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

入軍事學院爲師,我們也可以嗎?

當朱英的提議一出,頓時大堂內就變得有些喧鬧起來。

傻子都能知道,太孫殿下打造的軍事學院,擺明著是對標國子監去的。

國子監的老師,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地位之尊榮,即便是朝堂諸多大臣,也是要禮遇有加,能夠成爲國子監的老師,別的不說,哪怕是京師,地位堪比正四品了。

雖然對於在大堂內的來說,三四品的官職不算啥,畢竟大家不是國公,就是侯爵,一般的也是一二品。

但成爲老師,那就是完全的不同。

“太孫殿下說笑了,咱們這些大老粗,字都不識幾個,哪裡能去爲人師表,只怕是會誤人子弟。”

大家都很感興趣,可自知之明還是有的。

傅友德便就率先開口了。

他對於讀書,從來就沒有任何興趣可言,是一個坐不下,坐久了,人就感覺哪哪不是勁,必須動彈一下。

“穎國公此言差矣?!?

朱英笑著說道:“諸位將軍,哪個不是身經百戰,即便不識字,但本身的經驗可不少,這些對於一些從未經歷過戰事的將士們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經驗?!?

“我相信諸位將軍,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本事,不然也難以有這般成就,立下如此多的功勞。”

“這些能夠決定生死勝負的,纔是要一直傳承下去的東西?!?

“只是希望到時候,諸位莫要敝帚自珍,咱們這武人學堂,比不得文人,除了一些極爲稀少的兵書外,就沒什麼東西了,所以大家要把壓箱底的本事,都給展露出來?!?

“讓能夠傳承的東西豐富起來,這樣才能一代一代越發優秀?!?

聽著太孫的言辭,所有將軍們都變得熱切起來。

尤其是馮勝。

眼中光彩奪目。

他掃視了一下四周,發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以他的學識,他的功勞,他的戰績,只要能夠加入軍事學院,那將培養出多少優秀的學生。

在思索間,馮勝一頓,他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若是按照太孫殿下這樣的方式,那就很大程度的避開了皇權和兵權之間的衝突。

他們這些老將,也能得到很好的養老生活。

和其他將軍不同,馮勝一直都是非常忌憚陛下,從沒有覺得自己功勞能夠養老,行事都是小心謹慎。

真能入軍事學院,日後肯定要穩定許多。

.....

“軍事學院,太孫怎能如此對待武人,先前的退伍保障也就算了,我還以爲軍學堂也就目前這個樣子,沒成想關鍵竟然在這。”

“如此長久下去,武盛文衰,非我大明之福?。。?!”

京師劉三吾宅院了,白信蹈痛心疾首的說道。

劉三吾面色沉靜,沒有什麼異樣,但另一邊的張信可就忍不住了。

“三吾先生,此事吾等必須上奏陛下,咱們大明,好不容易休養生息二十餘載,這般推崇武人,豈不是窮兵黷武。”

“武人若得勢,自然都是想要立功,不利於大明安穩,更兼之邊疆動盪,危我大明江山?!?

張信義正嚴詞的說道。

昨日陛下參加的軍演的消息,已經在整個京師都傳播開來,那些將軍,當然沒什麼保密的心思,回來後逢人就說。

朱英和朱元璋,也沒想要去隱瞞消息的意思。

今日下了早朝後,張信和白信蹈就迫不及待的來找劉三吾。

這一次,劉三吾接待了他們,並沒有臥病在牀什麼的。

畢竟,這個是文人和武人之爭。

“依老夫所見,其實這次的情況,並沒有這麼緊急,雖說武人的地位在提升,但是有一點你們沒有發現。”

“於朝廷之上,武官還是如同從前一般,而且對於政務,被更加的遠離了?!?

“如此看來,現在武官的情況,便就是曾經太孫殿下所言的軍政分離?!?

劉三吾聽完兩人的講述後,認真的思索一番,而後沉聲說道。

張信和白信蹈聞言,頓時開始深思起來。

其實自從太孫入宮後,武人的地位,就一直在不斷的提升,這種提升非常的微妙,可以說是社會地位的提升。

但隨著治安司的出現,曾經在奉天殿上經常跟文官們開懟的武官,現在反而逐漸成了觀衆。

給人一種錯覺,好像不斷的遠離權利中心。

現在回想起來,確實如此。

“三吾先生的意思是,關於這件事,我等無須太過在意?”

張信想了一下,有些遲疑的問道。

劉三吾苦笑道:“即便是我等在意又如何,若老夫沒猜錯的話,這軍事學院的院長,定然是如國子監般,由陛下親自擔任?!?

“這軍事學院的老師,都是些什麼人?那是咱們大明,幾乎所有的將軍,都包含在內的,在意如何,不在意又如何,咱們這些文臣,有什麼能力,可以和大明天下的武人對抗。”

“別說是咱們了,哪怕是這身後的宗族,若是惹惱上去,都是大禍事,這些人下手有多黑,心裡頭當是要清楚的?!?

劉三吾的兩個兄長,劉耕孫、劉燾孫,就是被賊寇所殺。

說是賊寇,實爲兵匪。

武人可以用權力打壓,但千萬不要惹到他們的頭上,這些人發了狠,什麼事情都是能夠做出來的。

更別提現在的集體利益。

劉三吾作爲過來人,非常清楚。

打江山靠武人,治理江山靠文人。

現在的大明,戰事不少,武人的地位,很難有所撼動。

以陛下的性子,武人和文人之間,若是矛盾過大,只會選擇平文人,安撫武人。

“下面有些人,心裡頭可能不甘心,用不用提醒一番?”白信蹈開口說道。

劉三吾點頭道:“莫要白白送了性命,尤其是五軍都督府那些人,真要惹急了,宗族怕是都不得安寧?!?

話比較委婉,實則要是哪個衛所,找個由頭,偷摸將宗族都給屠了,即便事後被陛下責罰,又有什麼意義。

張信,白信蹈心有餘悸的對視一眼,沒過多久,便就離去。

.....

“這個軍事學院,炆兒你一定要想辦法進去?!?

春和宮後殿,呂氏沉聲說道。

“娘,爲什麼。”朱允炆有些不解的說道。

他對於武人,一向是沒有什麼很好的感官,也不喜歡去管理那些事情。

哪怕是說現在的軍事學院,如同國子監一般,但朱允炆並沒有任何興趣。

早朝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也就隨口跟孃親說了聲,沒成想孃親有這麼大的反應。

呂氏解釋道:“這個軍事學院,不管未來如何,目前來說,是集中了整個大明所有出名的將軍。”

“不一定要學到什麼,但是不用多想,這第一批能夠進入的學子,要麼是身份高貴,要麼是天賦驚人?!?

“咱們娘倆,想要去藩地,就必須要有值得信賴的將士跟隨,而軍事學院,就是最好尋找的將士的地方,想必那裡,將會是在軍事上的大才,所集中之處?!?

“只要你能邀到數人跟隨,往後在藩地裡,也要輕鬆少許。”

“蠻荒之地,不比咱們大明人才輩出,那些土著一個個,沒什麼禮儀廉恥,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

“雖然爲娘這裡有著一些準備,但到了外邊,誰知道是個什麼情況,自然要多多拉攏一些人才?!?

朱允炆有些不情願的說道:“那等蠻荒之地,能有什麼事情,再者說我應該也沒這麼快就能就藩吧,至少得一兩年,甚至兩三年。”

“哪怕是按照往前的慣例,也大概是兩年後了,還有很長的時間。”

呂氏搖頭道:“你目前是太孫親弟,陛下皇孫,憑著這個身份,在軍事學院禮賢下士,定能收穫一批人心。”

“若是等到大家全都知曉你要去就藩,那個時候就完全不同了?!?

在培養感情這塊,呂氏看得非常通透。

只有和一些看好的將士提前成了朋友,到時候才能帶著一起走。

平時不聯絡,就藩才找人,哪有這麼容易。

看現在的海外照相館便就知曉,即便是入晉王,燕王那樣有大名氣,手中有實權的藩王。也很難招到一些有大本事的人。

而軍事學院這個地方,必然集合所有精英。

從前可以不多關心武將,可是出了大明,那和京師是完全兩碼事,弱肉強食,纔是唯一的真理。

在這一點上,呂氏的認知非同通透。

“好吧,孃親,我聽你的,明日我就去找大兄聊聊,看能不能進去?!敝煸蕿捎行o奈的說道。

呂氏聽完,這才滿意的點頭。

......

“軍事學院....”

燕王府中,朱棣站在大堂門口,喃喃說道。

徐儀華走了過來,爲其披上大氅,有些感嘆的說道:“太孫殿下在軍事的才華,非常高?!?

“這軍事學院一旦成立,那麼兵權便就朝著太孫手中開始聚集,更是打破了曾經將軍跟底下士卒之間緊密聯繫?!?

“頂多不過三年五載,這些從軍事出來的將士,將會進入到每個衛所,到了時候...”

徐儀華沒有繼續往下說。

但朱棣明白這裡面的意思。

到了那個時候,太孫朱英等於是間接操控了所有的兵權。

將軍的作用,將會被不斷削弱。

“王爺,我們不去遼東好不好,就去倭國,海外就藩?!?

徐儀華的語氣,帶著一些懇求。

沒錯,她怕了。

她怕自己的丈夫,如果真的去了遼東,怕是.....

朱棣聞言,臉上浮現猶豫遲疑。

有些不甘心,但又感覺到非常的無力。

可以想象,哪怕真的到了遼東駐紮,到時候麾下許多的將士,極有可能就是從軍事學院出身。

這些人,在忠誠上對於太孫,自然毋容置疑。

雖然沒什麼要造反的不切實際想法,可朱棣多少還是想過聽調不聽宣的日子。

“夫人,有些事情,不是我們.....”

朱棣說話間,外面有僕從快步跑來:“稟王爺,有陛下口諭?!?

朱棣眉頭一挑,道:“請旨。”

很快,傳旨的宦官過來傳旨。

諭旨的意思,竟然是讓朱棣,加入到軍事學院去當個老師。

哪怕是宦官離去,朱棣都有些沒想明白。

“父皇,這是什麼意思,難不成要收回我征伐倭國,海外封國嗎。”

他實在想不到,怎麼這個軍事學院,要讓自己參合進去。

這裡再過一個月,就要出征倭國,現在這麼一個突然的任命,也很難說朱棣不這麼想。

“妾身看未必,如若是撤銷王爺征伐倭國,肯定不會是這麼簡單,此事,極有可能是太孫的意思?!?

徐儀華思索一番後說道。

朱棣聞言皺眉道:“太孫殿下,他到底想要幹嘛?!?

徐儀華道:“目前尚且不得而知,王爺看靜觀待變,只要沒有命令下達,無須多久,便就知曉其中含義了。”

“臨陣換將,兵家大忌,更兼允諾王爺海外封國之權,哪怕是有所變動,想來陛下那邊也不會輕易鬆口。”

朱棣點點頭。

目前也只能是到時候看了。

想了下,朱棣披著大氅,走入院中,交代道:“我且去尋景隆聊聊,看看人才徵召的事情,目前如何了?!?

徐儀華聽到這話,就知道其實在王爺的心中,已經開始對遼東有放棄的意思了。

京師這邊,因爲要大辦軍事學院的事情,風起雲涌。

而在這個時間點,陝西略陽這邊,更是局勢動盪。

即便是在正月初十這個日子裡,也沒說有任何年味可言,只有大片的荒涼狼藉。

自稱漢明皇帝的田九成,實則並非是漢人,而是羌族。

說起來,田九成的早年經歷,倒是和朱元璋有幾分相似。

幼年家境貧寒,無以生計,入秦嶺南麓雲霧寺剃度爲僧。

而後也是經歷過流浪化緣,如同乞丐般的生活。

兼之有著白蓮教殘餘的參與,似乎很是相同。

從起初的三四千人規模,如今的田九成麾下,已經有上萬的兵卒。

最爲主要的是,在和官兵的對抗中,田九成一路都是取得勝利。

正旦這裡,不過短暫休了三天,便就再度起軍,攻打徽州,目前來說,局勢一片大好,四方民衆,也是紛紛響應。

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三十四章:挖墓第615章:萬民館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354章:棄筆從戎第233章:買賣同罪第493章:軍中震懾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128章:秦王投誠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837章 年號永盛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515章:再謀草原第670章:少主朱英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255章:大孫,你準備好了嗎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601章:要被奪權的朱高熾第669章:劉勝下線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六十四章:朱英的決定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603章:朱高熾爲姐夫求官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245章:騎虎難下的姚廣孝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811章 萬世基業的可能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179章:藍玉求情第137章:朱棣暴怒第490章:大白豬的到來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827章 你們這是在給咱守靈不成?第八十七章:那塊布條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五章:京師之行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19章:藍玉的震驚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261章:藍玉惹事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179章:藍玉求情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621章:教化倭國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226章:朱英發難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124章:爺爺,我做了一個夢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128章:秦王投誠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548章:自己養出來的惡虎第660章:南巡第143章:寧王歸心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333章:血染京師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725章 三十萬秀才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的驚訝第234章:真相大白第234章:真相大白第398章:國泰民安第515章:再謀草原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
第767章 清掃西域第三十四章:挖墓第615章:萬民館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156章:聽說,你想見我(除夕快樂,求月票)第793章 李景隆帶回來的麒麟瑞獸第532章:注意細節的朱英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354章:棄筆從戎第233章:買賣同罪第493章:軍中震懾第521章:教化自神話體系入手第264章:不僅造反,還稱帝了第128章:秦王投誠第637章:大明掌控了世界的輿論權第837章 年號永盛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515章:再謀草原第670章:少主朱英第312章:三分倭國的想法(求月票)第786章 被蒙古大軍圍困的秦王第686章:朱英的傳奇神話故事第255章:大孫,你準備好了嗎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601章:要被奪權的朱高熾第669章:劉勝下線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六十四章:朱英的決定第534章:決策的艱難第十四章:朱元璋的思念第453章:天下豈有六十年太孫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737章 蔓延的屠殺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603章:朱高熾爲姐夫求官第400章 :咱的好大孫,好大孫!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245章:騎虎難下的姚廣孝第230章:驚喜的皇子們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811章 萬世基業的可能第794章 朱高熾打朱棣的小報告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六十章:朱元璋的敏銳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179章:藍玉求情第137章:朱棣暴怒第490章:大白豬的到來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270章:涼國公這是瘋了吧!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427章:朱英的果決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827章 你們這是在給咱守靈不成?第八十七章:那塊布條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五章:京師之行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19章:藍玉的震驚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261章:藍玉惹事第160章:外婆菜的味道第179章:藍玉求情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621章:教化倭國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226章:朱英發難第680章:大明全面改革之初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124章:爺爺,我做了一個夢第323章:安定京師治安的決心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128章:秦王投誠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548章:自己養出來的惡虎第660章:南巡第143章:寧王歸心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333章:血染京師第832章 登基沖喜,帖木兒暴斃第725章 三十萬秀才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395章:朱元璋對衛所制度的鬆動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第六十五章:朱元璋的驚訝第234章:真相大白第234章:真相大白第398章:國泰民安第515章:再謀草原第七章:孤獨的朱重八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昌市| 巴彦淖尔市| 乌苏市| 星座| 安康市| 尼玛县| 姜堰市| 莱芜市| 赞皇县| 龙岩市| 环江| 湘潭市| 石台县| 安宁市| 平度市| 漳州市| 弥渡县| 正定县| 武强县| 鹤峰县| 增城市| 万安县| 静宁县| 怀安县| 南川市| 夏河县| 莫力| 阿克苏市| 邹平县| 项城市| 桓台县| 司法| 宜宾县| 保德县| 凯里市| 屏东县| 凤山市| 浦县| 淮南市| 榆林市|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