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

“你們對咱這個安排,是有什麼不同的意見?”

奉天殿,朱元璋從金臺上方換換走了下來,哪怕白髮蒼蒼,精神上有些萎靡,但是氣勢依舊氣吞如虎。

在大殿前方的是諸多藩王,包括已經成年及冠,被封爲秦王的皇子。

後面則是一衆(zhòng)文武大臣。

就在剛纔,朱元璋宣佈,立朱允炆爲皇太孫,經由欽天監(jiān)定冊封時日。

此言一出,朝廷衆(zhòng)臣頓時沸騰,前面幾個藩王更是一臉陰沉。

自古以來,皇位繼承這一塊,便是受到朝野上下的高度重視。

因爲這關係到一個帝國的興衰。

嫡長子繼承製,是封建帝國的核心宗旨。

所謂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這就是嫡長繼承製。

一夫一妻制的實行,便是嫡長子繼承製的基礎。

該制度起於商末,定於周初,數(shù)千年以來,一直被諸多貴族,皇室定爲核心。

包括一些鄉(xiāng)紳,地主,大戶人家,也是以次爲基準。

至於後面的延續(xù),便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兄終弟及。

正妻生的兒子,便屬於嫡子,如果都死光了,那就從庶長子裡面挑。

如果沒有子孫後代,就從兄弟裡面挑繼承人。

從法理上來說,目前最有競爭資格的便是老二秦王朱樉以及嫡孫朱允炆。

現(xiàn)在朱允炆站在金臺旁,身穿袞服,顯然是得到了朱元璋的認可。

此刻,衆(zhòng)多皇子面色各異。

秦王朱樉面色尋常,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爲,如若不是大哥朱標在其中周旋,自己老爹說不定已經把他藩王的身份都給廢了。

雖然他也妄想過皇帝位,理智告訴他除非老爹瘋了,纔會把皇位傳給他。

至於老三朱棡,面色上有些不愉,他認爲自己還是很有機會得皇帝位的。

朱棡修目美髯,顧盻有威,多智而殘暴。

洪武十一年就藩山西太原後,因爲廚子的事情,和老爹朱元璋起了衝突,差點被廢了王爵,也是因大哥朱標周旋,得以倖免。

不過朱棡認爲這件事都過去這麼多年了,自己也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現(xiàn)在得皇帝位也是可以的。

只是看到朱允炆,微微猶豫後,朱棡最後並沒有說話。

“稟父皇,兒臣認爲侄兒允炆,如今年齡尚幼,且還未及冠。”

“如今我大明看似平穩(wěn),實則北有蒙元殘餘,沿海有倭寇騷擾不斷,西域諸國更是蠢蠢欲動。”

“以侄兒如此年歲,何以能擔當如此大任,兒臣懇求父皇三思而行。”

看著朱元璋走了過來,此刻的朱棣再也忍不住的上前一步,作揖說道。

雖然早就猜到了父皇的心意,但當真正聽到的時候,朱棣感覺自己還是不能接受。

自嫡子而算,二哥朱樉,三哥朱棡,曾經都差點被父皇廢除王爵,說明德行有失,不配繼皇帝位。

大哥薨,二哥三哥都不行,那麼他這個老四,就是名正言順的有了繼承權。

況且這些年來,在德行等各方面來說,他都從未讓父皇失望過。

前年即洪武二十三年,不費一兵一卒招降乃兒不花,更是轟動大明,立下不世功勳。

侄兒朱允炆,不過一乳臭未乾的小兒,久居深宮,連這南京城都未曾出去過。

不曾參與朝野諸事,讀了一些儒書,有什麼能力,憑什麼能夠成爲這大明日後的天下共主。

金臺上的朱允炆,此刻目光緊緊的放在四叔朱棣身上。

所有的藩王,文武大臣們都沒有反對,唯獨這個四叔站出來反對。

這讓本來就對四叔朱棣看不過來的朱允炆,一下子就記恨上了。

同時,他的心中也有些許緊張,畢竟四叔朱棣說的這些話,聽上去也是很有道理。

包括一些大臣也是微微點頭,對於朱棣的這個言論比較贊同。

不過當朱允炆看到莫不作聲的皇爺爺?shù)臅r候,心中的緊張一下子就消散了。

陪伴多年,朱允炆對於皇爺爺?shù)男愿窈苁遣t解,這番模樣,顯然皇爺爺要發(fā)怒了。

果不其然,就在朱棣面有得色的時候。

朱元璋的幽幽的聲音就傳了過來:

“老四你的意思是,北邊的蒙元殘餘,你這個當叔叔的,是沒辦法給自家侄兒擺平。”

“還是說,你們這些鎮(zhèn)守邊疆的諸王們,是沒有能力抵抗爲自家侄兒,爲這大明,擋下那些貪婪的豺狼嗎?”

到第二句話的時候,朱元璋幾乎是咆哮著對著一衆(zhòng)藩王呵斥。

聲音在整個大殿內迴盪,九大塞王首當其衝,一個個嚇得渾身顫抖,連忙躬身道:“兒臣不敢。”

諸多大臣,周邊宮女太監(jiān),值守侍衛(wèi),更是立即跪倒匍匐在地。

聖上雷霆震怒,他們要是還站著,那便是蔑視帝王威嚴。

朱棣被這一句話,震動哆嗦了一下,感受到父皇壓迫的目光,不敢與之對視,退後一步,有些不甘的說道:

“兒臣自當爲侄兒永鎮(zhèn)邊疆,爲我大明,護衛(wèi)山河。”

這個時候的朱棣,已然對剛纔的話極爲後悔。氣憤之下,已然是當個出頭鳥。

現(xiàn)在的他已經不想著什麼皇帝位了,若是一個不好,保不準父皇就削了他的王爵,收了他的藩地,召回京師養(yǎng)老。

若是這般,那可就涼涼了。

知子莫若父,朱元璋看著老四朱棣,心中的確在思索,是否要將老四的藩地收回來。

因爲他已經感受到了老四心中的不甘。

老四很能打,這個朱元璋心中是非常清楚的,衆(zhòng)多兒子中,在性格上最像自己的,就是老四朱棣了。

長大後的老四,朱元璋對其很是喜愛。除了老大朱標外,其他皇子中,也就是老四朱棣表現(xiàn)得最爲優(yōu)異了。

把皇位給老四,其實朱元璋心中並非沒有想過這個可能,但是很快就被他自己否決了。

想要讓老四繼位,首先做的就是以德行有虧,廢除老二和老三的王爵。

老四這才能名正言順的即位。

只有這般才能保證整個大明的皇位更替,可以平穩(wěn)過渡。

但這對於老二和老三來說,就太不公平了,也同樣會埋下隱患,這是朱元璋不想看到的。

再者,現(xiàn)在的大明也不需要好戰(zhàn)的皇帝,哪怕才華平庸些,能夠守住他留下的基業(yè)就可以了。

朱允炆純孝,時常陪伴在他的身邊,和諸多文臣的關係很是不錯。

要治理天下,終究還是隻能靠著這些拿著筆桿子的文臣。

這便是朱元璋思慮再三選擇朱允炆的原因。

一頓糾結過後,朱元璋終究還是沒有收回朱棣的藩地。

這是因爲他看到了旁邊嘴角微翹,幸災樂禍的老三朱棡。

老三和老四的矛盾不睦朱元璋當然心知肚明。

朱元璋見朱棣臣服,冷哼一聲後便轉身走回金臺上。

不過同時心中也在思索。

老三朱棡怕是壓制不住老四朱棣。

便是去年老十六朱權被封寧王,藩地大寧,當是要多給些兵馬纔是。

且藩王只掌握一部分兵馬,還不能干涉地方行政,錢糧都由地方官府給予,可以說限制的死死的。

朱元璋心中思索過後,這才放過朱棣。

此刻的朱棣,重重的緩了口氣,整個後背都被冷汗溼透了。

第487章:朱棣回京第510章:冊封世子第126章:找大侄子去吧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六十三章:海禁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四十章:石見銀山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126章:找大侄子去吧第366章:皇家家宴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410章:朱元璋的決定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528章:牆頭草的安南太上皇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621章:教化倭國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第744章 來自於後世的快樂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fā)展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343章:陸家的態(tài)度(求保底月票)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203章:現(xiàn)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八十二章:足大明數(shù)百年之需第166章:火繩槍出(求月票求訂閱)第734章 朱棣備戰(zhàn)第470章:不留活口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384章:正陽大道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706章:十年遠征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九十九章:黃子澄的苦澀(求訂閱求月票)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429章:三分知縣第484章:膽大包天的朱棣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757章 世界在變化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106章:朱英出手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409章:致仕之爭第482章:倭國使臣的歡呼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724章 水師對占城幫派的威懾力第392章:大明春耕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fā)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368章:孝陵祭奠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錦囊妙計第203章:現(xiàn)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776章 穿越白令海峽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432章:股份售賣第414章:大明九劍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178章:只能處死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
第487章:朱棣回京第510章:冊封世子第126章:找大侄子去吧第489章:朱英對朱棣的支持第501章:明遼東長城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六十三章:海禁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四十章:石見銀山第569章:內亂的北元第187章:朱英演武,被震撼到的老爺子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126章:找大侄子去吧第366章:皇家家宴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807章 先平高麗,再滅倭國第410章:朱元璋的決定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528章:牆頭草的安南太上皇第471章:可憐悲哀的朱允炆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621章:教化倭國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第744章 來自於後世的快樂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494章:大明的快速發(fā)展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343章:陸家的態(tài)度(求保底月票)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136章:對於姚廣孝的處置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203章:現(xiàn)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八十二章:足大明數(shù)百年之需第166章:火繩槍出(求月票求訂閱)第734章 朱棣備戰(zhàn)第470章:不留活口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三十五章:朱雄英的弟弟妹妹第384章:正陽大道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706章:十年遠征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九十九章:黃子澄的苦澀(求訂閱求月票)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668章:不受降者,殺!殺!殺!第526章:安南必須用漢字第429章:三分知縣第484章:膽大包天的朱棣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757章 世界在變化第468章:被不斷轉手的刺殺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106章:朱英出手第184章:布條歸位,滴血認親(求一波月票)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771章 伏擊之策第138章:都是東家的人第409章:致仕之爭第482章:倭國使臣的歡呼第273章:大閱兵的豐厚獎賞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724章 水師對占城幫派的威懾力第392章:大明春耕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fā)第682章:我怎麼就選了文科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368章:孝陵祭奠第714章:這該死的儀式感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257章:給大孫賜座第217章:鍍金的朱英第三十八章:朱英的錦囊妙計第203章:現(xiàn)在就得把名分定下來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113章:咱帶你們去見大孫第776章 穿越白令海峽第140章:長孫殿下不簡單(求訂閱求月票)第432章:股份售賣第414章:大明九劍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178章:只能處死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第455章:西南邊境的爭奪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浑源县| 即墨市| 锡林浩特市| 博湖县| 涞水县| 汉源县| 瓮安县| 平陆县| 札达县| 浮山县| 舒兰市| 盐山县| 长白| 广汉市| 思茅市| 长白| 唐海县| 禹城市| 香港| 宁安市| 昌都县| 阿勒泰市| 多伦县| 庄河市| 花垣县| 黎川县| 贺州市| 上犹县| 苏尼特左旗| 宣威市| 麦盖提县| 沁阳市| 佛学| 桃园市| 牟定县| 兰州市| 宝丰县| 阿勒泰市| 阿拉善左旗|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