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

佔有了阿弩越城,唐軍據有了可攻可守的前進基地,勝利的曙光遙遙在望。 更新好快。·首·發

高仙芝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孽多城,那是小勃律國的核心地帶。

按照直線距離,孽多城並不遙遠,然而,高仙芝的心情並不輕鬆,因爲作爲一個具有多年作戰經驗的將軍,他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在一個十分生疏的地方作戰,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他因此很擔心。

高仙芝並不擔心小勃律人的抵抗,這個小國沒有多少能戰鬥的軍隊。他最擔心的就是封常清說已經被“切”了的藤橋,吐蕃軍隊在橋的對面駐紮大量的軍隊,一旦吐蕃人得知唐軍進攻小勃律,援軍就會攻擊唐軍的側翼。

唐軍遠來疲憊,很可能不是吐蕃人的對手。

因此,在攻擊孽多城的同時,就要同時毀掉藤橋。

然而,藤橋在孽多城的西方,只要小勃律抵抗幾個時辰,唐軍就會失去奪取藤橋的機會。

奪取孽多城和毀壞藤橋,是一步棋的兩部分,唐軍飛不過孽多城,因此只能面臨和吐蕃軍隊決戰的態勢。

而高仙芝自認爲唐軍承受不了和吐蕃軍隊對決的後果,又沒有更好的主意,因此,想的頭都大了。

封常青已經恢復了漢人裝束,不過,因爲見過他的人不多,除了高仙芝等有限的幾個人,唐軍將士沒有誰知道,自己曾經被這個大騙子騙了。

高仙芝仔細琢磨了以後的戰鬥進程,爲了避免強攻造成大的傷亡,高仙芝決定用“假途滅虢”之計智取孽多城。

‘春’秋初期,晉獻公爲了奪取崤函要地,決定南下攻虢(都上陽,今河南陝縣境),但虞(今山西平陸北)鄰虢的北境,爲晉攻虢的必經之途。晉獻公害怕二國聯合抗晉,遂採用大夫旬息各個擊破之計,先向虞借道攻虢,再伺機滅虞。

晉獻公派荀息攜帶美‘女’、駿馬等貴重禮品獻給虞公,請求借道攻虢。虞公貪利,又被荀息‘花’言巧語所‘迷’‘惑’,遂不聽大臣勸阻,不但應允借道,還自願作攻虢先鋒。

當年夏,晉虞聯軍攻下虢國重鎮下陽(今山西平陸境),使晉軍控制了虢虞之間的要道,破城滅虢。晉軍班師暫住虢國休整,乘虞不備,發動突然襲擊,俘虞公,滅其國。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虢、虞亡國的慘痛教訓,使後世加強了弱國聯合抗擊強國的思想。

高仙芝夠損的,他欺負小勃律人農村人沒見識,將古人的冷飯重炒,甚至佐料都沒加。他令席元慶率1000餘衆,行至小勃律首府孽多城下,擺下了金銀禮品,喜洋洋的吆喝道:“我們不是來攻打你們的,就是借道打大勃律。你們快開‘門’迎接,這裡有禮品啊!”

小勃律王蘇失利之這幾天愁得很,聽說唐軍越過了天險,將他嚇得魂飛魄散,馬上央求公主老婆派人向老丈人求救。這不,信使派出幾天了,一點兒消息都沒有。正在無計可施的時候,一聽唐軍來施捨借道,覺得這是好事兒啊,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不過,人家遠道而來,不出去勞軍也不夠意思,於是,派出手下的6個重要大臣,趕著牛羊到城外勞軍,捎帶著領賞。

這是一個誰都明白的魚餌,不是傻的徹底,絕對沒有人上當。然而,歷史總是製造出幾個傻瓜出來,高仙芝就幸運的遇到了一個,他就是小勃律王蘇失利之。

實際上,這也不怪小勃律王蘇失利之如此沒見識,因爲環境決定貪婪程度。

孽多城人口稀少,戶數不足2000,人口不過10000,也就是一個村鎮的級別,城管都沒有幾個。

淳樸的地方沒有法律,人心忠厚,人們之間不知道欺騙。他們以爲唐軍也和他們一樣,都是不說謊的好人,因此,輕易上當也就不足爲奇了。

席元慶問明白了這幾個大臣的名字,當時就樂了,說道:“都別走了,我們高將軍知道你們會來,已經準備了六條繩索。來人啊,都給老子捆了。”

席元慶確實沒撒謊,這是高仙芝整個策略的重要一環,高仙芝得到了密報,小勃律王蘇失利之之所以死心塌地的投奔吐蕃,是受了城中六個首領的蠱‘惑’。

這六個人是城中大族,在城內根深葉茂,死黨很多,抓到了他們,孽多城不攻自破。因此,在席元慶出發之時,高仙芝對他說道:“我軍一到,城中的百姓和這幾個人必然要逃入山谷。你就招呼他們勞軍,就說朝廷有大量的賞賜。首領貪財,必然到軍前領賞,你就把他們捆了,等著我帶領大軍到來。”

小勃律王蘇失利之的衆大臣在城外被捆成了光豬,城內的幾百守軍崩潰,誰都不玩了,孽多城陷落。小勃律王蘇失利之和吐蕃公主走投無路,慌忙逃入石窟躲避,使唐軍一時無法找到他們的蹤跡。

高仙芝率唐軍主力到達後,首先處死了親近吐蕃的衆大臣,然後急令席元慶率軍砍斷通往吐蕃的藤橋。

藤橋建在山谷之中,有100多米長,兩側山高萬仞,下臨絕地,十分的險要。

這座橋離孽多城有六十里,道路險峻,很難行走,席元慶率數十騎兵星夜趕路,中午時分才趕到藤橋的山谷。

大山巍峨,一條險峻的道路直達山頂。席元慶命令將士們下馬步行,費了好大的勁兒才爬到山頂。

爬山不是輕巧活,將士們累的氣喘吁吁,可席元慶顧不得休息,他命令將士們動手,砍斷藤橋。

藤橋都是由生長數十年以上的老藤用火薰過,這樣能夠防蟲咬,然後趁熱擰成麻‘花’狀,原理和現在的鋼絲索很相似。很多根老藤絞在一起用桐油浸泡,堅硬而有彈‘性’,十分不易砍斷。

接連砍了幾十刀,藤橋幾乎毫髮無傷。席元慶非常後悔出來的匆忙,沒有帶火鐮火石等引火之物,如果燃起大火,將藤橋一把火燒了豈不省事。

離家在外,有條件要幹,沒有條件也要幹。唐軍將士揮刀‘亂’砍,一刀下去,藤索將鋼刀彈起,只留下一絲刀痕,從中午至暮,只砍斷了40根藤索的21根,藤橋雖然傾斜,依然可以通行。

夜幕中傳來了戰馬的嘶鳴,席元慶站在高處望,發現一隊長長的火把在對岸的山道出現。

那是吐蕃的地盤,毫無疑問,吐蕃人到了。

席元慶心急如火,命令將士們不能休息,加緊動手,發揚不怕死的‘精’神,務必在吐蕃人到達之前將藤橋砍斷。

唐軍將士很清楚吐蕃軍隊的到來意味著什麼,這幫傢伙可是懷揣著菜刀的。數千大軍的‘性’命就掌握在他們幾十人的手中,因此,顧不得疲勞,揮動砍刀猛烈地砍伐。

時光在恐怖的流逝,隨著砍刀掄動的風聲,吐蕃軍隊出現在藤橋的東岸,大隊人馬蜂擁而至,喧囂聲震耳‘欲’聾,火光照‘射’的山谷亮如白晝。

吐蕃軍隊經常從這裡進入小勃律,知道藤橋砍斷的後果是什麼,因此,吐蕃軍隊不顧生死的蜂擁上橋,在搖搖‘欲’墜的藤橋上放箭,阻止唐軍的破壞行爲。

唐軍將士冒著箭雨不退一步,揮刀猛砍,接連有將士中箭跌入山谷。唐軍將士不顧死傷,前赴後繼的砍橋,終於在吐蕃軍隊一步之遙的關鍵時刻,藤橋折斷。隨著繩橋轟然墜落山谷,大批的吐蕃軍人隨著藤橋跌進了山谷之中,慘叫被暴烈的水流淹沒,山谷陷入沉寂。

封常青將砍刀扔到地上,手上鮮血淋漓,手掌都磨爛了,但他內心無比滿足,這座藤橋長有100多米,修復需要一年的時間。沒有了橋樑,吐蕃兵馬只得隔水觀望,眼看著自己的盟友滅亡,公主被俘,束手無策。

席元慶在最後關頭贏了,因此有了戲謔的願望,童心大起,命令將士們將一棵千年的老樹的一塊皮剝下來,在光滑的樹身上用刀刻了幾個大字,然後命令班師。

吐蕃將軍遠遠地看到了唐軍將士在樹木上刻字,不知道什麼意思。將士們出面,在山裡找了一個當地的獵人,賞了好幾個大元寶,獵人才答應試一試。獵人腰纏繩索,千辛萬苦的從山谷中攀爬而下,將這幾個字描了下來。

吐蕃將軍不認得漢字,找人一問才知道,這幾個字就是:“有本事你就飛過來。”

吐蕃將軍氣得幾乎吐血,然而,山高谷深,讓他想拼命的念頭落了空,只好打道回府,聽憑贊普處分。

這一回去,可就在也回不來了。吐蕃贊普丟了‘女’兒,那種心情就跟刀割一樣,不殺幾個解解恨,讓他如何能睡得著覺。這個倒黴的吐蕃將軍,膽戰心驚的回來彙報,一句完整的話都沒說完,就被吐蕃贊普一聲暴喝,頓時被剁了十七八塊,扔到野地裡餵了狗。

席元慶砍斷了藤橋,又幽默了吐蕃一把,心情歡快的陽‘春’白雪,手也不覺得疼了,得意洋洋的勝利凱旋。接著,高仙芝馬上命令滿大街貼告示,招諭小勃律王蘇失利之,讓他出來投降。

小勃律王蘇失利之躲在‘陰’冷‘潮’溼的‘洞’窟之中,餓的幾乎走不動路了。得知吐蕃大軍被隔在水東,援軍路絕,生路無望,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攜吐蕃公主出降,“其國遂平”。

高仙芝以小勃律爲基地,派出使節,讓附近的土王進城朝見天朝大軍,來得晚的有罪,快的有賞。

殺了一隻‘雞’,嚇壞了一羣猴。一時之間,孽多城冠蓋如雲,“拂、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震懾降服。”

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35章 碼頭驚魂第94節 追兵第282章 密詔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144章 波斯奴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243章 鋒矢陣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71章 死亡突擊第58節 香積寺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5節 賣刀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235章 碎葉川第308節 馬嵬坡第114節 裝傻的武夫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25章 鴻門宴第8節 西北望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210章 漢家奴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8節 西北望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8節 伏擊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6節 太原鬥毆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79節 戍堡血戰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329節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72節 血戰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124章 勒索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35章 碎葉川
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35章 碼頭驚魂第94節 追兵第282章 密詔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144章 波斯奴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243章 鋒矢陣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71章 死亡突擊第58節 香積寺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5節 賣刀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235章 碎葉川第308節 馬嵬坡第114節 裝傻的武夫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125章 鴻門宴第8節 西北望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210章 漢家奴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8節 西北望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19章 絕處逢生第18節 伏擊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6節 太原鬥毆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79節 戍堡血戰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329節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34節 奈何做賊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277章 榮義郡主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99章 怛邏斯城淪陷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118章 馬球大賽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72節 血戰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124章 勒索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319節 睢陽陷落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35章 碎葉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城市| 文水县| 福鼎市| 东乡族自治县| 莱西市| 丰台区| 阆中市| 依安县| 潼南县| 辉县市| 弥勒县| 赣州市| 伽师县| 罗定市| 河北省| 长泰县| 翁牛特旗| 谢通门县| 永丰县| 巫溪县| 尖扎县| 如皋市| 大同市| 普陀区| 缙云县| 虎林市| 外汇| 寻甸| 康乐县| 彭水| 喀什市| 中宁县| 武冈市| 龙游县| 连江县| 富民县| 荔浦县| 宁陕县| 儋州市| 固阳县|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