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70章 大勝

北元的大軍從來都不是統一建制,而是在出徵之前,由北元王廷帶頭,然後多個部落出兵共同組成。

其實這在騎兵出擊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大大小小的部落依附在王廷軍左右各自形成單獨的團體。

北元軍潰敗的時候,首先就是這些部落兵。

他們效忠的可不是北元,而是效忠自己的部落,如果損失太大的話,對於整個部落在草原的生存會出現很大的影響。

因此當傷亡承受過大的時候,這些部落兵當然就是跑路。

一個部落開始跑,其他部落也跟著跑,兵敗如山倒就是這樣。

傅友德並沒有一味追擊。

因爲對方的中軍大營還沒有動。

鏖戰近兩個時辰,將士們已經非常疲憊,強行去打的話能打下來,但是會造成過大的傷亡。

現在的北元已經是甕中之鱉,傅友德沒必要強攻。

戰場被明軍控制,大量的戰利品和俘虜由明軍接收。

所謂的戰利品,主要還是在戰馬上,草原部族的這些武器刀劍,哪怕是重騎兵的盔甲,明軍都是看不上的。

收集還是要的,這些都是輔兵做的事情。

在對戰的這段時間裡,後邊的輔兵已經是趕了過來。

現在是酉時初,只不過在這邊天還大亮著,還有兩三個時辰纔會日落。

“回稟大將軍,此戰大捷,我軍傷一千七百二十六人,亡八百三十一人,俘虜一萬三千餘,殺敵一萬兩千餘。”

“繳獲戰馬萬餘,各刀劍盔甲不計其數。”

傅友德聞言,暢快大笑。

這是絕對的大捷了,說要不死人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輕騎兵還好,可北元是有重騎兵的。

重騎兵攜帶的武器,很多都是鈍器,比如鐵錘,狼牙棒這些。

盔甲在這個時候沒有辦法形成太好的保護,鈍器就是專門針對盔甲。

也就是說傅友德以一萬五千騎兵對七萬騎,僅用千人不到的損失,大敗北元軍,著實是大捷了。

俘虜和殺敵加在一起,對方直接損失近半。

這些傷亡,主要還是北元軍崩潰後,追擊的過程中造成。

“傳令,全軍整頓歇息半個時辰後,再度出擊。”

天黑還早著呢,當然是要進行第二番作戰。

在傅友德看來,這第二番作戰要對北元軍一舉殲滅。

俘虜們交給輔兵看管,同時還有很多隨軍醫師趕來,爲受傷的士兵進行治療。

這些北元俘虜,也可以得到治療,不過他們哪怕是再重的傷勢,也要等到明軍全部治療完後才行。

不僅僅是人,受傷的戰馬也需要治療。

沒有受傷的戰馬,則是輔兵進行玉米精飼料的餵食,喂水。

北元俘虜軍一片哀嚎之聲。

因爲他們大部分都是被火藥所傷,這樣的傷勢最是疼痛難忍,尤其是傷口處,有非常劇烈的灼熱感,猶如是在火上炙烤一般。

明軍攜帶了很多治外傷的傷藥。

十多個醫師在俘虜軍中行走,每一個旁邊都跟著七八名士兵。

每當醫師看著哪個俘虜搖搖頭,旁邊的士兵就上前一刀將其了結。

將死之人,就沒必要浪費傷藥跟糧食了。

若是點點頭,士兵就會丟下一些傷藥,讓他們自行塗抹。

俘虜在這個時候是不會被允許吃飯的,防止他們恢復力氣叛變。

每個草原騎兵的戰馬上都有兩個袋子,一個裝馬奶,一個裝肉乾。

這些會被全部收走。

只有受傷的俘虜,纔會被允許得到少量肉乾。

不得不說,比起蒙古人的殘暴,大明對俘虜的待遇還是比較好的。

相比明軍這邊,北元可就要慘淡多了。

北元大營的頭上,如同有一片烏雲籠罩。

北元大帳裡。

統領巴雅爾眉頭鎖著就沒散開後。

下邊是一片吵鬧的各個萬戶。

蒙元入主中原後,大多數的部落首領就不是原先的名稱,而是稱呼爲萬戶,這些萬戶多數曾經被封賞下來。

說是萬戶,其實一些小部落可能就幾百戶人。

此刻大帳裡,一片鬧哄哄的。

“大將軍,退兵吧,明軍的火繩槍太強大了,他們的精準度太高,我們的勇士還沒有靠近,就已經被打死了大片,這樣的戰爭,我們沒有可能取得勝利。”

“或許我們本來就不應該和大明作對,王廷決定是錯誤的,背棄了我們的盟友,現在是長生天給我們降下了懲罰。”

“大明的盔甲太堅硬了,我族倖存的勇士告訴我,他們的刀劍砍在明軍盔甲上沒有絲毫作用,而明軍的刀劍輕鬆的就能破開他們的盔甲,往往需要七八個勇士,才能降服一個明騎。”

“我族的勇士不能白白的犧牲在這裡,他們應該回歸草原,烏斯藏不是我們可以佔據的地方,大將軍,撤兵吧。”

“帖木兒的軍隊欺騙了我們,他們到現在還沒有任何的回覆,等到明軍休息好後,肯定會再次進攻,我們應該提前撤離。”

對於這些部落的萬戶統領來說,族中勇士是他們在草原生存的根本。

北元被滅了沒關係,還會有其他的新可汗出現。

如果族中的勇士全部都死光了,那麼他們的部族就會被其他部族吞沒。

因此這些萬戶首領完全已經沒有了再次戰鬥的意志,一個個都是想著怎麼逃跑。

巴雅爾緊閉嘴脣,一直沒有說話。

到了這個時候,他非常的清楚已經是大敗了。

連著兩次的大敗,讓王廷的精銳遭到了很大損失,他已經不知道回去怎麼跟陛下交代了。

浩浩蕩蕩十萬騎兵過來,現在僅存不到四萬餘,折損了大半。

回去也是個死字。

其實巴雅爾還想拖著這些部族一起再打一場,或許堅持一下,就能等到帖木兒的援軍呢?

可是就目前這個情況,他已經沒有辦法壓制住各個部落的首領。

這些說話的首領還好,那些面色鐵青沒說話的首領才叫一個慘字。

他們多數是部落的勇士大半折損,對於他們來說,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讓部落延續下去。

回到草原,他們就要面對其他部落的虎視眈眈。

“傳令,撤兵。”

巴雅爾憋了半天,最後渾身癱軟無力的說出了這句話。

其實早在大帳會議開始的時候,很多部落的士兵都已經在收拾包裹準備跑路了。

哪怕是巴雅爾下達整軍的命令,他們也根本不會搭理,自顧自的跑路。

很多首領在來之前,已經吩咐了族人撤退。

巴雅爾的命令下達與否,已經沒有了區別。

北元的異常很快就被監視的明軍發現。

消息傳到了傅友德這裡。

“傳令全軍,整備出擊。”

聽到北元想跑,傅友德並不意外,他對於北元的構成還是非常熟悉。

在此前,他就安排了兩千騎兵繞後埋伏,阻斷北元的後路。

WWW ◆Tтkǎ n ◆C ○

並非是他不想派出更多的人,兩千騎已經是極限了,這些基本上是在戰場上還保存有體力的將士。

明軍的騎兵都是在自己戰馬旁邊休息,聽到軍令後當即翻身上馬,再次作戰。

北元丟棄了那些奴隸兵,騎著馬就開始跑。

茫茫平原,實際上逃跑成功率還是很高的。

尤其是對於輕騎兵來說,明軍多著重甲,速度自然不可能太快,續航也沒有他們持久。

這個時候,傅友德的後手就體現了出來。

在北元撤退的路上,兩個千騎軍出現,開始對北元軍進行攔截。

面對數萬北元軍,其實兩個千騎隊伍還是有些緊張的。

即便有著再好的盔甲和武器,兩千對數萬是沒有勝利的可能。

不過他們的擔心顯然是多餘了。

在這個時候,所有的北元軍都一心只想著逃跑,他們恐懼後方的明軍主力。

看到攔截的明軍,當即嚇得半死,趕忙從左右散開跑路。

這個時候去衝擊攔截的明軍,自然是能夠取得勝利,可是他們也會被拖住,後面的明軍一旦追趕上來,全部都要死在這裡。

要攔截,也是別的部族去攔截。

“不要去管那些北元重騎,打輕騎兵。”

千騎長察罕大喊一聲,隨即帶領著自己的千騎去攔截。

另外的負責埋伏的千騎長桑敬心領神會,當即也朝著輕騎兵衝殺。

這樣的選擇非常明智,因爲輕騎兵沒有辦法給他們帶來傷害,即便是那些重騎兵的速度要更慢一點。

砰砰砰的槍聲不斷響起,大片北元騎兵落馬,或是戰馬被打中倒地。

兩個千騎隊伍避開北元軍的重騎兵,在輕騎兵的隊伍裡肆意殺戮。

這個時候的北元軍隊早已經嚇破了膽,哪裡敢去糾纏,況且他們的箭矢都不能破防,即便是近身作戰,也需要七八個輕騎去圍殺一明騎才行。

在這個逃命的時候,即便有心想要反抗的北元騎兵,也得不到同伴的幫助。

後邊傅友德率領的大軍也很快的追趕了過來。

不過在跑路上,輕騎兵確實是一把好手。

那些重騎兵在見到明軍主力追上來的時候,就開始丟棄身上的盔甲。

這個時候逃命纔是第一要務,盔甲什麼的,太礙事了。

丟盔棄甲,莫過於此。

這一路追趕,一直追到將近天黑纔算是結束。

天黑的時候,已經是亥時了。

傅友德也收攏了軍隊,收編俘虜跟戰馬。

足足追擊了上百里地界,不過對北元軍隊造成的傷亡,也才堪堪三四千。

這多數還是攔截的兩千騎造成的。

“這些韃子,實在是太能跑了。”

有將士吐槽道,很多人都是累個半死,在這次追趕中也沒能殺死一名敵軍。

他們披甲,自然跑不過輕騎。

只能是圍堵攔截的方式,才能留下一些敵軍。

傅友德累得夠嗆。

當即下令原地休息,等明日天亮後,再行返回。

大多數的俘虜都是被火繩槍打下來,也就剩半條命了,稍微好點的就是戰馬被擊倒,從馬上滾落。

重傷的俘虜被處死,其他的俘虜就用繩子捆起來,等到明日再行帶回。

至此,這番明軍跟北元軍的大戰,以明軍大勝而告捷。

次日,當傅友德帶著上萬俘虜返回的時候,徐輝祖等人瞪大了眼珠子。

太快了。

僅僅只是一日的功夫,就帶回來了上萬餘俘虜,大敗北元軍,這簡直不可思議。

“果然不愧是穎國公,當真是所向霹靂。”

“我就知道穎國公必然可大敗北元,只是沒想到北元在穎國公下,連一天的都堅持不住。”

“穎國公真神勇也。”

徐輝祖這邊的將軍們,當即是拍著馬屁。

傅友德對此早就習慣了。

“老夫老矣,大明的未來還是屬於你們年輕人的。”傅友德感嘆著說道。

從這一戰中,傅友德已經感覺到了身體的不支。

他麾下的這些騎兵們,年齡普遍在二十多到三十多的,基本上達到四十年紀的都沒幾個。

旺盛的精力,傅友德無法相比。

此刻在傅友德的心中,已經決定在此番烏斯藏都司戰後,就回到朝廷,向陛下乞骸骨,告老還鄉。

大帳內,傅友德問道:“可有發現北元求援之人。”

徐輝祖點頭道:“確有發現,按照世叔的交代,我等並未將其強行留下,放了幾人過去報信。”

傅友德道:“帖木兒軍得到消息,必然會派兵支援北元,此刻他們尚且不知北元已被擊潰,正是我等伏擊帖木兒援軍的好時機。”

“此番可分爲兩路,一路對帖木兒援軍伏擊,另一路則探查帖木兒軍營地所在。”

“帖木兒軍最爲狡猾,如若被他們知曉北元大敗的消息,則必然撤兵移營,再度肆虐吐蕃,因此此戰極其關鍵,必然要將帖木兒主力軍擊潰。”

“如此方可徹底將帖木兒軍趕出吐蕃。”

傅友德思路清晰。

對於帖木兒軍,就不能像是對北元軍那樣了。

因爲在帖木兒主力軍中,有著大量的火炮。

這些火炮對於明軍騎兵有很大威脅。

朝廷打造這些騎兵,可是耗費了大量的錢財,如若是折損過大,即便是贏了也會遭到朝廷的責罰。

在這晚年之際,傅友德可不想落下壞的名聲。

因此跟帖木兒的對戰,必然是騎兵跟步兵協同,主力在於步兵,騎兵則是抓準時機給出致命一擊。

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496章:順風順水的朱元璋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626章:狩獵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693章:海外藩王的殖民侵襲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485章:被說服的晉王朱棡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491章:一步登天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七十四章:祭祀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309章:藩王們的焦慮(求訂閱,求月票)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621章:教化倭國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233章:買賣同罪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四章:眼力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523章:給朱允炆要藩地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四十五章:爲父真的很慌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104章:朱高熾的發現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531章:呂氏的籌謀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496章:順風順水的朱元璋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299章 :大明京師法院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620章:大明太孫駕臨倭國第二章:姚廣孝狂喜第523章:給朱允炆要藩地第667章:內亂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364章:大明大典第285章 :從未有過的早朝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651章:對沐家的處置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638章:洪武大典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635章:新羅婢,菩薩蠻,崑崙奴第527章:推行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
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277章 :朱元璋的皇家商會第496章:順風順水的朱元璋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二十五章:風中凌亂朱允炆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396章:我願大明如大漢,寧以強亡,不爲弱滅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626章:狩獵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693章:海外藩王的殖民侵襲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485章:被說服的晉王朱棡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491章:一步登天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七十四章:祭祀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309章:藩王們的焦慮(求訂閱,求月票)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621章:教化倭國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233章:買賣同罪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四章:眼力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523章:給朱允炆要藩地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四十五章:爲父真的很慌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104章:朱高熾的發現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展成傭兵帝國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531章:呂氏的籌謀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496章:順風順水的朱元璋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299章 :大明京師法院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620章:大明太孫駕臨倭國第二章:姚廣孝狂喜第523章:給朱允炆要藩地第667章:內亂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364章:大明大典第285章 :從未有過的早朝第652章:淮西勳貴集團的尷尬處境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651章:對沐家的處置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307章 :惶恐的劉三吾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662章:叛亂四起的安南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638章:洪武大典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635章:新羅婢,菩薩蠻,崑崙奴第527章:推行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商城县| 聂拉木县| 高密市| 太仓市| 民县| 永泰县| 灵宝市| 鲁山县| 明溪县| 龙陵县| 左云县| 阿坝| 柞水县| 普宁市| 讷河市| 哈巴河县| 萨嘎县| 托里县| 洛南县| 罗定市| 彭水| 保靖县| 砀山县| 祥云县| 汶川县| 崇仁县| 会宁县| 平阴县| 竹山县| 红河县| 综艺| 濮阳市| 玉山县| 新泰市| 河东区| 古田县| 大余县| 洞口县| 沙坪坝区| 莆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