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5節 上邦大國的面子

蕭瑀是誰?

大唐的官員們誰人不知蕭瑀的身家背景,更爲榮耀的是,秦王錢二十四款不同的一錢銀幣當中,就是蕭瑀的頭像,這是何等的榮耀呀。

外邦的使節們不知道這些,他們只是知道,這是一位國相,大唐三省六部,六部官員在他們眼中就是極大的高官了,而三省纔是大唐權力的核心。這樣一位核心的人物,因爲在報紙上寫了一份不當的言論,以一個從二品下的高位,貶到了從九品下小官。

絕對是一貶到底。

站在朝堂之上的蕭瑀緊緊的咬著嘴脣,大步走到大殿中,施禮,謝恩,然後高高的擡起頭:“聖上,臣之言句句發自肺腑,臣之心蒼天可鑑!”

“蕭瑀,限你三日之是赴任,去吧!”李二揮了揮手,有任何的話他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對蕭瑀說了。

蕭瑀氣的直哆嗦,什麼也沒有再說,將自己的官印交出之後,大步出殿。

能看懂這一幕的,都沒有去看蕭瑀,不懂這其中關鍵的都注視著蕭瑀離開了正殿。

“各邦使節獻禮!”禮部官員在正殿門前高喊一聲,外面自然有禮部的官員負責引路,誰先進,誰後進也是有順序的,不可能讓這麼多人一窩蜂的涌進來。

第一個進來的是契丹王,而不是契丹使節。

或者說,因爲來使的人級別高,所以被排在了第一位。當然也有人認爲。是契丹一族過去一年時間爲大唐作的事情多,所以排在了第一位。

“祝賀大唐萬年,大唐皇帝……”契丹王足足唸了上千字的廢話,然後纔到了正題,他沒有讓手下人去念,而是自己親自念道:“我契丹獻上良馬一萬匹、人蔘五百擔、上等貂皮一千張、熊皮十張、純白色虎皮一張。”

好貴重的禮物呀。契丹人會不會是把家底都翻空了吧。

可惜,這僅僅是李元興一個人的想法,人蔘用擔來計算,五百擔人蔘,就是五萬斤。放在後世的現代。這種純野山參五萬斤,絕對不比黃金便宜。

但是在大唐,世家們還不放在眼中,自從他們佔據了遼東之後。隨便一座山就有上萬斤的野山參。而且在計算的時候。百年的人蔘十株就算一擔,這是爲了覈價方便。所以五百擔人蔘,如果全是頂級貨。比如千年人蔘的話。

那麼,也就是幾筐。

李二開口道謝,然後對李元興說道:“五郎以爲如何回禮?”

“二等精鋼一萬斤,賜馬鐵十萬斤,白麻一萬,錦一千。皇兄以爲如何?”李元興與李二事先有過商量,也有過大概的數字。只是認爲對方這五百擔人蔘,實在是超出想像了,所以把馬鐵增加了一倍。

馬鐵,就是馬蹄鐵。

事實上這個已經不算是秘密了,戰場之上大唐有馬匹跑丟,後來與契丹人合作等,也已經傳了出去。

可這一傳,卻是壞事變好事。

周圍各邦對鐵的需求量更大了。

特別是北方各民族,他們有多少匹馬呀,需要多少斤鐵呀。

李二在這個時候,爲了顯示大唐皇帝的威嚴,自然會有所增加:“朕以爲,再加彩虹錦十匹,雲錦一匹。大唐皇家學院,給予契丹一族,三百名學子入學資格,其中一成費用全免。”

“謝大唐皇帝陛下!”契丹王滿心歡喜的謝恩。

這個數據很快就傳了出去。

先不按長安市價的銀錢計算,只按物品的珍貴程度,換算到各邦國原產地去。大唐給契丹人的是,是契丹獻禮的十倍,至少是十倍了。一匹馬才值多少錢,放在契丹那裡不過幾貫錢,放在長安,十貫是普通市價,二十貫是好馬,寶馬自然是另算的。

那一萬斤精鋼,就遠超這一萬匹馬的價值了。

因爲秦王的二等精鋼,一斤就是用鐵鋼混合鑄法,少則兩把鋼刀,多則五把鋼刀。而且這還是上等刀,放在長安也要二貫一把,放在契丹那裡,何止十貫的好刀。

契丹王滿情心喜的退了出去,他心裡明白,這是半年來爲大唐出戰,打的好,這纔有這些回禮。

接下來第二位是回紇的使節。

回紇使節選在第二位,一來是因爲他們眼下是北方草原最大的勢力,二來因爲他們也是在北方草原與大唐關係最爲親密的一支。

“祝賀大唐萬年、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回紇使節的讚詞並不算長,禮單卻是更爲的普通,無非在就是多少隻羊,多少匹馬之類的。草原上也沒有什麼特別珍貴的禮物,寶石之類,也多是從西域交易過來的。

李二又一次示意讓李元興來說禮物。

李元興向前一步:“給你們的回紇的禮物,就一樣吧。明年起你的羊奶、羊毛收購量加一倍,收購價加一成半!”

“謝,謝秦王殿下。不,謝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

回紇使節興奮的已經有些語無綸次了。

李二身爲皇帝,自然還是要加禮的:“朕再賜你們回紇,馬鐵一萬斤,雪鹽千斤,並特許每年可交易雪鹽萬斤。大唐皇家學院入學三百人。免費一成!”

“謝大唐皇帝陛下,謝大唐秦王殿下!”

聽起來,回紇的似乎在價值上少了契丹人,但回紇的卻是一個長期的買賣,今年增加了明年還會增加,這是遠利,契丹人只是一次性得到的多了一些罷了。

更何況,契丹人出了是戰馬,回紇人只有一千匹馬,多是些不值錢的羊。

第三個,則論到西突厥,無論怎麼說,西突厥也是大唐周邊眼下最大的勢力了。

至少吐番與吐谷渾沒有派人來之前,西突厥就是最大的。

接下來第四個就是高句麗了。

眼看著西突厥使節帶著一臉的興奮進入在大殿之中。

這也讓高句麗使節團這會的心情卻是在忐忑不安之中。

大唐已經有重量級的臣子喊出誓不與高句麗結盟這麼一說,雖然大唐皇帝貶了這個臣子,可不代表其他的臣子沒有同樣的心思。

眼下,看頭兩家的禮物,自家的禮物雖然不算輕,但想要回遼城與建安,卻是遠遠不夠的。原本高句麗王室認爲,他們這樣的禮物,至少也是其他各邦的十倍,甚至於更多,可眼下看來,只是勉強高於回紇人,還低於契丹人。

“尊貴的……”西突厥這一次來,有著和親的心思,禮物是相當的重呀。

在念過足有三千字的讚美之詞後,西突厥人開始亮禮單。

“兩萬匹良馬,兩萬斤黃金,奴隸十萬人,寶石十箱。”

很簡單,卻有著巨大的衝擊力。那西突厥使節直接叫人把寶石擡了上來,上各色的寶石,最小的一塊也有拇指大小,這一箱放在後世的現代,李元興都不敢算了,這個價值大到嚇死人。

好在西突厥人還沒有發現和田玉,否則……

李元興心中震驚呀,原本歷史上,西突厥爲了和親,是良民一萬,黃金一萬。現在的數量加了一倍,而且還有奴隸十萬人,寶石十箱。

這些東西,都是作不得假的,奴隸十萬李元興已經知道,雖然沒有完全的運來長安,但最多再有十半個月,這些馬,還有奴隸就會進入長安城。已經進了大唐國界的東西,是絕對不能再出去的。

李二也是嚇了一跳,這個禮要如何回呀。

如果對方是來和親的,這個要如何拒絕。

李元興深吸一口氣,好在他得到李孝恭事先的信件,知道西突厥運了大量的馬匹還有奴隸過來,否則這麼重的東西,光是回禮就讓大唐吃虧到姥姥家了。

“西突厥的誠意本王看到了,來人,將本王準備的七號、十三號、二十一號、三件禮物擡上來。”李元興在皇宮之中堆了不少的東西,就是爲了應付這樣的情況的。有些邦國可以給些非常實惠的,比如契丹、回紇。

但西突厥,李元興不會,至少不能全部給這些實惠的東西。

三個號的禮物,一共是三隻箱子。其中一隻箱子有十米長,是一百個禁軍擡入大殿的。

“這些,只是其中一部分,正如貴使將這些漂亮的寶石一樣。”

“謝尊貴的秦王殿下!”西突厥人明白,在這裡提出和親是絕對不可能的,只能是增加兩國之間的善意。大多數西突厥貴族都認爲,和親的目的只是爲了增加兩國的情誼,只有眼下的西突厥大可汗純粹是爲了女人。

第一箱打開,一箱九層,每層一個木盒。

有小太監當著所有人的面,將木盒全部打開。

“啊……”整個大殿上無論是大唐的臣子,還是西突厥的使節都不由的驚呼了一聲。

盒子之中什麼?

九盤,每盆八十顆珍珠,清一色一釐米直徑的,這對於大唐的人而言,這樣大小的已經是珍寶了。更何況,每盤八十一顆大小完全一致。更爲驚人的是,九盤九種顏色,這一箱放在長安城當中,以珍珠的重量計,值二十倍黃金的價值,而且是有價無市。

試問,誰會拿這樣的東西出來交易。

“尊貴的大唐皇帝陛下,尊貴的大唐秦王殿下,請允許小臣在殿外展示大唐的回禮。”

“準許!”李二暗贊,這使節很有眼色呀,這種時候自然要向雙方都有面子的。(未完待續。。)

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656節 死磕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753節 戰國始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178節 宣戰!第696節 破石頭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753節 戰國始第26節 縣男虛爵第430節 武(二)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562節 怕死了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190節 文明(一)第83節 全瘋了!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58節 李墨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449節 加糧稅第309節 趙州橋第49節 天價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719節 獨木橋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668節 慾望第207節 分糧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375節 瓷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860節 定策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50節 女財神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858節 急務!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105節 火計(三)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228節 身世第859節 深談
第58節 大唐富國計劃(三)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338節 悲慘之夜第851節 李元興的南美公關第656節 死磕第489節 一箭四隻鳥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753節 戰國始第66節 現代的大唐vs突厥第120節 單騎傲千軍第342節 又被罰俸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178節 宣戰!第696節 破石頭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220節 茶商們的野望第753節 戰國始第26節 縣男虛爵第430節 武(二)第443節 黑科技時代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562節 怕死了第510節 第一個留學生第446節 守礦區的將軍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190節 文明(一)第83節 全瘋了!第505節 兩位皇帝都想打仗第550節 樂民園開園前一日第758節 李墨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749節 最賤的名士第189節 李元興‘碩士’三第773節 唐之羽林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490節 初現軍民情(一)第449節 加糧稅第309節 趙州橋第49節 天價第420節 不要小看餐桌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790節 唐軍英武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719節 獨木橋第710節 新皇宮夜宴第668節 慾望第207節 分糧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159節 室韋與靺鞨第375節 瓷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898節 李信之墓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54節 鋼鐵鑽山獸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860節 定策第78節 書印出來了第502節 大唐子民下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250節 以身飼虎的和尚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第50節 女財神第518節 報紙的威力(三)第119節 秦王討逆第214節 悲慘的武氏兄弟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906節 穿越價目表第536節 高句麗獻禮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756節 喜事要來第86節 新秦王還稚嫩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858節 急務!第694節 意外的計劃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105節 火計(三)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647節 高句麗歷史上最成功的反賊第427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第762節 西北勞軍第252節 和尚不好混第382節 寒冷的春雨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626節 唐式養生功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33節 價值十億的女人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365節 什麼是秦王第283節 玄武門開機第228節 身世第859節 深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呼玛县| 夏邑县| 永登县| 青阳县| 红桥区| 金山区| 张家口市| 江山市| 麻城市| 库尔勒市| 渝北区| 开江县| 建瓯市| 淅川县| 元谋县| 行唐县| 富源县| 志丹县| 四平市| 克东县| 上饶市| 安宁市| 西藏| 黑龙江省| 江达县| 吉木萨尔县| 玛纳斯县| 二连浩特市| 高青县| 金沙县| 伊川县| 石台县| 祁阳县| 织金县| 偏关县| 儋州市| 上栗县| 上思县| 乌恰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