港口的絲綢更低,所以上個月發下的,按一匹一千三百大唐石的標準交易了。”

一千三百石。

“南洋人開價只有一千石,好在問過你。”

“他們是當地貴族,買到之後出了門就轉手,加價二百或者三百石。因爲南洋的商人是不允許靠近軍屬住宅區的,您所居住的是貴族軍屬區,更加不是普通商人可以靠近的。我們頭一次交易因爲不瞭解,所以受到了損失。”

“一千三百石?”那團長又問了一句。

“可能還會再高些,因爲南洋這些對絲綢的需求量實在太大了。就下官所知,長安的商人更願意把一流的絲綢賣到西域區,所以南洋這裡全是下等貨物,可就這樣,每個月也僅僅只有一萬匹。這是從高句麗人那裡得到的消息。”

高句麗人?這位團長感覺腦袋不夠用了。

聽倭人校尉一解釋,他明白了,高句麗人管著稅收的事情,他們知道絲綢商會對這裡的限量供應,未來三個月內肯定不會加量,但到了長安那邊春絲上市,肯定有些下等絲被製作成這些下等絲綢,可能會增加一些量的。

“一千二百石,我交給你,多掙的就是你的。如何?”

“不,您這是等於送錢給下官,那些絲綢拉到這營中,當天就能轉手出去。這樣的利潤下官不敢要!”

“你辛苦找到賣主,我多賣了二百石,已經知足了。交個朋友,以後還在這裡一起共事的。”對於大唐的這位團長還說,心中還沒有太多民族尊卑的印象。

可這位倭人校尉卻不同,他最早就在出雲,很清楚一條家的家主是什麼樣的大人物。面對一個大唐普通校尉都是點頭哈腰的,能在強大的大唐正規軍面前,他心懷敬畏,也很清楚自己的身份。

縱然有機會拿到大唐子民的身份牌。

就算他與這位團長的軍階完全一樣,他的身份也低於這位都校尉。

“就這樣辦吧,有什麼消息我們可以相互聯繫。”

這位團長客氣了幾句,起身就離開了。他寧可相信倭人,也不相信高句麗人。因爲他作爲一名士兵就與高句麗人打過仗,而且高句麗反覆無常,那臉皮厚的可以比長城了。反倒是倭人,聽說倭島那裡經常就有地震,海嘯,天災不斷。

在這樣的地方生活的人,都在極堅強的性格。

而且通過軍中傳聞,倭人的信譽還是不錯的。

正如那位倭人校尉所說的,只要有貨,在巨港根本就不要擔心賣不出去。當天就完成了交割,米的數量太多了,無論是堆在軍營還是軍屬區都不可能。

換成銅幣也不行,也是好大一堆的。

銀條、金條、珍珠。這就是倭人拿過來的最終利潤。

就在當天,因爲倭人的信譽,一個大唐軍屬於倭人軍屬聯手,名義上家屬自助商會,就是軍屬自己掙點小錢的商號,就用這筆錢,以及五千倭人的存下的錢,還有大唐軍士手中的,以及那位酒坊主女兒的八千貫嫁妝。

一共六萬貫錢,在巨港搞起了一個超級酒坊。

“殿下,這是他們酒坊的所有的材料,就等著上報兵部覈準了。按兵部的新規矩,戍邊的軍屬是可以作些小生意的,兵部給予保護,不用上稅。但要上交利潤的兩成給兵部,其中一成交到長安,一成就留在當地。”

武元爽第一時間就把報告交了上來。

“查過軍規了嗎?”

“查過了,而且還有人查過他們的會談內容。他們討論的最多的就是在軍規的條例之內,這是倭人校尉與咱們選的那位團長一致的意見,看來他們還是知道,違返軍規的後果,所以作事很小心。”

“要不要試探一下,讓他們知道走私的利潤?”武曌在旁邊說著。

“不要!”李元興當下就反對了。

“這個叫引誘犯罪,比釣魚執法更可恨。而且不能開這個口子,以後怎麼樣我不管,至少我還是秦王的時候,不能這麼幹。”

反對了武曌的意見後,李元興對武元爽說道:“你親自去一下,告訴他們什麼可以作,什麼不能作,然後再提出相互監督的機制。口頭表揚一下那個倭人校尉,也順便告訴他,巨港的治安隨著港口人流量的增加,他們要更用心。”

“殿下,還收到一個情報!”

“講!”李元興放下了剛剛拿起的茶杯。只聽武元爽說道:“高句麗人似乎有些不滿,因爲這樣的酒坊他們開不了,他們想作些小生意。沒有大唐兵部的支持,只能幹一些辛苦活,所以高句麗人對倭人與唐軍聯手開酒坊,已經有些怨恨了。”

“怨恨?”李元興對這個詞很感興趣。

“是,就是怨恨。高句麗人提高了三倍賭注,要和倭人一決高下。而且還賭上了下個月的一半的罐頭。”

“不管,這事情與秦王府無關。兵部那邊可以查一查,如果沒有什麼不合規矩的,也不要管。暗中告訴那個團長,在表面上他不許擺出支持倭人的態度來,他作爲這裡的最高武官,他必須是公正的。”

“是!”武元爽不理解秦王李元興的意思,可命令就是命令,他不敢能,必須執行。(未完待續……)

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627節 新聞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77節 商之爭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623節 出雲城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471節 天啓第242節 聘禮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後記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298節 巨獸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309節 趙州橋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385節 軍損!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698節 嶺南行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23節 歷史變了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191節 文明(二)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99節 秦王犯險第53節 打著欠條的拍賣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488節 軍魂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848節 戍軍(上)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696節 破石頭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
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532節 意外的結局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21節 天賜的好機會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101節 威武陌刀第470節 秦王殿下參加祭天第627節 新聞第580節 羊毛之路第77節 商之爭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126節 回紇使者的誠意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623節 出雲城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471節 天啓第242節 聘禮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174節 大唐最佳頂缸後記第873節 你是人類嗎?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400節 女道雪晶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87節 最大的野心家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4節 突厥準備出兵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555節 大唐的明星(一)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322節 遊俠兒的遊戲第229節 一步登天第596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下)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146節 星君小秘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298節 巨獸第130節 秦王金冠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218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上)第309節 趙州橋第244節 秦王說:勇者爲軍第635節 貞觀二年三月末第556節 大唐的明星(二)第158節 武曌圈地第497節 嫌疑人越來越多第385節 軍損!第583節 一丈長的骨頭第698節 嶺南行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221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一)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348節 蘇暗回來了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23節 歷史變了第899節 李嵐姍的一天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426節 國事家事天下事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142節 武盟立威!第358節 遼東三黑!一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191節 文明(二)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99節 秦王犯險第53節 打著欠條的拍賣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779節 大唐第一島鏈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488節 軍魂第697節 飛舟上的賭石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848節 戍軍(上)第604節 拉桿子佔山頭第463節 一條人命第129節 不死小強趙言德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554節 樂民園的白天(二)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696節 破石頭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市| 巴塘县| 浦北县| 阳泉市| 金湖县| 桐梓县| 柯坪县| 凉城县| 昌黎县| 黎川县| 东平县| 安达市| 芜湖市| 广宁县| 璧山县| 寿阳县| 茂名市| 海城市| 洞口县| 兴宁市| 图木舒克市| 漳浦县| 阳朔县| 沿河| 旺苍县| 扶沟县| 靖宇县| 腾冲县| 张北县| 尼勒克县| 房产| 南皮县| 泽普县| 乐陵市| 神木县| 台北县| 灵宝市| 河南省| 法库县| 商水县| 阿克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