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4章:海商的福音

有了孩子後,心理就會發生一種特殊的變化。

那是來自於作爲父親的責任感。

在朱英陪著葉月清坐月子的時候,朱元章開始放出將要給太孫選妃的風聲。

這就讓很多人有了自個的心思。

尤其是那些有適齡女子的,心裡頭更是無比的期待。

選妃一般是有四個標準的。

首先就是背景了,女子漂亮之外還要有一定的背景,如果女子的背景是比較強大的,那這個女子的起點就是比較高的,得到寵幸的機會就會更大。

因爲這樣的女子也是可以帶來一定的利益的,相反的一些比較很漂亮但是沒有地位的可能就是名不經傳的小人物了,整天伺候在皇上或者妃子的面前。

在目前的洪武年間,門當戶對還是比較講究的,後來到了朱棣之後,明朝皇帝爲了防止外戚幹權,這才從民間選妃。

比如太子朱標的常氏,就是常遇春的女兒。

可謂是強強聯合了。

其次就是要漂亮,漂亮的女子總會讓人有賞心悅目的感覺,而且作爲妃子,帶出去也是自己面子的象徵,畢竟在古代有顏值的女子並不是輕易的隨便找一個人就嫁了。

另外漂亮的女人權力一般也是比較大的,得到寵幸的機率還是比較高的。

然後就是身材好,漂亮會吸引人的目光,成爲妃子的人選之一,但是除了漂亮之外還要身材非常的好,要是隻有美麗的容貌,卻沒有很好的身材這也是會被剔除妃子的人選的。

畢竟在如今,女子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各種鍛鍊身體的器材並不是很完善,也沒有人鍛鍊身體,身材肥胖的話也是會影響到自己未來地位。

最後就是精通琴棋書畫,人們奉行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生活在大戶人家的女子還是要學到一點才藝。

這一點也是到皇宮中選妃的加分項,如果長得漂亮身材好家世又很顯赫,也能討得皇上的歡心,這樣的話被選爲妃子的概率是非常大的,真正成爲妃子受到寵愛的機會也是很高的。

這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徐妙錦這裡。

徐妙錦神色帶著幾分異樣,看著面前的大姐,想說些什麼,又吞離了回去。

徐儀華自然明白這個小妹所想,問道:“太孫選妃的時候,你也是想要參與的吧。”

“你的一些事情,我也是知道的,可是太孫殿下,並不見得有這個意思,只是就選妃來說,這一塊想來你也沒有什麼對手。”

徐妙錦無疑是非常符合現在太孫妃子的標準,只是在這一點,就得看太孫殿下本身的意願了。

徐妙錦哪怕是現在年紀不大,但可見已經有了美人胚子的感覺。

等再過個幾年,徹底長開後,必然是傾國傾城。

聽著大姐的話,徐妙錦心中下定決心,說道:“我要去選妃。”

徐儀華想了下說道:“你是我徐家之女,可以看到太孫殿下選妃之際,必然不會有什麼女子能有你的地位。”

“只是作爲我徐家之女,去按部就班的參加選妃流程,未免就是過於簡單了些,我便是去跟二弟說說,讓他去找太孫殿下,或是陛下那邊,探一探口風。”

“想來應該是問題不大的。”

徐儀華說的二弟,便就是現在的魏國公徐輝祖了。

徐輝祖是洪武元年出生的,到如今剛好是二十六歲。

作爲徐達長子,徐輝祖亦是繼承了優秀的軍事天賦,也很是得朱元章的信任。

最開始名字叫徐允恭,身高八尺五寸,英俊瀟灑還有才氣,在勳衛署左軍都督府做事。

徐達過世後繼承了爵位。

因爲避諱皇太孫朱允炆的名字被賜名爲徐輝祖。

數次在陝西、北平、山東、河南練兵。燕王府的阿魯帖木兒別有所圖,被他抓捕誅殺了。

回來之後掌管中軍都督府。

聽到大姐說小妹徐妙錦想要成爲太孫殿下的妃子,稍微遲疑過後,徐輝祖還是選擇了支持。

“到時候我去找陛下說說吧。”

徐輝祖想了一下確定下來。

小妹徐妙錦喜歡太孫殿下的事情,徐輝祖也早就知道,徐家如今已然是大明的頂尖勳貴,並不需要去跟太孫殿下聯姻來維持。

對於小妹的個人想法,不管是徐輝祖還是徐儀華,都算是比較支持。

徐輝祖也比較乾脆,直接就到了宮裡,找到了朱元章。

“咱倒是沒想到,你這小子還有給自家小妹求婚的事,這事自然是沒有問題,到時候咱跟大孫招呼一下,便就不走選妃的章程了,尋個黃道吉日,直接冊封爲太孫側妃吧。”

朱元章也是爽快,對於徐妙錦的身份而言,確實就大明來說,也沒個適齡女子可以比都上了。

加上徐達的關係,朱元章對於徐達這些後人,還是比較信任的,而且徐達不在,也不用擔心對皇權有什麼干擾。

新生代的徐輝祖,便算是往後大明的中流砥柱了。

得到了朱元章的認可後,徐輝祖便把這個好消息直接告訴了徐妙錦。

徐妙錦頓時面色羞紅,滿心期待。

朱英倒是對妃子這塊沒什麼感覺。

雖說現在是長女,但朱英這裡,肯定在往後是要優先葉月清。

如果葉月清生出了男娃,確定了嫡子,那麼其他的開枝散葉,就可以沒那麼講究了。

朱英除了陪同葉月清坐月子外,同時也在想辦法研究整個大明往後的經濟走向。

朱元章對腐敗深惡痛絕,大力根治使明朝維持清廉政治,進行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推廣桑麻棉種植爲手工業提供原料,他積蓄下來的錢與糧,爲數不少。

哪怕是說戶部每年都是赤字,但在許多米倉,都保有一定的存留,加上衛所軍戶的自給自足,還有對官員俸祿進行一個縮減,其實大明的底子,還是很雄厚的。

歷史上朱棣成爲皇帝后,所用之消耗,基本上全都是朱元章留下的底子。

締造新都、疏通大運河、又要張輔平定安南並五次親征漠北蒙古。

胡熒“尋仙“、解縉修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朱棣的花費沒有止境。

儘管朱棣時期經濟發達、國泰民安成爲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經過二十二個年頭的痛快花費,白米一石的價格,已由洪武初年的一貫,漲到五十貫了。

高產作物確實能夠解決目前大明很多問題,嚴格說起來,如今的大明戶籍人口在六千餘萬,這也使得口糧壓力沒那麼大。

可是在往後的年月裡,因爲高產作物和經濟水平的提高,大明必將迎來一個人口大爆發的時期。

天下的口糧是有限的,在更多人口的情況下,那麼就只能不斷的開墾新田地。

所以於農業和商業上,這個平衡對朱英來說就很重要。

“看來,還是要走進口這一條路子。”

朱英微微沉思過後,心裡頭想到。

所謂進口,就是從其他的國家,進口大量的糧食,用以填補大明不斷上漲的空缺。

簡單來說,就是安排大明有實力的商人,到海外去做一個農場主,然後把糧食運送到大明來。

在這一點上,朱英是持鼓勵的狀態。

自然大米的運輸不值錢,尤其是還要在平抑糧價的情況下。

不過朱英用護衛募集,還有海外開商權,來對海商進行一個數額的換取。

也即是說,朱英這邊將會安排一定的力量,用以維持海外商人的安危,一些小地方,亦是可以安排大明的軍士,以海商護衛的身份,進行一個僱傭。

簡單點說,就是鼓勵民間資本,對大明之外疆域的一個開拓。

在這裡頭,羣英商會自然要作爲大頭。

其中的意思,朱英便交代給了張伯去辦理。

第378章:連陛下都起身了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505章:大戰起!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721章 澳洲開發,上崑崙奴?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422章 :朱元璋的轉變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276章 :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第106章:朱英出手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434章:手段第548章:自己養出來的惡虎第616章:吳哥王朝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669章:劉勝下線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135章:平倭主帥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462章;京師血案第699章:連夜跑路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527章:推行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386章:大明國旗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600章:宮廷往事,小時候的朱棣第523章:給朱允炆要藩地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展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240章:爲長孫殿下賀!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620章:大明太孫駕臨倭國第777章 太孫逼我反?第404章:中都皇城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397章:大婚第398章:國泰民安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
第378章:連陛下都起身了第110章:朱元璋遺詔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九十六章:見面(求訂閱求月票)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505章:大戰起!第214章:只能放鴿子了第348章:朱棣的醒悟第八十四章:不裝了,我攤牌了,我確實不是我爹生的第721章 澳洲開發,上崑崙奴?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301章 :一律三年起步第422章 :朱元璋的轉變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329章: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第四十八章:忠誠,信仰第394章:朱元璋的糾結第276章 :我等也該去倭國溜達一圈了第106章:朱英出手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304章 :來自於文人的反擊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708章:被學霸統治的恐怖,國之棟樑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430章:朱棣的歡喜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105章:紅顏禍水(求訂閱求月票)第379章:御賜,大明第一衛第709章:你已經是成熟的黃觀了第355章:朱元璋的殺心第797章 教化海外第八十章:煌煌大明第434章:手段第548章:自己養出來的惡虎第616章:吳哥王朝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669章:劉勝下線第二十八章:怎麼就當真了呢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688章:鎮壓暴亂,直接開火第631章:朱元璋下西洋的想法第676章:義務教育的推廣,對三小國的蔑視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640章:朱允炆的心氣變了第678章:朱允炆的學習,德里蘇丹國覆滅第八十八章:那可是孝陵(元旦快樂求首訂)第183章:朱允炆的坦白局第717章:真臘危,求助大明第二十一章:爺孫倆的第一次見面第135章:平倭主帥第146章:咱大孫比咱更厲害第462章;京師血案第699章:連夜跑路第609章:黑衣宰相在京師的底蘊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527章:推行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479章:著急的倭人第781章 御駕親征第386章:大明國旗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600章:宮廷往事,小時候的朱棣第523章:給朱允炆要藩地第425章:給咱大孫一個驚喜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748章 王后公主在路上第492章:爺孫間的和諧發展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308章 :大明改革初始第240章:爲長孫殿下賀!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765章 後裝燧發槍第260章:嶄新的大明第620章:大明太孫駕臨倭國第777章 太孫逼我反?第404章:中都皇城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198章:大明軍威,遠揚中外第300章 :勞改創收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473章:懷疑的對象第627章:髒活累活,總得是有人幹才行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195章:不過一小孩罷了第265章:日漸消瘦的朱允炆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397章:大婚第398章:國泰民安第337章:京師拆遷,百年大計(求月票)第290章 :幕後之人的真實目的(求訂閱求月第759章 火車出新時代的開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关县| 江城| 天镇县| 尚志市| 丹凤县| 凯里市| 宁都县| 河西区| 从化市| 广平县| 开原市| 上蔡县| 苏尼特右旗| 荔浦县| 永靖县| 定襄县| 张家界市| 吴堡县| 辽宁省| 剑河县| 肇庆市| 南通市| 玉树县| 双鸭山市| 英超| 济阳县| 松阳县| 天祝| 竹北市| 西吉县| 新田县| 漾濞| 汕尾市| 土默特右旗| 万州区| 肇东市| 东兰县| 迁安市| 灯塔市| 麦盖提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