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

大明立國之初,要求倭國臣服,並且派遣使者去往倭國。

倭國不僅聚集進貢,還殺了大明的使臣。

這曾經讓朱元章勃然大怒,不過因爲其他因素的影響,最後並沒有征伐倭國。

朱英早就授意,什麼協議之類的暫且不提,先給狠狠的羞辱一番再說。

並且賜予了詹徽可便宜行事的令旨。

二十大板,只是一個意思,若是膽敢口出狂言,便就直接斬首示衆。

不爲別的,就爲了給老爺子出一口惡氣。

華蓋殿後殿中。

朱元章和朱英正在這裡喝茶。

聽到奉天殿裡詹徽的怒斥,朱元章大笑道:“好,詹徽此人,還是懂咱的心意嘛。”

“這些可惡的倭人,當初竟敢無視咱,今日便就是讓他們好好的自食惡果。”

說完,朱元章感覺心中暢快無比,連幹三碗茶水,直覺得念頭通達。

作爲皇帝,朱元章哪裡是個肯吃虧的性子,可是那倭國征伐過於麻煩,當年若不是劉基攔著,非得狠狠的打一番倭國。

在原歷史上,正是今年,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章立下十五個不徵之國,倭國赫然在列。

不過現在事情有了變化,自然不會說去修改祖訓錄,來定下這些不徵之國。

這些往日感覺征伐沒用的小國,在如今的朱元章看來,每一個都有其用處,尤其是商業的發展,完全可以不斷的從中獲取錢財,糧食,或是一些珍奇之物。

就算暫時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大孫總是能想到辦法的。

對於倭人,朱英是從骨子裡的憎恨,現在倭人這樣的情況,也不會讓他有任何的同情心。

這些目前來說的條約,只是一個開始,後續還有很多的措施針對倭國,他要讓倭國真正的成爲大明附庸。

把倭國的百姓都要納入到大明的文化體系中來,真正達到教化倭國。

倭國天皇的身份,能有大明藩王高貴?

什麼萬世一系天皇,在朱英這裡,便就結束吧。

奉天殿前殿。

被打完後,三個倭國使臣又被再度拖了進來。

雖然疼痛無比,可是談判並未結束,還是要繼續。

不過這一邊捱打一邊談判的事情,倒真是讓人有些新奇。

“還能談嗎。”詹徽無所謂的問道。

源友信等人顧不上屁股上的疼痛,連忙道;“能談,能談。”

面對這般情況的源友信三人,也沒有任何的辦法,所謂是弱國無外交,現在的他們只能是被迫的接收。

不過當聽到以詹徽爲代表的官員,說出賠償的條件時,藤原和夫這個性子比較暴躁的倭人,還是忍不住出聲道:

“這不可能,這怎麼能行,如此下來,貴國將至於我倭國天皇於何處境,這是我倭國的國度,別的條件都好說,但是割讓五國,絕不可能。”

聽著這憤怒的聲音,詹徽冷笑一聲,道:“看來你這蠻夷使臣,剛纔受的板子,還不長記性。”

“來人,把此人拖下去給本官再打二十大板,順道問問執刑的錦衣衛,今天是不是沒吃飽飯,本官聽這蠻夷外臣中氣很足啊,二十大板跟沒打一般。”

這番話的意思很是明顯了,便就是往死裡打。

倭國這邊來的使臣可是有兩百人,不打死幾十個,這場談判豈不是白談了。

藤原和夫聞言,面色一下子就變得煞白起來,忙開口解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

話還沒說完呢,走過來的宦官就是一巴掌直接甩到了臉上,將其打斷。

不過一死人,還說個什麼。

在源友信還有另外一倭國使臣的面前,藤原和夫就這麼直接被拖了出去。

門外負責執刑的錦衣衛,聽到宦官傳遞的意思,相互對視一眼後,頓時就明白這是要直接給打死。

當下鉚足了力氣。

狠狠的直接杖打下去。

奉天殿外,傳來藤原和夫的慘叫聲,還有庭仗的打擊聲。

僅僅十來仗下去,外邊的藤原和夫就沒了聲響。

但說是二十大板,一下都不能少,即便是死了,也得打完。

打完之後,宦官去探了下鼻息。

而後到殿內彙報道:“詹尚書,這蠻夷身子骨太弱了,完全不經打呢,這纔打完,人就沒了。”

詹徽無所謂的說道:“把屍體運到天界寺倭國使臣哪裡去,讓他們帶回倭國安葬,咱們大明這裡,可沒有葬他倭人蠻夷的地方。”

“尤其是這傢伙口出不遜,言語之中完全沒有對我大明的恭敬,沒給喂狗都算是恩賜了。”

詹徽本就是酷吏,說話刻薄一點,也比較正常,尤其是在太孫殿下定下方向的情況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屬於政治正確。

源友信兩人見此,再大的憤怒,也只能是咬牙吞下,還得強顏歡笑。

到了現在,源友信也就明白,今日爲什麼大明的皇帝,儲君沒有過來,因爲這是完全給他們倭人使臣設下的復仇。

是爲了報當年大明剛立國的時候,倭國斬殺大明使臣的事情。

而且源友信心中非常的清楚,如果這口氣不給大明出掉,那麼談判的事情,則必然沒有什麼進展可言。

若是不能讓大明皇帝心頭通暢,那麼就會一直被拖下去。

想到這裡,源友信滿是苦澀,什麼叫自食惡果,現在便是了。

“我說,你們還能談嗎,不能談就哪來回哪去,我等大明可不興浪費糧食。”詹徽繼續說道。

源友信連忙道:“還請上官大人知曉,我等倭國使臣,俱是抱著誠意來談關於倭國對大明賠償事宜。”

“只是這條件略微有些苛刻,是我等使臣尚且不能做主,得由天皇陛下親自定奪纔可。”

詹徽聞言呵斥道:“最爾小國,也敢自稱天皇,好大的膽子,這是不把我們天朝上國,泱泱大明放在眼中嗎,還是爾等覺得,你們的倭王,能有我大明陛下高貴。”

啪啪啪!

源友信聞言,當下沒有任何的遲疑,對著自己的嘴巴就是十幾個巴掌。

每一個巴掌都是非常的響亮,待十多個巴掌過後,臉部瞬間就腫脹起來,但源友信沒有絲毫的停頓,立即跪下磕首,磕頭也是嘣嘣作響。

“小國使臣不知天高地厚,如井底之蛙,冒犯上國威嚴,特此請罪。”

面對這樣的源友信,即便是詹徽也不好再行責罰,但目光放在另一人倭國使臣的身上。

這倭國使臣,早就是嚇得顫顫巍巍,自從來到奉天殿,也沒能說上幾句話。

詹徽呵斥道:“你如此不言語,是不是心中正在憋著冒犯我大明威嚴,來人,將其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

一個重字,態度就非常的清楚了。

這名沒怎麼說話的倭國使臣,直截了當的被拖了出去,十來下後,便也沒了慘叫聲。

詹徽根據太孫殿下的授意,就是挑兩個打死,留一個回去傳話便也就可以了。

待事情過後,今天的談判卻也就差不多了。

詹徽有些意猶未盡的說道;“行了,你也起來吧,下回來談的時候,多帶幾人,本官可是知道天界寺有倭國使臣兩百之數,只來這三人,是看不起我們大明嗎。”

源友信哪還不知道詹徽的意思,這來倭國的使臣,多半都是要被打死的,便也只能起身作揖道:

“小臣明白,下次定然帶足夠的人過來。”

雖然屈辱,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倭國國內的局勢動盪,數十萬大明軍,還有十幾萬高麗軍,尤其還有火器這等違背常規戰爭的存在,以至於倭國目前根本不敢發動大規模的攻擊。

若是大軍盡起,一朝落敗,倭國豈不是要亡國了。

對於大明來說,只是一次遠征的失利,但對於倭國來說,是內戰之後的國戰。

倭國輸不起,至少是現在輸不起。

在來的時候,其實倭國天皇,包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就交代過所有的倭國使臣,務必要想盡辦法讓明軍停止遠征。

在見識到火器的厲害後,沒有任何一個將軍說有信心在正面的戰場上跟大明交鋒。

當源友信一人帶著兩具屍體回到天界寺後,所有的倭國使臣頓時掀起欣然大波。

許多使臣甚至是在慶幸,自己方纔沒有被選上覲見,不然可能躺著回來的就是自己了。

不過當源友信把大明談判的條件說出來的時候,所有的倭國使臣頓時沉默。

緊接著,是憤怒。

而倭國使臣的死,在這上面,也就不足爲重了。

“怎可受得這奇恥大辱,大明簡直是欺人太甚。”

“大明乃是泱泱大國,爲何非要貪婪我等彈丸之地,割讓五國,如此九州島,還是我倭國之九州島嗎。”

“大明駐軍我倭國,這是要強行讓我倭國分裂啊,往後要我倭國百姓如何看待。”

“不可答應,絕不可答應,還有萬萬兩白銀,我倭國哪來的這麼多的白銀,大明皇帝是想錢想瘋了那,便就是大明十年歲入,也沒有萬萬兩白銀。”

衆多的倭國使臣義憤填膺,不斷叫囂起來,好像馬上就要大明來一場生死對決似的。

直到外面傳來一聲大喝:“肅靜!再敢喧譁者,逐出天界寺!”

這下子,便就沒了聲響。

天界寺可不是純粹的寺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屬於官方機構了。

這裡住著的,不僅僅是倭國的使臣,還有其他所有小國使臣,都是住在這裡,有些和倭國使臣臨近的,當真是受不了。

畢竟在倭國使臣,說的自然是倭語了,別的使臣當然也聽不到。

只知道嘰裡呱啦的,一頓鬼叫,太過於影響,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倭國使臣雖然人多,自己上門可能有些幹不過,那便找天界寺投訴唄。

天界寺有文武僧人,面對這等事情,自然是武僧出面比較方便。

只是一聲大喝,便就讓倭國使臣安靜了下來。

在天界寺,若是不遵守規矩,還真的是有可能被趕出去的。

對於大多數的使臣來說,身家當然不存在很是富裕,真要有錢財的,哪裡會幹使臣這等活計呢。

所以天界寺的免費吃喝住宿,對於各國使臣來說就很重要了。

這也是上國賞賜。

作爲大明第一寺,住宿條件自然不會差,吃食也是管飽,雖然都是素食,但能吃飽飯,對很多小國的使臣來說,那也是非常了不得。

倭國來了兩百使臣,共計六百餘人,這讓許多小國使臣心裡頭都十分的羨慕。

雖然大明朝廷對於倭國態度差,但是在吃食這塊,倒是一視同仁。

兩百人肯定是談不好事情的,便就以源友信爲主的四大家族,單獨在一間屋子裡談。

源友信率先說道:“大明如今的條件,怕是很難有變化的餘地了,今天在奉天殿上,更是完全不談及停戰事宜,這等條件提出,分明是爲難我等。”

“他們現在的想法,可能就是爲了報當初我國殺大明使臣的仇。”

“或許,還要打死許多人,纔會解開大明皇帝的心頭之恨。”

“到了現在我才明白,爲什麼天皇陛下還有將軍閣下,會派遣如此多的使臣過來了,想必他們心中早已經知曉此事。”

這話說的,讓源友信有些悲傷,在座的其他幾個家族的人,也意識到。

原來,他們是被天皇陛下,還有大將軍閣下推出來給大明皇帝泄憤的。

自然,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我們現在就把大明的條件,直接傳回國內,讓天皇陛下和大將軍閣下知曉嗎。”有一使臣開口問道。

源友信搖頭道:“不可如此,現在大明皇帝陛下提出來的條件,自然還是有很大可以談下去的機會。”

“來往一趟倭國的時間,太長了,這般顯得我等也是非常的無用。”

“等把大明這邊提出的條件,再談得降低一些,再把消息傳回國內吧。”

說到這裡,源友信眼神變得堅毅起來:

“現在,是到了我等爲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我等在座幾人不能亂,大明那邊對我目前還算是比較認可。”

“因此,便就只能先讓大明皇帝把心頭之狠消了。”

這話中的意思,在座的倭國使臣怎能不明白。

接下來,就是排隊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

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318章:跟著去海外的臥底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840章 (全書完)新皇登基,日月同輝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二章:姚廣孝狂喜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581章:安南反了!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354章:棄筆從戎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六十三章:海禁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五章:京師之行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638章:洪武大典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415章:發兵遼東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390章:驛站民用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613章:給倭國送高產作物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671章:大開殺戒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626章:狩獵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四章:眼力第四十章:石見銀山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459章:衛所調動第128章:秦王投誠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757章 世界在變化第768章 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六章:身世之謎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732章 足利義滿的狠辣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118章:這特麼什麼玩意第706章:十年遠征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690章:自救的辦法,襲擊大明太孫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487章:朱棣回京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
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318章:跟著去海外的臥底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840章 (全書完)新皇登基,日月同輝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二章:姚廣孝狂喜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第619章:擴大漢文化圈子第一步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581章:安南反了!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354章:棄筆從戎第792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242章:朱元璋昏厥,大氣的朱英第754章 爲大明萬世基業而戰第四十二章:謀取安南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834章 連錦衣衛都敢殺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六十三章:海禁第408章:陳慕月終入宮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五章:京師之行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638章:洪武大典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415章:發兵遼東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390章:驛站民用第208章:老朱家不務正業的奇葩子孫們第613章:給倭國送高產作物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671章:大開殺戒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626章:狩獵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664章:針對大明皇帝的行動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四章:眼力第四十章:石見銀山第814章 平定倭國,改四大行省第459章:衛所調動第128章:秦王投誠第761章 老爺子的霸道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757章 世界在變化第768章 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611章:安南內閣制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278章 :越發強大的朱英第六章:身世之謎第789章 王爺,我先行一步.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732章 足利義滿的狠辣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118章:這特麼什麼玩意第706章:十年遠征第783章 將計就計燕王大勝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690章:自救的辦法,襲擊大明太孫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281章 :真當陛下提不動刀了?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487章:朱棣回京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新干县| 句容市| 广元市| 东台市| 阳春市| 海盐县| 襄城县| 商南县| 丰宁| 阳高县| 吉水县| 敦化市| 舟山市| 松原市| 山东省| 比如县| 神木县| 梁河县| 阳泉市| 高州市| 灵山县| 太原市| 马公市| 商河县| 甘谷县| 盱眙县| 宁南县| 大石桥市| 思南县| 中西区| 庆元县| 舞阳县| 定陶县| 炎陵县| 凤山县| 宝应县| 宜黄县| 虹口区| 永定县| 绥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