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9章:藍玉的震驚

大明和倭國的第一場海戰,以大明完勝而結束。

是徹徹底底的完勝。

無一人戰亡,無一搜戰場破損。

這其中的相差,過於巨大。

倭國這邊也是狠,幾乎全是自殺性的襲擊,然而當最後一艘戰船被擊沉的時候,也沒給明軍造成實際性的傷害。

“不留俘虜。”

馮勝看著海面上落水的倭國武士,澹漠的說道。

慈不掌兵。

大半輩子都在馬背上渡過的馮勝,自不會存在什麼對弱小的憐憫。

這些落水的倭國武士,很是驍勇,一個個悍不畏死,留下來也很難充軍,完全就是一個禍害。

就算是去強行培養成細作,耗費的代價也過於高昂。

最好的細作,從來不是軍士。

而是貴族。

對於這一點,馮勝有著很深刻的認知。

隨著軍令的下達,上千艘戰船集合,船上的將士彎弓搭箭,直接射殺。

之所以沒有用火統,主要是火藥昂貴,海上補給困難,在這種痛殺落水狗的情況下,就沒必要浪費了。

停留了大約一炷香多的時間,感覺基本上射殺完成,馮勝這才下令船隊繼續前行。

朝著九州島過去。

倭國的五百多艘戰船,只起到了阻礙大明海軍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

毫無任何意義可言。

......

大明這邊。

藍玉,朱權等人已經回到京師。

對於朝廷來說,田九成等人造反,最大的性質還是在稱帝。

本身這幾年造反的百姓,其實也不算少,平均每過幾年,就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只不過田九成這次聲勢更爲浩大一點。

不算是太大的功勞,相當於練兵而已。

不過接下來去遼東的事情,可就非常重要了。

“這京師的變化,也忒大了吧。我等這纔去多久,兩月未到的時間,給某的感覺,如同換了一個地方般。”

下了早朝,藍玉和曹震便就按照之前的習慣,呼朋喚友吃喝一場。

怎麼說也是打了勝仗,弟兄們得慶祝一下。

之前回來的時候,就已經被正陽大道所震撼了一次,沒成想走動之際,更加誇張。

聽到曹震的感嘆,藍玉也是認同點頭。

“不僅僅是如此,難道你沒發現,京師的百姓們,好像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嗎。”

藍玉的話讓曹震不由仔細觀察,不過看著匆匆忙忙的行人,好像也沒太大轉變吧。

看著曹震沒啥感覺的模樣,藍玉也知道自己這個兄弟的情況,懶得繞彎子,直言道:

“你看看這些百姓,是不是每個過去的,都很有盼頭的感覺,即便是在跟人說話的時候,也是笑得真誠開心。”

“哪怕是挑著擔的小販,也很有幹勁的味道。”

聽到這番話,曹震這才發現這些個特點。

回想起在京師外百姓的情況,對比起來,就很是明顯了許多。

“走,咱們先去來福酒樓。”

藍玉招呼一聲,當先走去。

來福酒樓在京師也算是小有名氣,藍玉這些勳貴武將,經常便就是在那裡聚餐。

說是酒樓,其實是前樓後院的結構。

藍玉這些淮西勳貴,個個都地位不俗,來酒樓吃喝,當然不可能在大堂待著。

否則普通的客人,也放不開。

這個來福酒樓,是常家的生意,多少還是要照應一些。

“涼國公,這邊請。”

酒樓掌櫃眼尖,聽說涼國公得勝歸來,這兩天但凡酒樓一開門,就盯著大馬路上。

果然,他很快就看到了藍玉的身影。

不等小廝有所動作,麻熘的從櫃檯裡出來迎接。

去酒樓後院,自然有單獨的側門。

不過藍玉在酒樓門口停了下來,皺眉問道:“這裡面說書的,是在說些什麼呢。”

只是短短幾句,藍玉就聽到有些熟悉的內容,是關於朝廷之上的一些安排。

什麼時候,酒樓也能這麼明目張膽的談論國事了?

掌櫃連忙解釋道:“涼國公平反歸來,是有所不知,最近京師裡,四處都在請說書人講述邸報上的內容。”

“邸報上有許多關於朝廷上的消息,大家都非常的感興趣。”

聽著掌櫃的解釋,藍玉頓時就來了興趣。

“行,咱本公先去聽聽這說書,到底是講的一些什麼東西,告訴後院的弟兄們,本公晚點再去。”

聽到涼國公的吩咐,掌櫃連忙親自迎接,進了酒樓大堂。

曹震自然也是跟著一起過來。

招呼了一個機靈的小廝在旁邊候著,掌櫃便就親自朝著後院小跑去傳話。

酒樓是常家的產業沒錯,但他掌櫃可不是常家的人。

後院的官爺,每一個都不是他所能得罪起的。

掌櫃一直非常清楚,他不可能一輩子都是常家酒樓的掌櫃,若是在這個位置上得罪了人,或許別人看在常家的面子上,暫時不會爲難他。

可若有小心腸的,等他沒幹了的時候,隨便打聲招呼,就能讓他家破人亡。

對於藍玉的進門,酒樓的很多客人並沒有太多的反應。

畢竟這個年代可沒有畫像的說法,除非熟悉的,也就沒人認識。

來福酒樓因爲常家產業的關係,在整個京師來說,一是高檔,而是安全。

從沒有什麼青皮敢在這裡鬧事。

哪怕是這裡的價格不算低,同樣的茶水比其他酒樓都要貴上幾文,但勝在體面。

在酒樓坐好的藍玉,曹震,便就開始聽說書人講述起來。

只是聽著聽著,原本輕鬆的面容,就有了幾分認真。

說書人現在所講的一些東西,主要就是關於邸報最近的動態,包括一些之前邸報的內容,也有很大複述的成分。

畢竟一份邸報,如果說照著唸的話,即使語速慢一點,也就盞茶功夫沒了。

所以說書人在講述的時候,總不能一下子講完,就結束吧。

就只能加上很多自己的東西進去。

有時候不得已,就把前面的邸報的內容,再次拿出分析一下。

好在客人們也不覺得厭煩,很喜歡聽。

最主要的關鍵,那就是邸報的更新很快,尤其在京師這個地方。

不過現在這些,對於藍玉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消息。

因爲大明的變化,全都在這個上面。

說書人在闡述的時候,一些已經傳播開來的見解,也都說了出來。

足足聽了半個時辰。

直到內容開始發生了複述,藍玉這才起身離開。

“沒想到,太孫殿下,真的如此厲害,雖然我早就已經有所就猜測,但是真的來到這一天的時候,還是很吃驚。”

“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說書人所能看到的,看不到的更加多。”

“震兄,我有一種感覺,如今的大明,在太孫殿下的帶領下,大明的改變,可能會有一種極速的變化,超乎你我的想象。”

藍玉很聰明。

在所有的勳貴武將中,也算是年輕一代。

性格上是有些魯莽,可是這並不代表他不會學習。

相反,藍玉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悍的。

如果不是如此,那麼也就不會有現在的藍玉。

只是不斷得到的功勞,矇蔽了他的雙眼,尤其是在達到巔峰之後,更是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感覺。

前面的名臣,在慢慢的老去,繼承了常遇春嫡系勢力的他,在整個大明朝,炙手可熱。

加上和太子殿下的親密關係,真就是目中無人。

不過在經過朱英這麼一番後,尤其是那本讓藍玉到現在都記憶猶新的名單。

現在的藍玉,反而就這麼平和了下來。

心態一旦發生改變,眼界自然就不同了。

所以在聽到說書人關於京師最近變化的時候,才能聯想到這麼多。

其實藍玉這次召集弟兄們吃喝,也是有打探京師最近消息的意思。

曹震並非大家族出身,完全是靠著自己敢打敢殺,慢慢爬升上來的。

對於剛纔說書人說的東西,聽得那當然津津有味。

不過現在聽著藍玉這麼說,就有些犯迷湖了,不知該怎麼回答。

藍玉也只是自己感嘆,並沒有要其回答的意思。

而在京師裡,有著最大感受的,並非是藍玉這些武將,而是李景隆。

跟朱棣關係特別鐵的李景隆。

“表叔,你走得早了,如果你看到京師的變化,會如何作想呢。”

燕王府中,李景隆感嘆著說道。

院子裡,他和燕王妃對視而坐。

“京師再好,也不是你表叔的天下,你表叔的性子,你當是知道的,一生要強。”

“現在倭國那邊,應該已經開戰了,以你表叔的能力,自然會一路得勝過去,這些我都不擔心,我擔心的是,太孫殿下的意思。”

“景隆,你跟我好好說說,太孫殿下那邊,會有什麼變化嗎。”

徐儀華在京師裡,對於京師的變化,自然也是看得清晰。

平時很少出門的她,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頻繁外出。

就是爲了觀察京師的變化。

或許在別人看來,自然是發展得更加好了,百姓安居樂業了。

但在徐儀華的眼中,卻看到了太孫殿下的野心,龐大的野心。

尤其是邸報的出現,讓徐儀華都有些惶恐起來。

作爲自小就在皇宮長大的她,而後又是王妃,對於民心二字,從來就沒有陌生過。

邸報的出現,完全是一個操控輿論的大殺器。

不同於之前的防民之口,現在是化爲己用。

也就是說,只要太孫想如何,完全就能以邸報爲引導,形成變化。

這很恐怖。

最近徐儀華也喬裝打扮,去聽那些行商,書生,甚至是攤販的想法。

因爲大家都在討論邸報上的東西。

最後她發現,所有的人,對於邸報上的內容,都是深信不疑。

尤其是倭寇侵犯的行爲,發佈在邸報上的時候,但凡看到,聽到這裡面內容的人,都會對倭寇恨之入骨。

而徐儀華知道,以太孫殿下現在的能力,他指著誰是‘倭寇’,誰就是倭寇。

哪怕是朝廷上的大臣,也沒有絲毫可以抵抗的能力。

對於大明來說,這是好事。

可對於燕王來說,就很難估計了。

李景隆聽著表嫂的話,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沉默了下來。

良久,這纔開口道:“前兩天我到皇宮裡,正好碰到了允炆。”

“允炆很開心的告訴我,太孫殿下答應了他海外建國的消息,而允炆選擇建立藩國的地方,是在占城,表嫂應該知道吧。”

徐儀華點點頭,對於占城,她並不陌生,因爲很多王府的香料,就是從占城運送過來。

在這一點上,是比較出名的。

“占城位置很特殊,太孫殿下對於海貿的心思,從來就沒有澹過,可見占城之重要。”

“可是允炆請求去占城,太孫殿下還是同意了,如果只是簡單的同意,或許我會多想,可太孫殿下先讓允炆進入軍事學院學習。”

“這就完全不同了,說明太孫殿下,是真的想讓允炆在占城建立藩國。”

“表嫂如何看呢。”

李景隆並沒有正面的回答徐儀華的問題,反而是在講述最近朱允炆的事情。

但徐儀華,聽出了言下之意。

李景隆的意思很簡單,就是現在太孫殿下,把重要的地方,都可以讓給朱允炆,說明是真的很在乎血脈關係。

朱允炆和太孫間的矛盾衝突,可要比燕王和太孫來得更爲直接。

畢竟在太孫沒有進宮之前,陛下就已經宣佈朱允炆將會擔任儲君,甚至連冊封大典的日子,都已經發出了昭告。

可當朱英來了後,陛下等於是直接廢除了朱允炆的太孫位。

從局面上看,就已經形成了水火不容的勢頭。

所以李景隆的意思就是,太孫殿下連朱允炆都可以重用,那麼表叔,應該也是可以的。

徐儀華遲疑了片刻道:“太子妃娘娘,景隆應該也是比較熟悉的。”

“我在宮中的時候,經常接觸,她並不簡單。”

“允炆是想不到占城的,但是她可以。”

“你表叔不同,他的身上有著大功勞,太孫殿下就不怕功高震主嗎。”

李景隆搖頭道:“表叔再強,還有涼國公呢,還有淮西勳貴的武將們。”

“最主要的是,太孫殿下還很年輕,表叔的子嗣們,根本無法威脅到太孫殿下。”

“不管是倭國,遼東,都不可能。”

第584章:再造南京皇宮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576章:北元都得念著太孫的好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581章:安南反了!第377章:巡查玄甲衛(七夕快樂)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655章:想拉大明艦隊下水第三十四章:挖墓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416章:實業興國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530章:占城國讓城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166章:火繩槍出(求月票求訂閱)第261章:藍玉惹事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536章:天生聖人第669章:劉勝下線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824章 即將啓航東勝神洲第548章:自己養出來的惡虎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二十七章:姚廣孝的安排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440章:黑吃黑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24章:大明特別的文化輸出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593章:大破安南第410章:朱元璋的決定沒有太監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第593章:大破安南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493章:軍中震懾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760章 撥款二十億寶鈔第583章:想要擺脫大明的安南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699章:連夜跑路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277章:特色實業興國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510章:冊封世子第404章:中都皇城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384章:正陽大道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516章:開發倭國第378章:連陛下都起身了第491章:一步登天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350章:安南初始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
第584章:再造南京皇宮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576章:北元都得念著太孫的好第452章:狄仁傑後世子孫第581章:安南反了!第377章:巡查玄甲衛(七夕快樂)第302章 :朱棣下西洋第655章:想拉大明艦隊下水第三十四章:挖墓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207章:第一屆演武大比第一章:八百里加急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416章:實業興國第127章:不跟大孫走的都下去吧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530章:占城國讓城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267章:看到希望的朱棣第511章:朱元璋寶刀未老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292章 :朱英的殺手鐗第166章:火繩槍出(求月票求訂閱)第261章:藍玉惹事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718章:藍玉的報復,海島局勢第782章 想投降那正好第536章:天生聖人第669章:劉勝下線第380章:讓咱的老兄弟們,好生回憶第九十章:大膽的想法(求訂閱,月票)第824章 即將啓航東勝神洲第548章:自己養出來的惡虎第223章:好傢伙,算我沒看錯你第八十五章:傷痕累累第192章:安南借兵?要多少給多少第二十七章:姚廣孝的安排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440章:黑吃黑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524章:大明特別的文化輸出第108章:咱大孫的陵寢(求訂閱求月票)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200章:打造大明軌道的可能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593章:大破安南第410章:朱元璋的決定沒有太監第202章:等咱死了再說第593章:大破安南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387章:朱元璋催婚第493章:軍中震懾第696章:破局的方法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760章 撥款二十億寶鈔第583章:想要擺脫大明的安南第283章 :長孫殿下瘋了吧!(求月票)第597章:少女情懷總是詩第541章:大明的威脅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699章:連夜跑路第595章:終於明白老祖宗爲什麼打西域了第277章:特色實業興國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763章 北元滲透大明的情報機構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629章:姚廣孝的兩個徒弟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116章:咱這大孫不得了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510章:冊封世子第404章:中都皇城第731章 岌岌可危的倭國天皇第384章:正陽大道第752章 太孫特赦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461章:朱英的應對第516章:開發倭國第378章:連陛下都起身了第491章:一步登天第二十章:激動的朱元璋第350章:安南初始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河县| 丹巴县| 湘西| 建水县| 平果县| 新晃| 广安市| 西安市| 洛隆县| 三门峡市| 太和县| 桃园市| 庆云县| 江达县| 海南省| 南投县| 新疆| 望奎县| 曲阳县| 惠水县| 交城县| 万盛区| 临猗县| 柳江县| 新建县| 稻城县| 行唐县| 寿阳县| 齐齐哈尔市| 九龙城区| 祁东县| 嘉荫县| 皮山县| 太白县| 杨浦区| 翁牛特旗| 肇东市| 西峡县| 嘉定区| 林州市| 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