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7章 短兵相接

?阿拉伯人有搶劫的傳統,戰爭是家常便飯,因此,大食軍隊的戰術水平很高。.///在戰鬥時,步兵列陣之時用長矛、投擲短矛配盾牌防守或進攻,是傳統的裝備。而阿拉伯大食騎兵配備較小的圓盾、長矛、弓箭、投擲短矛和大馬士革刀。

大馬士革刀在世界享有盛譽,被砍得膽戰心驚的拜占庭人稱之爲阿拉伯彎刀。

阿拉伯彎刀呈新月形,鋒銳無,在唐代享有盛名。杜甫在《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裡面稱讚道“吁嗟光祿英雄弭,大食寶刀聊可。”

席元慶是帶隊將官,沒有介入最高指揮機構,因此不知道很多秘密戰線的故事。大食人搶劫成性,只要是富裕的地方都惦記,覬覦東方的領土很久了,早在西域各地安排胡商或收買唐人做內線,隨時報告唐軍的行動。儘管高仙芝已經預料到了這一點,沒有直接出兵,而是派兵繞道疏勒,從那裡進軍,而且是晝伏夜行隱蔽進軍,但還是沒有瞞過大食人無所不在的間諜。

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消息之後,駐木鹿的黑衣大食東方總督穆斯林立即下達命令,命令部將塞義德帶領5千人的部隊搶先駐守怛邏斯城,加強防守,阻擊唐軍,爲大軍集結贏得時間。

穆斯林總督很清楚唐軍的戰鬥力,很放不下前方的戰事,在前鋒出發以後,發佈命令,命令呼羅珊地區的軍隊向布哈拉城集。然後,親自率領木鹿精銳守軍1萬人馬趕往布哈拉城,在那裡貯存糧草,打造兵器,構築工事準備大戰。

所謂“未慮勝先慮敗”。作爲嚴格意義的軍事家,大食東部總督穆斯林戰場經驗極爲豐富,他不相信任何的僥倖,已經做好了怛邏斯城失守的最壞打算。準備在唐軍奪取怛邏斯城之後,在撒馬爾罕或是布哈拉城開闢第二戰場,以空間換時間,集主力殲滅唐軍的主力,然後實施反擊。

接到了穆斯林總督的命令,大食的另一將領伊卜拉欣,馬採取了行動,召集河的駐軍一萬人集結,迅速趕往布哈拉城,作爲總預備隊,配合主力防守。

塞義德將軍率軍趕到怛邏斯城以後,匯合了石國新任國王阿拉木機的部隊,組成了聯軍,接過了指揮權。

在塞義德將軍完善了怛邏斯城的城防之後,唐軍還在路,這讓他等得焦急。

正在塞義德將軍焦急的時刻,得到了斥候的報告,進犯的唐軍是一支輕騎兵,規模並不大,只有區區數千人,一路晝伏夜出,逐漸逼近了怛邏斯城。

塞義德將軍吃了一驚,這麼少的軍隊也敢於跨越千里,孤軍深入,進攻怛邏斯城!這分明是無視真主的神威!這讓他極爲氣憤。

怒火是一個很怪的情緒,沒有憤怒,絕不是一個男人,如果憤怒過了頭,是一個失去了理智的混蛋。讓人無語的是,塞義德將軍是失去了理智的傢伙,他忘記了總督穆斯林讓他堅守怛邏斯城的囑託,決定打一場伏擊,在城外野戰殲滅唐軍的小部隊。

雖然塞義德將軍很輕視這一支唐軍小部隊,但作爲一個打過無數惡戰的將軍,他在戰術並沒有掉以輕心。在仔細掂量了敵我力量以後,命令1000大食軍隊留下防守怛邏斯城,其餘的4000步騎兵外套石**隊的灰色長袍,偃旗息鼓,夾雜在石**隊裡。

塞義德將軍率領著這一支萬餘人的混合軍隊渡過了珍珠河,在河岸寬闊處背水列陣,準備一鼓消滅進犯的唐軍。

由於東西方化的隔絕,對戰鬥的理解也是有著很大詫異的,塞義德將軍並不知道韓信背水列陣的故事。他能在此處列陣,並不是對自己的軍隊不放心,也不是輕視唐軍的戰鬥力。而是在此多山的地區,除了這一片開闊的河谷,他實在選不出有利於發揮阿拉伯戰馬威力的平地。實事求是的,背水列陣的危險是顯而易見的,他能夠如此肆無忌憚,確實不乏驕傲的成分。

塞義德將軍的如意算盤撥的很好,是在打算以石**隊的犧牲,消耗唐軍的有生力量,然後再驅動大食騎兵進行反擊,一舉消滅唐軍。

戰鬥像塞義德將軍預想的一樣發生了。然而,他在唐軍進攻的那一刻後悔了,因爲人數佔劣勢的唐軍並沒有表現出懼怕,而是顯露了高超的戰鬥技能。

唐軍在大食人的勢力範圍內作戰,除了勝利,根本沒有第二條路可走,這是所謂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在很短的時間內,唐軍的攻擊達到了**,隨著一陣猛似一陣的箭雨掩護,唐軍騎兵潮水般滾動攻擊,橫刀漫天飛舞,石**隊迅速潰散,大食軍隊承擔了幾乎全部的壓力。

更讓塞義德將軍沮喪的是,唐軍的箭雨讓大食軍隊出現了大量的傷亡,然而,大食軍隊的反擊卻沒有明顯的效果,大食人的弓箭射不穿唐軍的甲冑,造成的傷亡很輕。

在唐朝,因爲強大的經濟基礎的支持,唐朝軍隊無論裝備、素質、士氣還是將帥能力都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一個高峰。唐軍的騎兵一反此前南北朝時的重裝化,其士兵的保護很好,但戰馬卻甲片很少,只是護住前胸和臉部!大唐騎兵是有完善的戰甲保護的,其戰甲與步兵甲型制類似。早期的玄甲也被逐漸淘汰,代之明光鎧。但騎兵甲的裙甲,膀甲明顯步兵的短,這是爲了方便在馬的運動。爲了彌補防護的不足,大唐騎兵使用皮帶在腿和手膀固定甲片。大唐軍騎兵每人身背長槍一條,配圓盾一面,弓一把、箭30,長短橫刀各一把,戰備相當完善!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實事求是地說,優良的裝備會增加將士們的勇氣和鬥志。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唐軍處於人數的劣勢,但精良的裝備助長了英雄主義瘋狂生長,英勇的進攻精神鼓舞著唐軍將士,讓他們勇往直前,“蹈白刃而足不旋踵。”

平心而論,面對唐軍攻擊力極強的楔形陣,大食軍隊的抵抗也足夠頑強,畢竟,黑衣大食的軍隊是世界最偉大的軍隊之一。在軍隊大量傷亡的情況下,大食軍隊依然苦苦支撐,沒有像石**隊那樣鳥獸散。

兩軍猶如兩道鋼鐵洪流,猛烈的碰撞到了一起,塞義德將軍的軍也遭到了唐軍瘋狂的攻擊,手下的親兵接連戰死,他的手臂也被砍傷,幾乎露出了骨頭。

疼痛感一陣陣傳入樞神經,塞義德將軍的疼痛被恐懼放大。他一面揮舞著阿拉伯彎刀,一面咒罵著阿拉木機的八輩祖宗,哪怕石**隊有那麼一點兒的戰鬥力,哪怕象徵性的抵抗,自己的軍隊也不會陷入如此絕望的境地。

塞義德將軍很後悔自己的輕敵,將軍隊背水列陣,絕了自己的後路。如果後面有路,憑藉著阿拉伯馬的神駿,唐軍是無論如何也追不的。

塞義德將軍悲哀地想,大食軍隊滅亡於此,怛邏斯城守備空虛,石**隊是待宰的豬,唐軍兵不血刃可以拿下城池。怛邏斯城一失,阿拉伯人將伊斯蘭教傳入東方的夢想將被關在怛邏斯城以西,自己將成爲真主的罪人。

作爲虔誠的信徒,塞義德將軍不怕死,甚至以英勇犧牲爲榮。因爲爲聖戰而死,死後進入天國,享受美女和美酒,沒有疾病的困擾,沒有生活的拖累,活著舒服多了。但他害怕這樣死,真主的罪人永世不得超生,將永遠遭受懲罰。

正因爲如此的賞罰分明,一個天一個地下,讓塞義德將軍不後悔是不可能的。

可惜的是,世最難買的是後悔藥,唐人買不到,大食人也買不到,因爲佛祖和真主一樣不慣著誰。因此,塞義德將軍只能拼死抵抗,活到哪一刻,只能聽真主的意圖了。

好在大食人信奉伊斯蘭教,他們以投降爲恥辱,認爲背叛者死後下地獄,永世遭受真主的懲罰。因此,雖然抵抗逐漸在減弱,但唐軍兵力不足,大食軍隊依然可以支撐一陣。

鐵器撞擊的聲音清晰地傳來,似乎是沒有節奏的交響樂。塞義德將軍擦去了臉的鮮血,還好,沒有疼痛傳來,鮮血應該是敵人的。他看了看已經西斜的太陽,太陽殷虹如血,猶如燃燒的子宮。他猛然意識到,這是自己最後一次看見陽光了,以後再也沒有機會看到了,因爲地獄裡只有火焰,而沒有太陽。

正在大食軍隊即將崩潰的一刻,塞義德將軍聽到了熟悉的阿拉伯號角,隨即,一陣“真主偉大”的呼聲從遠方卷地而來,清晰地敲擊著他的耳膜。

塞義德將軍愣住了,甚至以爲這是幻聽,隨即,他看到了捲起的塵土,猛然意識到來了救兵。這是傳說的絕處逢生吧!在那一刻,他的內心激動得流淚,淚水氾濫的一塌糊塗,再也不顧頭箭矢橫飛,跪倒在地,親吻著泥土,大聲歡呼著“真主啊,感謝您的庇護!”

這個場景如此熟悉,在戰火紛飛的東,我們經常看到兩方打得如火如荼,清真寺的鐘聲一響,立刻扔下突擊步槍,頭朝著麥加方向跪拜施禮。

這時我想,穆斯林之間打起來還好說,大家同時做禮拜,誰也不打誰。如果是和基督徒作戰,那可有意思了,可惜的是,到現在也沒有聽說因爲做禮拜而受到偷襲的事發生。

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261章 蔡家樓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124章 勒索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210章 漢家奴第8節 西北望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55節 一路向西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63節 李代桃僵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34節 奈何做賊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25節 輪臺大捷第39節 捕俘(1)第260章 上元節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94節 追兵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62章 小茅屋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4節 追尋寶刀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35章 碎葉川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279章 郡主成婚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16節 飛來橫禍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189章 翠兒第129章 石堡城陷落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37章 勒索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60節 死裡逃生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47節 死到臨頭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10節 從軍第3節 阿犖山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185章 面聖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
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261章 蔡家樓第287章 陳留大屠殺第124章 勒索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210章 漢家奴第8節 西北望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55節 一路向西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63節 李代桃僵第166章 上野寺溝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34節 奈何做賊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25節 輪臺大捷第39節 捕俘(1)第260章 上元節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94節 追兵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253章 陌刀軍破敵第62章 小茅屋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4節 追尋寶刀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35章 碎葉川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279章 郡主成婚第263章 安祿山不見了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16節 飛來橫禍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83章 白衣大食帝國參戰第29節 煙花去哪兒了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06節 哥舒翰出征第189章 翠兒第129章 石堡城陷落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37章 勒索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60節 死裡逃生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61章 進攻前的暗戰第47節 死到臨頭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127章 彩雲之南的南詔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322節 安慶緒遜位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10節 從軍第3節 阿犖山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211章 鴕鳥比賽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185章 面聖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芜湖县| 临潭县| 惠来县| 普兰店市| 南宁市| 获嘉县| 金寨县| 清河县| 乌审旗| 融水| 伊宁市| 洛川县| 阿图什市| 威信县| 德保县| 邯郸县| 湖南省| 富宁县| 新泰市| 沽源县| 连州市| 留坝县| 长宁县| 临江市| 高要市| 龙胜| 读书| 海原县| 柳江县| 青岛市| 黔西县| 芮城县| 南雄市| 黔江区| 浦城县| 丹凤县| 潜江市| 铁岭县| 天峻县| 奇台县| 文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