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

“東家,我們的人去開路引,都被拒絕了,衙門的人說是讓下午來。”

在外面跑了一圈的張伯,回來便對朱英彙報道。

“下午?”

朱英有些疑惑,這麼大的陣仗,一個上午就結束了?

按目前得到的消息。

這可是五城兵馬司,五軍都督府,錦衣衛聯合執法。

重點都是在城門,好像是防止有人潛逃出城。大街上沒有任何影響。

朱英腦海中,突然閃現一個奇怪的想法。

總不可能是因爲我吧?

感覺這些事情莫名其妙,又有些湊巧。

不過這個念頭很快被拋之腦後。

要是跟蹤的人員出事,第一時間就是茶樓被封鎖了。

現在茶樓還營業得好好的。

自然是跟自己無關。

“到底是什麼事,這般大的陣仗呢。”

朱英都有些好奇了。

......

“幾位大哥,這馬上都快中午了,咱們應該可以出去了吧。”

錦衣衛衙門的大牢裡。

百戶頂著個黑眼圈,陪著笑容對著在牢房裡張三等人說道。

從昨夜到現在,他足足在大牢裡守了一個晚上。

牢房門一直敞開著,張三等人根本沒有出去的意思。

就連睡覺都是輪流睡。

至於送來的酒菜。

先是一個人品嚐,過了一個時辰後沒問題,纔是第二個人。

直到三個時辰後,都已經涼透了,這纔開吃。

百戶在牢房裡,整夜都說個不停,各種侃大山,葷段子,天南地北的聊著。

七人沒有一句話,只是安靜的看著。

這夜的百戶,就像是舞臺上一個人的獨角戲。

好不容易熬到將近正午了。

百戶這才聲音有些嘶啞的說道。

張三和幾位兄弟對視一眼。

心中有很多迷惑。

畢竟這感覺,實在是太過於奇怪了。

一個錦衣衛的百戶,真的就這麼陪了一夜。

說出去都沒人信。

“多謝,我等兄弟這就離開。”

定下心思,張三也不多說,抱拳說完,就朝著大門出去。

後面六人隨即跟上。

“我來帶路,可能你們不熟。”百戶精神振奮,本來還有些疲倦,現在全都消散,笑著在前面引路。

大牢並不通過錦衣衛衙門的大門,而是人煙稀少的側門。

看著遠去的幾人,百戶終於鬆了口氣。

不過事還不算完,他苦著臉,朝著宋忠所在的方向過去。

接下來,就是定生死的時候了。

張三等人離開後,並沒有直奔茶樓或者朱英所在的院子去。

在京師的大街小巷開始繞路。

半個時辰後,某個小巷子裡,這才重新聚首。

“如何,有人跟蹤嘛。”張三沉聲問道。

“沒有。”

“沒發現。”

衆人皆是搖頭。

張三對其中一人吩咐道:“小六,你先去對接一下,把消息傳遞給東家,我等先候著。”

被點名小六點點頭,迅速離開。

....

此時的朱英,已然是在茶樓裡。

茶樓的客人很多,當初開辦茶樓,朱英也有爲了更好收集小道消息的想法。

大堂裡多人高談闊論。

朱英在二樓一個特殊的房間,聽著下面客人的交談。

這個房間有獨特的設計。

以朱英的耳力,可以聽見大部分一樓交談的聲音。

對於今天城門被封閉,嚴查把守的情況。

下面議論紛紛。

畢竟好奇心自古有之。

只是聽了半晌,幾乎都是各種猜測,沒有什麼有用的消息。

朱英也不急,只是邊吃著早點,邊安靜的聽著。

半晌,朱英早點剛吃完。

樓梯間那邊就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

門被推開,是張伯。

“東家,剛纔有消息傳來,張三這些小子,都被錦衣衛衙門放了出來。”張伯匆忙說道。

朱英聞言,微微一頓,問道:“被釋放了?誰釋放的。”

“據小六說,抓他們的人,是之前來過我們茶樓的一個錦衣衛百戶。”

“就了大牢沒多久,那百戶又要來把他們給放了。張三怕影響到東家,不肯出來。”

“後來錦衣衛鎮撫使宋忠也來了,也是要放人的意思,說是抓錯了人。”

“張三爲了怕連累東家,也爲了給東家足夠的時間離開京師,一直到方纔這才離開大牢。”

張伯詳細的說道。

他都沒想過,竟然是這麼個情況。

朱英聞言,突然就笑了。

笑罵道:“這些個傻小子,尤其是張三,那次錦衣衛過來茶樓的時候,他當時就在。”

“都已經被人認出來了,還這般犟著。”

“真要來抓人,還犯得著去審訊他們,茶樓直接就被封了。”

“我這個東家,首當其衝。”

張伯聽著這話,有些疑惑的說道:“難不成是真的抓錯了?”

“聽他們胡扯呢。”

朱英不屑的說道:“錦衣衛衙門的大牢,是這般好出來的。”

“他們能夠出來,無外乎是老爺子出面說話了。”

“這個事情,老爺子肯定是知道的。沒有老爺子的意思,錦衣衛哪裡會這般好說話。”

聽到這情況,朱英只是一想,就大概明白了其中關竅。

老爺子殿閣大學士,陛下身邊的秘書般的人物。

自然是知曉很多機密大事,受到錦衣衛的保護也很正常。

雖然對老爺子的底細,不是特別的瞭解。

但朱英能夠感受到老爺子對自己的親切和關懷。

在知道是自己派人跟蹤調查他後,頂多就一笑了之。

這般想來,事情的脈絡就能理順了。

“東家,那咱們還離開京師嘛。”張伯不由問道。

“先待著吧,日後再說。”朱英說道。

.......

大明皇宮。華蓋殿。

“咱大孫那裡,可是有什麼動靜。”朱元璋笑著對蔣瓛問道。

“不出陛下所測,長孫殿下果然派人去衙門開路引,想要趁機出城。”

蔣瓛奉承道,把功勞全都丟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很是開心,笑呵呵的說道:“這個小崽子,他心裡那點想法,別人不知道,咱還能不知道。”

“咱親手把他帶大,從小就是靈活聰慧,最是會討咱的歡喜了。”

說到這裡,朱元璋又道:“劉日新那邊如何了,都整了幾日,這點事情還沒辦好。”

“派人去催促他一下,早點動工。”

朱元璋看著書案上堆積如山的奏章,感嘆道:“這個小子太過於備懶了。”

“咱都這般年紀了,還得在這裡批閱奏章。他倒好,天天悠閒度日。”

“這可不行,這麼多年了,總該要輪到咱享下清福了。”

說道這裡。

朱元璋又笑著道:“最好再給咱生個重孫子,嘿!”

----

ps:求推薦票月票,求支持。

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172章:考校大孫第366章:皇家家宴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711章:姚廣孝回京,七年變化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488章:大孫從未讓咱失望過第570章:老朱的長遠佈局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第296章 :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509章:遠方的威脅第356章:呂氏,呂氏!第409章:致仕之爭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509章:遠方的威脅第347章:煤炭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著!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125章:純手工打造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180章:謹慎的朱英第413章:名聲大噪第199章:太子殿下復活了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615章:萬民館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250章:明朝張三豐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343章:陸家的態度(求保底月票)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418章:狠辣的姚廣孝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318章:跟著去海外的臥底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261章:藍玉惹事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七十章:改日第145章:北方的狼族(萬更求月票求訂閱)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374章:謀逆大案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
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172章:考校大孫第366章:皇家家宴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735章 在倭國的漢人遠征軍後代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220章:姚廣孝在高麗第623章:神話體系帶來的靈感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339章:嚴查京師牙行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711章:姚廣孝回京,七年變化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488章:大孫從未讓咱失望過第570章:老朱的長遠佈局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第296章 :找死可就別怪我了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三十一章:日月同輝第509章:遠方的威脅第356章:呂氏,呂氏!第409章:致仕之爭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658章:鳳梨引發的開荒東番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149章:第一次進宮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509章:遠方的威脅第347章:煤炭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246章:大明根子上的巨大隱患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241章:咱大孫還好生生的活著!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125章:純手工打造第二十四章:調查,暗手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751章 黃帝紀元大明四十一世紀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796章 讓全世界都學漢語第二十九章:朱英的防備第519章:爲後世子孫留點東西第625章:有被嚇到的倭國貴族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180章:謹慎的朱英第413章:名聲大噪第199章:太子殿下復活了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第674章:超越時代的火器第615章:萬民館第756章 準備帶朱元璋坐火車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250章:明朝張三豐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343章:陸家的態度(求保底月票)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418章:狠辣的姚廣孝第424章:朱棣在倭國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758章 大明的未來第318章:跟著去海外的臥底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第263章:這年頭,還有人敢造反?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261章:藍玉惹事第315章:有被驚到的朱元璋(求月票)第764章 全面戰爭的來臨第115章:這聲爺爺,咱盼了十年(求訂閱求月票)第194章:恭迎大哥回宮!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七十章:改日第145章:北方的狼族(萬更求月票求訂閱)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造反第374章:謀逆大案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十章:姚廣孝的安排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市| 永济市| 临沂市| 沙河市| 巴彦县| 错那县| 阿尔山市| 屏南县| 奉节县| 科技| 阿拉善盟| 土默特左旗| 和龙市| 丹巴县| 台山市| 双桥区| 越西县| 嵊州市| 洛宁县| 遂溪县| 乌拉特中旗| 酉阳| 铅山县| 大荔县| 万山特区| 嘉定区| 宝兴县| 讷河市| 青神县| 桓台县| 土默特右旗| 辽源市| 垦利县| 老河口市| 钦州市| 酉阳| 玉溪市| 阿荣旗| 安泽县| 申扎县|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