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

太子朱標的靈柩存放在仁智殿,按照禮法慣例,自弔唁之日起,由諸多高僧誦經七七四十九天後,纔會下葬。

當然防腐的問題不用擔心,古代的防腐技術還是很強的,尤其是在皇室這一塊。

哪怕到了後世,古代的防腐技術對於後世也有著很大的啓示,甚至一些流傳下去的手法,自朱英穿越前,還在沿用。

大明中後期皇帝屍身,甚至能放三個月而不腐。

太子是七七四十九天,皇帝則是九九八十一天。

這其中也是有著按照禮法的嚴苛規定。

至於爲什麼要存放這麼久的時間。

主要便是通傳天下,尤其古代信息傳播緩慢的因素,可能皇帝駕崩,或者太子薨去後。

至少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在整個大明傳播開來。

如果像普通百姓一樣,七天就下葬,一則衆多皇室子孫趕不及弔唁。

二則大明臣民,或者一些偏遠地區的官府,連大明的儲君都薨了還不知道。

豈不是要鬧出笑話來。

皇帝亦是如此。

禮法中間的很多規定,雖然看似有些繁瑣和嚴苛,但是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因爲當時的社會結構所影響的。

在空冷冰寂的殯宮裡,朱允炆雙目哀傷,整個人似乎六神無主一般。

當然,這是真的,並不是說他在演戲,而是對於父親朱標的死,的確很是傷心。

朱標有兩任妻子。

第一任爲常氏,常遇春長女。

大明講究個門當戶對,太子的正妻自然家室也要顯貴才行。

不過常氏在生完朱允熥後,便因爲難產後遺癥,病薨。

呂氏,早前是太子次妃,小族出身。

作爲小族出身的呂氏,之所以能夠被選爲太子次妃,自然是因爲長相極爲貌美。

在和呂氏對比起來,常氏在長相上,顯然就要差上許多了。

朱標對於正妻,自然是相敬如賓,對於次妃呂氏,則是寵愛有加。

常氏病薨後,朱標便請求父皇朱元璋,直接定呂氏爲繼妻。

子以母貴,本來是庶子的朱允炆,自然也是成了嫡子。

嫡不降庶,因此常氏所生及呂氏所生,皆爲嫡子。

嫡長孫朱雄英薨後,朱允炆便成了嫡孫之長。

至於朱允熥,日子卻是不太好過。

生下來母妃就病薨,打小就沒了親孃,由呂氏代爲撫養。太子朱標對其也是比較簡單,談不上厭惡,也談不上喜愛。

至於嫡長孫朱雄英薨前,則是一直由馬皇后和朱元璋親自撫養,哪怕太子朱標和太子妃常氏,都是隻能過去看看。

自斷奶後,便是一直和馬皇后,朱元璋共同居住長大。

朱標性格相對於偏儒家,講究仁慈寬厚,這也跟朱元璋的教導有關,因爲他知道國雖大好戰必亡。

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兒子不像他一般,當個馬上皇帝,而是安心治理國家。

朱允炆在這一方面,和父親朱標極爲想象,且朱允炆的長相和母親呂氏極爲相像,很是得朱標喜歡。

如此一來,朱允熥的情況,就很是尷尬了。

身爲皇孫,只不過缺了些寵愛罷了,錦衣玉食自不會少。

不過這等環境,尤其是在嫡長孫朱雄英薨後,朱允炆爲長孫的情況下,唯一能夠威脅朱允炆日後位置的,便只有朱允熥了。

因爲在法理上,朱允熥作爲早前嫡子,哪怕朱允炆扶爲嫡子後,兩人對於皇位的繼承權,是沒有先後區分的。

呂氏在照顧朱允熥的時候,難免就要多些心思。

把一個孩子培養成棟樑之材很難,養成廢物卻是極爲容易。

雖然不是很徹底,但已然不被朱元璋所喜愛了。

現在太子薨,似乎呂氏,便成了笑到最後的贏家。

..........

“道衍兄,你這假和尚,倒是幾年不見,胖了不少,想必跟著燕王的日子過得舒坦。”

某庭院,在姚廣孝的對面,一位儒家打扮的中年,笑著對其說道。

“我哪裡比得上子澄老弟,終究只是空門中虛度光陰罷了。”

姚廣孝笑著回道,對於黃子澄,也不自稱貧僧了。

姚廣孝年輕時在蘇州妙智庵出家爲僧,精通三教,與儒釋道各家學術領袖都有不錯的關係。

其中曾跟隨過黃子澄之師宋濂學習過一段時間,雖未入儒家,卻也是執弟子禮,和黃子澄勉強算是同門。

黃子澄爲瀚林學士,伴讀東宮,一直便是朱允炆的老師,關係莫逆。

微微一番寒暄過後,姚廣孝卻是起身作揖道:“看來我要祝子澄老弟平步青雲了。”

黃子澄微微一驚,頓時說道:“道衍兄這是何意。”

姚廣孝佯怒道:“好呀,子澄老弟這點事情都要瞞著我。”

說完後,又悄悄的看了一下四周,附耳低聲道:“太子薨去,國不可一日無儲君,據說允炆殿下甚是得陛下喜愛,我看不日便會立爲太孫。”

黃子澄聽聞後,不由得退後一步,低聲道:“道衍兄,此話可不能亂說,當心禍從口出。”

姚廣孝一臉不在意的說道:“我大明律,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

“允炆殿下也算不得年幼了,現又常日陪伴陛下身邊,不立允炆殿下爲太孫,還能立誰。”

黃子澄微微停頓後,臉上卻是綻放出笑意,有些得意的說道:“果然還是道衍兄看得透徹,只是如今陛下尚未定奪,一切都還未可知呢。”

“早晚的事情,目前看來,也沒誰能和允炆殿下相比了。”姚廣孝肯定的說道。

黃子澄聞言,也沒有再次回答,不過對於姚廣孝的話,顯然很是認可,也比較自信。

目前陛下的選擇,只有兩種,要麼就是從皇子裡選,要麼就是從皇孫裡選。

皇子,按繼承順序,自然是二子秦王朱樉。

皇孫,則是朱允熥和朱允炆兩人。

秦王朱樉基本上不可能,自去年被召回京師,沒被廢掉藩王的位置就算不錯了,陛下如何都不會定他。

當然也能以德行不符廢了秦王,改立晉王朱棡。

不過朱棡雖然打仗是一把好手,卻是過於殘暴,名聲不佳。

雖得朱元璋的喜愛,卻不是立爲太子的優秀人選。

朱棣倒是不錯,名聲軍功皆有。

只不過排得太靠後了。

前面還有兩個哥哥在呢,怎麼算都輪不到朱棣繼位,雖然朱棣對於自己感覺很有競爭力。

所以這般算下來,其實朱元璋根本沒有什麼選擇可言。

太孫之位,當朱允炆莫屬。

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335章:大明邸報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517章:海貿第八十九章:皇宮小霸王朱雄英(求訂閱求月票)第760章 撥款二十億寶鈔第六十四章:朱英的決定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581章:安南反了!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三章:朱棣暗子第407章:朱元璋的小脾氣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六十九章:顏面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226章:朱英發難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展第114章:長兄如父第172章:考校大孫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374章:謀逆大案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520章:想提前退休的朱元璋第259章:太孫印璽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447章:羣雄割據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482章:倭國使臣的歡呼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518章:出海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745章 當爲我大明之福第374章:謀逆大案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635章:新羅婢,菩薩蠻,崑崙奴第343章:陸家的態度(求保底月票)第470章:不留活口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572章:來自於大明的咆哮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343章:陸家的態度(求保底月票)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137章:朱棣暴怒第566章:成了困獸的朱棣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701章:向大明進軍的帖木兒第423章:開海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583章:想要擺脫大明的安南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第九十五章:西平候病逝(求訂閱求月票)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576章:北元都得念著太孫的好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626章:狩獵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615章:萬民館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144章:大公雞木符
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677章:佔王的堅持,太孫的安排第335章:大明邸報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176章:蠢蠢欲動的朱元璋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517章:海貿第八十九章:皇宮小霸王朱雄英(求訂閱求月票)第760章 撥款二十億寶鈔第六十四章:朱英的決定第513章:給咱多生幾個娃第581章:安南反了!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三章:朱棣暗子第407章:朱元璋的小脾氣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六十九章:顏面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226章:朱英發難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展第114章:長兄如父第172章:考校大孫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778章 諸王回京(中秋快樂)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374章:謀逆大案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520章:想提前退休的朱元璋第259章:太孫印璽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447章:羣雄割據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五十八章:中場休息第482章:倭國使臣的歡呼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518章:出海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663章:朱元璋的手段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745章 當爲我大明之福第374章:謀逆大案第421章:海上貿易的眺望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635章:新羅婢,菩薩蠻,崑崙奴第343章:陸家的態度(求保底月票)第470章:不留活口第477章:朱元璋的陷阱第322章:絕聲衛上門求支持第572章:來自於大明的咆哮第467章:張士誠的張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第734章 朱棣備戰第343章:陸家的態度(求保底月票)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705章:瘋狂的懸賞第137章:朱棣暴怒第566章:成了困獸的朱棣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701章:向大明進軍的帖木兒第423章:開海第八十三章:你不是你爹親生的吧第254章:朱英的棋子第583章:想要擺脫大明的安南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第九十五章:西平候病逝(求訂閱求月票)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八章:太孫之位當允炆殿下莫屬第576章:北元都得念著太孫的好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626章:狩獵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615章:萬民館第121章:批閱奏章的小技巧第212章:憤怒的朱英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428章:朱元璋的改革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144章:大公雞木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中山市| 衡阳县| 乌鲁木齐市| 汝阳县| 老河口市| 衡东县| 崇明县| 图木舒克市| 峨眉山市| 金溪县| 白朗县| 新宁县| 彰化县| 沅陵县| 嘉荫县| 阆中市| 如东县| 萍乡市| 墨竹工卡县| 成安县| 吉安县| 彭山县| 清镇市| 华阴市| 剑川县| 鄯善县| 汉川市| 治县。| 东阳市| 杭锦旗| 阿尔山市| 乌兰察布市| 博兴县| 花垣县| 巴彦县| 土默特左旗| 泰宁县| 拜城县| 荔波县| 襄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