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92節 甘蔗園

不得不說高白揚還是非常有本事的,這一次租地,大部分的良田都不是空地。.

錦只是結算的一種方式,各種大唐的貨物都可以成爲結算的方式。

高白揚給當地村民算了一筆賬,他們自己種米,一種自己連一斗精米都吃不到,吃的全是那些雜七雜八的食物。

地或者是租,或者是賣,然後給大唐人種田,保證天天有精糧吃。

而且每十天還有一次肉,每個月還有一些點心,每年到了新年的時候,還有打賞。

牛進達粘了一個不算小的光,他來的時候,這裡已經有超過二十萬畝地種上各種作物,其中光是甘蔗就有十五萬畝。

這個時代的甘蔗不能和現代的比,出糖率肯定是比不上的。

當地人種甘蔗用的是根與節兩種辦法,根就是切根移要,甘蔗的節上有時候會長出根來,這就是種節的辦法,無論怎麼種,無論成活率有多少,原本的荒地裡爲了賣一個好地價,硬是給全部種上了。

而且種的極密就是怕有些長不活。

李元興的船距離還有近百里的時候,海邊瞭望塔上就看到了巨大的船隊。

牛進達到這裡纔剛剛一個月,其間還讓王霸派船給分了些糧食,眼下他這地盤連一個象樣的院子還沒有建起來呢,所有的水泥都優先給碼頭用了。

靠近海岸,停船,換小船。

李元興站小船的船頭,身上還是那件最簡單的細白麻圓領衫,腿上是簡單的直筒褲,還是非常輕薄的那種。棉布的工藝李元興想的簡單了,現在織出的布料當內衣還行,外穿還是不夠結實。

所以李元興選擇了在大唐技術已經足夠成熟的細白麻。

用的原料就是王霸那裡搞到的極品細麻軟纖維。

牛進達帶著自己親信手下在岸邊列陣,他身後半步站在兩個穿著絲綢,那款式有些不同於大唐的男子,兩個人都哈著腰,似乎正在聽著牛進達訓話。

李元興笑笑示意小船不用急,穩一些就好。

牛進達就是在訓話,別看他是外來者,可拳頭大,銀子足,寶貝多。所以牛進達升級成爲了牛大爺,當地的官,還有土著的族長見到這位牛大爺,自然是極爲恭敬的。

“你們兩個,剛纔眼神之中似乎不怎麼恭敬。”牛進達的語氣帶著幾份嚴厲。

其中一個大著膽子:“這個,您說那小船上的就是大人物。可咱們這裡大人物,怎麼也不會穿的和平民一樣。身上連貴重的絲綢也沒有,難怪咱們這些小人物會看走眼!”

“哼!”牛進達冷哼一聲:“恭敬些,少說廢話!”

牛進達冷著臉訓話的時候,小船已經靠岸,最先靠岸的不是李元興的船,而是裴喜的。衛隊列陣,鎧甲明亮,劍光閃閃。

“末將……”牛進達趕緊迎上來,行了大唐軍禮。

李元興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牛進達後笑了:“早知道換軍鎧了,隨意些就好。”李元興輕輕的拍了拍牛進達之後大笑:“牛將軍真的不怕熱呀,竟然是全套軍裝。本王考慮不周,在這裡天氣炎熱,應該考慮一下讓兵部準備一些這裡用的軍裝。去換了吧,別熱出毛病來!”

牛進達也是爽朗的人,正式見過禮了,也隨意的一些。

當下就把軍裝給拖了,只穿著一個大褲衩子加背心,光著腳笑呵呵的站在李元興的身旁。

似乎這位大人物很隨和呀。

兩個當地人的眼神有些變化。

負責翻譯的也是一個當地人,原先與大唐作過生意,會寫會說的。看到兩人的反應,靠近了過來:“你們要再是這種輕視的心思,怕是你們全家會死光。”

當地的那個官擡手就要打,可那個翻譯卻是冷冷一笑,指了指自己領口的那精鋼徽章。那是牛進達給他的,代表著牛進達的部下。雖然與其他人的有些區別,但這個翻譯卻感覺腰板是硬的。

當地這官當真不敢打下去了。

翻譯再次冷笑:“聽說過高句麗嗎?”

當地的族長沒聽過,可這個官卻是聽說過。

“就是那位笑咪咪的,看著一臉和氣的大人物。高句麗人太狂,被這個大人物一天時間就毀了他們的都城,第二年大唐的將軍們掃平了高句麗。給你說這些,我纔是真正的好心。以後有機會往北邊去了,就去打聽一下,大唐秦王是什麼身份。”

“什麼身份?”兩人同時問道。

“大唐皇帝之下,萬萬人之上。揮手之間,就可以讓一國永遠消失。可反過來,聽話的卻是可以富足無比,原本象野人一樣的濟州濟夷族,現在最窮的怕都經你們兩個人富。”

這話,當地的這小官不懷疑。

唐人的柴刀就已經讓當地下接受不了,那麼好的鋼,卻是用來作柴刀的。那柴刀比他這裡正規軍的武器都好太多了。這還不算那精鋼製作的盆、碗、還有罐頭盒子。再說絲綢這東西,唐人根本就不在乎絲綢,誰家沒有幾匹。

兩人正發著呆,李元興和牛進達卻已經走了過來。

那翻譯趕緊就點頭哈腰的迎了上去,一位族長一個官,卻反應慢了一步。

李元興很和氣的點了點頭:“本王遠道而來,聽聞貴邦熱情好客,牛將軍以及部下在這裡卻是受到了極大的照顧,本王有些許心意,晚此時候從後面的船上運下來,一定不要拒絕呀,這是本王給當地百姓的一些心意!”

李元興很刻意的把當地百姓幾個字唸的極重。

設宴什麼的,李元興婉拒,對於這些人的宴會李元興不認爲有什麼特別有趣的。

隨便派了幾個官員代表一下參加宴會就是了。

走在甘蔗園之中,這裡原本就是一些早些當地人就種下的甘蔗,有一些錯季節的已經成熟,幾個當地人天在砍甘蔗,然後放在揹簍之中。

裴喜拿過一節,雙手捧在了李元興的面前。

李元興接過後,又要了一把短刀,削了削咬了一口。很甜,卻非常粗糙,咬在嘴裡感覺很難受,象是塞了一嘴的甘蔗渣。

可心裡卻是很高興的。

現代的甘蔗,其實就分爲兩種,一種就是直接咬著吃,更偏向於水果一流。而難以入嘴,卻榨糖效果更好的,纔是製糖用的甘蔗。

李元興啃了兩口,隨手又遞給了牛進達。

牛進達卻是笑了:“殿下的運氣不好,這甘蔗有啃著好吃的,卻沒有難啃的榨出來的糖多。”李元興沒笑,反倒是冷著臉:“你就不會把這兩種分出來,難啃的用來榨糖,好吃的用船運中原去?”

牛進達連連點頭,只是嘿嘿的傻笑著。

牛進達可以裝糊塗,但他的手下不會,當下就有人記錄這條命令,先把甘蔗的品種分清再說。

李元興靠近牛進達,壓低的聲音:“老牛,你晚上和馬周聊聊,他有一個壞點子可以讓你完全的控制這力,兵不血刃!”

牛進達的表情也變了,變的有幾分嚴肅,用力的點了點頭:“老牛一定用心辦事。”

李元興轉爾哈哈一笑:“有沒有去從馮盎那裡弄些橡膠種子呀。”

“老馮也是黑貨,某不和他談。兵部候尚書自然會給衆兄弟們艸心的,雖說他老馮辛苦育種不容易,但這個要價不能太黑。”

這些對話就是閒話了。

走在後面的崔君肅跟了上來,看似很隨意的問了一句:“牛將軍這裡已經有出糖了嗎?”

“只有粗糖漿。”牛進達如實的回答著:“這裡沒有發現好的石灰礦,而且這裡也沒有建成工坊,所以只有一個榨糖坊。所有的糖漿裝桶,華亭那裡有商人收貨。”

“多少斤?”崔君肅很直接的問道。

“差不多一畝出八百斤,聽那些商人說,那些糖漿一畝出雪糖差不多六百多斤吧。所以比精種的甘蔗出糖少了許多的。”

牛進達說精種的,自然就是馮盎那裡種的。

馮盎在廣西與中南半島邊界處,一畝出雪糖幾乎就達到一噸了。

甘蔗、橡膠、米。這三樣在大唐有著巨大的市場,崔君肅甚至考慮上表,要求大唐限制糖類產品進入大唐,只允許大唐自己封地出產的運入大唐去。

牛進達陪著這些權貴們閒聊的幾句之後,就急急的往海邊的營地去。

馬周正在指揮著搬貨,上面有許多來自大唐的食品,還有罐頭,酒,糖果之類。特產就是白麻布,絲綿還有一些竹製的家用品。

“牛將軍!”馬周低級低,趕緊放下了手中的活迎了上來。

牛進達壓低聲音:“聽說,你有好計謀!”

“這個,不是下官有。只是下官負責幫助牛將軍執行這個計謀,以達到……”馬周還打算解釋,他只是執行者,不是計劃的制定者。牛進達那裡有興趣聽他說這些閒話,立即就說道:“別廢話,快告訴老牛怎麼幹。”

“這些東西,就是第一步!”馬週一指那大堆的貨物。

牛進達不解。

馬周繼續解釋:“這些,殿下說過了是感謝牛將軍在這裡受到的照顧,是給這裡百姓的。和這全是些小東西,可以說家家戶戶都用得到。這些拉過去,不知道那個小官,還有他們的族長會怎麼樣?”(未完待續。)

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59節 深談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285節 大史記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148節 唐玉米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99節 秦王犯險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140節 武曌!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277節 換防令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276節 媵妾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414節 紅粉劫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753節 戰國始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387節 榮歸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216節 失算呀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751節 海盜?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83節 全瘋了!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515節 名之戰!第670節 定江山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276節 媵妾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89節 秦王威武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198節 秋之意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
第406節 驕傲的老農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376節 十歲的四等匠第257節 這算是陰謀嗎?第418節 小道消息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59節 深談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803節 超級豪賭第285節 大史記第648節 暴政、酷吏第799節 世界地圖(上)第734節 驚天陷井第148節 唐玉米第551節 樂園民開園之日第99節 秦王犯險第292節 大閱兵(中)第116節 反間突利小可汗第140節 武曌!第644節 鋼鐵VS意志第688節 棒子的泡菜危機第537節 高句麗對秦王的第一次反擊第538節 淡定的秦王第277節 換防令第272節 大婚之後是大戰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92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二)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423節 一對珠花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863節 血紅玫瑰第40節 李元興與魏黑子的雙簧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439節 秦嶺深處第276節 媵妾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264節 小小一坑第353節 量產熾羽甲第826節 倭人鎖國第745節 全明星陣容第325節 玄武門的真相第378節 病危的老將第223節 秦王微服工坊區(三)第685節 國家級絕密!第414節 紅粉劫第491節 初現軍民情(二)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424節 迷茫的靈魂、火辣的身體第35節 大唐的第一個僞工業流水線第753節 戰國始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5節 櫃爺是牛人第387節 榮歸第552節 長安、長安!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686節 熊貓級人物第638節 唐之武安第34節 大唐的農業合作社第41節 縣令杜子春第60節 爲田而喜,而泣第478節 繼續搞事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741節 秦王莊的夜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216節 失算呀第549節 樂民園開園前兩日第751節 海盜?第8節 大唐第一強盜第333節 軍神要出征第608節 耀州的兔子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83節 全瘋了!第394節 過而能改第419節 跪了一地請罪的第479節 三句話與新的遊戲第810節 弄點錢、弄點人!第573節 史上最龐大的地下會議第91節 長孫皇后的夜宴(一)第288節 武德除夕第118節 制肘之人第871節 次遠通道第534節 蕭瑀罷相第738節 留下一個傳說(三)第572節 現代的新年夜第233節 茶之道傳天下第36節 狂熱的大唐商人們(一)第515節 名之戰!第670節 定江山第440節 惡客上門第276節 媵妾第456節 把黑科技進行到底第89節 秦王威武第29節 賣身救母的少女第496節 是誰不安份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198節 秋之意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755節 惡趣味的大唐皇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平和县| 永登县| 苏尼特左旗| 柳河县| 深水埗区| 裕民县| 云霄县| 会泽县| 秭归县| 阜康市| 通州市| 昭苏县| 龙泉市| 邻水| 东乡| 漳州市| 汝阳县| 岐山县| 河西区| 平原县| 惠来县| 乐清市| 中牟县| 花垣县| 道孚县| 峨山| 任丘市| 土默特左旗| 慈利县| 东辽县| 阳高县| 贡山| 宜宾市| 宜都市| 连江县| 界首市| 灵丘县| 锦屏县| 固镇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