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4章:大明九劍

放棄殿試這麼大膽子。

是瞧不起陛下嗎。

要知道殿試的主考,可是當今陛下。

有些事情,可不是你說想不去就不去的。

“真是尋死,若要追究下來,當算得上欺君之罪吧。”

“也不一定,畢竟他可是爲了考取軍事學院,太孫殿下應該會庇佑他吧。”

“這可說不準,且到時候看吧。”

關於他的議論,很多人還是嗤之以鼻,放著堂皇大道不走,去從什麼軍呢。

畢竟這年頭,官人老爺才叫過得舒坦。

“劉兄,你且聽聽,哪個不是說你,要我說,何必冒這般風險呢。”

某處酒樓,一書生打扮的男子,向對面一魁梧大漢苦口婆心的說道。

這魁梧大漢,正是劉不易。

劉三吾的徒弟,朱英開辦學堂的老師。

“你不懂,若是你也見過玄甲衛的威風,自然就明白我所追求之事了。”

“主政一方固然不錯,可縱馬天下,豈不快哉。”

“當今世道,看似平和,實則暗流洶涌,給我一番大世之感,想要加入其中,唯有棄筆從戎。”

劉不易鄭重說道。

“劉兄,你,誒。”

“既然劉兄已然作了決定,那我就不多勸了,不過目前的問題,陛下那邊,劉兄該如何交代。”

“真要一個不好,那就大禍臨頭了。”

聽著同窗的擔憂,劉不易神秘一笑:“別忘記了,我可是在太孫殿下的羣英商會所辦學堂教書。”

一聽這話,男子頓時就反應過來:“好你個劉不易,城府深得很。”

“今晚的秦淮夜遊,定要劉兄做東了。”

劉不易哈哈一笑:“小事爾。”

.....

坤寧宮中,聽完宋忠傳來的消息,朱英微微點頭。

因葉月清已然成爲太孫妃,自然很多事情就不好親自出面了。

左右一選,最後就讓宋忠領了這個職位。

情報的主要負責,還是在張伯這邊,宋忠相當於傳話筒。

很明顯,關於劉不易的事情,也是在朱英的安排之下。

這並非說是強迫,反而這個事情,是張伯那邊推送過來。

劉不易是自己提出,想要入軍事學院。

碰巧春闈,也算是一手好牌了。

至於老爺子那邊,說實話,老爺子對於科舉都沒啥重視感。

要不是朱英提出,怕是今年這春閨大考,都不見得有。

歷史上再度開啓科舉,也是到了洪武二十七年,前面在十七年的時候,就已經停辦了。

所以有些事情在上層面看來,根本就不是問題所在。

“大明九劍如何了。”

朱英沉聲問道。

軍事學院非常重要,可在同一時間設下的大明九劍,更是大明未來數百年的希望。

宋忠立即躬身道:“回稟殿下,九座學府正在加緊建設中,有望於三個月後,便可安排學子入學。”

“臣已經安排錦衣衛,自大明各地尋找人才,張伯那邊,也在奮力尋找。”

朱英點點頭。

所謂大明九劍,便是以京師爲中心,設立的九座學府。

在這九座學府中,並不教授四書五經,也不是從官打仗。

而是天文,術算,火藥,工業,醫學等一系列遠超時代的研究。

誠然,或許朱英一輩子,這九座學府都不見得能研究出什麼東西來。

但是,這就是不開設的原因了嗎?

華夏之積累,博大精深,哪怕是在朱英後世,亦是有難以想象的作用。

用個常見的東西,曆法。

後世之人,普遍使用陽曆,也就是所謂的太陽曆,格里高利曆,西曆。

農曆用的人,越來越少,甚至在後世很多大城市中,都已經消亡,唯獨鄉村裡還有一席之地。

很多老人,更是隻用農曆,不談西曆。

農曆跟西曆不同,西曆來源,主要是地球跟太陽的週年運動有關。

而農曆,不僅是地球跟太陽,同時還有著地球與之月亮的聯繫。

所以農曆的準確定位,應該是陰陽合曆。

農曆有多麼的形象?

當你看到天上的月亮圓了,誒,十五到了。

當你看到月亮只有一點點,那就是月初。

上玄月,下玄月,單單一眼,就能清晰的認出來。

這是農曆跟月亮的關聯。

而農曆跟太陽的關聯,就更加清晰明瞭。

二十四節氣。

什麼節氣一到,什麼現象就會跟著發生。

如大水之後必有大疫,大雪瑞豐年,大旱之後必有大震。

過了立秋,天氣立馬轉涼。

這些統統歸於農曆之中,即便在後世,也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而最厲害的,還不止這些,二十四節氣最大的用處,就是對於農業的指導。

哪怕是大字不識的百姓,對於二十四節氣也瞭如指掌。

後世中,一些鄉村裡,許多老人也不識字,卻對二十四節氣倒背如流,清晰明瞭。

九府之中,還有對天文的研究。

很難想象,在現在這個時代,研究天文幹嘛?

還不如先造望遠鏡呢,沒有天文望遠鏡,怎麼去研究天文星體。

然而,後世之中,於十八世紀前,所有跟天文星體有關的一切研究,全在華夏,唯有華夏。

華夏先祖,甘得,石申。

此二位,春秋戰國時期之人,僅僅憑藉肉眼觀測,便編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而在甘石星經中,共計收納了恆星行星各類星體一千四百六十四顆。

在甘石星經裡,還有一項最爲偉大的發現,那就是太陽系八百恆星,到朱英離開前,總計有一百二十一顆被精準定位,確認無誤。

這已經不是說,單憑肉眼就能看到的東西了。

其中的奧妙說來難,也不難,那便是有些玄乎的紫微斗數等華夏特有之術算。

經過不斷的推算,而後計算出來。

至於一百二十一顆之外的,並非是錯誤,是朱英在後世的時候,天文望遠鏡還看不到,自然無法被證實。

只是說能看到的,也就這些了,無一錯漏。

對於朱英來說,石申的認識,便就是在月球背面的命名。

是以世界歷史中,最偉大的天文學家命令各類山體。

而石申山,就是最大的環形山。

便也是因爲這些,朱英才生出繼往開來的想法。

華夏的文學,不能被埋沒。

對於目前來說,能夠快速上路的,或許只有中醫了。

明初的中醫沒有經受太大的打擊,蒙元鄙視漢人,但對於大夫,一向很是敬重。

因爲都知道,關鍵時候,大夫是真的能救命的。

就目前全世界來說,中醫醫術,就是世界巔峰的頂尖醫術。

朱英要做的,就是讓他更爲源遠流長起來。

這,就是大明九劍,國之基石。

再怎麼花費看重,都不爲過。

......

大明的內政,在不斷的創新,改良。

而邊疆,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

自從遼東沃土的事情傳出,草原上得到消息的勢力,開始紛紛朝著遼東聚集。

“大哥,你說這明朝,該不會是騙咱們的吧,那等苦寒之地,真有這麼好?”

草原上東遷的一個部族中,一名騎著高頭大馬的蒙古人,朝著旁邊的大哥問道。

被問話的大哥回道:“肯定不會騙人的,你沒聽可汗說嗎,這個事情所有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了,咱們草原上的可汗們,也都知道了。”

“現在大夥都往那邊趕呢,等到了那裡,咱們再也不用捱餓了,有著吃不完的糧食。”

聽到大哥的回答,先前問話的蒙古漢子開心的笑著。

他已經開始想象過好日子的場景了。

在大明百姓的心中,蒙古人代表的是兇殘,然而真實的蒙古人,實際上很少有可以吃個飽飯的。

吃了上頓沒下頓,纔是蒙古漢子的真實寫照。

大部族還好,有著足夠的牛羊,佔據肥沃的草原。

小部族就只能四處遷徙,還要避開大族的地盤,過得相當悽慘。

而最近,草原上都在傳,遼東那裡有著最爲肥沃的土地,莊家種下去,就能長出吃不完的糧食,再多的人去哪裡,都能夠吃上飽,甚至可以把人撐死。

似乎有些離譜的流言,卻真的有很多部族聽到後,開始舉族遷徙。

此刻,一個偌大的草原部族中,一些商人正在接受詢問。

“你們背後的人,是大明的太孫,未來大明朝的皇帝陛下,這樣的好事,他會告訴所有人,而不是隱瞞起來嗎。”

“你們要是膽敢騙我,我就把你們全部殺了,頭顱用來盛酒。”

一位可汗,對著下面十多個被綁起來的商人兇惡的說道。

這些商人,正是羣英商會所屬。

他們主要就是在草原大漠上行商。

就在不久之前,商隊遭受到蒙古人的劫掠,所有的貨物被搶光,而護衛的騎士,也全部被殺光。

最後留下的,只有這些人了。

其實近兩個月以來,羣英商會在草原上的勢力,正在不斷的被瓦解。

大量分支,甚至是徹底被吞沒。

這一切只是源於朱英大明太孫身份的暴露。

很早前,朱英已經傳訊到草原上的商會這邊,讓他們先行撤離。

有部分的商會聽從了,但是更多的商會,並沒有離開,而是選擇留下。

看上去好像是這邊草原商會不聽鬆命令,實則跟羣英商會的體系制度有關。

短短幾年的時間,羣英商會突然加劇擴大,這一切源自朱英提出的商會加盟制度。

也就是說,草原上的商會,九成都並非西域人,也不是大明人,而是正兒八經的蒙古人,亦或是其他草原部族。

不僅是草原,包括其他地區,基本上都是這麼個現象。

這纔是羣英商會擴張如此之快的根本原因。

真正在草原上的羣英商會核心人員,總共加起來,連百人都不到。

早在出事前,多數就已經開始撤離。

留下的僅僅是小部分。

被審訊的商人中,就有一人,是真正的商會核心成員。

只是他也並非漢人,正宗的蒙古人。

“尊敬的可汗,卑微的僕人向您問好,您的目光如天上飛翔的雄鷹般銳利,在您的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將真誠,我們這些僕人,怎麼敢欺瞞尊貴的您。”

“遼東沃土的事情,不是我們羣英商會傳出來的,是在大明的邊疆,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大明的皇帝陛下,想要在遼東黑土之上種下糧食,那麼他就需要足夠的人,只要人多了,就沒有不漏消息的牆。”

商人匍匐在地上,高聲的讚頌並解釋道。

可汗坐在上面,手持長鞭,聽完之後有些猶豫起來。

旁邊的一名漢人,湊過來悄咪咪的說些什麼。

可汗輕輕點頭,而後一鞭子打在地上:

“愚蠢的奴隸,你們的商會將會在長生天的注視之中,徹底的消失在草原之上。”

“我會給你們一個機會,跪下親吻我的腳背,從今以後,我將會允許你們加入我的部族。”

說完,可汗對旁邊的蒙古將士吩咐道:“我最信任的勇士,去告訴我們的族人,我們的部族將會開始遷徙,去往東邊太陽升起的地方。”

“那裡有著最肥的羊,最鮮的草,還有永遠也吃不完的漢人莊稼。”

“所有膽敢跟我們哈坦部爭搶的人,都將會被我們割下頭顱。”

一邊的蒙古將士撫胸低頭行禮:“聽鬆你的命令,我最尊貴的可汗。”

說完,就出去宣佈。

直到此刻,下面的商人才敢擡頭。

在草原上,奴隸正視主人,是大不敬,將會遭受鞭打之刑,也就是現在,可汗解除了他們奴隸的身份,這纔能有擡頭的資格。

而先前說話的商人,剛一擡頭,整個人就愣住了。

因爲在可汗身邊的那位漢人,他非常的熟悉。

曾經他這個分支商會創立的時候,就是面前的漢人過來充當老師,教導他們如何行商。

而那漢人,面帶微笑,似乎絲毫沒有擔憂自己身份暴露的可能。

商人再度深深低頭,不再言語。

是夜。

“老師,您怎麼也在這裡。”

“我若不在,你怎麼能夠活下來呢。”

“謝老師救命之恩。”

“不必多禮,我只是順手爲之,你能活下來,也是自身的幸運。”

“老師,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呢。”

“去遼東,在那邊,商會自有安排。”

第359章:學堂之爭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356章:呂氏,呂氏!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487章:朱棣回京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350章:安南初始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839章 登基前夜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722章 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愛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219章:虞王殿下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358章:錯覺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603章:朱高熾爲姐夫求官第145章:北方的狼族(萬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93章:大破安南第六十一章:倭寇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213章:恐怖的鼠疫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622章:驚駭的倭國天皇第328章:誅滅九族!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三十七章:對策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308章:大侄子準備下手了第504章:北元大軍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470章:不留活口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259章:太孫印璽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第三十章:我命休矣
第359章:學堂之爭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五十六章:朱英的底子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356章:呂氏,呂氏!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836章 求助大明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487章:朱棣回京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288章 :前朝漢奸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350章:安南初始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839章 登基前夜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十九章:蔣瓛的堅持第722章 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愛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809章 直取高麗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219章:虞王殿下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358章:錯覺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603章:朱高熾爲姐夫求官第145章:北方的狼族(萬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93章:大破安南第六十一章:倭寇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512章:未來的大明長公主第213章:恐怖的鼠疫第480章:這可不是大明開的先例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622章:驚駭的倭國天皇第328章:誅滅九族!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538章:釣魚如釣國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第三十七章:對策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308章:大侄子準備下手了第504章:北元大軍第360章:莫要高看了天下文人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286章 :被動提前的閱兵彩排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203章:現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470章:不留活口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現第740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291章 :大明四大商會(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342章:張三上門(求月票)第259章:太孫印璽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第三十章:我命休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城县| 桦川县| 灵宝市| 盐亭县| 霍山县| 武清区| 涞水县| 涡阳县| 平阴县| 阿坝县| 遵化市| 含山县| 沈丘县| 高州市| 宾川县| 吴堡县| 达尔| 连南| 时尚| 湘西| 湄潭县| 固始县| 襄城县| 肥西县| 吴江市| 阿巴嘎旗| 射阳县| 泊头市| 博客| 聂荣县| 钟山县| 林口县| 游戏| 绥江县| 陆丰市| 乳山市| 紫金县| 任丘市| 晋江市| 南开区|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