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

對於大兄的提議,朱高熾這邊並沒有其他的選擇,自然只能是同意。

其實這也是原本就已經定好的事情,如今不過算是正式通知。

不管是歷史上來說,還是現在朱英自己所瞭解到的情況,朱高熾本身內政的才能是擺在這裡的。

而燕王朱棣,可以說完全就是一個純粹的武人。

腦子裡滿是建功立業的心思,對於治理這等事情,心裡頭沒有半點感覺可言。

朱英心裡頭非常的清楚,對於倭國,不管是晉王朱棡,還是齊王朱榑,都不是什麼好相與的,天高皇帝遠的,兇殘的本性自然就暴露了。

在老爺子的這些皇子裡,除了幾個心地還算正常的,大部分性格都不怎樣,即便在京師的時候表現得溫爾文雅,隨和懂禮。

可一旦只要遠離了京師,性格就會發生一個極大的變化。

歷史上多數皇子藩地上生活的百姓,可沒幾個日子過得好的。

可能是平日裡在京師被朱元章給壓狠了,一朝放開便是無法無天。

也有可能是因爲所有的良善,都全部匯聚到老大朱標那裡去了。

像朱高熾這樣的,當真是皇子皇孫中的異類。

倭國那邊,雖說封了三城爲國,但若是對倭國百姓積壓得狠了,極爲容易引起反彈,怕是鎮守不了太久。

但過於仁義也不行。

便是朱高熾這等去調劑一下,算是較爲合適。

安排好燕王這邊的事宜,朱英便就打算好生陪著葉月清過年了。

今年的年,定然是不一樣的,葉月清已然是到了臨產期了。

就在數天十數天左右,基本上就算是差不多了。

輪值的太醫,產婆,算是十二個時辰都等候著,稍有任何問題便能立即應對。

其中各有六人,兩人一組,按照四個時辰輪班守候。

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二日。

朱英沒等來自家夫人的臨盆,卻等到了老爺子的妃子臨盆了。

這便是朱元章最小的兒子,第二十六子出生了。

後宮這邊也變得忙活起來。

好歹是自己的兒子,老爺子便拉著朱英一同過去,算是提前瞭解一下流程。

“爺爺,我這真是沒想到,這邊我又是多了一個小叔,你這真是寶刀未老啊。”

大堂外,朱英感嘆著說道。

這話讓朱元章哈哈大笑起來。

“大孫,關於這一點上,你就可得跟咱好好學學,老朱家開枝散葉,可就靠著咱們吶。”

“咱是年紀大了點,可在生兒子這塊,咱就沒輸過,你看那些跟咱差不多的,哪有咱這般能生,就是不知道是兒子還是女兒了。”

“不過這對咱來說都不算重要了,兒子女兒關係不大,都已經是有這般多了。”

雖說是死了幾個,但還有二十來個呢。

朱元章極爲信奉人多力量大,在打仗的時候,就收過大量的義子,這些義子爲打下大明江山,可是幫了不少忙。

待大明趨於穩定之後,朱元章自然要生更多的兒子來守護大明疆域。

外臣皆不可信,自家人才是最信得過的。

很快,在這閒聊之中,房間裡傳來了一陣陣驚呼聲。

原本還滿是笑容的朱元章此刻眉頭皺起。

有了多次生兒女的經驗,朱元章立即就明白這是遇到了難產。

如若一個不小心,一屍兩命都是很有可能的。

氣氛變得緊張了起來。

良久,屋內這才終於傳出了一陣嬰兒的啼哭聲。

只是這哭聲並不怎麼響亮,隨後就有宮女出來稟告道:“啓稟陛下,太孫殿下,麗妃娘娘生了,是個皇子。”

葛麗妃只是普通的妃子,所生之子自然屬於庶子。

不過對於皇子來說,嫡庶之分在朱元章這裡不算是太大的差別,先前朱元章的第二十五子朱?,也是葛麗妃在洪武二十一年所生。

可見葛麗妃還是極爲能討得朱元章的歡心。

第二十五子朱?,本來是在洪武二十四年被冊封爲尹王,就藩洛陽。

現在尹王的名號是保留了,不過藩地按照朱英這邊新立下的規矩,已經是把藩地給取消了。

如今的尹王朱?,也就堪堪六歲,自然沒什麼影響可言。

第二十六子出生後,自由太醫前去查看。

而後回來對朱元章道:“陛下,二十六皇子的身體並不是很好,如今又是冬季,且無法服藥,應提防二十六皇子受寒。”

朱元章問道:“麗妃那邊情況如何。”

太醫回道:“麗妃娘娘一切安好。”

朱元章點點頭,對於麗妃他還是比較喜歡的,尤其是接連給自己生個兩個兒子,這也算是有不小的功勞了。

不過朱英皺眉道:“可是仔細探查過二十六皇叔的身體情況了,可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這番問話下的意思很是明顯了。

今天是臨盆,自然不好說夭折的話,這也是朱英在提點面前的太醫。

因爲歷史上的二十六皇子,在沒有滿月的時候就已經夭折了。

朱英自然不要說在知道其會夭折的情況下,還會熟視無睹,沒有未來的二十六皇子纔剛剛出生,作爲皇子,即便是庶出,那也是天生貴胃。

朱英希望他能夠活下來。

太醫聽懂了這話裡的意思,連忙說道:“太孫殿下,臣已經認真的探查過了,雖然二十六皇子有些體弱,但元氣未失,自當可以健康成長。”

朱英卻是搖搖頭,對旁邊劉和吩咐道;“去坤寧宮,把李太醫叫過來。”

李太醫是皇宮裡在千金科,小兒科最爲享譽盛名的太醫。

也一直是葉月清這邊主要負責的太醫。

現在朱英讓劉和把其叫來,其目的不言而喻。

那太醫心中極爲不滿,但在太孫殿下面前,可沒有說話的資格。

朱英也沒必要去慣著他,擺明了就是不信任。

“大孫,你的意思是?小二十六可能會有危險?”朱元章皺眉問道。

方纔大孫一直跟自己在一起,連房間都沒去過。

嚴格來說,朱英可能連麗妃是誰都不知道,現在突然叫停面前的太醫,更換新的太醫過來,這讓朱元章有些奇怪了。

當即眼神中露出一抹兇光,掃向旁邊的太醫。

大孫肯定不會有任何問題,那麼問題必定是出在面前的太醫身上。

那太醫感受到朱元章的目光,當即就直接跪倒在地,恐懼顫抖。

其實他也很迷,不明白太孫殿下爲何突然要針對他,自己跟太孫殿下都沒見過兩面,甚至話都沒說過兩句。

怎就突然得罪了呢,到了這等關頭要置他於死地。

把自己最近所有做過的事情仔細回想了一遍,這太醫還是沒能想明白。

這時朱英便開口了:“爺爺,方纔太醫在說二十六小叔的時候,我突然這心中有一股心季之感,頗爲不詳,好似是在提醒什麼。”

“思來想去,還是覺著複查一下比較安全,這便想著讓李太醫過來瞧瞧。”

這話就有點迷信的味道了,不過朱元章聽大孫這麼說,自然是要確保自己小兒子的安危,當下瞪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太醫後,便就等待李太醫的到來。

這裡是西五所,宮廷內花園西側。

沒多久,李太醫就從坤寧宮帶著藥箱趕了過來。

看到跪倒在地的太醫,連忙作揖行禮:“臣拜見陛下,太孫殿下。”

朱元章面色略帶陰沉,道:“去屋內給咱小二十六瞧瞧,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顯然在說話這塊,朱元章還是極爲謹慎的。

“臣遵旨。”

李太醫不敢耽擱,揹著藥箱子就進屋去了。

不多時,李太醫就出來了,眼神中帶著幾分複雜的看向依舊跪在地上的同僚,而後稟告道:“二十六皇子肺氣有異,外邪入體,恐有夭折之相,應儘快爲其派出外邪。”

“因二十六皇子方纔出生不久,無可醫藥,臣斗膽建議採用藥浴的形式,爲二十六皇子排邪。”

朱元章聽完後,一腳狠狠的踹在跪地的太醫身上,將其踹到在地,而後呵斥道:“好大的狗膽,竟然被咱也敢欺瞞,你這點醫術,是怎麼混進太醫院的。”

“若不是咱大孫心有所感,小二十六的性命,便就交代在你的手中了。”

“蔣瓛,將此人給咱拖出去斬了!”

這可是自己的親生骨頭,雖然對於大多數的兒子,朱元章並沒有說過於在乎,可作爲一個父親,自己的兒子差點因此夭折,那可就很受不了了。

當下就要直接將這太醫給處死。

此太醫面若死灰,沒想到自己竟然栽在了這裡,當下連叫冤都沒可能,這可算是實實在在的誤診了。

當下身子一軟,癱在地上沒力氣動彈。

眼看蔣瓛指揮著兩名錦衣衛將其架起,就要拖出去斬首,朱英卻開口道:“且慢。”

朱元章轉頭問道:“大孫可是想說什麼。”

在這方面,朱元章顯然已經下定決心就將其處死了,即便是大孫求情也沒用。

朱英對太醫問道:“你最爲擅長的,是診療哪方面的病癥,是小兒科嗎。”

太醫聽到這話,恍忽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哆嗦著回道:“回太孫殿下,罪臣最爲擅長並非是小兒科,乃是大方脈。”

明朝太醫院共分十三科:大方脈、小方脈、婦人、瘡瘍、鍼灸、眼、口齒、咽喉、傷寒、接骨、金鏃、按摩、祝由。

大方脈的意思就是專門治療成年人的疾病,相當於後世的內科差不多。

不過對於目前的醫師來說,個人的分科並不算嚴重,綜合治理的比較多。

會內科的大夫,同樣也會外科,差不多都屬於全能型選手。

也就是祝由科比較特殊一點。

其他的基本上都會。

聽到這話,朱元章皺眉道:“爲何不是負責小方脈的太醫前來,讓你這大方脈的來了,難道咱的兒子,還不夠小方脈的太醫出面嗎。”

聽到這話,跪在地上的太醫哆哆嗦嗦的,半天也沒說出個話來。

旁邊的李太醫,也是一臉的無奈神色。

朱元章冷哼一聲,跪在地上的太醫嚇得一抖,連忙道:“啓稟陛下,是因爲如今太醫院中擅長小方脈的太醫極爲缺失,人手不足下才是臣前來。”

朱元章頓時道:“胡鬧,這太醫院怎的回事,膽敢這般行事。”

“劉和,將太醫院院使給咱押過來,咱都要好好問問這乃是個什麼情況。”

劉和聽聞,微微遲疑了一下道:“回稟陛下,關於此事老奴倒是知曉幾分。”

朱元章有些詫異的問道:“哦,你且說說看是怎麼回事。”

劉和跟太醫院院使的關係不錯,或者說多數宦官都跟太醫院的關係比較親近,因爲相對於皇室而言,宦官們去瞧病的次數比較頻繁。

多數都是一些難以啓齒之事。

作爲司禮監掌印太監,劉和自然是對標院使這個級別,是以這纔會選擇站出來說兩句。

“回陛下,在洪武三年十二月時,因九皇子夭折之事,當時小方脈的太醫被陛下處死了一批。”

“於洪武七年,因太孫殿下之事,陛下龍顏大怒,便又是處死了一批,如今小方脈的太醫所剩無幾,加上最近太孫妃娘娘也即將臨盆,人便都調往坤寧宮去了。”

聽完後,朱元章微微回憶了一下,好像自己確實在盛怒的情況下,斬殺過兩次太醫院的太醫。

當初大妹子去的時候,還曾經求過自己不要再殺了,這纔算是停手。

沒想到小方脈的太醫都給殺得差不多了。

太醫跟別的官不同,這可是要真才實學才能上的,不是說隨便混混就行。

所以實際上每一個太醫的出現,培育都要極爲良久的時間。

沒有這份本事,可沒辦法吃這碗飯,不然出了任何紕漏,便就跟現在的情況差不多了。

朱英見此,便就說道:“爺爺,我觀太醫院如今人才凋零,醫者,命也,想來是當要多多培養了。”

“尤其是在小兒科這塊,應該盡力培養,以防止小兒早夭的情況出現。”

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576章:北元都得念著太孫的好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二十六章:朱英身世的漏洞第188章:繼承蒙古帝國的遺產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364章:大明大典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373章:謠言案第504章:北元大軍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798章 大明的強大超乎你想象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535章:對兵權的迷戀第642章:大明在中東的強勢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493章:軍中震懾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180章:謹慎的朱英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536章:天生聖人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422章 :朱元璋的轉變第144章:大公雞木符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721章 澳洲開發,上崑崙奴?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178章:只能處死第247章:安南初動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598章: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164章:寧妃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420章:軍事學院,開學典禮。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六十一章:倭寇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354章:棄筆從戎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693章:海外藩王的殖民侵襲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
第155章:朱元璋的一言堂第十五章:這,絕不可能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739章 朱元璋要擴充大明疆域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576章:北元都得念著太孫的好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二十六章:朱英身世的漏洞第188章:繼承蒙古帝國的遺產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364章:大明大典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560章:搞風搞雨姚廣孝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444章:讓咱大孫去打仗第232章:大哥不好,小姨被人劫走了!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373章:謠言案第504章:北元大軍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362章:文化的碰撞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215章:雷厲風行的朱元璋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798章 大明的強大超乎你想象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535章:對兵權的迷戀第642章:大明在中東的強勢第691章:曼陀羅花毒,甩鍋的辦法第十六章:朱英畫像第493章:軍中震懾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180章:謹慎的朱英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227章:人間清醒的呂氏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536章:天生聖人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191章:拜見東家(求月票,不投就作廢了呀)第422章 :朱元璋的轉變第144章:大公雞木符第571章:朱英親臨草原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721章 澳洲開發,上崑崙奴?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558章:意料不到的幕後主謀第365章:朱元璋的思念第185章:朱棣的野望第178章:只能處死第247章:安南初動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598章:春宵一刻值千金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164章:寧妃第803章 遵太孫令旨蕩平暹羅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96章:天涯海角,萬里追兇!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710章:內卷的黃觀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465章:老朱家的集體遊玩第420章:軍事學院,開學典禮。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167章:有被震懾到的藍玉(求月票)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133章:朱棣的不情之請第284章 :朱英的集資陽謀第六十一章:倭寇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354章:棄筆從戎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389章:藍玉的小心思第693章:海外藩王的殖民侵襲第506章:敕封涼王的可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宁市| 铅山县| 通化市| 高阳县| 石柱| 楚雄市| 静安区| 枣阳市| 舞阳县| 舒兰市| 武宣县| 措勤县| 莲花县| 云阳县| 蚌埠市| 永新县| 万州区| 连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崇州市| 长岛县| 临夏县| 元氏县| 芷江| 汤阴县| 鸡西市| 吉木萨尔县| 汤原县| 龙州县| 邵东县| 京山县| 拜城县| 原平市| 资阳市| 兴化市| 尉犁县| 绵阳市| 信阳市| 永丰县| 台东市| 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