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

豐收永遠是一件極得喜悅的事情。

洛陽的百姓已經開始張燈結綵了,慶祝的活動已經完成了準備。洛陽城南門,密密麻麻的人頭一眼望不到邊。綁著統一頭巾的是洛陽府兵,雜亂的是民夫。

李元興不象是一個親王,更象是一個長安城的閒漢。

щщщ● T Tκan● ¢O

咬著一個菸斗,站在遮陽棚下喝著涼茶,一邊聽著來自長安的官員,還有洛陽當地的官員給這些人訓話,這是一個非常必要的過程,獎勵的標準,規矩,順便給這些人打打氣,拼命幹活之類的。

然後就是祭天儀式了。

“祭天,不如祭秦王殿下!”屈突通在一旁突然說道。

這話可是把李元興嚇了一跳:“老將軍,可不敢這麼說。還有我父皇,皇兄在前!”

“這話不是某說的,是聖上說的。”屈突通笑了。

李元興猜不到李二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說出這樣的話來,但還是讓他緊張的。

注意到李元興的表情,屈突通只是微微一笑。

“秦王殿下,某聽說,糧倉裝不上了。”屈突通在一旁小聲的問著李元興。

李元興笑著點了點頭:“有些人,他就應該死,連糧倉都不夠,他這官白當了!”李元興說完,當下就有書吏把李元興的話記下來,秦王殿下在任何一個正式場合說的話,那怕是玩笑話都會記錄起來,然後記載進入秦王起居錄當中。

殺洛陽府少尹,在屈突通聽到的已經是如神化一般的傳說了。

屈突通信,他已經沒什麼不信的。

這仙糧,這天災不死人,自己能被救活,屈突通還有什麼不相信的。

“殿下,某已經下了死令,偷仙糧準備作種的,輕則斬手,重則斬首!”

“其實吧……”李元興想說,這種子真正已經無所謂了,最後大唐都能夠種下的。可轉念一想,又改口說道:“老將軍辛勞了,其實這些事情讓他們去處理就好了。”

屈突通沒接這話,一指那邊,李元興順著看了過去。

府兵們已經開始動了,人力推車,拉板車排成了長龍。然後民夫也跟著動了。

其實在洛陽其他的地方,夏收已經開始了,只是這裡需要一個儀式,所以才擺開了這麼大的架勢。

陸毛鋒安排人擡來了兩個軟轎。

“老將軍請!”

“殿下請!”

這種虛禮的客氣,在儒家來講,這就是禮,雖然李元興一直提倡,禮在心。但是他也不敢在表面上就不再需要這種禮節了。

連綿的,在夏風吹拂之下,一人高的玉米如浪花翻滾一樣,每一個綠色的浪花都讓人心醉。李元興與屈突通就在一處高地上,遠遠的看著這一切。

一片綠色的浪消失了,數萬人一起工作,轉眼就是上千畝被推平。

一畝,就是上千斤的玉米桿,好幾百斤的玉米。

就在李元興與屈突通站在高地上之後,這短短的幾分鐘之內,一座足有數丈高的玉米桿大堆被堆了起來,這裡沒有秦王莊那機械式的粉碎機,只有鍘刀,就算是精鋼製作的鍘刀,也需要一刀一刀的鍘出來。

而玉米,則被婦女們撥開外皮,一個個的綁了起來,這都是經過事先訓練的。

一根根巨木被撐了起來,變成一排排的架子,然後上面掛滿了一串串的玉米,第一串都是一百隻,整齊,也非常容易計算。

每一串都稱過重,有專門的書吏在計算著。

她們速度極快,但卻趕上大量府兵收割的速度快。

那一堆玉米桿越堆越高了,那玉米堆也有快十丈了,有人揹著大蔞,一蔞又一蔞的往玉米堆上倒著。

“殿下,那玉米桿就是殿下所說的青儲料。這些東西餵了羊,也是肉呀。竟然越堆越高,怕不不到下午就會超過咱們腳下這裡了。”屈突通的語氣有些顫抖。

李元興沒有在意屈突通的語氣,只是說道:“只有糧食吃不完,纔算是好日子的開始!”

突然,屈突通哭了。

李元興想過去勸說,屈突通卻是擺了擺手:“殿下,某休息一下,休息一下!”

屈突通靠在軟轎上,臉上帶著笑容,長長的吐了一口氣。

李元興心說,畢竟屈突通的身體是不行了,這次就不應該讓跟著出來。先讓睡上一會,午餐之後不行就送回洛陽城去。

又看了屈突通一眼,似乎是睡著了,李元興命人蓋上一張毯子。

“屈突將軍!”李元興走的遠了一些,屈突壽跟了過來後,李元興說道:“洛陽這個地方,你們屈突家不要再有聯繫了,這裡會是一個是非之地。你們的產業或是賣掉,或者是給李正寶都無所謂,在遼東,本王會給你們同樣的。甚至是更多。”

“是!”屈突壽應了一句。

李元興指了指正在收穫的玉米說道:“本王給你們準備十萬斤種子,在遼東種上。記得,不要毀林,不要輕易燒荒。要有計劃性,你需要知道的是,你燒掉一片林子,可能這林子裡的價值至少頂你種十年玉米。”

“這個……某會請懂的人去整!”

“聰明,專業的,就交給專業的人士去辦吧!”

屈突壽點了點頭,他是一個武將,會殺人,經商不行,從政也不行。不過,他有身份,有家世,所以會有商人願意跟著屈突家,也會有農戶願意,只有利益足夠。

“本王已經給柴紹將軍下了令,讓他與靺鞨、契丹兩族去談,本王傳他們仙糧,讓他們派人來學習種植仙糧。”

李元興正說著,陸毛鋒快速的走了過來,從陸毛鋒的腳步聲,李元興聽出了異常。

“出了何事?”李元興輕聲問道。

陸毛鋒臉上的表情顯然不自然,低聲說道:“殿下還是去看看,屈突老將軍似乎很古怪!”

李元興飛快的往過走,可屈突壽臉上的表情卻沒有多少焦急,卻還在此時說了一句:“殿下,我父在出城之前說過一句話,他說他瞑目了!”

屈突通死了,就靠在軟椅上,臉上帶著一種滿足的微笑,卻是已經沒有呼吸。

“呼……”李元興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指著屈突壽:“你不應該,你不應該不告訴本王,讓本王……唉……”李元興都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

屈突壽卻是跪下,重重的磕了一個頭:“殿下,某代父,代我屈突家謝殿下大恩了!”

“起來,本王告訴你,速速去準備,扶棺入長安。你父是開國公,有資格享受國禮的,本王會在鎮魂塔上給你父留下一個位置,去吧!”

屈突壽再磕了一個頭,這才讓人擡著軟轎回洛陽城。

李元興沒有走,還是站在這片高地上,用手在嘴上還有下巴上重重的摸了一下後:“陸毛鋒,快馬長安城!”

“是!”陸毛鋒退後幾步,對一個親衛安排了幾句,那親衛立即急奔而去。

“安排下去,明晨回長安。告訴李正寶,本王不在洛陽的時候,夏收出了任何的問題,本王要他的腦袋。任何人敢讓洛陽的夏收出問題,李正寶就去斬了那人的腦袋,如果他不敢斬,也要把人給我押到長安來!”

陸毛鋒接令,轉過頭去親衛說道:“聽到殿下的命令嗎?”

“聽到,自然會一字不差的傳去。”親衛迴應了一句,

李元興點上了一支菸,心中並沒有什麼悲傷的感覺,人一定是會死的,只是看怎麼死,在什麼時候死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屈突通這個時候死去,也正如他說的,瞑目了。

秋收是肯定不會停的。

屈突家的靈堂在短短的一個時辰內就擺好了,這一切都是早就準備好的。

洛陽城中有頭有腦的人都去上了香,說了些安慰的話。

喜喪!七十二歲了,這在大唐是白喜,屈突家是武將世家,孝子們是不會哭的,但是他們卻執行著一個非常古怪的規矩,這是他們屈突家族的族規。

“我父,可有虧欠!”每一個進來弔唁的人都被屈突壽這樣問。

進來的人初時有些不解,可人多了之後,前面的人都會給後面進來的人小聲提醒著。

當有人回答:“不欠,屈突老將軍仁義。”

那麼屈突壽就會大聲回答:“我父可安心地下,如有虧欠,我等當子替父債!”

好一個入土爲安,生死不虧欠呀。

站在靈牌前的李元興沒有施禮,只是那樣默默的站著。

每個人進來,屈突壽都會問那句話,唯有李元興進來,他只是施禮,卻沒有問。李元興默默的站在那裡,他只是陪在一旁,也不問,也不說話。

每一個客人也都遠遠的看著,誰也不敢多嘴,因爲那裡大唐秦王,身穿素服的大唐秦王。

“取五尺白綾!”李元興開口。當下就有屈突家人送來。

李元興打了一個眼色,陸毛鋒與一個親衛將白綾拉開。

李元興提筆寫道:或問屈突通盡忠於隋而功立於唐,事兩國而名愈彰者,何也?答雲,若立純誠,遇明主,一心可事百君,寧限於兩國爾!被稠桑之擒,臨難無茍免;破仁杲之衆,臨財無茍得,君子哉!贊:屈突守節,求仁得仁。(未完待續)

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285節 大史記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106節 火計(四)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758節 李墨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627節 新聞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662節 工潮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875節 垃圾廠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706節 遺囑(上)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364節 刀客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385節 軍損!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299節 耀州紀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668節 慾望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506節 傳票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361節 疾如風!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83節 全瘋了!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277節 換防令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848節 戍軍(上)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656節 死磕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364節 刀客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742節 長安第296節 落月!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846節 再巡邊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151節 夜深沉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242節 聘禮
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343節 歷史的真相?第285節 大史記第156節 秦王花錢必重利第106節 火計(四)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436節 冷酷無情屬秦王第16節 現代閒人的麻煩第758節 李墨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627節 新聞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194節 秦王莊的奇蹟(三)第662節 工潮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180節 打架,打羣架第737節 留下一個傳說(二)第500節 自由之路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875節 垃圾廠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706節 遺囑(上)第153節 大唐百英閣第879節 摩洛哥的財富第870節 六倍之後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855節 北美無封地第349節 這是點心?第729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二)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26節 縣男虛爵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364節 刀客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455節 人口問題第385節 軍損!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766節 臘月二十八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第557節 大唐的明星(三)第287節 大唐初雪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299節 耀州紀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576節 秦王出遊第759節 買下高昌第469節 受命於天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668節 慾望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166節 李氏皇族的區別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432節 這不是婚禮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328節 什麼叫統籌安排第326節 千古一帝的傲然第506節 傳票第75節 能源是文明(上)第361節 疾如風!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83節 全瘋了!第321節 紅拂女到訪第277節 換防令第128節 大唐醫道第597節 又要準備新年慶典了第545節 巨大利益第848節 戍軍(上)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795節 古晉之治第144節 秦王莊就是銀山第504節 一大批使節團到訪第656節 死磕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364節 刀客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742節 長安第296節 落月!第722節 大唐第一次農業擴大會議第30節 重寶走私名人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846節 再巡邊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452節 點石成金術(三)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151節 夜深沉第188節 李元興‘碩士’二第673節 民心、軍心!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617節 貞觀元年的除夕第242節 聘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来县| 吐鲁番市| 元江| 九龙坡区| 滨州市| 石阡县| 漯河市| 当涂县| 惠来县| 宝兴县| 浦城县| 甘谷县| 扶绥县| 广平县| 噶尔县| 咸丰县| 重庆市| 启东市| 永昌县| 大新县| 噶尔县| 靖西县| 恩平市| 依兰县| 丰原市| 旬阳县| 隆化县| 阳江市| 闵行区| 元氏县| 武安市| 永平县| 湾仔区| 甘谷县| 安仁县| 沭阳县| 姜堰市| 兴安县| 津市市| 福建省|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