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5節(jié) 哥舒翰出山

?時光非常詭異,一代名將高仙芝死了,智計百出的封常清也死了,總之,有本事的人都死了,只剩下了一羣吃嘛嘛香的笨蛋。[燃^文^書庫][www].[774][buy].[com]在此情況下,潼關(guān)人心震動,整個軍隊亂成了一鍋粥,潼關(guān)的防務(wù)體系幾乎癱瘓。

搞陰謀的人就喜歡天下大亂,一亂就可以渾水摸魚。抓住了這個機會,劉洛谷花高價買通了紈絝子弟邊龍湖,讓他特意出城打獵,夾帶著高尚出城。

因爲邊令誠斬殺了高仙芝,無意中震撼了整個軍隊,將士們害怕邊令誠都到了骨子裡。儘管潼關(guān)已經(jīng)關(guān)閉,不放任何人出入,但聽到邊龍湖要出城,守關(guān)將領(lǐng)不敢有任何異議,立刻開門放行。

高尚大搖大擺的出了城,臨離開的時候,對邊龍湖說道:“你的父親很了不起,能夠成就大事,我再到潼關(guān)時,一定去看望他。”

邊龍湖以爲這是一句客套話,根本不以爲意,放過了這個幕後總導(dǎo)演簽名的機會。

告別了潼關(guān),高尚騎著一匹瘦馬,孤零零的走在了崤山的峽谷之中。

高尚單身入虎穴,成功的將一代名將高仙芝和封常清送進了天堂,對於叛軍來說,可謂厥功甚偉。不過,他沒有心情爲自己點贊,心中的疑問揮之不去,在高仙芝以後,誰能夠充任潼關(guān)的最高統(tǒng)帥?

但是,高尚的心中很淡然,高仙芝和封常清因爲拒戰(zhàn)而死,以後,不管誰當潼關(guān)的統(tǒng)帥,都不可能高懸免戰(zhàn)牌了。只要唐軍敢出城,那麼,唐軍的失敗就是板上釘釘?shù)氖铝恕?

高尚猜得很對,有了前車之鑑,任何人都不能繼續(xù)在潼關(guān)堅守了,就是譽滿天下的哥舒翰都不能。

衝動的唐玄宗李隆基將高仙芝、封常清問斬之後,潼關(guān)羣龍無首。陷入了一片混亂。

這時,唐玄宗李隆基才發(fā)現(xiàn),自己臨時撤換了主角,竟然沒有安排另一個人替代,一時有些麻爪了。

在整個潼關(guān),邊令誠的地位最高,但這廝整人在行。統(tǒng)兵不行,何況沒有那玩意兒。沒有腎上腺素,關(guān)鍵時刻硬不起來,因此承擔不了大任。一個又一個的人選都否認了,但軍隊人心惶惶,不能沒有領(lǐng)頭羊,於是,唐玄宗李隆基下達了命令,臨時將高仙芝的部將李承光推上前臺,暫時管理潼關(guān)部隊。

唐玄宗李隆基再糊塗也知道。李承光資歷淺,人固執(zhí),心胸狹窄,人脈較低,根本就不是統(tǒng)帥的材料,無法服衆(zhòng)。想要統(tǒng)御潼關(guān)派系林立的守軍,還需一個衆(zhòng)望所歸的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作爲一個大國領(lǐng)袖。他的選擇是很多的,郭子儀和李光弼等人都是統(tǒng)兵多年的大將,足以承擔大任。但是,國家已經(jīng)爛成了篩子,到處都需要堵漏的,朔方軍和河北需要這兩個人。將他們?nèi)魏我晃徽{(diào)離,都可能造成局面的失控。

唐玄宗李隆基思來想去,腦袋都大了,忽然想到了一個人,就是哥舒翰。

毫無疑問,作爲戰(zhàn)功赫赫的一代名將,哥舒翰最有資格擔當平叛的重任。唐玄宗李隆基沒有選錯人。但是,一個問題出來了,哥舒翰身體欠佳,朝廷總不能趕著病鴨子上架吧!

哥舒翰的身體倍兒棒,起碼要比疾病纏身的安祿山要好得多,這也是楊國忠重點培養(yǎng)他的原因,咋說病就病了?

哥舒翰沒有說謊,他確實病了,而且病的不輕。男人中年得大病,一般都要從酒色上找原因,特別是有錢有權(quán)有勢力的男人。有錢有權(quán)的人有更多的資源,就是自己潔身自好,周圍的人也會拉著他下水,哥舒翰正好具備這些要素,因此也不例外。

在安祿山反叛之前,楊國忠預(yù)見到了安祿山要造反,打算採取遏制措施,因此,命令哥舒翰到長安覲見,面授機宜。

哥舒翰控制著兩個軍鎮(zhèn),擁有雄兵10餘萬,而且都是能打的關(guān)西漢子,實力足以和安祿山比肩。因此,楊國忠竭力收買,以此爲自己和安祿山叫板的靠山。

涼州很偏遠,去長安的路上,需要找地兒休息。在路上,哥舒翰順便視察了一處當?shù)伛v軍,這次視察出現(xiàn)了意外。

在這次視察中,部下安排了豐盛的酒宴,哥舒翰放開肚皮喝,又來了“三溫暖”。“啪啪啪”之後,哥舒翰弄出了一身臭汗,帶著渾身酒氣進入了浴室。

現(xiàn)代人都知道,酒精這東西不是什麼好玩意兒,喝酒之後絕對不能洗桑拿,特別是喝多了之後,幹了那事兒就更不行了。遺憾的是,哥舒翰養(yǎng)生知識匱乏,並不清楚這個道理,因此一樣沒落。

喝高了的哥舒翰進入熱氣騰騰的浴室,騰雲(yún)駕霧一般,這個爽啊!不過,樂極生悲,不一會兒就人事不醒了。

部下趕快搶救,哥舒翰醒了過來,這時他才驚恐的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大腦已經(jīng)指揮不了自己的身體了。

哥舒翰以爲喝酒喝多了,過一陣就好了,可這一陣的時間太長了,以至於耽誤了赴京的時間。

老中醫(yī)拿出了診斷,哥舒翰中風了!

中風了的哥舒翰再也騎不了馬了,被暖車拉到了長安,開始了自己的養(yǎng)病生涯。

作爲朝廷的最高領(lǐng)導(dǎo),唐玄宗李隆基很擔心哥舒翰的身體,本想讓哥舒翰安心養(yǎng)病。然而,現(xiàn)在情況到了危急時刻,潼關(guān)羣龍無首,危在旦夕,哥舒翰必須出山拯救大唐帝國。

唐玄宗李隆基發(fā)佈了詔令,任命哥舒翰爲兵馬副元帥,率軍8萬,西出潼關(guān),討伐叛軍。

哥舒翰自理都困難,更甭提帶兵打仗了,因此堅決拒絕。然而,唐玄宗李隆基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自然不願意鬆開這棵稻草,堅決讓他服從組織的安排。

自古以來,君命難違,既然唐玄宗李隆基堅持己見,哥舒翰沒得選,只得硬著頭皮上任。

走馬上任的哥舒翰壯懷激烈,唐玄宗李隆基寄予無限希望,在興慶宮勤政樓爲之送別,一陣諄諄教導(dǎo)過後。依依惜別。宰相楊國忠親自帶領(lǐng)文武百官到長安郊外爲之餞行,“長亭更短亭”。

渡過了灞橋,哥舒翰統(tǒng)兵開拔潼關(guān),當然是躺在擔架上去的。

唐玄宗李隆基在酒宴上纔看到了哥舒翰的身體狀況太差,擔心他積勞成疾,於是,命令右衛(wèi)大將軍火拔歸仁等人率領(lǐng)各自部落的軍隊跟隨哥舒翰出征。以備緩急有個照應(yīng)。

火拔歸仁是突厥酋長,也算是哥舒翰的老鄉(xiāng)。但他和哥舒翰不同。根紅苗正,他曾經(jīng)是大唐朝廷的敵人,戰(zhàn)敗降唐,因爲頗具實力,被朝廷拜爲右衛(wèi)大將軍,封燕北郡王。

哥舒翰帶來的軍隊,連同高仙芝的舊部,潼關(guān)守軍達到20萬之衆(zhòng),遠遠超過了安祿山的叛軍。

打仗靠的是人多。如此看來,唐軍已經(jīng)佔有絕對優(yōu)勢,對付叛軍具有相當大的把握。

然而,實際情況遠沒有這麼樂觀,問題很多,最重要的是哥舒翰的身體就成了大問題。經(jīng)過軍旅顛簸,哥舒翰的健康程度每況愈下。每天都被痛苦折磨著,根本就沒有能力管理軍務(wù)。

好在唐玄宗李隆基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爲他配了兩個副手:御史中丞田良丘出任行軍司馬,承擔作戰(zhàn)參謀長的職責;起居郎蕭昕任判宮,管理軍隊紀律。

哥舒翰既然無法行使職權(quán),那麼。具體工作就交給行軍司馬田良丘負責。

唐玄宗李隆基這麼安排也是可行的,畢竟,在很多時候,行軍司馬承擔作戰(zhàn)的主角,統(tǒng)帥就是同意而已。然而,這也出了問題,田良丘是文官出身。“子曰”在行,軍事一竅不通,再加上性格懦弱,萬事不敢負責,放任軍隊將領(lǐng)各行其是。哥舒翰萬般無奈,於是,就將指揮權(quán)一分爲二,騎兵由兵馬使王思禮指揮,步兵由高仙芝的舊將李承光指揮。

這樣的工作安排看似合理,但埋藏著巨大的隱患。王思禮和李承光都是一樣的品級,在軍隊中都有自己的四樑八柱,誰也不聽誰的,因此,整個軍隊無法進行合成訓(xùn)練。

指揮階層亂成一團,導(dǎo)致編制雜亂的軍隊亂成一團麻,爛成一鍋粥。

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根本沒有能力作戰(zhàn),進入戰(zhàn)場的後果可想而知了。

哥舒翰的身體不行,腦子可沒出問題,很清楚現(xiàn)在的處境,因此命令軍隊堅守潼關(guān),任憑叛軍挑戰(zhàn),絕不開門出戰(zhàn)。

哥舒翰的策略繼承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防禦策略,無疑是正確的決策。“攻則不足,守則有餘”,如果大軍按兵不動,憑藉潼關(guān)的天險,唐軍足以應(yīng)付安祿山的叛軍。

哥舒翰遠比高仙芝幸運,高仙芝朝內(nèi)無人,因此,一個小小的宦官都能要了他的命。而哥舒翰就不一樣了,他和楊國忠情深意重,沒有後顧之憂,自然安心抗戰(zhàn)。

哥舒翰控制了潼關(guān),堵死了叛軍的道路,叛軍只有曲線救國,從井陘關(guān)進入關(guān)中。

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朔方軍控制了井陘關(guān),以及周圍的廣大地區(qū),叛軍從那裡尋找突破口,無疑是找死。

正因爲哥舒翰的正確決定,叛軍無機可乘。

安祿山奪取長安的願望十分強烈,於是,安慶緒親自督戰(zhàn),大將田乾真親自指揮攻擊,叛軍主力對潼關(guān)發(fā)起一次又一次的進攻。戰(zhàn)鬥延續(xù)半年之久,死傷的人臭了整個山谷。

有多少汗水就有多少收穫,這句話不一定是正確的,起碼潼關(guān)就能證明。叛軍付出了重大的犧牲,沒有得到任何的利益,可謂勞而無功,西進長安的目標變得十分渺茫。

安祿山很清楚兵貴神速的道理,因此,面對潼關(guān)的軍情,急得幾乎瘋掉了,無奈之下,派老將崔乾佑取代了安慶緒,奪取潼關(guān)。崔乾佑採取了很多陰謀詭計,誘使唐軍出戰(zhàn),但是,唐軍就是不離開潼關(guān)一步,崔乾佑一點辦法都沒有。

安祿山盼望奪取潼關(guān)無望,於是打算放棄洛陽,逃回幽州,憑藉多年的積蓄和人脈,和唐軍周旋。

安祿山的這個決定即將實施,因此,註定要走向覆亡的命運,“安史之亂”作爲一個規(guī)模很小的叛亂,在歷史上也就鮮爲人注意了。然而,安祿山的故事遠沒有結(jié)束,他再一次絕處逢生,因爲唐玄宗李隆基在這個時刻送給了他一份大禮,讓他有機會翻盤。

唐玄宗李隆基急功近利亂出牌,走了一步臭棋,安祿山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機會。

第127章 彩雲(yún)之南的南詔第18節(jié) 伏擊第48節(jié) 烏雞變鳳凰第8節(jié) 西北望第330節(jié) 辛家大小姐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64章 血戰(zhàn)石堡城第9節(jié) 高將軍第191章 柘枝城第69節(jié) 死到臨頭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3節(jié) 阿犖山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63章 石堡城第237章 信鴿第329節(jié)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221章 哈里發(fā)曼蘇爾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300節(jié) 城門風波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62章 小茅屋第260章 上元節(jié)第308節(jié) 馬嵬坡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6節(jié)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309節(jié) 李隆基下野第85節(jié) 庭州被圍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1節(jié) 芳心暗許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247章 一戰(zhàn)破敵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60節(jié) 死裡逃生第103節(jié) 討伐達奚部第19節(jié) 孤身遇險第282章 密詔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164章 血戰(zhàn)石堡城第329節(jié)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232章 唐軍出現(xiàn)在怛邏斯城第137章 勒索第19節(jié) 孤身遇險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146章 相會布哈拉城第8節(jié) 西北望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271章 聯(lián)手哥舒翰第243章 鋒矢陣第98節(jié) 敏感的粟特人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65章 段秀實發(fā)威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314節(jié) 火燒叛軍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zhàn)爭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48章 叛逃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328節(jié) 冒死突擊第101節(jié) 攻克俱蘭城第294章 潼關(guān)血戰(zhàn)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62章 小茅屋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50章 復(fù)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01節(jié) 攻克俱蘭城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22節(jié)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278章 駙馬爺第321節(jié) 叛軍內(nèi)訌第55節(jié) 一路向西第15節(jié) 詭異的羊皮卷第36節(jié) 捉生將第42節(jié) 阿史那箤幹第114節(jié) 裝傻的武夫
第127章 彩雲(yún)之南的南詔第18節(jié) 伏擊第48節(jié) 烏雞變鳳凰第8節(jié) 西北望第330節(jié) 辛家大小姐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64章 血戰(zhàn)石堡城第9節(jié) 高將軍第191章 柘枝城第69節(jié) 死到臨頭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3節(jié) 阿犖山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63章 石堡城第237章 信鴿第329節(jié)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221章 哈里發(fā)曼蘇爾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300節(jié) 城門風波第80章 受命出征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62章 小茅屋第260章 上元節(jié)第308節(jié) 馬嵬坡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6節(jié)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309節(jié) 李隆基下野第85節(jié) 庭州被圍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1節(jié) 芳心暗許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247章 一戰(zhàn)破敵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60節(jié) 死裡逃生第103節(jié) 討伐達奚部第19節(jié) 孤身遇險第282章 密詔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164章 血戰(zhàn)石堡城第329節(jié)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232章 唐軍出現(xiàn)在怛邏斯城第137章 勒索第19節(jié) 孤身遇險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146章 相會布哈拉城第8節(jié) 西北望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271章 聯(lián)手哥舒翰第243章 鋒矢陣第98節(jié) 敏感的粟特人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65章 段秀實發(fā)威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314節(jié) 火燒叛軍第135章 折戟石堡城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zhàn)爭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48章 叛逃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82章 又見煙花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328節(jié) 冒死突擊第101節(jié) 攻克俱蘭城第294章 潼關(guān)血戰(zhàn)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187章 青燈古佛奈何天第62章 小茅屋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50章 復(fù)活波斯帝國的神秘女人第101節(jié) 攻克俱蘭城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22節(jié)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278章 駙馬爺第321節(jié) 叛軍內(nèi)訌第55節(jié) 一路向西第15節(jié) 詭異的羊皮卷第36節(jié) 捉生將第42節(jié) 阿史那箤幹第114節(jié) 裝傻的武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宣汉县| 宽甸| 定陶县| 河北区| 察隅县| 若尔盖县| 毕节市| 界首市| 元江| 息烽县| 兴海县| 峨山| 云霄县| 铁岭县| 武义县| 岳阳县| 达州市| 灵川县| 湘阴县| 高安市| 黄梅县| 旅游| 满洲里市| 鄄城县| 平阳县| 郑州市| 固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太谷县| 历史| 清新县| 闽清县| 定日县| 丹巴县| 洮南市| 温宿县| 修水县| 保亭| 会同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