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2章:苦澀的朱棣

李景隆此刻的心緒,凌亂陳雜。

從朱棣這裡得到的消息,讓他有一種窒息的感覺。

十三歲的行商之子,建立起一個跨越西域,大漠,草原的龐大勢力。

這一切,朱英只用了五年的時間。

若是放在元末的時候,絕對是陛下最大的強敵。

然而這般人物,還是陛下的嫡長孫。

在陛下的眼裡,還有比這更爲適合的繼承人了嗎。

在李景隆的腦海中,回憶起一個片段。

就在數月以前,他剛剛到達西番,負責茶馬互市的時候。

當時去了沒多久,就有兩個草原上的部族,因爲某些原因,導致發生爭執,大明官府的人都攔不下。

眼看就要大打一場的時候,羣英商會的人出現。

不多,區區數人而已。

然而就是這區區數人,連話都沒說幾句,就將此事平息了。

李景隆頓時對羣英商會的幕後東家,開始好奇。

瞭解之後,他才發現一個更爲恐怖的事實。

他在西番所有接觸到,屬於羣英商會的人,沒有一人見過傳說中的東家。

但是他們對於東家的狂熱,讓李景隆看得頭皮發麻。

東家只是一個大明商賈的簡單稱呼。

但是在西番,所有開店的商人,都不可以自稱東家。

如同避開皇帝名諱一般。

這隻有接觸到的人,纔會瞭解其中的恐怖。

因爲這種行爲,完全是羣英商會自發的,你自稱東家沒問題,也沒說你壞什麼規矩。

就是羣英商會的人,可能會不搭理你而已。

“別想太多,現在父皇尚在,大侄子也無人可動,道衍法師也跟我說過,只需暗中等待時機便可。”

“無論如何,大侄子都是我帶到京師來的,熾兒跟大侄子的關係,也很是要好。”

“就目前來說,你也不必抱著排斥,有時間可以讓熾兒帶著你去認識一番。”

朱棣看到李景隆面色有些難看,眉頭緊鎖的模樣,出聲說道。

不同於朱允炆,朱棣看得清晰,朱英上位就目前的走向來說,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就像是姚廣孝所說,若朱英真的能全面掌控兵權,這天下也沒人可以翻得起半點浪花。

李景隆聞言,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輕輕點頭。

朱棣再次說道:“有些事情,還得看日後形勢,道衍大師曾跟我說過,大侄子此人,看去儒雅,實則喜愛征伐,有窮兵黷武跡象。”

“這次我去平倭,按照父皇的意思,攻打倭國的日子也不會太遠。”

“倭國的情況你也知道,當年誠意伯也曾規勸住父皇,這麼多年來,父皇再也生出過攻打倭國的心思。”

“依我看來,父皇攻打倭國,怕也是無奈之舉。”

李景隆點點頭,道:“我聽聞陛下發平倭大軍的時候,也覺得有些奇怪,難不成這是朱英的意思?”

“沒錯。”

朱棣肯定的說道:“父皇之所以征伐倭國,恐怕就是因爲我那大侄子,父皇是擔心在他走後,大侄子強行攻打倭國,引發大明動亂。”

“還不如趁著現在,早些打一波,無論輸贏,都能讓大侄子看清。”

“贏了自不必多說,若是輸了,也可以熄滅大侄子心中慾望。”

李景隆聽完後,沒想到平倭大軍,還有這層意思,而後感嘆說道:

“如此看來,陛下對於長孫殿下,怕是寵溺至極啊。”

朱棣也有些不甘和苦澀,甚至隱約間有些嫉妒。

當初是大哥,現在大哥走了,先是允炆,然後大侄子又來了。

難道父皇的愛,只能在大哥這一脈身上嗎。

我也是父皇的親生骨肉啊。

.....

院子裡。

朱英還在批閱奏章。

自從第一批奏章送到之後,朱英再也沒有了其他的娛樂活動。

每天就是看不完的奏章。

之前送來的奏章,從以工代賑情況的收集,到後面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到了現在,已經涉及到地方民生的事情了。

而一些水文的奏章,也開始變得稀少起來。

畢竟在目前洪武年間,幹實事的大臣還是很多的。

沒能力的,基本上也幹不下去。

要麼埋了,要麼流放。

然後這個時候,朱英再次發現了一個時代上的問題。

斷句。

現在大明可不流行用標點符號什麼的。

所有的文言文,都是一句話下去,讓朱英看起來非常的吃力。

不過他並沒有想過去發明標點符號的事情。

因爲有關於標點符號,早在春秋時期,孔子那個年代,就已經發明瞭,而後才逐漸被廢除。

唐代的陸德明《經典釋文》,宋代《尚書表注》,都有標點符號的使用。

說到底,還是因爲朱英沒有接受過大明正統的儒家教育,纔會如此。

之所以很少使用標點符號,主要是文言文除了對‘之乎者也’這類的語氣助詞使用起止文句外。

在行文的時還講究駢驪對仗,起承轉合,以及平仄韻律等。

也就是說,大明只要受過正常教育的讀書人,就不需要標點來斷句,也並不需要另加符號來會意。

《禮記·學記》中有記載,“一年視離經辨志...”

這就是明確規定,小孩子讀書一年以後,就要考校‘離經辨志’的能力。

所謂‘離經’,就是句讀經典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斷句。

也就是說,目前困擾朱英句讀文言文的事情,在如今的大明,是小學一年級就要掌握的基本功。

畢竟朱英在大明十年,對此多少有一些瞭解。

真要是大言不慚的搞發明標點符號這些事情,那簡直就是文人之恥,將會受到所有讀書人的嘲笑,真就變成一個笑話了。

“還能怎麼辦,慢慢學唄。”

朱英嘟囔一句,然後開始發奮用功起來。

其實這玩意看多了,慢慢也能接受。要不了多久,形成了閱讀習慣,就沒啥其他的問題了。

也就是這個原因,文言文才會被稱呼爲雅文,將讀書人和文盲,徹底的斷絕開來,形成一條難以跨越的鴻溝。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就大明現在,繁體字和簡體字,是屬於並行的。

用繁體字的很多,但用簡體字,也不是看不懂。

所以朱英在批閱奏章,寫下意見的時候,能夠記得繁體字,就寫繁體字,不記得乾脆直接用簡體字代替,這些也不耽誤。

寫下的意見當然是用大白話,還好大白話的使用,朱元璋就一直在用,朱英用上去倒也不算尷尬。

就在朱英批閱某個戶部的奏章時,張伯在門口說道:

“東家,允熥殿下,明月公主,還有寧王殿下來訪。”

朱英聞言,擡頭問道:“寧王殿下?”

張伯解釋道:“是十七皇子,去年封寧王,藩地大寧。”

聽到張伯的解釋,朱英微微沉吟,就知道是朱權了。

收拾了一下奏章,隨即起身向院內過去。

院子裡,朱允熥和朱明月對這裡已然極爲熟悉,沒有絲毫顧忌,玩耍其鞦韆來。

朱權則安靜的站在原地等候。

聽到腳步聲,朱權下意識的轉頭看去,正好看到朱英走來。

下一個剎那,朱權眼眶微張,瞳孔緊縮,連呼吸都屏住了。

“朱英,見過十七叔。”朱英看著朱權愣神的模樣,也不意外,拱手說道。

旁邊朱允熥和朱明月都停了下來,想等著看朱權的笑話。

畢竟是白天,且朱權年紀不大,視力不錯,反應敏捷。

很快就看出了朱英和大哥朱標的區別。

朱權並未託大,也拱手道:“長孫殿下。”

從輩分上說,朱權是長輩,但在皇家,尤其是類似朱英這樣的嫡長孫,庶出的輩分,可沒有多大用處。

“十七叔初來乍到,還請去堂屋喝茶。”朱英笑著說道。

“大哥,那我們呢。”旁邊想看朱權笑話的朱允熥沒看到,有些不滿,聽到大哥的交代,隨口問道。

“你們先玩會,我和十七叔先聊會。對了,我那裡有些稀罕玩意,我讓張伯拿出來,給你們玩玩。”

朱英笑著說道,隨即對張伯吩咐道:“把我那五子棋拿出來。”

“是,東家。”張伯領命而去。

“五子棋,是什麼呀,跟對弈差不多嘛。”朱允熥好奇的問道。

“到時候讓張伯教你們。”朱英回道。

“好吧。”朱允熥無奈說道。

朱英說完,就帶著朱權進堂屋去了。

看著大哥的背影,朱明月咬了咬嘴脣,猶豫半晌,終究還是沒說出口。

“姐,你怎麼不跟大哥說呀,這等終身大事,可是關乎到一輩子的事情。”

“之前沒人幫忙,現在大哥在,所謂長兄如父,大哥的話肯定有用的。皇爺爺對大哥這般重視,只要大哥開口,肯定不是問題。”

朱允熥看上去有些大大咧咧,但心思也敏感,注意到姐姐朱明月的神色,就明白了其中的想法。

“先等等,皇爺爺讓我們帶著十七叔一起過來,肯定有什麼事情。我的事情是小事,要是因此耽誤了大哥的事情,那可就是罪過了。”

“等大哥談完了,我再跟大哥說也不遲。”

朱明月聽到弟弟的話,開口解釋道。

朱允熥隨即不再關注,眼睛看向後院門口,很快張伯就拿著對弈的棋盤,放置在涼亭上。

他連忙拉著姐姐一起過去,向張伯請教五子棋的玩法。

堂屋裡,朱英看著坐在自己對面的朱權,心中不由感慨。

老爺子安排確實到位。

就目前這位,看上去有些文弱,脣紅齒白的少年。

實則在兩年以後,可是實實在在邊疆最強塞王,將燕王朱棣的名頭都給壓制了下去。

就算是朱允炆後來當了建文帝,自始至終都沒對面前這位最強藩王下手。

聰慧的朱權,在看到朱英的容貌後,心中翻起滔天大浪的同時,也很快就明白了父皇的安排。

所以在姿態上,保持著君臣般的恭敬。

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356章:呂氏,呂氏!第三十章:我命休矣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六十三章:海禁第440章:黑吃黑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六章:身世之謎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546章:七日奏報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280章 :藍玉的優點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114章:長兄如父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645章:大明要謀取拜占庭帝國?第413章:名聲大噪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446章:颶風之後的機會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359章:學堂之爭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346章:守土開疆,永鎮遼東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六十一章:倭寇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151章:咱這心裡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567章:活捉朱棣!第440章:黑吃黑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570章:老朱的長遠佈局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470章:不留活口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第175章:爺孫辯論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357章:征伐倭國的準備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706章:十年遠征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510章:冊封世子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
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716章:藍玉吃虧,朱英無語第356章:呂氏,呂氏!第三十章:我命休矣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六十三章:海禁第440章:黑吃黑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六章:身世之謎第327章:刺殺太孫的後果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102章:朱英的心思(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546章:七日奏報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280章 :藍玉的優點第633章: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114章:長兄如父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645章:大明要謀取拜占庭帝國?第413章:名聲大噪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446章:颶風之後的機會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七十五章:朝聞道,夕死可矣第177章:大明皇家寶鈔司第729章 我打你可以你打我不行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359章:學堂之爭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346章:守土開疆,永鎮遼東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六十一章:倭寇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151章:咱這心裡呀,舒坦!(年底求月票)第567章:活捉朱棣!第440章:黑吃黑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647章:扯虎皮的趙秀才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570章:老朱的長遠佈局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470章:不留活口第165章:姚廣孝遠走高麗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二十三章:朱元璋的智慧第175章:爺孫辯論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357章:征伐倭國的準備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706章:十年遠征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二十二章:朱元璋不信第十七章:朱棣密謀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510章:冊封世子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五十章:朱元璋有點慌第689章:大明簽證的風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台区| 蚌埠市| 革吉县| 深州市| 奇台县| 乌兰县| 文成县| 靖江市| 静安区| 吕梁市| 呼和浩特市| 吴川市| 武城县| 达拉特旗| 大石桥市| 泾川县| 喜德县| 瓦房店市| 黔东| 合川市| 法库县| 阿拉善盟| 东安县| 葵青区| 黄山市| 九龙坡区| 娱乐| 东阿县| 巫山县| 达日县| 柞水县| 晋城| 南靖县| 永丰县| 登封市| 白城市| 长春市| 满城县| 五原县| 九台市|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