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82節 誤差十公里

從夏州到蘭州沒有直道,但路也不算差。十天之後,李元興到蘭州。可卻沒有進城而是直接再往西,走了十公里之後開始轉南。向著河州的方向而去。

蘭州守將帶著兩千兵馬跟上了隊伍,並且通知蘭州全部的軍力進入戒備狀態,隨時準備出戰。

河州是邊疆重鎮,絲綢之路一個小小的分支點。

但河州距離吐谷渾只有不到二十里。

“報,大唐秦王旗,大唐秦王旗!”一個小校一路跌跌撞撞的衝進了吐谷渾大谷山守軍主將的帳篷裡。

“你說什麼”大谷山守將沒聽明白。

?T Tκan ?¢O

“大唐,大唐的秦王,那位秦王到了河州。”報信的人已經有些語無論次了。

大唐秦王!

不用帶兵還是不帶兵,他一個人就能夠給周邊各邦帶來足夠的壓力。那神鬼莫測的兵法是其一,大唐秦王只要在戰場之上,大唐軍士戰力至少提高一倍。

“來人,準備厚禮。速去多瑪城報三王子殿下。”

深吸一口氣,大谷山守將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不管大唐的秦王殿下到這裡幹什麼,吐谷渾都不能輕視了,自己的身份太低。要去拜見也必須是王族親往,先派人送去禮物以示好,看看反應再說。

李元興這會在幹什麼。

拿著地圖正站在一片荒地上發呆。

李嵐姍告訴李元興,那地點就在劉家峽與炳靈寺之間。而且給了詳細的距離。

“給了距離有個屁用。難道還要拿上尺子量到這裡來嗎?誤差一度到了這裡就是幾公里。”李元興罵著,然後看看手中的那個經緯度測量儀,別說這東西是軍用的,就是神仙用的也不行,沒有gps,不可能自動訂位的。

李元興向四周看了看,一千多年的時間,地形也肯定會有變化。

這些山,這些谷似乎相差不大呀。

“李元昌,拿上算盤。帶上幾個人準備著。還記得路上五郎給你教你那個函數的計算方式法。今個就是用的時候!”

李元興要幹什麼。沒有人知道。

親衛們都在一圈列陣守護著,崔瑩瑩等人距離幾百米外的棚子中。近前的棚中李元昌帶著幾個算學高明之人已經擺好的架勢準備著。

李元興先是在地上擺了一個圓盤,這是出發前精心製作的,圓盤是拼接起來的。直徑達到了八米。上面用的刻度也是按後世的釐米計算的。

幾個工匠利用吊繩的方式在地上的打柱子。然後調整圓盤的水平。

最後同樣利用吊繩的原理在圓盤上立了一根柱子。

沒有gps。李元興只好利用手動的方式測算經緯度,十公里的誤差太可怕。但如果能在一千米內,或者是一百米內。李元興就一定會安心的。

工匠們速度不慢,總算是在中午之前完工了。

李元興一直沒有離開那個圓盤,午餐吃了兩個肉夾饃,喝了幾口茶水。

“報,桿長與影長相同!”有站在圓盤上觀注尺度的人高喊著。李元昌帶著手下幾個算師立即緊張了起來,動作幾乎是一致的,每個人都將算盤擺在自己面前,打開白紙,然後拿上硬筆。再將李元興給的修正值表格打開用鐵條壓好,等著下一個數值出現。

旁邊放著一個古代計時用的日規。

李元興眼睛眼著那標桿,也在手上的經緯儀上輸入了數值。

報數的人快速的將李元興給他的那個秒錶清零,開始計時。

整整半個小時之後,再一次報數:“報,影長……”

李元興用的是後世的時間,還有地點。不過,他也玩了一個小小的花招,大唐這邊卻是以長安城新皇宮的宮殿正中爲經度原點,換算這兩種非常非常的容易,只需要後世電腦上加一個小小的程序就可以完成了。

李元興計算的後世的經緯度。

而李元昌等人計算的則是大唐的經緯度。

以長安零點爲零度。

經過三次測量,李元興手上拿的機器大概算出了現在李元興所在的經緯度。但同樣也是有誤差的。

李元興用機器上的電子指南針指了一個方向,李元興就在地上畫了一條直線。

“來人,給我量出十二里又三百步來。”李元興下令了。

李元昌這時卻說道:“以司南所指的方向,五哥的方向不錯。只是應該再長一些,十三裡又六百步!”

李元昌計算時緊張的滿頭都是汗。

他在與其他幾人對了數據之後,認定了一個距離,至少已經非常接近李元興所作的位置了。至於說,李元興只是站著,也沒有用算盤,他不意外。五哥是星君,連這點本事也沒有的話,就不是星君了。

可李元昌畢竟年輕。

他想證明自己有才能,足夠的優秀,所以他提出要再往前一里多遠。

李元興卻笑著點了點頭:“依七郎所言,在那裡重新建一個平臺,明日午時再測。”

“是!”李元昌很是興奮。

李元興回帳篷休息去了。金德曼卻來到李元昌身旁:“幸好你是皇家的漢王,你剛纔是在懷疑秦王殿下的測算嗎?還是認爲你比秦王殿下更加的高明呢?今天的事情我卻是明白一些,秦王殿下只是在教你們如何測算。”

李元昌也是嚇了一跳,金德曼的意思他懂,在秦王面前搶著出頭。這是大不敬呀。

不過,李元昌想了想後卻也不害怕:“五哥仁厚,不會計較這點小事的!”

“你可知道,這測算之用?”金德曼又問道。

“這測算?五哥給了一個數值,又給了測算的辦法。就說要找到這個地方?”李元昌還沒有搞過政治,他懂的最多的是書畫。

金德曼淡然一笑:“你們大唐如果精通這種測算的人多了,大唐的軍用地圖會精準到十步之內,將軍們作戰的便利之處,你一問那些將軍們就知道了。”

李元昌聽到後,就往陸毛鋒那裡跑。

一問之下,陸毛鋒說道:“這個測算倒是極麻煩。不過要是不考慮那麼精準,隨便立個桿子用繩子測量長度的話。野外行軍的路線不需要嚮導也可行,數只部隊的集結,卻是可以級爲精準的。”

陸毛鋒心說,秦王殿下找的是十步之內的位置。

可行軍打仗,十里範圍內就已經是極準了。

次日,依然還是原樣,在圓盤上測算著位置。李元興不認識李元昌算錯了,因爲現代與大唐經緯度的轉變,肯定是會有一些誤差的。只是幾百米,已經讓李元興很歡喜了。將來,李元昌可能會是大唐第一位地圖局的局長。

又是幾個時辰的忙碌。只是這一次,李元興更多的是看,主要幹活的是李元昌帶人。

李元興看著手上的機器,又看了看李元昌正在對著司南比劃著角度。

“五哥,向東南再五里二百步。應該就差不多了到五哥所說的地點了,我們測算的沒有錯,只是這司南的角度似乎並不準。只可惜沒有一個可以精準到千分之一的。這個差了一絲,十里之外就差了半里地呢!”

李元興很滿意李元昌的說法。

原本李元興還想著,花上十天半個月找到地點呢,現在倒是小看大唐軍士的力量,開山鋪路,就沒有李元興到不了的地方。只是李元興的華麗馬車留在了河州城中,那車子太大是進不了山,入不了谷的。

第三天,李元昌帶著人繼續測算著。

顏師古這才問道:“殿下,您是在找什麼?”

“找骨頭!”李元興笑著轉回頭來,顏師古搖了搖頭:“老臣不信,殿下興師動衆。而且這裡與吐谷渾只有幾十裡,殿下到這裡來要當真是找骨頭。什麼樣的骨頭才值得殿下親自到這裡來呢?”

“等著看吧,到時候你會明白的。”李元興依然沒有明說,因爲他不知道是否挖得出來。

崔瑩瑩也好奇,他問了,可李元興就是不說。

“五哥,再往東八百米,就是五哥所說的位置。”李元昌興奮的跑了過來,李元興一看手中的儀器,推算的位置相差不多,可以說誤差就在一公里範圍內了。

李元興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陸毛鋒,傳令。”

“在!”陸毛鋒高喊一聲,周圍所有的人,無論是將軍,校尉,軍士,還是工匠僕役都挺直了身體,跑了這麼遠,他們都不知道秦王殿下要幹什麼,終於等到秦王殿下的命令了,這如何不讓人激動。

“騎兵外圍守護,三十里範圍內任何人不得靠近。羽林衛內圈守護,擅闖者斬。所有戰兵,輔兵除必要的伙食、醫療之外。脫去軍甲,開始挖。所有人不得未經本王允許之下使用爆雷管,所有工作必須純手工。一但看到有骨頭,或者是類似骨頭的必須立即上報本王,謹記不得損傷到任何一塊骨頭!”

骨頭,挖骨頭?挖什麼樣的骨頭?

所有人都愣住了,他們跑了上千裡花了這麼大功夫竟然是來挖骨頭。

可以說,如果不是李元興親自下令,怕是就會有軍官前來問原因了。(未完待續。。)

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259節 孤第637節 起飛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節 秦嶺小莊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10節 炭哥第104節 火計(二)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623節 出雲城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364節 刀客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430節 武(二)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753節 戰國始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763節 邊戍(上)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846節 再巡邊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4節 又穿越了?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228節 身世第846節 再巡邊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295節 箭神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876節 不列巔第627節 新聞第83節 全瘋了!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103節 火計(一)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591節 回長安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92節 甘蔗園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216節 失算呀
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169節 危言聳聽第341節 惡趣味的女人們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51節 我的農莊我的家第62節 愛學習的混混第791節 租地百年第259節 孤第637節 起飛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114節 回紇使者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3節 秦嶺小莊第310節 大唐第一次國民大會第10節 炭哥第104節 火計(二)第472節 神奇的火第623節 出雲城第757節 紅紅的喜字第124節 大唐秦王殿下第11節 來自仙界的禮物第364節 刀客第487節 軍隊的核心利益第589節 捨得與捨不得第430節 武(二)第904節 軍隊集體旅遊第200節 本王只關心結果第7節 帶回大唐的禮物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205節 用人之道第753節 戰國始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212節 各種痛快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603節 金子、銀子!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611節 七世家的產業結構第501節 大唐子民第182節 六十四本表章第763節 邊戍(上)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164節 秦王儀仗第866節 世家的武裝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643節 牛進達VS 乙支文德第846節 再巡邊第769節 春耕與戰爭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893節 醫仙臨世(三)第340節 秦王英明第351節 耀州直道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第4節 又穿越了?第807節 小店搬家第520節 用牛刀殺螞蟻第228節 身世第846節 再巡邊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632節 倭人小策返第295節 箭神第100節 大唐vs突厥的第一場血戰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876節 不列巔第627節 新聞第83節 全瘋了!第184節 秦王的邀請第46節 葉秋霜的第一次發狠(二)第133節 賜回紇驚天大禮第675節 一根棒棒糖第822節 大唐人的傲氣第616節 全力開動的戰爭機器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892節 醫仙臨世(二)第541節 耀州總動員第384節 白鶴展翅第905節 玄奘與秦王第885節 核心技術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36節 大義凜然私房錢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833節 災後重建的考慮第103節 火計(一)第334節 春耕忙、彈劾多第784節 大唐沒有殖民地第591節 回長安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275節 圓房的壓力第401節 大唐神藥第393節 金瓜,金瓜第792節 甘蔗園第715節 絕對不能放過棒子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575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文明第216節 失算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侯马市| 芦溪县| 勐海县| 龙山县| 徐汇区| 茌平县| 湘乡市| 云浮市| 潮安县| 安溪县| 辽阳市| 平安县| 吉首市| 兰坪| 博乐市| 周口市| 屏东市| 夏邑县| 阿克苏市| 普陀区| 尚义县| 通辽市| 屏边| 隆尧县| 梁山县| 黄梅县| 齐河县| 城固县| 舒兰市| 喀喇沁旗| 哈巴河县| 平罗县| 桃园县| 江永县| 双辽市| 万盛区| 平塘县| 正镶白旗| 大兴区| 抚州市|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