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

甜味!可能是大唐人許多人一年都未必有機會品嚐到的味道。

糖,在大唐絕對是奢侈品,在肚皮的溫飽都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讓舌頭有享受的機會,絕對是極少數人才能夠享受的奢侈生活。

李二帶著一千多斤的金瓜回長安的時候,甚至有許多宮中的太監都在私下向管理御廚的總管太監打聽,這金瓜分到他們主子的宮中會有多少,什麼時候會分配。

特別是那幾十個只有一斤大小,精緻又漂亮小金瓜。

李二命令司農寺的人去查問過,真正要等南瓜收成要到夏天了,現在成熟的這些,一來是品種就是早熟的,二來是原本在暖房之中就成苗,甚至還有些已經是掛了果了,移出來自然是一兩月時間就完全成熟了。

當晚,崔瑩瑩用小銀勺將一久南瓜放在嘴裡,滿意的點了點頭:“真甜,果真是這見了光的比暖房之中更甜!”

李麗苑也吃了一口,卻沒有提南瓜之事:“今個卻是有些亂了,見了那些妃嬪們卻是不知道禮節了。按這個規矩來說,要是真正皇家大宴,那我們坐在那裡?”

李麗苑問的是身份等階的問題。

自從李元興那工匠、軍卒分等階之後,大唐的各層面上的等階分的更加的森嚴了。

秦王側妃,與皇宮之中四妃相比,應該是低半等。比起才人之類,肯定是高了。但與九嬪相比,是高是低,卻讓李麗苑摸不清頭腦。

崔瑩瑩擦了擦嘴後,不緊不慢的說道:“是咱們秦王身份高貴,我等纔有高貴身份。普通的親王自然是不如的,但我們至少與九嬪身份相當,甚至更高一些。面子上,擺成一樣,卻也是我們大度!”

別外兩女也點頭稱是,她們並不認爲自己的身份會低。

次曰,長安七成以上的報紙,但凡是與官家有所聯繫的都在頭版頭條以孝感動天爲標題,請大儒、名士寫了評。

以孝爲題。

六皇子李愔少時頑劣,百善孝爲先,縱然有些許頑劣,卻是本心向善,可成大器也!

然後以大唐報這樣的官方報紙發出公告,長安一百零八坊間,各坊選出至孝之人一名,孝德之人十名,朱雀門午時賜賞。

誰孝、誰不孝!

鄰里之間自有公論,公認的孝子不用選,百姓們眼睛是雪亮了。大唐初年民風純樸,還沒有誰幹出那種開著奔馳冒充窮苦之人領低保的事情。

“老槐街甲字十三號,胡家二郎,長兄從軍後,照顧病癱臥牀老母八年整,老母依然健在,身無臥瘡。大孝!長樂坊衆老一致公推,長樂坊至孝第一人。以下,列出孝子、孝女、孝媳三十三人,請衆鄰里公推!”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者,在自己所住的坊間大聲的宣佈著。

坊官站在一旁,這樣的事情由坊間宿老來處理,遠比他這個官方更合適。

而且宿老推薦,就算有什麼偏失,百姓們也多會體諒。

披紅、遊街。

前面擡著的就是那個巨大的二百零二斤的南瓜,後面跟著的是九十七名至孝之人。一百零八坊,因爲有幾坊原是窮苦的貧民區,現在被李元興給拆了。人都已經搬走,有的去了秦王長安縣,也有的去了耀州。

東西兩市,是市集,所以不參評。

長安城東南曲江池佔了兩坊地,所以實際被評出的,只有九十七人。

孝子游街,本就是一件大善之事,有數百名士作詩留文。

朱雀門前,李二手捧著一把長刀在李淵面前躬身一禮:“皇兒與朕共謝天地!”李淵握著李二的手,一起揮刀,將那巨大的南瓜一分爲二。

切南瓜,這樣的大禮,沒李愔什麼事了。

取下頂端大約三四斤的一塊,放在錦盤之上,有禮儀高喊:“皇子愔,爲其母下田種下天賜金瓜,此金瓜每隻大小約有二十斤,最大不過三四十斤。上天感念皇子愔孝,天降祥瑞,此金瓜重二百零二斤,今曰與長安仁孝之人會食,共謝天恩!”

如果李元興在,肯定會抱怨一句,不就是一個大南瓜嘛,怎麼又搞了一個祭天的儀式。

李二很興奮,李淵更興奮。

他們喜歡祭天,特別是這種祥瑞的祭天。

御廚出手,刀功了得。二百斤的南瓜去籽後,除了最先取下的一塊外,分成了近三百塊大小,外觀,幾乎完全一樣的三百個小塊。一塊過好現在的重量就是七兩上下。

然後,又有十幾個普通大小的南瓜,再次分配,切出了一千多塊,同樣是大小均勻。

九十七至孝,每人有一塊七兩重的大南瓜,然後還有一個普通的小塊。還有四兩米。

“金瓜煮粥亦可直接蒸食!”

普通的孝子,每人二兩米,再加普通的南瓜一塊。

在領到南瓜之後,衆人謝聖上恩賜,感謝上天賜福。

午後,李二坐在書房之中,似乎可以聞到整個長安城都飄著南瓜粥的香甜之味。搖了搖手邊的小鈴鐺,高公公聽到鈴鐺聲,趕緊把手邊的小罐蓋好交給了小太監,擦了嘴,進了李二的書房。

下面的人這是孝敬高公公,一小碗小米南瓜粥將在罐中給送了過來。

進了書房,李二一邊翻看著公文一邊問道:“朕似乎聞到,長安城都飄著金瓜粥的香甜!”

高公公心中一緊,請準備請罪,可看李二臉上那不經意的笑容,立即改口說道:“這個老奴倒是知道,聖上您賜福長安孝子之後,老奴有派人去城中看看。下面的人有回報說,大半的孝子都在家門前架起大鍋,把發下的金瓜給煮了,分食衆鄰里。這是大善,自然長安城中有些金瓜粥香甜之味!”

這個回答讓李二非常滿意。

就是在高公公準備再次請罪的時候,李二說道:“選一個二十斤的金瓜,宮中各人辛苦!”

“謝聖上!”高公公跪謝。

李二揮了揮手,高公公退著出去了。

李二放在手中的表章,從桌上拿出幾張報紙來,看著上面稱讚李愔孝德的文章笑了,笑的極是欣慰。

李愔還不知道這些,他正在工坊之中忙碌著。

還有五天就要動身了,這一次全部由三輪車運往洛陽,所有車子的檢查,路上要帶的易損配件。就算李愔幫不上大忙,可他也不斷的來回奔跑著,每一個工坊他都要去詢問一翻,就是裝種子的村寨,他都要去看看種子是否裝好,會不會被老鼠咬了。

一直到下午,李愔還沒有吃午餐呢。

當李愔回到工坊門口,竟然看到武曌的那輛人力三輪車,不知道爲什麼,總之就是心虛。

“你的!”武曌示意水思運給李愔把食盒提過去。

裡面,兩張大餅,一碗南瓜小米粥,然後就一個不足一斤的小金瓜,裝著蜜餞蒸出來的,金黃色,極漂亮的裝在盆子中。

“謝明月皇姑!”

“出發前去長安,聖上有恩旨給屈老將軍。你順便帶去洛陽!”

“是,知道了!”李愔用力的點了點頭。

他怕武曌,但心底深處卻是非常感激武曌的。

頭一次,他在李二面前擡起了頭。

李愔終於發現,自己胡鬧想引起父皇的注意,卻數次失敗。可自己努力,真正作出成績了,才猛然間注意到,父皇其餘就一直在自己背後看著自己的努力。

李愔又哭了,眼淚不住的流下來。

“又哭了呀,到長安辦正事的時候不能哭,在洛陽的路上再苦不能哭。”武曌笑著拿出手帕,可身高又差那麼一點,水思遠單膝跪下,讓武曌踩在自己的膝蓋上,然後給李愔擦了眼淚。

李愔又笑了,笑的象傻子一樣。

武曌也笑著在李愔的額頭上拍了一下:“趕緊吃完幹活去!”

“是,明月皇姑!”李愔樂呵呵的跑掉了。

洛陽,李元興正坐在書房之中發呆,手邊放著的是一份醫案。

再次翻了翻醫案後,李元興下令:“老李頭現在何處,如果在城中,讓他來見本王。”

沒一會的功夫,老李頭就來到了李元興的書房當中。

“在忙什麼?”李元興笑問道。

“殿下,那些被水淹了的地是好地,只是渠修的不好。排水不好,上水也不好。小老兒正說讓洛陽管農務的官兒去規劃一下,可說了半天他們卻不太懂。小老兒正計算著怎麼擠出一天的時間,去地頭給他們劃個線!”

李元興笑著給老李頭倒了一杯茶,老李頭趕緊起身:“折殺小老兒了。”

“無妨!本王問你,玉米什麼時候可以收?”

“殿下,以殿下那仙農冊上書,玉米分爲乳熟、蠟熟、完熟。如果要煮著吃,味道正好,也要到蠟熟中,小老兒去田間看過,到能吃那麼少說也需要再有二十天,真正成熟需要可以入倉,爲保青儲也不應太晚,放在完熟初、中,那麼也要四十天左右。”

老李頭說完,李元興微微的點了點頭。

“殿下可是擔心屈老將軍病情?”老李頭輕聲問道。(未完待續。)

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689節 對馬島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4節 李淵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592年兩個和尚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605節 瓢把子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85節 大史記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49節 天價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286節 耀州禁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9節 軍神上門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1節 天策上將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448節 華夏論!第846節 再巡邊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10節 炭哥第848節 戍軍(上)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72節 棉田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547節 百姓情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323節 約會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
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230節 這一都是真的第186節 秦王的泡饃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689節 對馬島第281節 杜如晦的病情第484節 金融改革背後的大陰謀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26節 縣男虛爵第24節 李淵第134節 新戰幕的拉開第599節 長安之富第772節 教科書式戰鬥第649節 渤海寶藏第592年兩個和尚第206節 秦王府家臣第723節 窮人不交稅第163節 學歷玷污者第605節 瓢把子第162節 不是朋友第409節 命中註定(三)第651節 長安城出大事了第903節 戒日帝國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600節 大唐第一家房地產公司第407節 命中註定(一)第147節 秦王小農第一莊第593節 秦王的表情第297節 盛世大唐第108節 李元興的坑(二)第6節 哥們富了,亮子更呆了第196節 秦王莊的奇蹟(四)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396節 百善孝爲先第718節 大唐絕密計劃第285節 大史記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775節 人質事件第821節 天英閣監國(下)第459節 軒轅神功(一)第618節 天賜九鼎第574節 李元興是偶像第125節 葉秋霜的夢第331節 面子、裡子第268節 洞房小意外第816節 人與人的不平等第886節 二伯到訪第49節 天價第111節 小小突厥也敢狂妄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286節 耀州禁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507節 養生功法第9節 軍神上門第884節 華夏的奇蹟第705節 皇宮訂計(三)第664號朝堂上的暗鬥第388節 這只是開始第71節 天策上將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448節 華夏論!第846節 再巡邊第110節 本王是李元興第10節 炭哥第848節 戍軍(上)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372節 棉田第842節 倭島侵入第2節 天下第一城第577節 出門前殺殺人第138節 大唐的軍工三產第519節 傲慢的筆客第199節 大唐的廣告學第303節 這也是戰爭第547節 百姓情第391節 似是而非的寶藏第621節 除夕盛典第323節 約會第526節 秦王的筆之刃(一)第279節 青黴素的五年計劃第20節 就是錢多燒的第798節 身份的進階第702節 翡翠出世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454節 史上最強大的新規第585節 春風滿面伊吾王第708節 嵐月公主的表章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805節 大唐第一屆夏季運動會。第883節 藍天白雲第907節 一切都因爲愛第853節 光明與黑暗第434節 李元興入獄第588節 巨獸初現第512節 高句麗貴族(一)第835節 整軍備戰第493節 唐軍第一任品德教官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67節 蒸汽工業的第一次閃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宁市| 大丰市| 鄄城县| 武汉市| 沂南县| 扶余县| 宣化县| 金阳县| 五莲县| 奈曼旗| 昌平区| 墨脱县| 偃师市| 军事| 全南县| 东宁县| 宁都县| 河池市| 晋中市| 金山区| 宁安市| 比如县| 肃宁县| 呼图壁县| 定安县| 恩施市| 闽侯县| 阿尔山市| 铁岭市| 涟水县| 建始县| 临沂市| 竹北市| 华蓥市| 平阴县| 外汇| 高尔夫| 永兴县| 东乡族自治县| 乌兰浩特市|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