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2節 阿史那箤幹

?安祿山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就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從最低級的軍官,一躍而成爲擁有固定兵員的中級將領。[燃^文^書庫][www].[774][buy].[com]不過,因爲安祿山機靈透頂,忽悠敵人有一套,張守珪讓他掌握遊騎,也就是斥候,負責節度使府的偵查工作。

雖然張守珪解決了契丹問題,但是,北方的領土民族衆多,而北方人向來桀驁不馴,不服天朝管。大唐朝廷的敵人還有奚族,以及奚族身後的突厥。

契丹人規規矩矩的爲大唐朝廷牧馬,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突厥人耐不住寂寞,走上了前臺。

安祿山在這個位置上如魚得水,經常帶著幾個兄弟到北方偵查情況,每次出發,都有所斬獲,抓到了不少突厥人和奚族人。

張守珪對安祿山刮目相看,將他收爲養子,也就是乾兒子,處處照顧,並以軍功加員外左騎衛將軍,充衙前討擊使。

當時,唐朝節度使收養義子成風,有些節度使的義子都能編成一支軍隊。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因爲軍旅生涯危險,需要有人拼命,既然成爲了父子關係,捨身賣命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這一天,安祿山閒著無事,向張守珪告了假,帶著幾個勇健的軍士出城,打算回到營州去看望老媽。

安祿山一不留神成爲了帶兵的將官,多年壓抑的豪情被釋放出來,如果不回家鄉顯擺顯擺,讓小夥伴們誇幾句泄瀉火,估計都能憋死。

這也怪不了安祿山窮人乍富的心理,這樣的想法人人都有,甚至偉人也是如此。在楚漢爭雄時期,擊敗了秦軍後,項羽的一句:“富貴不歸故里,猶如衣錦夜行,誰人知之者”的豪言壯語,讓亞父范增甚爲反感,發出了“沐猴而冠”的感嘆,因此對項羽失去了信心。

不過,顯擺也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幽州距離營州甚遠,需要很多天的路程,說不得爬山涉水,剛剛走到了營州地面,安祿山迎頭撞見了一年未見的阿史那箤幹。

多日未見,兩兄弟意外重逢,這一頓激動的淚水是跑不了的。

唏噓感慨了一陣,阿史那箤干將同行的幾百個奚族人介紹給安祿山認識。

這些奚族人,都穿著光板獸皮,因爲天氣轉熱,都露出了粗壯的胳膊,顯得精明強幹,一看就是軍人。

據史書記載,奚族以遊牧狩獵爲生,一年四季皆穿皮衣,冬天的帶毛,夏天的是皮板。

奚族的日子真好,不管有錢沒錢,都有貂皮可穿。

安祿山奇怪了,阿史那箤幹這廝怎麼了,怎麼竟然跟奚族混到一起了?

很快,安祿山就從阿史那箤乾的嘴裡獲得了端倪。

阿史那箤幹從水裡逃跑,走投無路,一路躲躲藏藏,在北方瑞雪飄飄之際,終於逃亡到北邊的奚族地區。然而,他沒有高興幾天,被一向和大唐朝廷有仇的奚族人給捉住了。

因爲唐軍在北方掃蕩,實行了滅絕政策,大量的殺害奚族人,因此,奚族百姓對唐朝人很痛恨,抓住了唐朝人,一般的情況下都要處死。

阿史那箤乾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就是一個唐朝的混混而已,因此,奚族人想殺死這個外地人。

這時候,阿史那箤乾的機靈勁兒就顯露出來,裝出一本正經樣子說道:“我是大唐王朝派來與奚王和親的使者,你們殺了我,如果惹下大禍將會影響你們的民族。”

自古以來,因爲敵對雙方缺乏溝通,很多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都冒充國家使節,在敵方一頓神忽悠,因此改變了戰爭的走向。著名的弦高犒秦師就是著名的例子。

弦高是鄭國的一位行商,經常來往於各國之間做生意。有一次,他去周王室轄地經商,途中遇到秦**隊。當他得知秦軍要去襲擊他的祖國鄭國時,於是急了,派夥計急速回國報告敵,然後,僞裝成鄭國國君的特使,趕著12頭牛作爲禮物,犒勞秦軍。

秦軍以爲鄭國已經知道偷襲之事,軍隊失去了突然襲擊的機會,只好班師返回,鄭國避免了一次滅亡的命運。不過,秦軍大老遠的來了,總不能空手而歸吧,於是,在回軍途中滅掉了滑國,帶著搶劫來的紀念品回國了。

當鄭國君主要獎賞弦高時,他卻婉言謝絕,說道:“作爲商人,忠於國家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受獎,豈不是把我當作外人了嗎?”

還有一次,這是在南北朝時期。一個宋人叛逃到魏國,被邊兵抓了,按律當斬。這個人謊稱是替宋將送投降信的,魏軍邊將大喜,馬上報告了北魏皇帝拓跋燾。

拓跋燾相信了這番鬼話,馬上派出大軍接應。

魏軍在宋境安營紮寨,派人聯絡,然而,宋將一頭霧水,堅守城池不出。

魏軍無奈,揮師攻城。劉宋派出了援兵支援,北魏朝廷也不示弱,馬上派出了援軍。在黃河南岸,劉宋和北魏爆發了空前慘烈的大戰,黃河南岸烽煙滾滾,雙方死傷數十萬,無數的家園毀於戰火。

因此,有時候,撒謊也能改變歷史,只要說的像那麼回事兒。

大唐乾淨利落的幹掉了契丹,打跑了突厥,奚族人失去了強大的幫手,再也不敢跟唐軍正面對抗。失去了搶劫的機會,奚族百姓的日子極爲艱苦,日常需要的生活用品極爲睏乏。因此,奚族人很想和唐朝緩和關係。

阿史那箤幹從小就是一個騙子,撒謊不紅臉,淳樸的奚族人哪裡算計的過他,相信了也不足爲奇。

聽說阿史那箤幹是大唐的特使,奚族百姓可就不敢惹了,儘管這廝穿得破破爛爛的,但一路風霜,好衣服到這兒也破了,於是,馬上將阿史那箤幹送到了奚王的所在地。

奚人還處在農牧時代,族人逐水草而居,日子過得十分的艱苦。百姓窮,領導也得過苦日子,奚王的營地也就是幾百頂破破爛爛的帳篷。

有帳篷住的還是奚族上層人物的家,普通百姓就更慘了,只能居住在幾根木棍支起的窩棚,外面圍了幾張獸皮。

這些建築被厚厚的積雪掩蓋,在呼嘯的北風中瑟瑟發抖,顯得十分的寒酸。

阿史那箤幹一看到奚王的居住條件如此艱苦,心裡立刻就有底了,因爲人窮志短的道理傻子都懂。在那一刻,他故意裝的威風凜凜的,拽得二五八萬似的。

奚王看阿史那箤幹一副氣度非凡的派頭,還真當成了大唐派來的使者,於是以貴賓禮節接待他。

阿史那箤幹故意拿出當官的派頭,頤指氣使,隨便吃了幾口,嫌棄不好吃,將奚人的烤肉仍的到處都是。

奚王一看嚇了一跳,這個人比前幾次來的唐官脾氣還大,那就錯不了了,這個人一定是大唐的高官。

認定了阿史那箤乾的身份,奚王立刻窮盡財富,好好地招待他。這還不夠,擔心他寂寞,於是,從自己的妃子裡挑出兩個好看的,伺候他的生活起居。

阿史那箤幹一不留神假冒成功,過起了左擁右抱的豪華生活,撒著歡兒胡來,幾個月下去,就把奚王的兩個妃子的肚子弄大了。

春暖花開之際,北方的冰雪開化,大山裡可以通行了。奚王做出了決定,派100人跟隨阿史那箤幹去朝拜大唐皇帝。

阿史那箤幹在營州時,看見過官府張貼的通緝瑣高的告示,因此,這些天就考慮好了,一定要把此人騙到幽州,賣一個好價錢。於是,他對奚王說道:“你派去的人雖然不少,但我看多是淺薄之徒,這樣的人怎能去見大唐皇帝呢?我在京城就聽人說過,你手下有一個才華超羣的瑣高,何不讓他去呢?”

奚王已經完全相信了阿史那箤乾的身份,根本不敢違抗,於是,讓瑣高和他手下的300人啓程,跟隨阿史那箤幹去朝拜大唐皇帝。

安祿山從阿史那箤幹嘴裡得到了這些情況,於是不動聲色的歡迎了奚族客人。

行走了一段時間,唐軍控制的營州出現在不遠處。

按照事先商量的對策,安祿山告別了阿史那箤幹,率先到達了營州。

營州都督府都督裴休子得知張守珪的乾兒子安祿山到來,不敢怠慢,馬上迎接了他。

安祿山沒有過多的客套,說道:“奚族人派瑣高和精銳將士一起來了,他們嘴上說是去朝拜天子,實際是來偷襲營州,你應該做好準備,不等他們動手就先幹掉他們。”

裴休子信以爲真,馬上安排伏兵,在奚人進入營州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將瑣高手下的300人殺了個一乾二淨,單單留下了瑣高。

雖然近在咫尺,但安祿山也不回家了,他和阿史那箤幹一起,押著瑣高返回了幽州。

張守珪一直頭疼瑣高,今天一看到阿史那箤幹抓到了瑣高,因此高興異常。下達了命令,將瑣高這個倒黴蛋五花大綁的遊街示衆,然後一刀剁了,將他的腦袋掛到了城牆上。

張守珪認爲阿史那箤幹爲國家立下了大功,於是,親自給朝廷上奏,在奏書中把他好一頓誇獎。

朝廷接到了報捷文書,也是十分的高興,李隆基親自下令,任命阿史那箤幹爲果毅。

經過了誤打誤撞,兩個營州著名的流氓涅槃,成功的成爲了大唐朝廷軍隊的中級將領。而這僅僅是他們離開流氓隊伍不足一年的時間,其速度之快,現在的火箭幹部都望洋興嘆。

這樣的提拔很狗血,似乎不可能,但是,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歷史已經記錄在案。而且,他們的故事並沒有完,以後的發展,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安祿山的故事告一段落,讓我們把目光瞄向遙遠的四川,那裡還有一個驚世駭俗的大流氓。就是他和安祿山的恩怨,導致了大唐朝廷的徹底滅亡。

第191章 柘枝城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191章 柘枝城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73節 不速之客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3節 阿犖山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35章 碼頭驚魂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9節 高將軍第40節 捕俘(2)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278章 駙馬爺第66節 兵變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17節 再見煙花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95節 馬老四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10節 從軍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5節 賣刀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79節 戍堡血戰第79節 戍堡血戰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71章 死亡突擊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7節 相約從軍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47節 死到臨頭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248章 叛逃第38節 大賀氏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89章 逃出生天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18節 伏擊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24章 勒索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52章 落魄秀才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72節 血戰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
第191章 柘枝城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191章 柘枝城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73節 不速之客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143章 凱旋有罪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第3節 阿犖山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93章 突騎施遊兵第35章 碼頭驚魂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9節 高將軍第40節 捕俘(2)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240章 西城遭到了攻擊第278章 駙馬爺第66節 兵變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214章 會晤卡赫塔巴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186章 快意恩仇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205章 封常青殺人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265章 楊國忠的震怒第17節 再見煙花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95節 馬老四第230章 擊潰昭武九國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10節 從軍第256章 唐軍敗了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5節 賣刀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79節 戍堡血戰第79節 戍堡血戰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33章 吐蕃贊普嫁公主第71章 死亡突擊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7節 相約從軍第149章 野人的家園第305節 哥舒翰出山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47節 死到臨頭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255章 可恥的背叛第96章 夫蒙靈察大帥第248章 叛逃第38節 大賀氏第32節 互市馬牙郎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89章 逃出生天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231章 慶祝勝利第18節 伏擊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124章 勒索第86章 又見艾洛麗亞第52章 落魄秀才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72節 血戰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从化市| 盘山县| 班玛县| 平潭县| 孟连| 东城区| 高雄县| 梅州市| 太谷县| 柯坪县| 高邮市| 清镇市| 星子县| 东乌珠穆沁旗| 盘山县| 闽侯县| 忻城县| 彰化市| 图们市| 鹤庆县| 焦作市| 扎鲁特旗| 密云县| 太和县| 来凤县| 通江县| 东乌| 丰宁| 镇巴县| 淮北市| 德庆县| 浪卡子县| 沽源县| 香河县| 宁河县| 英山县| 资阳市| 武冈市| 阿尔山市| 都兰县|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