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節(jié) 高將軍

?在茫茫的曠野上,黛青色的戰(zhàn)馬猶如幽靈,閃電般在原野飄過。[燃^文^書庫][www].[774][buy].[com]一眨眼間,高仙芝的戰(zhàn)馬越過了荒野,一座黃土夯築的城市出現(xiàn)在雪霧之中。

城市的大門鎖在濃霧之中,看不大清楚,但一幅蒼勁的楹聯(lián)依稀可辨:“挾千里以超裡海,築偉業(yè)而壯三軍”。

這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庭州。然而儘管名聲很大,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囿於當(dāng)時的物質(zhì)條件,這是一個不大的城市,也就是現(xiàn)代的一個小鎮(zhèn)的規(guī)模。

據(jù)史料和考古互相印證,庭州城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約1000米,周長4950米,分內(nèi)外三重。城高近10米,城垛高臺達12米,城厚7-10米,版築土夯成。外城分南北西三門,北門是正門。

城東西各有寬200餘米的天然河道,至北門西側(cè)匯合,形成月牙狀的湖水,可以泛舟。湖邊煙柳花色,綺麗多姿。

庭州的規(guī)模不大,但因爲(wèi)是廣闊地區(qū)的軍事中樞,戒備是無比森嚴的。唐字大蠹在凜冽的寒風(fēng)中迎風(fēng)飄揚,城頭的士兵在向遠方瞭望,雪花落滿了鐵甲,猶如一具具雕像。城牆高聳,護城河繚繞,戒備森嚴,殺氣騰騰。這就讓我們知道,這是一座戒備森嚴的軍事重鎮(zhèn)。

武則天時代,朝廷設(shè)立北庭都護府,置瀚海軍,管轄天山以北,包括巴爾喀什湖的廣大地區(qū),最遠到達裡海東部。也就是說,現(xiàn)在中亞地區(qū)的很多國家都在北庭都護府的管轄之下。

這座城市的最高領(lǐng)導(dǎo)是大唐朝廷北庭都護蓋嘉運。

蓋嘉運已官至北庭都護,統(tǒng)瀚侮、天山(駐西州)、伊吾全軍共20000人。唐軍在如此偏遠的地方保持了相對強大的兵力,目的很明確,用以防制強悍的突騎施、處木昆等部落。

都護府衙設(shè)在內(nèi)城,戒備森嚴,非宣召不得進入。外城中除府邸軍衙外,還有佛寺、貿(mào)販市場等,城市的功能一應(yīng)俱全。

庭州控制天山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在戰(zhàn)略上的地位無與倫比。蓋嘉運走馬上任以後,面對庭州城牆年久失修的現(xiàn)實,認爲(wèi)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庭州很難防守。因而在城內(nèi)置瀚海軍12000人,馬4200匹,並對城牆重加建築,完美工事。

關(guān)於北庭的來歷,歷史上已經(jīng)有定論。大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西突厥分裂爲(wèi)兩個汗國,一個可汗的牙帳在北方,號稱北庭,另一個牙帳自然叫南庭了。因此,在北庭舊址上建立的軍鎮(zhèn),就稱之爲(wèi)北庭都護府。

高仙芝的戰(zhàn)馬衝進了荒野中孤零零的城市,踏著鋪滿積雪的巷道上。

高仙芝的戰(zhàn)馬絕塵而去,在城門洞下的一個大漢伸長了脖子看著,眼睛裡充滿了豔羨,也有些疑惑,於是向守城門的軍士問道:“軍爺,打擾了,這個小將軍是誰?”

守城的軍士白了他一眼,說道:“這是高將軍的大公子高仙芝,庭州無人不知。你是倒騰牛羊的吧,難怪你不知道。”

這個漢子興奮地一拍大腿,說道:“這是俺兄弟啊,我可找到你了!”

大家都知道了,這個人就是阿犖山。

高仙芝不知道他的義兄阿犖山到了此地,戰(zhàn)馬一路衝刺,迅速衝過了街道。

人世幾度變遷,在歲月的流逝中,落魄的高家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美麗的蛻變,成爲(wèi)了一方大佬。而高家能夠重新崛起,高仙芝的父親高舍雞居功甚偉。

高仙芝的父親高舍雞在流落到太原以後,被逼無奈,到西域從軍。

生活是一條無舵的船,高舍雞卻一定要成爲(wèi)一個舵手,哪怕前面是暗礁。其實,這很正常,男子漢天生就擁有使命,遇到了困難,就要“粉身碎骨渾不怕”。就是懷著重整家園的夢想,高舍雞北上,來到戰(zhàn)火連綿的西北高坡,投到軍營當(dāng)兵。因爲(wèi)過去有過指揮打仗的經(jīng)歷,在隴右道河西軍這裡當(dāng)了一名騎兵小頭領(lǐng)。

隴右轄境相當(dāng)於現(xiàn)在甘肅省的東南部及青海省青海湖以東地區(qū)。大唐朝廷“以江山闊遠,奉使者艱難,乃分山南爲(wèi)東西道,自黃河以西,分爲(wèi)河西道。”

河西道是唐朝的方鎮(zhèn)名,開元、天寶年間爲(wèi)十節(jié)度使之一,轄境相當(dāng)於今甘肅省河西走廊,與隴右軍相鄰。

河西軍的敵人很多,不僅要對付野心勃勃,向東方傳播伊斯蘭教的大食,還要防範野心勃勃吐蕃,現(xiàn)在又多了一個敵人,這就是死灰復(fù)燃的突厥。

突厥是中亞和西亞等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突厥的源流並未有定論,大致可以確定的是,他們應(yīng)該帶有匈奴的血統(tǒng)。在現(xiàn)代,突厥稱呼不特指一個民族,而是繼承突厥血統(tǒng)並操突厥語民族的總稱。

突厥,對於中原的漢民來說,實在是一個恐怖的名詞。在唐朝建國之初,*頡利可汗曾親率大軍15萬入攻幷州,擄男女5000餘口;又曾率騎兵10餘萬大掠朔州、進襲太原;在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即位之時,率兵20萬直逼唐都長安城外渭水便橋之北,距長安城僅40裡,京師震動。

唐太宗李世民剛剛奪得父親的資產(chǎn),內(nèi)部矛盾沒有去除,無奈,被迫簽下“渭水之盟”。

然而,這只是李世民的緩兵之計,在江山穩(wěn)固之後,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秋,唐太宗李世民命李靖等人統(tǒng)兵10萬,分道出擊突厥。

李靖出奇制勝,在定襄大敗突厥,頡利逃竄,唐軍在白道截擊,降其部衆(zhòng)五萬餘人。唐軍疾進,大破敵軍,頡利西逃吐谷渾,途中被俘。時值當(dāng)年三月,*滅亡。懾於大唐天威,“西北諸蕃,鹹請上(李世民)尊號爲(wèi)天可汗”。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四月,因爲(wèi)突厥的實力有所恢復(fù),宰相張說恐突厥乘機入寇,打算增兵守邊。

張說找到兵部郎中裴光庭,要和他商量一下派遣軍隊的問題。

誰料到,裴光庭不同意動用軍隊,說道:“四夷之中,突厥爲(wèi)大。近來,突厥屢次請求和親,而朝廷防止他藉著皇家女婿的名義擴大勢力,因此一直沒有答應(yīng)。現(xiàn)在,可遣一使,讓他派大臣跟隨皇上前往泰山觀看封禪。那時候,皇上一高興,說不定就把公主許給他了,兩家成了親戚,還有什麼可鬧的了。”

這兩人商量妥當(dāng),於是,找了個別的理由,請求唐玄宗李隆基派遣使臣出使西域。

李隆基不知道這兩個傢伙的真實目的,因此,委派中書直省袁振擔(dān)任鴻臚卿,前往突厥,探聽突厥的真正意圖。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何況,這個朋友來頭很大。突厥可汗小殺和他的老婆、以及闕特勤、暾欲谷等人設(shè)宴招待唐朝使節(jié)。

小殺坐在帳篷中央,滿腹牢騷地說道:“吐蕃狗種,大唐天子還送給他公主;奚族和契丹曾經(jīng)是突厥的奴隸,也都娶了唐朝公主。唯獨對突厥另眼相看,就是不許我娶公主,這是爲(wèi)什麼?”

袁振幾乎無言以對,想了想說道:“我記得,大唐皇帝曾經(jīng)收突厥可汗爲(wèi)兒子,這就難辦了,豈有兄妹成婚的道理!”

小殺不以爲(wèi)然的說道:“奚、契丹之主,皆賜姓李,但也娶了公主。而且,我聽說入蕃公主,沒有一個是皇上的親姑娘。我不是皇上親生的,公主也是冒牌貨,湊在一起天作地合。我請求了這麼多次,就是不答應(yīng),這不是丟我的人嗎!”

袁振啞口無言,只好答應(yīng),回到朝廷,就爲(wèi)小殺求情,爭取送給他一個公主。

小殺大爲(wèi)高興,於是派遣其大臣阿史德頡利發(fā)來長安送禮,然而,李隆基笑納了禮物,賞了使節(jié)一個大紅包,就是不提和親的事。

突厥搭上了禮品還丟了人,小殺一怒之下宣告和大唐朝廷分道揚鑣,揮軍進攻大唐邊境。

突厥的進攻,對國家的震動很大。大唐朝廷決定軍事反擊,蓋嘉運奉命出戰(zhàn),攻擊突厥。

唐軍從河西走廊入青海,兵鋒直指突厥的中心地帶。

這時,高舍雞已經(jīng)是遊擊將軍,也就是是從五品的雜號將軍。雖然遊擊將軍級別不高,統(tǒng)帥的軍隊不多,但已經(jīng)是可以率領(lǐng)軍隊參戰(zhàn)的將領(lǐng)了。

高舍雞頗有乃父之風(fēng),也是,老虎的兒子再笨也強過貓,沒聽說貓怕老鼠的。高舍雞來到了邊境,發(fā)揚了高家不怕死的傳統(tǒng),作戰(zhàn)勇敢決絕,敢於在關(guān)鍵時刻拼命。這樣的戰(zhàn)士,如果不是死了,就是獲得了提升。高舍雞很幸運,一次一次的和死神擦肩而過,因此,以勇敢稱雄西域。

不過,有功不賞不是什麼新鮮名詞。高舍雞雖然戰(zhàn)功赫赫,但他的職位依然原地踏步,沒有大的起色,真正的嶄露頭角是因爲(wèi)遇到了黑齒常之。

黑齒常之是外來移民,原來是百濟的中層將領(lǐng),以驍勇有謀略著稱於世。在蘇定方平百濟之役中,黑齒常之率部投降,逐漸被提拔爲(wèi)左領(lǐng)軍員外將軍,後積軍功授左武衛(wèi)將軍,檢校左羽林軍,充河源軍使。

在河源軍使任上,黑齒常之實行了屯田政策,在河源“置烽戍七十餘所,開營田五千餘頃,歲收粟斛百餘萬,兵精糧足,戰(zhàn)守有備,吐蕃不敢犯邊。封燕國公,任燕然道大總管,再敗突厥於黃花堆,逐之於磧北。”

就是這麼一個能打的爺們兒,應(yīng)該是性如烈火纔是,然而,這個定義錯了,錯得很離譜。聰明人都懂得收買人心,黑齒常之就是聰明人裡的那一個,他待下寬厚,對待高舍雞更是恩重如山。

在黑齒常之的賞識下,高舍雞再接再厲,後來在唐帝國的西域地區(qū)累任至四鎮(zhèn)十將、諸衛(wèi)將軍等要職。

據(jù)我不太準確的瞭解,所謂的十將軍,聽著威風(fēng)凜凜,實際上爲(wèi)雜號將軍,就是一個榮譽稱號,享受一定的待遇而已,相當(dāng)於現(xiàn)在的某級巡視員。諸衛(wèi)將軍,從三品武職事官,“掌統(tǒng)領(lǐng)宮廷警衛(wèi)之法,以督其屬之隊仗,而總諸曹之職務(wù)。”由此可見,高舍雞已經(jīng)進入高級將領(lǐng)的行列,在軍中被委以重任。

僅僅經(jīng)過幾年,高舍雞就成爲(wèi)了高級將領(lǐng),奉命調(diào)入北庭都護府,因此派人將夫人和兒子接到了西域的庭州。雖然一家團圓,但因爲(wèi)戎馬倥傯,高舍雞經(jīng)常在外作戰(zhàn),幾個月不回家是經(jīng)常的事。

北庭都護府不同於河西都護府,它的主要敵人不是突厥,而是剛剛強大起來的吐蕃。

這一次,高舍雞率領(lǐng)一支突騎進入了吐蕃的縱深地帶,接連和吐蕃騎兵進行了多次野戰(zhàn),斬獲頗多,回到後方休整幾日。

第127章 彩雲(yún)之南的南詔第235章 碎葉川第10節(jié) 從軍第7節(jié) 相約從軍第312節(jié) 安祿山死了第122章 楊國忠訓(xùn)誡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98節(jié) 敏感的粟特人第237章 信鴿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51節(jié) 入幕之賓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71章 聯(lián)手哥舒翰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10節(jié) 馬老四來了第317節(jié) 回紇騎兵第243章 鋒矢陣第218章 初戰(zhàn)大敗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44節(jié)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00節(jié) 拜火教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94節(jié) 追兵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04節(jié) 背水一戰(zhàn)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20節(jié) 油燜大米飯第225章 河灘之戰(zhàn)第69節(jié) 死到臨頭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79節(jié) 戍堡血戰(zhàn)第188章 烈女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zhàn)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123章 平盧軍節(jié)度使第14節(jié) 強盜打劫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70節(jié) 遊擊將軍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6節(jié) 太原鬥毆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17節(jié) 再見煙花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28節(jié) 力士脫靴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302節(jié) 那一把刀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85節(jié) 庭州被圍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159章 賽雅爾總督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303節(jié) 英雄之死第196章 據(jù)河破敵第19節(jié) 孤身遇險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163章 石堡城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78節(jié) 突騎施鐵騎第117章 英雄救美第49節(jié) 專使捱揍了第191章 柘枝城第18節(jié) 伏擊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4節(jié) 強盜打劫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9節(jié) 煙花去哪兒了第328節(jié) 冒死突擊第25節(jié) 輪臺大捷第113節(jié) 霓裳羽衣曲第279章 郡主成婚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
第127章 彩雲(yún)之南的南詔第235章 碎葉川第10節(jié) 從軍第7節(jié) 相約從軍第312節(jié) 安祿山死了第122章 楊國忠訓(xùn)誡第264章 安祿山逃出生天第98節(jié) 敏感的粟特人第237章 信鴿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51節(jié) 入幕之賓第291章 顏氏兄弟的鴻門宴第273章 臨危受命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71章 聯(lián)手哥舒翰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10節(jié) 馬老四來了第317節(jié) 回紇騎兵第243章 鋒矢陣第218章 初戰(zhàn)大敗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44節(jié)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00節(jié) 拜火教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94節(jié) 追兵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04節(jié) 背水一戰(zhàn)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20節(jié) 油燜大米飯第225章 河灘之戰(zhàn)第69節(jié) 死到臨頭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79節(jié) 戍堡血戰(zhàn)第188章 烈女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184章 不速之客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zhàn)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123章 平盧軍節(jié)度使第14節(jié) 強盜打劫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167章 吐蕃贊普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70節(jié) 遊擊將軍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6節(jié) 太原鬥毆第34節(jié) 奈何做賊第17節(jié) 再見煙花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28節(jié) 力士脫靴第283章 大唐朝廷的歡樂頌第302節(jié) 那一把刀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85節(jié) 庭州被圍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159章 賽雅爾總督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174章 越過青海湖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303節(jié) 英雄之死第196章 據(jù)河破敵第19節(jié) 孤身遇險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163章 石堡城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78節(jié) 突騎施鐵騎第117章 英雄救美第49節(jié) 專使捱揍了第191章 柘枝城第18節(jié) 伏擊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4節(jié) 強盜打劫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29節(jié) 煙花去哪兒了第328節(jié) 冒死突擊第25節(jié) 輪臺大捷第113節(jié) 霓裳羽衣曲第279章 郡主成婚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罗城| 北安市| 广饶县| 绥宁县| 休宁县| 鄂州市| 长沙县| 开封县| 横山县| 扎鲁特旗| 龙胜| 凌海市| 新和县| 全南县| 临漳县| 峡江县| 苍山县| 成安县| 阜新市| 东台市| 兴山县| 上高县| 登封市| 岗巴县| 丰原市| 海宁市| 砀山县| 漳浦县| 云林县| 巴中市| 桃园市| 田阳县| 凌云县| 定日县| 兴国县| 金湖县| 久治县| 巴南区| 金寨县| 平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