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5節 人質事件

“皇兄,午餐想吃什麼?”李元興扔下一枚棋子在棋盤上,在一條大龍被吞掉之後,沒有不認輸的理由。或許有反敗的機會,可李元興也動不了那個腦筋。

輕輕的搖了搖手邊的鈴鐺,高公公進來。

“安排一下,依五郎的標準四菜一湯。兩個人吃,就加兩個菜,要精緻些。五郎選菜如何?”李二笑問道。

“春天的菠菜不錯,不過我不喜歡那味道,作菠菜面吧。再來一個雞蛋炒韭菜,春筍應該有上市,一個春筍肉片不錯。切一盤豬耳朵,一盤羊肚。再看看有什麼新鮮的,讓廚房作兩道拿手的,清淡一些,用豆油!”

高公公在門口吩咐了一聲之後又退了回來。

“殿下,嶺南那邊有事情報上來。說是上次在海里被搶的船花了八百貫贖回來了,人和貨都沒大事。只是船上的一些個罐頭被搶走了。”

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伸手拿過報告書。

高公公又說道:“不過,嶺南又有一條船被搶。這一次,人船都沒有傷到,但船上有三百匹彩虹錦,五百匹細白麻被全部搶走了,對方亮了旗號,說是什麼百越天海王。讓船上的人帶話給嶺南王,只說是走海路,每年進貢,保嶺南海商平安!”

“啊!哈哈……”李元興乾笑兩聲,繼續翻看著手上的報告。

高公公則是將一份表章雙手交給了李二:“聖上,這是嶺南馮都督的請罪表。就是爲了那個嶺南王,這是禮部用電報抄錄的。”

李二接過沒有打開看,這種表章沒有看的必要。

揮手示意高公公退出去,這才問李元興:“五郎不打算教訓一下狂妄的百越。”

“不想殺人!”李元興很平靜的迴應了一句,將手上的表章放在馮盎的請罪表上。

李二心說這不殺人可能嗎?如果放任了百越的囂張,怕是這些傢伙以後就敢常常的在海路上作惡了,那一船貨值多少錢,放在長安至少值萬貫。

或者說,李元興在等馮盎的反應?

“皇兄以爲,交趾是誰的?”李元興突然問了一個古怪的問題。

李二笑罵:“廢話。自然是我大唐的。”

“不是。只是暫時不是!臣弟一直在想,那個什麼百越的天海王是不是漢人。是收降,還是幹掉他。這個需要再次考慮,再等兩天兵部開始繪製百越地圖。皇兄應當下令。讓查一查史料。在大唐往前三百年,對那裡的實際控制有多少。中原有多少人移居到那裡去,既然是我中原移民。無論死在那裡,那骨子裡流的依然是我華夏血脈。臣弟以爲,大唐兵鋒可劍指天下,卻不應對我華夏子民動武,一滴血也不能粘!”

李元興沒有再提大唐子民,而是提到了華夏子民。

這個轉變讓李二有些意外,卻能夠理解。

“臣弟,要親自去一下嶺南了。”李元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二也認同這個說法:“地圖上畫著有的,可沒有政令發佈,也沒有派駐官員。這裡不算是大唐國土,馮盎真正能夠控制的區域,也只到欽州,南到雷州。其餘的地方雖然沒有造反,也沒有興兵,卻是政令不及之地!”

酒菜已經送上來了,高公公準備退下的時候,李元興吩咐道:“高公公,代本王傳個話給倭島,本王需要兩千水兵,讓他們挑選倭人擔當。赴丹東港受訓一年,軍響之類的事情讓兵部看著辦法。再派人去昆明池,問一問賢皇他訓練的陸戰隊什麼時候可以用一用,就說本王打算去南海了。”

高公公趕緊記下,躬身退了下去。

“五郎好算計,先把可能收服的收歸大唐,然後再對付那些個不聽話的。”

李元興又補充了一句:“順便在百越建一個港,專門用於貿易。”

末了,李元興輕輕按了按額頭:“皇兄,有件事情,臣弟想和皇兄說說!”

李元興突然變的嚴肅起來,倒讓李二有些不適應。

“五郎,你說說看!”

“我想找個由頭給馮盎封個王,順便把他馮家的主力轉移到遠一些的地方去。這一次出海,我打算帶上幾個人,把那個比大唐還大的島給分了。”

分了!兩個字李元興咬音極重。

李二輕輕的搖了搖頭:“是不是太急了,眼下大唐本身的開發就不少了。”

“皇兄,我是這麼想的,七世家的財力,人力,物力都非常的巨大。他們任何一個世家肯定不如皇族,但兩個世家綁在一起我們皇族就有些壓力了,而三個世家聯手,皇族就不一定了,七世家聯手真正與皇族對抗的時候,皇兄以爲就能夠搞定嗎?”

“陪皇兄喝一杯!”

李二沒再說世家的話題,世家對於李氏皇族來說,那是個頭痛的要死的問題。

空肚子兩杯酒,李元興臉上有些發紅。

李二卻是連續喝了七八杯,這纔對李元興說:“五郎繼續!”

“四大港,其中三個那絕對屬於皇家的,而且這個皇家僅指皇兄。另外一個,臣弟準備讓清河崔氏把股份拿到股市上賣出來,讓天下人都粘上了些,也就是,那個港是世家的。再然後,各大世家從中原調出去,讓聽話的小世家佔據中原的工、商、農。”

李二拿著酒壺,竟然空了。

輕輕的將酒壺放下後,李二點了點頭:“那些個弟弟們,也不要閒著。”

“臣弟隨便安排!”李元興笑問道。

李二卻沒笑:“順便把承乾與恪也安排了吧。”

李元興愣住了,怎麼李二會突然這麼說。卻聽李二繼續說道:“父皇以爲。他們才學勉強算上不錯,心智也不比爲兄兒時差多少。但心胸卻不是帝王之才,再磨鍊幾年看看,如果還是不行,他們還是安穩一些度日吧!”

“當皇帝是個苦活!”

“人人都想當皇帝。”李二笑著迴應了一句。

“最苦的兩個活,其中一個,壽終正寢的不足一成,不是被自己兄弟所殺,就是被自己曾經認爲是朋友的人殺死。每天起的比雞還早,睡的比狗還晚。平均壽命不超過三十五歲。過了三十五歲的,越老越膽小,越老越喜歡猜疑,越老了越是頭腦不清楚。越老越怕死!”李元興一邊吃著菜。一邊自顧著說著些閒話。

李二一開始不明白李元興在說什麼。越聽到後面越古怪。

完了,李元興補充了一句:“這一苦,就是皇帝。”

李二深思了足足十分鐘。長長的吐了一口氣:“五郎說的在理,前隋的皇帝就沒有一個正經老死的,再往前二百年,似乎還真的找不出一個來。看來這皇帝,還真是一個苦差事,來!滿飲!”

“所以作皇帝的,真正想著百姓,想著江山,不去享受的纔是好皇帝。”

“五郎準備如何教你的兒子?”李二問了一個古怪的問題。

李元興幾乎沒有思考就反問:“是指七位王妃的兒子,還是李嵐姍的兒子?”

李二被李元興這一句反問給問住了,李元興繼續說道:“七位王妃的兒子臣弟教不了,七世家會想盡一切辦法影響到這些個孩子的成長。所以,我只能教他們作一個好人。李嵐姍的兒子,如果臣弟說,我要他學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喂自己吃飯,皇兄會怎麼想?”

“或許,很好!”李二也不敢給肯定的答覆。

李元興沒有就這個話題再說,搖搖桌上的鈴鐺。

高公公進來。

“拿兩瓶酒來,然後給馮盎發電。就說本王會在三個月後到嶺南,這三個月內讓他自己留意那些海盜。造船的事情加緊些,質量第一。”

李元興吩咐完,高公公躬身退下。

李元興又說道:“拿酒進來之後就沒什麼事了,你也去吃些,安排侍衛輪換休息吃些熱飯,不要讓人隨便過來打擾!”

“謝殿下!”高公公這才退了出去。

“看樣子,五郎是下決心了?”李二親自爲李元興把酒倒上,又說道:“新羅封王大禮,五郎你是管還是不管?”

李二說的封王大禮,說是封王,事實上就是新羅獻國,然後金家封王。

李元興不想管:“這不是禮部的事情嘛?”

“你不去,新羅人怕是不會安心。聽聞那金德曼受封女王之後頭一件事情就是在她的妹妹當中,挑選容貌出衆,學識良好之人。準備送到你秦王府去,這件事情,皇兄擋不住。元昌那小子爲了在新羅得到更多的權利,這件事情上他是幫著金德曼的。然後,你皇嫂也認爲,秦王府中應該有萬國宮,這是秦王的義務。”

wωω ★Tтkā n ★¢ O

生怕李元興反駁,李二緊接著又說了一句:“新羅,百濟的妃子已經入宮。”

扯,這真是件扯蛋事。

“依國禮,秦王府製爲,一正一平,七夫人,十六妃,三十二美!”李二慢吞吞的說著。

李元興一下就象是被踩了尾巴的貓,當下就跳了起來:“這誰說的?”

“三省、六部、天英閣同議。因爲秦王府,一門九親王。這還不算秦王,所以禮部就定了這個規矩,當然了,這是前無來者,後無古人。大唐一朝再不會有秦王了,所以,只針對五郎你一人!”

扯呀,真他孃的扯。

李元興起身就要去禮部找事,李二卻慢吞吞的來了一句:“他們已經嚴陣以待,從上古周文王到當代,光是史書就準備了上千冊,各種禮案數百。還有文官九人,等著你!”(未完待續。。)

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453節 極限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216節 失算呀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89節 對馬島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780節 股市開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864節 殖民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764節 邊戍(下)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387節 榮歸第633節 春天了!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150節 手中沙第81節 憐農!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815節 酷吏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453節 極限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782節 博弈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77節 商之爭第305節 民族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81節 憐農!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151節 夜深沉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83節 全瘋了!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143節 尋寶去!第431節 武(三)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726節 黃河清
第900節 秦王駕臨第595節 真正的戰略經濟學(上)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581節 農田北移第25節 唐皇登基大典第453節 極限第709節 太原王家第889節 斷碎的傳承(二)第561節 你讀過三國嗎?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691節 貴客來倭第564節 長孫家的閒事第216節 失算呀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273節 秦王參謀院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450節 點石成金術(一)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771節 淵蓋蘇文之死第689節 對馬島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548節 燥動的長安第818節 櫃爺貪財?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565節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740節 八菜一湯第155節 半島三國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68節 大唐戰略計劃(二)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780節 股市開第613節 戰,戰,戰!上第498節 另類的計劃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524節 夜宴天策上將府(三)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864節 殖民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392節 板車,板車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764節 邊戍(下)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187節 李元興‘碩士’一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828節 神兵天降(二)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410節 蓋棺定論第387節 榮歸第633節 春天了!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150節 手中沙第81節 憐農!第139節 天命大運之人第154節 定計三年第815節 酷吏第657節 白菜真是好東西第237節 秦王莊茶禮第453節 極限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609節 死神之吻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782節 博弈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896節 又一位王妃第77節 商之爭第305節 民族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18節 閒人打架的重武器第81節 憐農!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845節 三種武器第151節 夜深沉第579節 出發蘭州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83節 全瘋了!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143節 尋寶去!第431節 武(三)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397節 時間與生命的賽跑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280節 拯救名相杜如晦第315節 驚天慌言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726節 黃河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陈巴尔虎旗| 达尔| 锦州市| 太和县| 卢龙县| 朝阳市| 双桥区| 尉犁县| 合作市| 余姚市| 施甸县| 六枝特区| 财经| 沙湾县| 昆明市| 灌南县| 共和县| 西盟| 遂平县| 尼勒克县| 鄂尔多斯市| 瑞安市| 南开区| 晴隆县| 康马县| 邢台市| 汝阳县| 林芝县| 疏附县| 大名县| 绥芬河市| 莲花县| 扶沟县| 辛集市| 吐鲁番市| 娱乐| 凯里市| 利川市| 长沙市| 留坝县| 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