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

後世史記:《明太祖實錄》:

洪武七年冬十月己未,皇嫡長孫雄英生。

洪武十五年五月己酉朔,皇嫡長孫雄英薨。上感悼輟朝,葬鐘山,侍臣皆素服,徒步送葬,追封虞王,諡曰懷。

或許他人看到畫像,第一感覺就是和太子朱標很像。

但朱元璋不是。

嫡長孫朱雄英出生,因爲(wèi)是朱元璋和馬皇后的第一個大孫子。

這種隔代親的溺愛無與倫比。

哪怕是生母常氏和親子朱雄英之間共睡的次數(shù),都是屈指可數(shù)。

皇宮自有奶孃,此事大明已建國七年,趨於穩(wěn)定,朱標也已然成長起來,可獨當(dāng)一面。

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日子相對來說要清閒一點。

便是過上了天天帶娃的生活。

每天朱雄英睡覺,便是夾在朱元璋和馬皇后的中間。

甚至於朱元璋睡覺打呼嚕,吵到了大孫朱雄英,半夜起來哇哇直叫。

被馬皇后直接轟出寢宮不知多少次。

然而朱元璋依舊樂此不疲。

唯有帶過娃的人,才能體會到這其中的快樂。

爲(wèi)了怕朱雄英被朱元璋睡覺的時候壓到,每天都有數(shù)個宮女太監(jiān)侍寢。

作爲(wèi)嫡長孫的朱雄英,從小不是掛在朱元璋身上,便是在馬皇后懷裡。

那真是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

朱標長相類母,朱雄英類父。

或許是誰帶大像誰的緣故,朱雄英似乎更像馬皇后。

便到了四五歲的時候,有小國使臣來訪朝貢。

見到朱雄英和馬皇后,還以爲(wèi)是馬皇后的親子。

這可把馬皇后樂得喜笑顏開。

太子朱標出生的時候,恰逢戰(zhàn)火連天,便是當(dāng)時的朱元璋也是局勢不穩(wěn)。

雖是喜歡,但要處理的事情太多,所以對於朱標之間的親近要少了許多。

但朱雄英就完全不一樣了,朱元璋每天都會花大量的時間陪伴。

自洪武七年到洪武十五年這八年的時間。

可以說是朱元璋這一生中,最爲(wèi)幸福的日子。

老婆,孩子,孫子都在身邊,家國穩(wěn)定,逢戰(zhàn)必勝,大明帝國蒸蒸日上。

好像這一切都向著美好而去。

而洪武十五年三月初,朱雄英突然病重。

太醫(yī)院諸多大醫(yī),御醫(yī)會診,然無濟於事。

馬皇后日日以淚洗面,悲痛不已,越發(fā)憔悴。

自四月初,馬皇后悲傷憂鬱過度,病重在牀。

五月初,皇嫡長孫雄英薨。

馬皇后於病牀上,悲痛欲絕,日夜思念。

是以心病藥石無用,於八月份,馬皇后駕崩。

恰逢此時,空印案爆發(fā)。

而這個時候,正是朱元璋最爲(wèi)癲狂之際。

於是他下令將各地執(zhí)印主事全部處死,副手杖刑一百,充軍流放,受此案牽連之人一時間多達數(shù)百人。

看似數(shù)百人不多,實則要明白,這數(shù)百人可都是執(zhí)印主官,相當(dāng)於地方長官級別。

顯然空印案是一樁徹徹底底的冤案,畢竟無論是殺頭的官員還是流放的官員,他們其實都沒有貪污受賄。

後來朱元璋也反應(yīng)過來,但並沒有解除。

很少有人知道,這其中牽扯到一樁宮廷秘聞。

《明史》卷一百三十九《鄭士利傳》記載:“會星變求言。士利曰‘可矣’”。

後世著名明史學(xué)家吳晗的《朱元璋傳》第七章一:“朱元璋假託有星變,應(yīng)殺大臣應(yīng)災(zāi)。”

其中內(nèi)容不是重點,重點是星變。

通過這兩處可以得知,在大明洪武十五年,發(fā)生過星變之事。

星變,便是星辰移位。這在古代,尤其是帝王看來,可不是小事,相當(dāng)重視。

只不過,很少有人知道。

星變這一天的時間,是發(fā)生在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二夜。

這一夜,便是嫡長孫朱雄英下葬次夜。

而當(dāng)時,更是發(fā)生了一件不記錄於世的秘聞。

這一天的夜裡,鐘山孝陵地龍翻滾,嫡長孫陵寢塌陷地底。

又恰逢星變,朱元璋喚來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詢問。

欽天監(jiān)不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觀察天象,推算節(jié)氣,制定曆法。

更是掌調(diào)壺漏,測中星,相陰陽,以卜營建。

對風(fēng)水神鬼之說,多有研究。

其中欽天監(jiān)成員不對外招募,家族傳世。

朱元璋的規(guī)定:欽天監(jiān)永世不許遷動,子孫只習(xí)學(xué)天文歷算,不許習(xí)他業(yè),其不習(xí)學(xué)者南海充軍。

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面對此刻朱元璋的詢問,沉默良久後方才說道:

“臣恐是長孫殿下早夭,心有不甘,怨氣上涌,沖天致以星辰移位,不甘致以地龍翻滾。”

監(jiān)正的意思,朱元璋聽得明白。

正常來說,大孫朱雄英是天定的皇位繼承人,卻早夭身死,所以怨氣極大。

朱元璋淚水如泉,想起此刻馬皇后病重在牀,哽咽問道:“該當(dāng)如何,方可令吾孫安息。”

監(jiān)正跪地,伏身長拜道:“唯有以祭祀之。”

朱元璋默然良久,遂下令,查孝陵衛(wèi)守衛(wèi)陵寢失責(zé),賜一千五百精銳甲士殉葬,以安長孫怨氣。

而後更如記載所言,以星變爲(wèi)由,殺大臣以應(yīng)災(zāi)。

孝陵衛(wèi),可是他從最信任的老家,周、李兩個家族中,親自挑選的五千六百名精銳皇家衛(wèi)兵組成。

每一個都是絕對的精銳,其中戰(zhàn)力猶在錦衣衛(wèi)之上,也是大明最爲(wèi)神秘強大的衛(wèi)隊。

按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的意思,只有這等勇士祭祀,才能安撫長孫怨氣,安息長眠。

當(dāng)然,殉葬不僅這些人,有可能知道這件事的宮女太監(jiān),基本上也一併去了。

包括提出祭祀的欽天監(jiān)監(jiān)正,以及知曉其中細節(jié)的部分欽天監(jiān)主官,無一倖免,盡皆殉葬。

一轉(zhuǎn)眼,這件事便是過去了十年。

便是認爲(wèi)這件事再也不會有人提起的時候。

他沒想到,蔣瓛竟是獻上一張畫像。

帶娃八年,朱元璋一下子就認出來,畫像上的人,便是自己的嫡長孫朱雄英。

他惶恐,不安,驚駭,抓著蔣瓛衣襟厲聲質(zhì)問。

不等蔣瓛回答,朱元璋又癱軟在座椅上。

嘴裡喃喃的念道:“大孫,是你回來了嗎,你是不是怪爺爺沒有照顧好你,所以現(xiàn)在要來帶爺爺走嗎。”

說著說著,朱元璋失聲痛哭起來。

蔣瓛心中大震。

這怕是陛下因爲(wèi)思念太子殿下,所以精神有些錯亂,胡言亂語起來。

蔣瓛自去年,毛驤被賜死後才就任錦衣衛(wèi)都指揮使。

對於十年前的宮廷秘聞自然不清楚。

見陛下如此,蔣瓛連忙說道:“陛下,畫像中人此刻正在京師。”

“臣見其長相酷似太子殿下,特此上報。”

哭聲戛然而止。

朱元璋轉(zhuǎn)過身來幽幽問道:“你是說,畫像上的人還活著,而且就在京師之中?”

“臣不敢欺瞞陛下,便是今日清晨,臣親眼所見。”

聽聞此言,朱元璋整個人都止不住的顫抖起來,或是興奮,或是不安。

片刻後語氣有些急切的說道:“立即帶咱過去相見!”

“臣遵旨!”

蔣瓛話音剛落,朱元璋就已經(jīng)推開門大步離去。

蔣瓛來不及多說,只能連忙跟上。

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169章:調(diào)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472章:夷三族第六十七章:朱允炆的猜想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833章 君主立憲第429章:三分知縣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603章:朱高熾爲(wèi)姐夫求官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485章:被說服的晉王朱棡第414章:大明九劍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532章:注意細節(jié)的朱英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649章:發(fā)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226章:朱英發(fā)難第734章 朱棣備戰(zhàn)第三十四章:挖墓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wèi)什麼要還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fù)九州島第161章:爲(wèi)娘太失望了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fā)展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702章:求戰(zhàn)的大明都督們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602章:朱棣的女兒們第804章 暹羅城破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392章:大明春耕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505章:大戰(zhàn)起!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fā)展第239章:軍心可用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567章:活捉朱棣!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chǎn)力第644章:帝國大戰(zhàn)的序幕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496章:順風(fēng)順水的朱元璋第730章 即將完成的蒸汽鐵甲船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zhèn)安南!第354章:棄筆從戎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447章:羣雄割據(jù)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694章:愛會轉(zhuǎn)移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333章:血染京師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527章:推行第343章:陸家的態(tài)度(求保底月票)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280章 :藍玉的優(yōu)點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185章:朱棣的野望
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169章:調(diào)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472章:夷三族第六十七章:朱允炆的猜想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833章 君主立憲第429章:三分知縣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603章:朱高熾爲(wèi)姐夫求官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485章:被說服的晉王朱棡第414章:大明九劍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532章:注意細節(jié)的朱英第376章:軍中思想的變化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649章:發(fā)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226章:朱英發(fā)難第734章 朱棣備戰(zhàn)第三十四章:挖墓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wèi)什麼要還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fù)九州島第161章:爲(wèi)娘太失望了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fā)展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702章:求戰(zhàn)的大明都督們第六十二章:徐妙錦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602章:朱棣的女兒們第804章 暹羅城破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392章:大明春耕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505章:大戰(zhàn)起!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fā)展第239章:軍心可用第533章:等階森嚴的好處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567章:活捉朱棣!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chǎn)力第644章:帝國大戰(zhàn)的序幕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496章:順風(fēng)順水的朱元璋第730章 即將完成的蒸汽鐵甲船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zhèn)安南!第354章:棄筆從戎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447章:羣雄割據(jù)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694章:愛會轉(zhuǎn)移第582章:備軍三十萬,平定安南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333章:血染京師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527章:推行第343章:陸家的態(tài)度(求保底月票)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五十九章:絕對是親大侄子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280章 :藍玉的優(yōu)點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185章:朱棣的野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理县| 伊宁市| 治多县| 安国市| 区。| 万载县| 怀远县| 靖安县| 南部县| 庆元县| 浦东新区| 西充县| 屏南县| 金门县| 东平县| 嵊州市| 宿迁市| 玛沁县| 凭祥市| 东兰县| 德安县| 科技| 南溪县| 方正县| 奇台县| 富蕴县| 分宜县| 邢台县| 富宁县| 仁寿县| 钟祥市| 常熟市| 称多县| 那曲县| 婺源县| 吉首市| 天台县| 溧阳市| 辉南县| 子长县|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