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37章 年號永盛

大明孝陵。

這裡朱元璋很少過來,哪怕是他對大妹子非常的思念,也正是因爲這一股思念,讓他總是有一種想要過去的衝動。

但在之前,朱元璋很清楚,他還不能過去,因爲老大薨逝,偌大的王朝沒有了後繼之人,朱允炆尚且年幼,龐大的淮西勳貴集團,會把朱允炆徹底架空。

畢竟藍玉跟朱允炆,並沒有血脈上的聯(lián)繫,而性情溫和的朱允炆,大概是沒辦法壓制藍玉。

那傢伙,在自己面前都那麼膽大包天,肆無忌憚,又怎會真的聽從一個娃娃的命令。

所以朱元璋就想著,要弄死藍玉,爲孫子朱允炆繼承皇位的道路上,保駕護航,清理障礙。

就像是曾經(jīng)對朱標說的那樣,將荊棘上的刺,都給拔光了。

不過,因爲朱英的出現(xiàn),這一切得到了很大的改變,連朱元璋也想不到,從小因假死而離開皇宮的大孫,卻有著天生皇帝的智慧。

“大妹子,是你把大孫,帶來了咱的身邊來的吧,我知道,一定是你,不會錯的。”

“轉(zhuǎn)眼間,十六年過去了,可對咱來說,你就像是昨天還在一樣。”

“或許你現(xiàn)在,正在責怪著咱,爲什麼要等待十六年這般久,其實,便是在前些年,咱就應該要來陪你了。”

“大妹子,這不能怪咱,是咱們的大孫子,他不讓咱走啊,一直想著各種法子,讓咱留著,這些事,你應該都看到了吧,可不能怪咱。”

“不過嘛,現(xiàn)在時間上也差不多了,不需要多久,咱就會過來了,都等了十六年,大妹子你也不在乎這幾個月了吧。”

馬皇后的陵寢前,朱元璋有些佝僂的身形出現(xiàn)在這裡。

四下無人,劉和跟其他的宮女宦官,都在外邊等候著,現(xiàn)在是朱元璋跟大妹子的獨處時間。

隨著朱元璋的喃喃自語,突的一陣清風拂面,帶著微微的涼意。

朱元璋突然笑得跟孩子一樣。

“咱就知道,大妹子你不會怪咱的。”

——

東宮。

目前朱英辦公,基本上已經(jīng)是都遷移到東宮來了,畢竟他不能一直住在坤寧宮中。

在等到登基之後,他就會從坤寧宮遷移到東宮來進行居住。

畢竟到那個時候,他的身份不再是太孫,而是大明皇帝。

“爺爺去了孝陵,到現(xiàn)在還沒有回來,對嗎。”

朱英向郭忠問道。

在皇宮裡,大多數(shù)的事情,宦官們的消息最爲靈通。

郭忠躬身道:“回稟殿下,陛下早間過去,現(xiàn)在還未回來。”

朱英聞言,低頭嘆息。

他知道,爺爺是去了奶奶的陵寢那邊,而之所以沒帶他一起,必然是有很多話,不方便跟他說。

朱英心裡也清楚,老爺子現(xiàn)在的心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再過幾天,就是立冬了,此時的南京,已經(jīng)多了幾分寒冷。

還有三個月,便是正月初一,早些時候定下的登基日子。

這是大明王朝,第一次的傳承,再加上如今朱英的威望,舉國上下都非常的重視,自從朱英要登基的消息傳開,大明周邊的局勢也變得安穩(wěn)起來。

周邊列國的國王,也是紛紛派遣使者來到大明京師,爲朱英登基,獻上一份厚禮。

這個時候,可沒有任何人敢來觸黴頭,不管是什麼事情,那都得壓後再說,連帶著整個大明的犯罪率,幾乎直逼爲零。

誰敢在這個時候搗亂,隨便都是罪加三等。

偷雞摸狗的小事,可能都會被判處重罪,三年勞役起步,以影響太孫登基爲名。

雖說現(xiàn)在朱英已經(jīng)把大多數(shù)的政務,都交給了內(nèi)閣去處理,實際上他並非是無所事事。

比如查看統(tǒng)計部門的經(jīng)濟情況,對官員軍隊貪污的核查,還有各地方官府的一些數(shù)據(jù)。

再就是爲新政做準備了。

推行新政,確定以法治國,成立律法部,削減皇帝權(quán)力,這些都是朱英登基之後,主要進行的事情。

而朱英的年號,也已經(jīng)確定下來,名爲永盛。

寓意大明永遠繁榮昌盛之意。

其實一開始,朱英比較中意的年號爲神武,不過被朱元璋否決了。

因爲大明現(xiàn)在的疆域已經(jīng)夠廣闊的了,朝廷目前來說,在管理上已經(jīng)非常吃力,在未來十年,大明的首要任務並非是開疆擴土,而是把現(xiàn)在已經(jīng)打下來的疆域,更好的進行消化。

隨著帖木兒去世,強大的帝國轟然倒塌,中東已經(jīng)形成了一片亂局,幾大勢力相互紛爭,原先的附庸也紛紛獨立,更是伴隨著大量的奴隸起義。

可以說在如今的世界,已經(jīng)沒有哪個國家,能夠?qū)箯姶蟮拇竺鳌?

哪怕再是遙遠的地方,大明也可以派遣一支艦隊,或者數(shù)萬乃至於十多萬兵馬進行遠征。

加上如今大明的強大財力,遠征並不會給大明帶來太大的負擔。

因此現(xiàn)在大明,就有些不適合神武的年號了,這才定爲永盛。

——

京師燕王府。

朱高煦,朱高燧,正在屋內(nèi)商談。

“二哥,聽著宮裡傳出來的消息,大致是定下來了,等到太孫殿下登基後,咱們就得是跟著父王,一同去到東勝神洲。”

“聽說那邊盡是一些未開化的蠻夷之地,咱們這過去,跟流放有什麼區(qū)別,怎的我看父王還有法師,好像是對此很是開心的樣子。”

“要我看啊,還是不如京師,這裡多好,想要有什麼就有什麼,天下萬國的商品,都能在見到,何必去那飲毛茹血之地。”

朱高燧開口說道,他是不怎麼想去東勝神州的,也對那邊沒啥好感,認爲跟蒙古高原是差不多的樣子。 朱高煦卻道:“這你就不知了,三弟,那邊可是個好地方,聽說是水土肥沃,糧食都吃不完。”

“不僅是咱們?nèi)ィ€有大明的許多工匠們,到時候就跟在之前倭國那樣,建立城池。”

“且天高皇帝遠的,咱們在那邊,還不是想幹嗎,就能幹嗎,何必在這京師裡低頭下氣的。”

“在京師,幹什麼事都有宗人府盯著,一不小心就要被彈劾,何曾是痛快過。”

朱高燧道:“二哥,可咱們?nèi)チ耍y不成父王還給我們一座城池不成?那都是大哥的基業(yè),咱們這去,豈不是都幫大哥做事了,到時候基業(yè)怎麼分,咱們也就拿點小頭,混個郡王府啥的,照樣受到掣肘。”

“這樣比起來,還不如是待在京師,享受富貴榮華的日子,比那奔波勞累,可不是要好多了。”

朱高煦聞言,嘿嘿一笑,略帶幾分神秘的說道:“三弟,你可知,兩日前,父王召見我是何等事情?”

“說的就是關(guān)於在東勝神州基業(yè)之事,你也知大哥身體不好,體弱多病,這般勞累奔波過去,估摸著纔到地方,那命都丟了一半。”

“父王一直不喜大哥,這你我都是知曉的,先前是皇爺爺看著,咱們也沒辦法,等到時候去了東勝神洲,這邊可就顧不過來了,那時候,可就是你我哥倆爲主。”

朱高燧將信將疑道:“父王不會是蒙你的吧,二哥,咱們哪怕是去了東勝神州,那也不能說不聽朝廷號令,總不能父王把大哥的世子位廢掉吧。”

“如此違背宗人府律法,朝廷這邊肯定是要降罪的,去那東勝神洲的又何止父王,父王斷然不會因此這事,跟朝廷鬧掰。”

朱高煦道:“三弟,這你就不知道了,我聽著父王那意思,是造幾個城池,一個大的,還有幾個小的。”

“到時候,大哥自然還是世子,可有多少地盤,這裡頭就有學問了。”

“咱們兄弟倆隨著父王過去,那東勝神州也得需要人手,還有不少土著在,到時候建功立業(yè),難不成父王還能虧待你我二人不成。”

朱高燧有些猶豫,問道;“父王當真是這般說的。”

在關(guān)於皇室子嗣上,朱英在宗人府定下規(guī)矩,但凡是已經(jīng)及冠的,都有權(quán)力自主做出選擇。

是跟隨父輩前往東勝神州開荒,還是留在京師,一切任憑自願,任何人不得進行干預。

這其實也是大部分皇室子嗣的想法,畢竟東勝神州雖然在京師的名聲非常響亮,很多有野心的人想要過去開國,打造屬於自己的藩國,但這個事情,其實跟許多皇室子嗣是關(guān)係不大的。

不是每個人,都能有自己的私兵和足夠的錢財。

比如朱元璋的兒子們,很多都沒辦法供養(yǎng)親王護衛(wèi),這可不是個小開支,這些俸祿,並不由皇室承擔,而是需要自己承擔,像是朱樉,朱棡,朱棣這些排位靠前的,自然不存在擔憂。

可那些後邊的,年紀比朱英大不了多少,甚至還小的皇叔,他們的孃家也沒什麼錢財,富貴是夠了,但供養(yǎng)親衛(wèi),那可就差遠了,庶子跟嫡子,在沒有朱元璋的特別關(guān)照下,相差可不是一星半點。

尤其是那些皇三代,也就是跟朱英一樣孫子輩的,那就更加相差甚遠,畢竟親王的爵位,最後只能有世子繼承。

因此朱高燧的想法,就是留在京師,現(xiàn)在京師不管是什麼買賣,來錢還是非常快的,而且朝廷宗人府這邊,對於留在大明的皇室子嗣,是有保障的。

按照現(xiàn)在的規(guī)定,但凡皇室子嗣,在讀書等一系列成長上,都是不需要其他的花費,教育費用,都是由朝廷內(nèi)務府承擔。

“你就放心吧,三弟,難不成我還會騙你不成,咱倆都是一樣,且這話,可是從父王親口說出。”

“咱們哥倆,父王那也是明白的,在帶兵打仗這塊,可是一等一,那東勝神州之地,父王還不得是依靠我們,總不能他天天自個帶兵打仗吧。”

“那可是能夠世襲的藩地,比在京師做個富貴閒散王爺,豈不是要好得多。”

“人啊,就是要有夢想,不能自顧著眼前的安樂不是,否則後代子孫,說不定都會責怪老祖宗放過這大好機會。”

朱高煦繼續(xù)講述著,他當然是想讓三弟跟自己一起過去,怎的也是個臂助。

這般一來,雖是沒有世子之名,但卻能有世子之實。

朱高燧也是被說動了,他們常年跟著朱棣四處征戰(zhàn),打蒙古,打倭國,哥倆都是朱棣下的大將,而且因爲父子關(guān)係,朱棣在很多方面也非常放心。

哥倆雖然文學方面一塌糊塗,但在軍事天賦上,是有幾分朱棣的遺傳,比之一般的大明將領(lǐng),可要強出不少,而且他們有更多帶兵的經(jīng)驗。

“好,那就聽二哥的。”

朱高燧心中思量半晌,最後下了決定說道。

另一邊。

燕王妃徐儀華,皺眉對朱棣說道:“王爺,何不讓老二,老三,便待在京師算了,這東勝神州之地,不過是些未曾開化的蠻夷,莫說甲冑,便是刀劍利刃也無,用的還是那骨制武器。”

“你跟老二說那些話,引著他勾搭著老三,一起過去,這等承諾,豈不是把老大放在火上烤。”

“這世子的名頭,是陛下親自賜下,哪能是說動就動的,往後王府的傳承,又該是如何,你這不是害了老二老三嘛。”

作爲枕邊人,且自小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徐儀華,如何能不懂朱棣心裡頭的那些個計較。

他分明是想讓老二老三給他做事,又不想給太多的好處。

朱棣對此狡辯道:“誒,儀華,你又不是不知,老二老三是個什麼性子,他們還有什麼事是不敢做的,那次在倭國,連倭國奉銀都敢貪污。”

“現(xiàn)在朝廷的局勢,是越發(fā)嚴峻了,按照前些日子太孫傳出來的說法,推出的新政,是要以法治國,其中就有一條,天子之下,皇親貴胄,官員勳貴,犯法與庶民同罪。”

“老二老三這般無法無天之人,在京師這裡,能討得了什麼好處,你且看看他們現(xiàn)在去幹的那些買賣,哪個不是朝廷禁止的,也就是沒嚴查,真查起來,能脫得了干係?”

“與其如此,還不如是一起去到東勝神洲,也能在自己眼皮下看著,即便是做了些出格的事情,也不至於真被降罪下來。”

自古以來,就有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法不施於尊者的說法。

當然,在朱元璋這裡,算是徹底打破了,但實際上對於皇親,多少還是有不少特權(quán)。

只是現(xiàn)在,朱英的新政,擺明是要把這些特權(quán)取消。

大家對此也不驚訝了,畢竟之前秀才,舉人的特權(quán),也是這麼被削掉的。

朝廷上大臣們,可不敢聯(lián)合起來反對太孫,別說現(xiàn)在還有陛下?lián)窝瑒悠鹫娓駚恚虏皇怯质且粓鲅庵疄摹?

徐儀華聽著朱棣說的這番話,也只能無奈嘆息一聲。

第397章:大婚第328章:誅滅九族!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zhèn)安南!第671章:大開殺戒第八十六章:成家立業(yè)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120章:蛻變的朱允炆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325章:殺性大發(fā)的朱元璋第328章:誅滅九族!第708章:被學霸統(tǒng)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438章:鎮(zhèn)海衛(wèi)的應對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419章:藍玉的震驚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516章:開發(fā)倭國第九十三章:領(lǐng)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318章:跟著去海外的臥底第129章:大明農(nóng)業(yè)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600章:宮廷往事,小時候的朱棣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zhàn)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第211章:情竇初開徐妙錦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233章:買賣同罪第692章:爲大明賀!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61章:一切爲了家族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九十二章:關(guān)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335章:大明邸報第145章:北方的狼族(萬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52章:大明的強盛第658章:鳳梨引發(fā)的開荒東番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622章:驚駭?shù)馁羾旎?/a>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438章:鎮(zhèn)海衛(wèi)的應對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三十四章:挖墓第768章 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772章 北伐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438章:鎮(zhèn)海衛(wèi)的應對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fā)展成傭兵帝國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75章:這是在刮咱的肉啊第六十九章:顏面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367章:迷茫的朱棣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226章:朱英發(fā)難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604章:倭國熱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七十一章:神宮監(jiān)的老太監(jiān)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
第397章:大婚第328章:誅滅九族!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zhèn)安南!第671章:大開殺戒第八十六章:成家立業(yè)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120章:蛻變的朱允炆第148章:老師說的話,竟然是真的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325章:殺性大發(fā)的朱元璋第328章:誅滅九族!第708章:被學霸統(tǒng)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594章:大明皇曾長孫出世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438章:鎮(zhèn)海衛(wèi)的應對第341章:江南八大家(求月票)第419章:藍玉的震驚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516章:開發(fā)倭國第九十三章:領(lǐng)先世界兩百年的大明火器(求訂閱,月票)第617章:公主殿下不見了第222章:想和朱允炆交朋友第197章:操練皇子皇孫第318章:跟著去海外的臥底第129章:大明農(nóng)業(yè)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600章:宮廷往事,小時候的朱棣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zhàn)第303章 :兄友弟恭第190章:大明形象大使第211章:情竇初開徐妙錦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233章:買賣同罪第692章:爲大明賀!第289章 :拖出去砍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61章:一切爲了家族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628章:去大明軍事學院學習第九十二章:關(guān)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335章:大明邸報第145章:北方的狼族(萬更求月票求訂閱)第552章:大明的強盛第658章:鳳梨引發(fā)的開荒東番第282章 :朱英的大善第442章:朱英的歪路子手段第622章:驚駭?shù)馁羾旎?/a>第562章:倭國露天銀礦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438章:鎮(zhèn)海衛(wèi)的應對第336章:殺他百萬又如何!(求月票)第三十四章:挖墓第768章 太孫什麼都好,就是太謹慎了些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772章 北伐第650章:大明遠洋艦隊的威脅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591章:圍剿安南,強勢的大明水師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769章 崩潰的北元大軍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438章:鎮(zhèn)海衛(wèi)的應對第575章:把北元王朝發(fā)展成傭兵帝國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168章:咱大孫,是不是咱大孫呢第一百章:加急送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75章:這是在刮咱的肉啊第六十九章:顏面第224章:羣英商會的特殊服務第367章:迷茫的朱棣第555章:大明失蹤的水師將士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226章:朱英發(fā)難第790章 平定草原.第317章:海外招賢館第522章:四處奔走的呂氏第604章:倭國熱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七十一章:神宮監(jiān)的老太監(jiān)第746章 重裝騎士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154章:朱元璋的豪華馬車(年底求月票)第134章:心悸的姚廣孝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412章:新的百萬畝牧場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654章:逐漸沒落的高棉帝國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巴县| 武隆县| 石门县| 荥阳市| 大竹县| 富源县| 沈丘县| 宜兴市| 大悟县| 洪泽县| 大宁县| 郁南县| 昌宁县| 沂南县| 贡山| 筠连县| 东乡| 青田县| 禹州市| 蛟河市| 共和县| 永寿县| 旌德县| 衡山县| 九台市| 霍城县| 平湖市| 内丘县| 安西县| 夹江县| 沭阳县| 策勒县| 怀化市| 安吉县| 潜江市| 弥勒县| 横山县| 淳化县| 东山县| 屏南县|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