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

作爲一個軍隊的統帥,政治上想得太多了,那麼,絕不會打勝仗的,雖然戰爭離不開骯髒的政治,畢竟,戰爭是政治的最後解決手段。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更多最新章節訪問:щw. 。·首·發實事求是的說,高仙芝是一個稱得上偉大的將軍,這一點毋庸置疑,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有關他的事蹟。他在河灘逡巡不進,坐視戰機離去,不僅僅是因爲顧慮唐玄宗李隆基的千秋節,而是另有更重要的動機。在他率軍離開龜茲之際,就已經得到了消息,在安西軍鎮西方的昭武九姓各國的軍隊,正在向怛邏斯城移動。

昭武九國都是安西都護府保護下的屬國,因爲高仙芝惡毒的殺害了石國國王,徹底剿滅了石國。這就讓他們兔死狐悲,害怕成爲下一個,因此聯兵自保。

他們得知高仙芝率軍開赴怛邏斯城以後,馬上明白了高仙芝的詭計,唐軍是在準備奪取怛邏斯城以後,徹底斷絕西域和大食的聯絡通道。

這就引起了昭武九國的巨大擔憂,一旦唐軍控制了怛邏斯城,通往西方的通道斷絕,昭武九國就沒有了任何選擇,要麼抵抗之後滅亡,要麼徹底歸順後滅亡。

抵抗是沒有希望的,因爲安西唐軍的戰鬥力是無與倫比的,昭武九國是烏合之衆,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而投降更是無法想象,阿拉木機王子描繪的慘象,已經牢固的印在他們的腦海之中了。

正因爲如此,昭武九國的國王們,在短短的幾天內就做出了決定,趁著安西唐軍沒有關上通往西方的大‘門’之前,立刻趕往怛邏斯城,依靠大食軍隊,阻止唐軍得到怛邏斯城。如果黑衣大食也無法阻擋唐軍,唐軍取得了勝利,那麼,他們就整體逃往呼羅珊,歸附伊斯蘭教,寧可給大食人納稅,也不能接受整個民族的滅亡。

事不宜遲,昭武九國國王下令,搗毀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城市,將所有能拿得動武器的男人徵召入伍,組成了一支8萬人的軍隊,分路穿山越嶺,保護著‘婦’孺老幼撤往怛邏斯城。

高仙芝無法容忍昭武九國自由的離開西域,但他沒有派兵攔截,因爲昭武九姓聯軍分路行軍,他沒有那麼多的軍隊各個擊破,只好等候這些軍隊到來,一鼓作氣,一舉消滅。

因爲高仙芝的有意縱容,昭武九國的軍隊到達了怛邏斯城,但這一支烏合之衆並沒有得到大食穆斯林總督的信任。他以怛邏斯城太小,無法安置人數衆多的軍馬爲由,命令昭武九國的軍隊在珍珠河以西設防,阻止唐軍渡河。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

但是,昭武九國的軍隊人員龐大,沒有理由不好好利用,特別是需要炮灰的時候。大食穆斯林總督下令,將昭武九國的‘婦’孺老幼接到呼羅珊,給與國民待遇,接受大食帝國的保護。昭武九國的貴族子弟受到了優待,直接送到了木鹿,給與王侯的待遇。

穆斯林總督的這一手玩的很‘陰’,表面是解決了昭武九國的後顧之憂,實際上是告訴昭武九國的國王們,你們的親人都是人質,如果你們不和唐軍拼命,這些人質就會成爲哈里發的奴隸。

昭武九國的國王們知道自己的處境,穆斯林總督將他們的軍隊部署在珍珠河西岸,直接面對唐軍,就是讓他們成爲炮灰。他們頓時有了離開虎‘穴’又進入狼窩的感覺,但腳上的泡是自己走的,對於今天的處境,他們沒得選擇,相對於唐軍的斬盡殺絕,穆斯林總督還算得上溫情脈脈。

昭武九國的國王們知道自己的國家已經在大唐的刀尖上,隨時都有粉身碎骨的可能。這是他們不願意接受的現實,因此,他們在互相商議以後,將軍隊集結在河灘上,將所有的渡船扣留,設置了防禦工事,嚴防大唐軍隊的突襲。

戰爭是有組織的軍事行動,散兵遊勇不能指望勝利。昭武九國的國王們很清楚這個道理,很快達成了一致意見,以康國國王盧楚哥爲聯軍統帥。

昭武九國之首(康國、安國、曹國、石國、米國、何國、火尋國、伐地國、史國)。在這些國家中,康國最大,又是諸國的宗主,康國內附,其他諸國也就相隨內附唐朝,似乎可以說,康國就是整個昭武九國的風向標和領頭羊。

這一天早晨,確切的說是天剛‘蒙’‘蒙’亮,康國國王盧楚哥閒著無事,縱馬在河西的野外遛彎兒。

這一天的天氣很好,太陽的光芒的遠處山巒的縫隙中閃耀,大草原上微風拂煦,蒼鷹在蔚藍的天際高翔,響起一陣鷹哨,在遠處的叢林中,早起的鳥兒在熱烈地歌唱。

康國國王盧楚哥縱馬奔騰,在草地上撒著歡兒奔跑,將雄峻的戰馬跑得微微出汗才作罷。

盧楚哥緩轡而行,剛剛來到河岸,突然,他看到了河對岸拐彎處出現了大批的軍馬,正在草地上吃草。

康國國王盧楚哥吃了一驚,縱馬登上河岸的高岡,放眼望去,但見河對岸的草地‘肥’沃,雖然已經接近秋天,依然牧草青青,大批的軍馬悠閒地在草地上游‘蕩’。

盧楚哥是牧人出身,用眼角一掃,馬上得出了軍馬的數量,軍馬的數量不會低於3000匹。在軍馬的不遠處,只有幾百名唐軍騎兵在周圍巡視。

盧楚哥計算了一下,按照唐軍步騎兵的編制,如此多的戰馬,幾乎是西征唐軍戰馬總數的五分之一。如果考慮唐軍騎兵的副馬,以及步兵自帶的馬匹,這些戰馬應該是唐軍戰馬總數的七分之一。

盧楚哥明白了,時以深秋,草木枯黃,缺乏營養,唐軍馬匹衆多,草料供應不足,唯有河灘上的草地‘肥’沃,這是唐軍在牧馬。

盧楚哥暗暗咬牙,高仙芝太瞧不起昭武九國的軍隊了,以爲有這麼一條大河的阻隔,昭武九國的軍隊就不能威脅唐軍,因此在昭武九**隊的眼皮子底下牧馬。

“我呸!高仙芝,你以爲這是你家呢,竟然如此的放肆!”盧楚哥惡狠狠地想,老子要給你一個教訓,讓你知道,昭武九**隊不是吃素的。

盧楚哥沒心情“站在城頭看風景”了。他策馬趕回了大營,命令自己的軍隊集結,留下一部分守營,挑選了8000‘精’銳,悄悄的開出了大營,在山嶺中穿行,來到了距離大營30多裡的淺灘處。

其實,盧楚哥負責防禦的地段就在唐軍牧馬的對面,如果從這裡渡河,更方便一些,但是,這裡的河水寬闊,騎兵無法泅渡,因此,他只能選擇在另一個地方渡過珍珠河。

對於盧楚哥國王的行動,他手下的康國大將們是不贊成的,因爲他們擔心,這是唐軍故意設下的‘誘’餌。如果一定要試一試這個‘誘’餌的真實‘性’,也沒有必要一個人冒險,要聯絡其他幾個國家的軍隊,共同採取行動纔好。

康國國王盧楚哥很生氣,有這麼一條河阻隔,明擺著唐軍是輕率大意,這些軍馬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但是,如果幾個國家瓜分,那麼,根本就不夠塞牙縫的。

“唐軍分明是輕視我軍,以爲有大河阻攔,我軍就沒有辦法。這樣的好事千載難逢,幹嘛要和別人分享!”盧楚哥憤怒的責備自己的手下眼光短淺。

康**隊的將領們不言語了,盧楚哥的話也有些道理,或許真的像他說的那樣,高仙芝就是狂妄,因爲狂妄才肆無忌憚。然而,他們並不認爲盧楚哥是正確的,作爲聯軍的統帥,不以集體的利益爲出發點,這樣,無疑會導致聯軍出現嫌隙,甚至分裂。一旦聯軍出現了猜忌,協同作戰就會大打折扣。但是,盧楚哥固執己見,衆位將領儘管十分的不滿,也無人敢於繼續勸解。

康國將領們無奈,只好集結軍隊,隨著盧楚哥悄悄的啓程。在清晨霧靄的掩護下,康**隊悄悄的前進,來到了最前沿的河灘。

這裡是米**隊的防區,這裡是珍珠河的拐彎處,河水很淺,河堤很高,居高臨下,易於防守,有一隊1500人的米國步兵在此地防守。

康國國王盧楚哥以聯軍最高統帥的名義下令接管了淺灘。

米國的步兵小校暫時受命負責這裡的防務,不明白盧楚哥所以然,但他不敢抗拒聯軍統帥的命令。沒有自己軍隊統帥的授權,他又不敢貿然離開戰鬥位置,只好領著軍隊撤到一旁,將淺灘讓給了康**隊。

盧楚哥審視了對面的地形,河水靜靜地流淌,對岸鴉雀無聲,沒有任何軍隊防守。

盧楚哥雙手合十,向上天謝恩,心裡暗暗唸叨著:高仙芝狂妄自大,輕視我們到了極點,竟然不在此地設防。看來,這是上天助我成功。

盧楚哥祈禱完畢,一聲令下,康**隊迅速採取了行動,下馬砍伐樹木,齊心協力的搭設浮橋。

所謂人多力量大,衆人拾柴火焰高??祰鴮⑹慷际莿趧尤嗣癯錾?,能幹得很,在中午時分,很快架好了浮橋。

浮橋靜靜地躺在了平靜的珍珠河水面上,蔓延著伸向了河對岸。

康國國王盧楚哥拔出了彎刀,用力在空中揮舞,下令道:“渡河!”

康國將士一陣陣歡呼,紛紛跨上戰馬,衝下了河堤,踏著搖搖晃晃的浮橋爬上了對岸,向河東開進。

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28節 力士脫靴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91章 柘枝城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100節 拜火教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54節 舉案齊眉第191章 柘枝城第235章 碎葉川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10章 漢家奴第170章 血戰第7節 相約從軍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72節 血戰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45節 賞金殺手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4節 強盜打劫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6節 太原鬥毆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112節 華清宮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55節 一路向西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121章 交鋒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64節 劉三哥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63節 李代桃僵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261章 蔡家樓第94節 追兵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73節 不速之客第66節 兵變
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28節 力士脫靴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91章 柘枝城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100節 拜火教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54節 舉案齊眉第191章 柘枝城第235章 碎葉川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10章 漢家奴第170章 血戰第7節 相約從軍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72節 血戰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45節 賞金殺手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4節 強盜打劫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08節 布衣登場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101節 攻克俱蘭城第233章 高仙芝的神箭第295章 烈士顏杲卿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247章 一戰破敵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6節 太原鬥毆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112節 華清宮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55節 一路向西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121章 交鋒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71章 聯手哥舒翰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64節 劉三哥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63節 李代桃僵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261章 蔡家樓第94節 追兵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75節 威風的蘇祿可汗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325節 大聖周皇帝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73節 不速之客第66節 兵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平邑县| 浦城县| 小金县| 天柱县| 子长县| 孟连| 增城市| 晋中市| 融水| 纳雍县| 微山县| 沈阳市| 佛教| 嘉鱼县| 甘孜| 永吉县| 赫章县| 政和县| 鹤庆县| 南乐县| 隆林| 镇沅| 莆田市| 周口市| 景德镇市| 博客| 长白| 朝阳市| 平果县| 若尔盖县| 宜兰市| 长子县| 滦南县| 朝阳市| 永济市| 大城县| 大港区| 敖汉旗| 民乐县|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