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故土難離

?大唐開元十年(公元722年)的十二月。[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深冬時節,這是東北大平原最冷的季節,廣袤的黑土地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羣山萬壑白雪皚皚,蒼茫肅穆。

冷空氣從北方席捲而來,吹落了蒼茫大地的最後一點溫情,黛色的蒼穹下梨花飛舞,漫天的雪花遮蓋了天際,片片光潔如絮的雪花落在光禿禿的樹枝上,灑落在袒露著胸膛的黑色土地。遠處的山巒朦朧在如血的殘陽之中,曾經秀美的河山莊嚴肅穆。

除了高翔的蒼鷹在天際劃過,留下淒冷的呼嘯,大地一片迷茫,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這一片淒涼的景象,如果用“寒蟬哀鳴,其聲也悲;四時去暮,臨河徘徊”的詩句來形容,都無法訴說其中的悲涼與落寞。

大雪覆蓋的原野,是沉睡的世界。正在這死一樣的寂靜之中,生命的痕跡突然出現在清冽的空氣中,清脆的鑾鈴在原野的盡頭響起,劃過清冷的空氣,撕破了黃昏的寂靜。在落日夕陽的映襯下,一隊數百人的隊伍在風雪之中出現在茫茫的雪野之中,迤邐在荒野之中,艱難的向前跋涉。

這是流浪的隊伍,似乎是寒冷凝固了人們的血液,每一個人都邁不動腳步,隊伍很長,長得望不到盡頭,遠遠地隱在了遠處的朦朧之中。隊伍中,不管是老人、孩子還是青壯年漢子,都在機械的挪動著腳步,趟著沒膝深的積雪,佈滿寒霜的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只有他們的眼睛在動,只有那裡才能看到一絲悲愴。

在隊伍的兩側,一小隊身穿鐵衣的唐軍騎兵奔馳而過,鐵甲在極度的嚴寒下劈啪作響,平添了陰冷的氣息。牛皮鞭子在清冷的空氣中炸響,騎兵毫無憐憫的抽打著摔倒的行人,強迫他們跟上隊伍。鞭子毒蛇一樣飛舞,撕開了棉衣,棉絮在風雪之中在空中飛舞,卻沒有痛苦的聲音。寒冷抽走了所有的熱量,現在,這些行人哭泣的力氣都沒有了。

在長長的隊伍之中,有幾輛大車夾雜在其中,駕車的馬匹踩踏著積雪,車輪在雪地艱難的滾過,發出吱呀呀的聲音。長白山紅松打製的車板上堆滿了糧食和物資。只有幾輛大車上坐著一些人,因爲長久不動,身上鋪滿了積雪,猶如寒風中的雕像。

在這些行進的馬車之中,有一輛棗紅色駿馬拉著的大車引人注目。一個身材粗壯的漢子小心翼翼的駕駛著馬車。在他的身後,在光禿禿的車板上,坐著五個人,這五個人在風雪之中沒有遮擋,也似雕像一般。突然,一個雕像打破了沉寂,動了起來,他撲打著身上的積雪,聲音也飄了出來:“阿爸,我們到底要去哪兒?”

隨著這一聲童稚的聲音響起,馬車上的人似乎有了一絲生氣,都在動起來,一個蒼涼的聲音出現了:“孩子,我們將要去的地方很遠,在遙遠的西方,有一座城市叫長安,那是很好的地方,也大唐天子的京城,是我們即將落腳的地方。”

“我們爲什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難道還有什麼地方比我們的家鄉更好嗎?”一個大約只有**歲的孩子扯落了蒙在臉上的羊毛圍巾,露出了凍得通紅的臉,不解的問道。

在大車上蜷縮的中年漢子無奈的搖了搖頭,吐出了一口吐沫,眼見著口水落到地上摔成了無數的碎片。他伸出有些凍僵的手拍打著身上的積雪,沒有回答孩子的話。

這個中年漢子身材魁梧,坐在馬車之上,仍然顯得高大威猛,神色不怒自威。

確實如此,這個中年漢子有些來頭,他的名字叫高舍雞,是已經滅亡的高句麗王族的近親,曾經的王族。

高句麗是一個已經消失了幾十年的符號,但不能否認,曾經的高句麗民族,在朝鮮半島和東北的土地上威風八面過。

隋朝時期,高句麗的國力也達到鼎盛,共有城一百七十六座,居民六十九萬多戶,人口約三百五十多萬。佔有朝鮮半島北部,東北大部,地域廣大,兵力強大,足以和任何強大的政權對抗。

在高句麗大對盧(相當於宰相)淵蓋蘇文領導下,高句麗四處擴張,勾結百濟,侵略心裡,而且,對於唐朝的領土,高句麗也懷有野心。

高句麗的消失,是大唐朝廷的作品。因爲高句麗侵略新羅,新羅王屢次派使節哭訴,大唐天子震怒,大將蘇定方等人率大軍進入朝鮮半島,擊敗了傾國救援的倭軍,滅亡百濟。

倭國就是現在的日本。對於這個種族,法國總統戴高樂的評價一針見血:“日本,這是一個陰險與狡詐的殘忍民族,這個民族非常勢利,其瘋狂嗜血程度類似於歐洲中世紀的吸血鬼德庫拉。你一旦被他看到弱點,喉管立即會被它咬破,毫無生還可能。”

失去了有力的盟友,強大的高句麗破產清算,高舍雞的家族也成爲了戰俘。在戰爭結束以後,大唐朝廷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管理大同江以西的高句麗和百濟等民族。

高舍雞的父親高指山,作爲懷柔對象,也加入了大唐安西都護府,成爲了一名中級將領。

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安東大都督薛仁貴調入青海,指揮對吐蕃的軍事行動。隨著唐軍實力的減少,一些故高句麗貴族反叛,當然也包括高舍雞的父親高指山,與此同時,百濟也發生****。

唐軍安東都護府不能迅速剿滅叛亂,新羅乘機尋釁挑起戰爭。經過數年血戰,新羅吞併百濟、高句麗在朝鮮半島的故地,統一三韓,這就是歷史上的統一新羅。

但是此時,大唐朝廷無法聽任新羅一支獨大,在迅速撲滅高句麗故地的叛亂後,大唐偏軍攻入新羅,新羅多敗,上書求罪。

雖然唐軍佔有絕對優勢,但佛祖不站在大唐朝廷這一邊,唐軍將士不想打了,也想返回老家。天寒地凍冷麪泡菜,鬼才想待。唐朝最終承認了三韓統一的現實。

在這種情況下,大唐安東都護府撤銷,唐軍西撤,以遼河流域爲屏障,在幽州設立了節度使。

唐軍撤離了,高舍雞的父親作爲高句麗的舊貴族,極力要實現高句麗復國,因此被新羅文武王的軍隊追殺,在大同江畔戰死。

無奈之下,高句麗的舊貴族們想起了大唐朝廷,派人向幽州都護府求救。幽州都護張仁願捐棄前嫌,派軍隊進入大同江畔,將高句麗遺民接出了朝鮮半島,高舍雞等人隨著最後一批部隊,撤回了中原。

亡國之人沒有好待遇,但高舍雞高貴的身份贏得了大唐朝廷的尊重,因此能夠坐著馬車遷徙。隨著他一起走的,還有兒子乳母的一家,駕車的漢子就是乳母韓氏的丈夫鄭德林,乳母抱著自己的兒子鄭德詮坐在大車的一邊,爲小主人遮擋著風雨。

這個孩子是高舍雞的兒子,名字叫高仙芝。

高仙芝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答案,心裡很氣悶。一閉眼睛夢想著自己的以前的歲月,這個時節,自己應該坐在暖洋洋的火爐旁,啃著長白山綠草餵養的烤羊,喝著圖們江的鮮鯽魚湯,看著歌姬跳舞,過一會兒就要鑽進溫暖的被窩,在婢女講故事之中入睡,而不是在這裡挨餓受凍。想到這裡,他睜開了春水般的眼睛,不由得提高了聲音:“我纔不想去勞什子的長安,這是我們自己的家園,我們有自己溫暖的生活,爲什麼一定要跑那麼遠的路?”

高舍雞沒有回答兒子的話,他的心中暗暗回答,因爲你的父兄無能,我們敗了。戰爭是沒有任何道理可言的,一切靠實力說話,失敗了就要認命。

高舍雞無顏回答兒子的問題,在新羅軍進攻的緊急關頭,作爲高句麗的舊貴族,曾經親自參加了無數的戰鬥,也曾經取得了一些勝利。然而,因爲高句麗的遺民大量遷入大唐的山西等地,高句麗後繼無人,最後失敗。

高仙芝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答案,沮喪的低下了腦袋。

雖然年紀幼小,世界上很多簡單的道理對他來說都是十萬個爲什麼,但高仙芝也多少明白自己一家的處境。在平壤繁花落盡的的深秋,如狼似虎的新羅大兵衝進了自家的房子,拿走了一切他們看得上的東西。在那一瞬間,高仙芝就已經知道,以前的好日子再也沒有了。

高舍雞的夫人李氏憐憫的看著兒子,輕輕地擦去了兒子臉上融化的水珠,輕聲說道:“孩子,我們都活著,能夠在一起,這就是幸福。在長安那邊,我們會有一個新的家。”

夫人李氏是一個賢惠的女人,她本是中原山西太原豪門李家的千金小姐,一直過著錦衣玉食的剝削階級生活。

然而,天有不測,好日子總會到頭的。長安二年(公元702年)的正月,突厥默啜可汗發動叛亂,揮動大軍進攻西北,接連攻破武周重鎮,兵鋒強勁,劫掠了太原鄉鎮。

突厥人十分野蠻,能搶劫的都照單全收,李家的財產都在草原上,數萬頭牛羊一朝傾盡,數十年經營化爲灰燼。

李家家道中落,難以維持生計。屋漏偏逢連陰雨,父親的叔伯兄弟考上了進士,不滿意自己的居住條件,勾結當時的官府,爭奪在太原的家族產業。

一連串的鬆鬆過後,母親含冤離世,父親就是一個迂腐的秀才,根本無法招架兄弟們的毒手,只好將唯一的兒子李國送到長安當兵,然後帶著當時只有九歲的李氏,投奔在安東都護府做官的叔叔,逃亡相對平靜的關外。

誰想到,躲過了**,沒有躲過天災,恰逢那一年東北平原的“大煙炮”肆虐,氣溫急劇下降,大雪覆蓋了整個原野,道路在眼前消失了。長久的徘徊,消耗盡了生命,拉車的馬匹倒地而亡,父親也凍死在茫茫的雪原。正在李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時候,恰逢少年高舍雞在山中打獵歸來,聽到了撕心裂肺的哭泣,在白皚皚的白雪之中,看到了紅得耀眼的頭巾,於是救下了她。

李氏在高指山的幫助下來到了平壤,然而,他的叔叔已經在洛東江一代戰死,她在那一刻成了孤兒,無家可歸,隨著高指山來到了高府。高指山的母親一眼就喜歡了這個沒有父母而又知書達理的可憐孩子,出資爲她埋葬了父親,將她留在身邊撫養,視如己出。

隨著歲月流逝,英俊少年高舍雞成爲了堂堂的漢子,進入了大唐安東都護府的軍隊爲人民服務。李氏也長成了楚楚動人的美少女,可以嫁人了。高老夫人做主,在臨終的時候讓兒子高舍雞娶了李氏。

這個故事夠狗血的了,然而,英雄救美人是任何時候都有的事,幾千年來屢見不鮮,似乎有名的好漢都幹過這個。儘管原因五花八門,動機各有不同,但結局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女嫁給了英雄,然後生了一個或幾個小英雄,然後包打天下。正因爲如此,英雄的故事代代流傳,至今仍然是炒作的熱點。

自從嫁給了高舍雞,婚姻很幸福,李氏對家鄉那一份思念已經變得淡漠。二十年的生命一個輪迴,今天再一次國破家亡,她的生命再一次遷徙,觸景生情,讓她不由得打開了塵封的記憶,思念起久違的家鄉。

道路崎嶇不平,大車在風雪之中艱難的滑動。李氏抱著高仙芝,迷濛的雙眼看著天空,天空在黃昏之下灰濛濛的,黑夜即將降臨,一輪明月即將在天邊懸掛。

遠處的山巒傳來了野狼的悲鳴,淒涼的聲音撕開了凍僵了的空氣,劃破了黃昏的寂靜。野狼的嚎叫震人心魄,高仙芝嚇得一機靈,不由得依偎進母親的懷抱。李氏輕聲對兒子說:“孩子別怕,有阿爸保護著我們。中原是媽媽的家,雖然很多年沒有回去了了,但阿媽依然知道,那裡很好的,你不會不喜歡。”

高仙芝在母親的懷抱中感到了溫暖,有了一絲睡意,思維變得睏倦,喃喃的說:“雖然你說的那麼好,可我還是不喜歡。”

李氏溫暖的望著兒子稚嫩的臉,爲他圍上了羊毛圍巾,想起了只有夢中才能想起的旋律,“田園將蕪,胡不歸!”

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39節 捕俘(1)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9節 孤身遇險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21節 芳心暗許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28節 力士脫靴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61節 席元慶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327節 母馬計第62章 小茅屋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6節 太原鬥毆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57節 路遇屍體第41節 裡應外合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39章 穆斯林總督的和平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40節 捕俘(2)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3節 阿犖山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28節 力士脫靴第62章 小茅屋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95節 馬老四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34節 奈何做賊第82節 雪夜突擊第90節 梟雄末日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82節 雪夜突擊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4節 追尋寶刀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69節 死到臨頭第51節 入幕之賓第23節 激戰前夜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114節 裝傻的武夫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
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41章 戰爭、戰爭第39節 捕俘(1)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9節 孤身遇險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21節 芳心暗許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28節 力士脫靴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61節 席元慶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327節 母馬計第62章 小茅屋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6節 太原鬥毆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57節 路遇屍體第41節 裡應外合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39章 穆斯林總督的和平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40節 捕俘(2)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178章 踉鐺入獄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3節 阿犖山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78節 突騎施鐵騎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28節 力士脫靴第62章 小茅屋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95節 馬老四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34節 奈何做賊第82節 雪夜突擊第90節 梟雄末日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82節 雪夜突擊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98節 敏感的粟特人第4節 追尋寶刀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69節 死到臨頭第51節 入幕之賓第23節 激戰前夜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114節 裝傻的武夫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苗栗县| 翁源县| 万宁市| 湟中县| 石门县| 石景山区| 灌阳县| 葵青区| 新绛县| 扬中市| 浦东新区| 闻喜县| 霞浦县| 海盐县| 娄烦县| 安庆市| 宁蒗| 龙门县| 沐川县| 西吉县| 邵阳市| 顺义区| 西充县| 响水县| 滨州市| 易门县| 凌源市| 新民市| 翁源县| 阿城市| 卢氏县| 延庆县| 和平区| 乌兰浩特市| 克山县| 定安县| 黄大仙区| 伊宁县| 虞城县|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