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8節 命中註定(二)

一個將軍,最好的歸宿是那裡,是戰場,絕對不是病牀!

屈突通不想在病牀上等死,這是李元興對屈突通唯一的理解。

三天,屈突通服下的藥量是平時十三天的藥量,屈突通很顯然心意已決呀。

“殿下,房、張兩氏家主求見,河南道、劍南道、淮南道、山南道各州累計四十多位官員求見。”陸毛鋒進來報告。

李元興視線一從書上移開,輕聲問了一句:“最高品階是誰?”

“最高者不過從五品下一位吏長。”

“不見,告訴他們,要是有關糧食的事情,去見崔敦禮。其餘的事情,留書,本王看過之後認爲有價值自然會見他們!”李元興說完,視線又回到了書中,繼續說道:“讓房、張兩家家主,來書房見本王!”

李元興變了,無論是心態,還是處事的方式都變了。

可以說,李元興受李二的影響最大,簡單到極限的理由就是兩個字,秦王。

陸毛鋒比李元興對秦王這個爵位的認知更深,出了李元興書房來到外面的讓覲見者等待人的休息室,頭擡的很高,聲音不溫不火:“房、張兩氏,覲見。”

許多官員都站了起來,等待著給他們的安排。

看著房、張兩氏的家主給自己施禮後出了門,陸毛鋒這纔不緊不慢的說道:“各位,殿下有令。糧之事,秦王府崔長史全權處理,如果其他事情,請留書,殿下看過之後,再作決定,小將告退!”

那怕陸毛鋒鼻子已經向天了,必要的禮節也不能少。

就算不怕被彈劾,也怕秦王府的規律。

衆官也回了一禮,這個結果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意外。

秦王殿下不是他們想見,就有機會能夠見到的,到這裡來,也僅僅是找一個機會罷了。

李元興書房,房、張兩氏家主見禮,然後坐在一旁。

“兩位,收糧之事,還有何不解,或者是建議。”李元興必須問這兩家,因爲他們種下的玉米佔了洛陽七成。而且來年,開荒,挖渠、存肥等,都是他們兩家的事情。

“殿下,三百萬頭豬,讓我們兩家壓力巨大。可否分配給各村一些,如果一村集體養上二十頭左右,那麼就必然可以在今年冬天有生豬三百萬上市!”房氏家主恭敬的彙報著。

李元興搖了搖頭。

看到李元興搖頭,兩位家主都是十分的緊張,手心不由的出汗了。

“你們錯了,本王告訴你們,本王要三百萬頭豬。那麼,怎麼養是你們的事情,讓洛陽府沒有意見,讓百姓們滿意,你們自己得利,本王的要求達到。這就是成績,這樣吧,你們兩家各出兩個年輕子弟,入洛陽府爲官,主管農牧之事!”

“謝殿下!”

“兩件事!”李元興伸出兩根手指。

兩位家主趕緊拿出小本來記錄,造紙術的飛快提升,大唐也開始流行使用隨身記事的小本了,大小如同後世十六開的書本那樣。用的筆自然不是圓珠筆這樣的高級貨,但用水、油、墨混合而成的新式油墨,再加上雞嘴磨成的筆尖,成爲了硬筆書法的主流。

“第一件事情,你們派人去長安,農依然是一門學問。立體農業這個詞,你們真正的懂了的時候,僅洛陽一地就可以支撐半個大唐人的吃飯問題。先派的人一定要不能敷衍了事。”

李元興說完,兩人都趕忙保證,定會派族中精英子弟前去學習。

李元興又坐下了:“記得,天災之時,兩位軍士由宿老擡棺,這是他們的榮譽。本王想問一句,屈突老將軍爲洛陽也是作了事情的,玉米的種植,百姓的富足,他作了許多事情,他的時日不多了,百姓們……”

宿老擡棺,這是頂大的榮譽了,別說李元興是秦王,就是大唐皇帝李二在這裡,都不可能要求百姓們作什麼。

只有自發的,才真正算是宿老擡棺。

“殿下,此事我等已經有過打探。請殿下恕罪!”

好一句恕罪呀,李元興明白了,點了點頭:“沒有其他的事情了,這件事情本王本不應該問的。”

“殿下,屈老將軍是大唐的官員,鎮定一方本就是他的職責所在,而且他來洛陽僅僅只有一年多時間。兩位軍士不同,他們只是普通的軍士,他們拼上性命救的不相干的人,天災大難,百姓不死一人,沒有走失一人,這是上天之德!”

“也是,身爲朝廷重臣,自然是要造福百姓的,此事是本王錯了。”

兩位家主長身一禮,沒敢再多話,退後幾步出了李元興的書房。

今天似乎全是壞消息,這讓李元興心情不怎麼好,當天陪王語煙等三女吃午餐的時候,李元興臉上的笑容是強裝出來的。

三女雖然能看出李元興不高興,可午餐的時間裡誰也不敢開口問。

插嘴政務,這是後院的禁忌,這一點七女都已經達成過共識,除非秦王殿下主動提及,否則絕對不能問政事。

而午餐之後,一個讓李元興狂喜的好消息出現了。

蘇暗到!

不是因爲蘇暗來到,而是因爲蘇暗帶的商隊,因爲想多販一次貨,而是先去了一次梁州。

“殿下,那裡有一眼望不到頭的杜仲樹林,小的見到有一棵樹,高達十丈,兩人都抱不住,其餘的,多有七八丈高,許多都有一抱的粗細。”

李元興用力一拍桌子:“好!”

怎麼能夠不好呀,杜仲是寶,以藥材而論,補益肝腎、強筋壯骨、調理衝任、固經安胎。無論男女老少,都是滋養上品。

可僅僅是這樣,還不足以讓李元興興奮。

要知道孫老道花了大功夫,也不過在耀州找到野生杜仲數萬棵罷了,人工種植下來,也沒有超過十萬棵,等這些成材不知道需要多少年了。

杜仲,在西方人的詞語之中,還有另一個名字。

中國橡膠樹!

李元興要的,就是杜仲膠。

蘇暗說的那個地方李元興大概知道,就是在後世漢中市的略陽縣。

(略陽縣位於嘉陵江上游,秦嶺西段南坡。因其地當秦蜀要衝、陝甘紐帶,千百年來一直被視爲兵家必爭和商旅輻輳之所在,素有“襟喉”、“鎖鑰”之譽。略陽的古名甚豐,隨著歷代建置沿革,先後稱過“沮縣”、“武興”、“順政”、“興州”、“沔州”等等)

這裡,原本就是開發巴蜀的要地之一,李元興早就有心在那裡開一片碼頭了。

現在更是一個好機會,僅杜仲這一項,就有著巨量的產業價值。

“馬上八百里加急,本王要讓魏徵知道,接下來怎麼作,魏徵一定會讓本王滿意的。”李元興哈哈大笑著。

蘇暗領命退下了。

“來人,傳李愔!”李元興興致大起。

無論李愔身在何處,那怕是在沒有電話的大唐,李元興的親衛也可以在第一時間把李愔找到,並且帶到李元興的面前來。

“五皇叔!”李愔施了一禮,規矩的站在一旁。

李元興笑了,看著李愔笑了。李愔只是一個孩子,但李元興要的卻是一個孩子的胡鬧。有些事情李愔作了,不會有人說什麼,只當是有小孩子胡鬧罷了。但一個成年人去發這種瘋,怕就是會受到影響了。

“李愔,想不想讓你的三輪車跑的飛快,可以拉上萬斤!”

“想!”李愔沒有半點思考就答應了下來。

李元興提筆在紙上寫了兩個字:火車。然後扔給了李愔:“速回長安,將這張紙條交給明月公主,接下來你虛心學習,創造一個奇蹟吧!”

“是!”李愔竟然跪下行了一個大禮,然後小心的收起那紙條這才離去。

好消息是一個接一個的。

陸毛鋒又來報告:“殿下,屈老將軍已經可以下牀了。”

李元興心中一喜,可緊接著又是一悲。

屈突通的生命就象是一個電池一樣,電池已經到了盡頭,他現在狀態越是好,越是消耗著巨大的電量,那麼他的生命就越快走到盡頭了。

無論是喜,還是悲,李元興都要親自去探望一下的。

屈突通已經穿上正裝,看到李元興來訪遠遠的就迎了出去,長身一禮:“殿下,老將有禮了。哈哈哈!”

屈突通心情極好,面色也是極佳的。

可李元興心中卻有著一種莫名的心痛,他與屈突通不算是朋友,因爲並沒有太深的交集。可就這沒有太深的交集下,李元興也可以感覺到屈突通心中的正氣,爲大唐江山的那種付出。

“恭喜蔣國公!”李元興抱拳一禮。

屈突通笑了,這種笑容帶著一絲慚愧,又回了一禮之後:“殿下,屋內請!”

進屋的時候,李元興特意向雪晶那裡看了一眼,雪晶輕輕的搖了搖了頭,然後閉上了眼睛。眼角有一滴淚水不由的流下。

一起進屋的時候,李元興再看一眼滿面紅光的屈突通後。

從這兩人的反應,讓李元興想到一個詞。一個很悲涼的詞,迴光返照!(未完待續)

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80節 樑師都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547節 百姓情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364節 刀客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471節 天啓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858節 急務!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764節 邊戍(下)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74節 耽羅國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232節 茶之道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387節 榮歸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786節 海熱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286節 耀州禁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
第457節 兩粒石子翻起了濤天巨浪(上)第293節 大閱兵(下)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433節 歷史的魄力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57節 大唐富國計劃(二)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80節 樑師都第590節 聰明人的計謀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476節 大唐的即時戰略遊戲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79節 正式出兵第243節 世家分利第28節 其實我們是人渣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239節 秦瓊不信佛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796節 對外第一炮第547節 百姓情第765節 櫃爺點將第736節 留下一個傳說(一)第364節 刀客第284節 歷史讓後人評說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464節 聰明人的錯誤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800節 世界地圖(下)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95節 楊政道出兵第895節 這個世界沒有高大全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714節 英明還是心黑第867節 女人的外交第360節 遼東三黑!三第339節 人心慌亂!第390節 一份寶藏第847節 苦與樂自知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841節 末日之皇第471節 天啓第15節 準備回現代第868節 李嵐姍的請求第45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一)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858節 急務!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468節 私錢竟然成了國事第764節 邊戍(下)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311節 一等大匠師(上)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442節 時間差,四倍!第516節 報紙的威力 一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74節 耽羅國第337節 打仗一定要宣戰嗎?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48節 掙他一個億(下)第232節 茶之道第290節 獻給李淵的禮物第747節 李元興的反思第827節 長江大危機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383節 秦王府的刀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387節 榮歸第240節 秦王出手第735節 大唐的準備第854節 不同的待遇第363節 越發的高深了第193節 秦王莊的奇蹟(二)第786節 海熱第806節 秦王開店第286節 耀州禁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阿拉善右旗| 深水埗区| 石柱| 九龙坡区| 广饶县| 青河县| 眉山市| 镶黄旗| 阿荣旗| 马鞍山市| 新蔡县| 登封市| 兴宁市| 平舆县| 酒泉市| 合江县| 岑巩县| 阿尔山市| 太保市| 江门市| 通河县| 江阴市| 绥芬河市| 东至县| 乡城县| 凤翔县| 鄂温| 叶城县| 大宁县| 临沂市| 五河县| 舟山市| 静安区| 达孜县| 乌鲁木齐市| 甘洛县| 固阳县| 塔城市| 横山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