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

大明洪武三十五年,正月初一,大朝會。

在這次的朝會上,首先是高麗李成桂,倭國足利義滿,本雅失裡,暹羅王子等一衆(zhòng)被大明擊敗之國的受降儀式。

對其中一些人來說,他們應該是第一次親自來到大明京師,這皇宮之中。

而來到京師後,對於自己敗給了大明,也明白了原由。

南京城的輝煌,皇宮的雄偉,還有那一列列軍隊。

他們感覺自己輸?shù)脕K不冤枉。

尤其是本雅失裡和足利義滿,當他們乘坐火車的時候,才明白自己的國家跟大明差距有多大。

當然,現(xiàn)在不存在他們的國家了,已經(jīng)變成了大明的省份。

朱元璋並沒有賜死他們,而是允許他們在京師居住,並且還分了些小宅院,算是給他們最後的體面。

這樣的行爲也讓其他國家的使臣感受到了大明仁義。

而第二件事,自然就是最爲受到關注,關於東勝神州之事。

首先是宣佈了關於遠征東勝神洲的計劃,對於新航線的打造,有望在一年之內(nèi)建設而成。

也就是說在洪武三十六年夏季時,就會開啓遠征計劃,進行大規(guī)模的遷徙。

而在今年六月,首先會有一批先遣軍出發(fā)。

——

大明正月,藍玉的三十萬軍隊趁著季風出發(fā),目標天竺。

在經(jīng)過十多日的航行之後,終於是抵達了天竺地區(qū),東恆伽王朝邊境。

如果翻閱天竺地區(qū)的戰(zhàn)爭史,那就會驚奇的發(fā)現(xiàn),這幾乎是一部被暴揍的痛苦史。

在幾千年來,天竺地區(qū)一直遭受到外族的入侵,幾乎沒有過勝利的時候。

原本生活在天竺地區(qū)的是矮黑人,平均身高比倭人還要更低,頭大腿短,皮膚黝黑,鼻寬脣厚,頭髮捲曲。

在一千五百年前,白種人雅利安人從伊朗到了印度北部,然後就開始了對印度的戰(zhàn)爭。

而顯然矮黑人並不能打贏雅利安人,最後雅利安人建立了種姓制度,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的天竺。

哪怕是雅利安人來後,天竺地區(qū)也是不斷的被侵略,一直在捱打,從來沒贏過。

這也是爲什麼朱英覺得天竺地區(qū)唾手可得的原因。

事實也是如此。

藍玉讓人去到海邊的城池傳話,要他們對大明臣服並且投降。

畢竟不宣而戰(zhàn)有違道德,作爲禮儀之邦,這點講究還是要有的。

原本已經(jīng)做好了戰(zhàn)爭準備的藍玉,突然得到前面?zhèn)鱽淼南ⅲ_叺倪@些城池,投降了。

藍玉:???

我都準備好了大軍準備攻打了,你跟我說投降了?

“這是怎麼回事。”

把寶船當做臨時軍營的藍玉,不由是問道。

“回稟大將軍,我等入城後一路暢通無阻,而後見到了其城主,責令其投降,其便也就降了。”

負責翻譯的錦衣衛(wèi)回道。

“這便降了?莫非是有詐?”藍玉追問道。

錦衣衛(wèi)微微停頓了下,而後道:“回大將軍,其城主及城內(nèi)大臣三十二人,已跟隨於寶船之下,還請大將軍接見。”

這一下,藍玉頓時沒話說了。

幾個人去傳話,然後把別人的城主跟大臣都給帶了回來,還能說啥。

藍玉不由感嘆道:“我來時問太孫,這天竺該如何。太孫回我,隨手可滅矣。”

“我當是太孫爲振士氣,沒曾想太孫說的便是事實。”

這其實是藍玉對天竺的情況不瞭解了。

在之前,李景隆的下西洋艦隊曾經(jīng)來到過這裡,正因爲這裡屬於海邊的繁華地帶,有著許多商人和貿(mào)易港口,因此對於消息的傳播非常靈敏。

其實早在藍玉出發(fā)前,大明要對天竺開戰(zhàn)的消息就已經(jīng)傳了過來,然而城主這邊,把消息傳回王都後,到現(xiàn)在也沒收到到底是打還是不打的回覆,也沒有見到援兵過來。

因此就直接投降了,在天竺,投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況是強大的大明。

大明在天竺的影響力很大。

天竺三面環(huán)海,海貿(mào)的生意是天竺沿海地區(qū)王朝收入大頭,而在海貿(mào)上,這天下難道還有比大明有更大影響力的國家嗎。

尤其是近些年來,大明不斷的發(fā)展海貿(mào)生意,大量的大明商品暢銷世界,作爲第二站的天竺,也因爲大明的商品轉(zhuǎn)賣而因此沒少賺。

藍玉抵達的這裡,叫奧里薩邦,是東恆伽王朝統(tǒng)治地之一,由七十多個部落組成,人口在三百萬左右。

在這個時期,天竺地區(qū)的人口數(shù)目是非常接近大明的,甚至隱約還有超過的趨勢。

按照歷史的軌跡,現(xiàn)在天竺人口已然達到了九千四百多萬人。

實際上比大明還要多。

當然,現(xiàn)在的天竺處於是四分五裂的狀態(tài),包括德里蘇丹國在內(nèi),有十二個統(tǒng)治勢力。

比如現(xiàn)在的奧里薩邦,名義上屬於東恆伽王朝,實際上跟諸侯國差不多。

藍玉的三十萬大軍聽上去很強勢,但要比人口的話,可能僅僅對於奧里薩邦的兵力都差不多。

然而,天竺國家的兵,以戰(zhàn)鬥力低下著名。

簡單點說,就是烏合之衆(zhòng)。

這也是爲什麼面對大明軍隊直接投降。

他們感覺自己根本不可能打過大明的軍隊,哪怕他們有著十多萬的大軍能夠堅守城池。

藍玉很快就接收了附近的大城。

進入到城池之後,藍玉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城主的手下還有十幾萬的軍隊。

不過那些士兵個個骨瘦如柴,身材矮小,毫無精氣神可言,比暹羅和真臘的士兵都要遠遠不如,這跟明軍完全沒有對比。

“曹震,有時候我都覺得有些不對勁,咱們就這麼輕而易舉的把這裡給佔領了下來?”

“我原以爲還要打上一段時間,哪怕沒有暹羅那麼久,但也不是幾天就能拿下的吧。”

“今日好像才正月初三,如果我們早幾天出發(fā),是不是都能在這城裡過正旦了。”

“剛纔我知曉,這附近的百姓,竟然有七十多萬,我都懷疑是不是翻譯錯了,然而還真是如此。”

藍玉有些不敢想象,這可是幾十萬人口的大城,他沒費一兵一卒,就直接給拿下了。

天竺是弱,也不能弱成這個樣子吧。

曹震回道:“這些兵士太差,只能作爲後勤所用,衝鋒陷陣大約是湊個人數(shù)罷了。”

“這城裡糧食不缺,錢財多用來修建廟宇,百姓也是逆來順受之感。”

藍玉點點頭:“那便先打著吧,且看有什麼能打的再說。”

——

天竺的情況朱英並不知曉,不過印象中一直是戰(zhàn)五渣的存在,反正誰去都能打贏,純屬簡單難度。實際上朱英還真沒想好怎麼去管理天竺。

因爲天竺的人口實在太多了,對比大明都絲毫不弱,歷史上侵略天竺的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沒去改變種姓制度,這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正是因爲種姓制度,才讓少數(shù)人得以統(tǒng)治天竺如此之多的人口。

朱英也擔心啊,如果把種姓制度搞沒了,這可是近萬萬人,大明還隔著海,那能操控得了嗎?

所以藍玉帶軍隊去天竺,朱英也沒有安排教化的事情,或者說不敢安排。

這要是把天竺給教化了,來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天竺版本,那還真是給自己找麻煩。

暫且來說,對於天竺只能是當做糧草,儲備基地,可以更好的去攻打帖木兒地區(qū)。

教化的事情,還是先看看吧。

反正哪怕是到了後世,天竺地區(qū)的種姓制度也沒有絲毫的改變。

今日是正月初四。

朱英又把朝會給改了。

去年正月初一的大朝會後,是正月初七纔開小朝會。

然而在朱英的感受裡,其實朝會這個東西在正月期間沒有多大幹系,因此在這次大朝會後,乾脆又直接停朝到正月十六。

乾脆是等元宵節(jié)過了,纔開始準備朝會。

當然,雖然沒有朝會,但是各衙門還是照常上班的,哪怕是正月初一的這一天,至少治安司衙門也是需要人來值班。

小文承今年已經(jīng)七歲了。

所謂是七歲八歲狗都嫌,現(xiàn)在的小文承確實是調(diào)皮搗蛋得很。

曾經(jīng)朱英有些不理解,爲什麼老爺子對長子特別的偏愛,難道不應該都要關照一些嗎。

現(xiàn)在的朱英有些理解了,他現(xiàn)在有九個孩子,七男二女,已經(jīng)可以說完全照看不過來了。

很多時候,甚至可能一連大半個月,有些孩子都不會見到。

除了長子小文承,長女小玉婷可以隨意出入坤寧宮外,其他的孩子是不能隨便進出的。

這是規(guī)矩,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總不能經(jīng)常一羣孩子鬧哄哄的四處吵鬧吧。

而經(jīng)常見到的,自然感情上就深厚了一些。

況且,現(xiàn)在有幾個妃子,如真臘公主蘇丹娜,倭國公主香子,占城公主阿娜妮亞,已經(jīng)又懷孕了。

作爲太孫,他自然不可能弄什麼避孕措施,不管是生多少孩子,也不存在養(yǎng)不起的可能。

因此也就是一直生。

這其實已經(jīng)是有所節(jié)制的關係,否則現(xiàn)在朱英的孩子都已經(jīng)有十幾個了。

“殿下,西域的那兩位妃子,還有玉妃,這些時日殿下也該多多寵幸一番了。”

“這都已經(jīng)過去這麼久還未懷孕,怕是容易遭人閒話。”

一大家子人在後花園賞雪,小孩們則在平地裡堆雪人,在朱英旁邊的是十位妃子。

葉月清附耳過來,輕聲對朱英說道。

西域來的姐妹花艾米拉和依拜蒂,還有梨園的左小玉,雖然一直也有侍奉,但是到現(xiàn)在爲止,肚子都沒有動靜。

所謂是母憑子貴,時間一長,宮裡難免有些閒言閒語。

葉月清作爲太孫妃,負責管轄朱英後宮,因此這才特意對朱英說道。

“嗯,我會注意的,這幾天就讓她們先輪流侍寢幾天吧。”

朱英也明白,肯定是有些事情了。

不過作爲太孫,實際上對於後宮的一些情況,最好是不要去爭奪,交給葉月清處理最佳。

他若是下場了,就容易出更大的問題來。

常言道,三個女人一臺戲,現(xiàn)在後宮已有十位妃子,彼此之間怎麼可能和和睦睦,總會是有些爭端出現(xiàn)。

朱英要做的,有時候只需要表達出一個意思就行了。

現(xiàn)在沒有孩子的,也就剩下三人,朱英自當是要多照顧一些。

葉月清接著說道:“關於東勝神州之事,現(xiàn)在都比較嚮往,聽說那邊的疆域非常遼闊,比之大明絲毫不讓,甚至還有過之。”

“不知殿下如何作想,當是以諸國分封之策定於東勝神洲,兼之以藩王之國。”

“若是如此的話,怕是要好好的劃分一下地方纔是。”

“這些都是殿下的孩子,誰又想做那閒散王爺,渾渾噩噩過一輩子,殿下應該早做打算纔是。”

朱英點點頭。

隨著孩子越來越多,逐漸長大,這些事情是他需要先考慮好。

按照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如果放開了造,百子千孫還真不叫個事情。

也是因爲太孫的關係,才堪堪十位妃子,實際上現(xiàn)在想著進獻妃子的人多了去。

不僅是大明內(nèi)部,外部的國家也是一大堆。

甚至前些日子,遠在歐洲的趙秀才都來信,說那邊很多國家的公主,都想來到大明。

對於歐洲,現(xiàn)在因爲距離遙遠的關係,通常兩三年纔有一封信。

因著大明的商品暢銷,加上大明的強盛,因此趙秀才在歐洲混得挺不錯的。

聽說自己都已經(jīng)娶了一位歐洲公主爲妻。

現(xiàn)在朱英暫且顧及不到歐洲那麼遠的地方,主要的目標還是中東地區(qū)的帖木兒。

等帖木兒這邊搞定,纔可以說把目光投向歐洲。

自然,這估摸著都是十幾年後的事情了。

目前朱英的打算,是把帖木兒給熬死。

因爲帖木兒的關係,現(xiàn)在的帖木兒帝國哪怕一堆毛病,但也算是巔峰時期。

按照朱英的推算,等熬死了帖木兒後,天竺那邊基本上也推得差不多了,到時候四分五裂的帖木兒帝國下手起來就變得簡單多了。

現(xiàn)在強行派遣大軍去跟帖木兒對戰(zhàn),其實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反而是白白的損耗大明兵力。

不得不說,年輕,還真是個巨大的優(yōu)勢。

活得久,那也是門本事。

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587章:恐怖的利益集團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642章:大明在中東的強勢第五章:京師之行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zhàn)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fā)現(xiàn)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319章:招賢第一人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119章:我大哥怎麼可能還活著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zhàn)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jiān)第五章:京師之行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343章:陸家的態(tài)度(求保底月票)第644章:帝國大戰(zhàn)的序幕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421章:海上貿(mào)易的眺望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681章:親手放出牢籠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三十六章:回憶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390章:驛站民用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278章 :越發(fā)強大的朱英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648章:大明的手越發(fā)長了第330:左右都得死!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三十六章:回憶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五章:京師之行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四十九章:法外狂徒張三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第113章:咱帶你們?nèi)ヒ姶髮O第106章:朱英出手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103章:空白文書(求訂閱求月票)第374章:謀逆大案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豐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fā)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343章:陸家的態(tài)度(求保底月票)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218章:我怎麼有種被拍賣的感覺第670章:少主朱英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527章:推行第399章:大明正統(tǒng),禮儀之邦!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xiāng)造反第178章:只能處死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六十九章:顏面
第174章:咱大孫有大智慧第456章:朱元璋對沐家的信任第351章:安南大王的臣服第574章:太孫殿下這是瘋了嗎?第800章 滿門抄斬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700章:暴跌的房價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第630章:大明包郵帶來的心動第495章:爺孫倆朝堂上的配合第587章:恐怖的利益集團第252章:被大明京師震撼到的帖木兒孫子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642章:大明在中東的強勢第五章:京師之行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zhàn)第五十四章:朱元璋的發(fā)現(xiàn)第228章:咱大孫,瘦了呀!第九十七章: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四章:就地格殺第319章:招賢第一人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119章:我大哥怎麼可能還活著第610章:帖木兒帝國宣戰(zhàn)第457章:京師繁華下的陰影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173章:大孫的錢糧,真的很多(日萬,求月票)第817章 遠征軍的返回第433章:朱元璋的擔憂第641章:敲打海外藩王第684章:售賣國土,欺天之罪第206章: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六十八章:劉和見朱英第403章:並不神秘的欽天監(jiān)第五章:京師之行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第343章:陸家的態(tài)度(求保底月票)第644章:帝國大戰(zhàn)的序幕第460章:強大的沐王府第244章:醒來的朱元璋第421章:海上貿(mào)易的眺望第107章:虞王陵墓(求訂閱求月票)第四十一章:朱元璋的精明第320章:肅清京師,掃黑除惡第681章:親手放出牢籠第五十二章:地下暗河第三十六章:回憶第369章:來自文人的反抗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542章:給帖木兒加點火第390章:驛站民用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278章 :越發(fā)強大的朱英第624章:刺殺大明太孫的可能第648章:大明的手越發(fā)長了第330:左右都得死!第653章:黑胖朱高熾第720章 蒸汽鐵甲船,造,直接造!第三十六章:回憶第657章:成爲大明的附屬第十一章:轟動京師第五章:京師之行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554章:接管占城王宮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四十九章:法外狂徒張三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612章:暴君朱樉在倭國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三十九章:至死方休第113章:咱帶你們?nèi)ヒ姶髮O第106章:朱英出手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103章:空白文書(求訂閱求月票)第374章:謀逆大案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580章:十八億大明寶鈔第822章 縹緲無蹤張三豐第659章:平叛只需要座標第835章 新兵案爆發(fā)第695章:錢莊擠兌,京師風波第343章:陸家的態(tài)度(求保底月票)第321章:被遺忘的犯人第十八章:車船店腳牙第218章:我怎麼有種被拍賣的感覺第670章:少主朱英第666章:羣英商會在安南的細作第527章:推行第399章:大明正統(tǒng),禮儀之邦!第559章:風浪越大,魚越貴第545章:朱元璋垂簾聽政第287章 :朱元璋的同鄉(xiāng)造反第178章:只能處死第607章:咱可就你這麼一個老兄弟了第437章:想買火器的倭國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六十九章:顏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迈县| 陇川县| 亚东县| 安化县| 讷河市| 苍梧县| 黎城县| 衡东县| 葵青区| 乌兰浩特市| 大关县| 青河县| 南投县| 安阳县| 太康县| 潢川县| 渝中区| 周口市| 康保县| 兴安盟| 石楼县| 海南省| 乌兰浩特市| 新巴尔虎左旗| 松桃| 涟源市| 清徐县| 东海县| 桃源县| 永胜县| 收藏| 海盐县| 麟游县| 泾阳县| 桓仁| 长子县| 武威市| 浪卡子县| 盈江县| 云霄县| 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