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六章:回憶

朱元璋靜悄悄的離開了仁智殿。

本來他今天是想過來看看兒子,順便述說一下見到大孫子的心情。

但是聽到孫女和孫子的交談,朱元璋的心情就有些悲傷了。

陪伴在朱元璋旁邊的,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劉和。

司禮監明朝內廷管理宦官與宮內事務的十二監之一,素有第一署之稱。

是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中的首席衙門,亦是整個宦官系統中的權勢地位最高者。

掌宮廷禮儀。凡正旦、冬至等節,命婦朝賀等禮,則掌其班位儀注,及糾察內官人員違犯禮法者。

晚上錦衣衛除了值守巡邏,其他的包括蔣瓛這個貼身侍衛在內,都已經下班了。

畢竟皇宮的夜晚,不可能讓這些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去值守,要是來個監守自盜,那可就是青青草原一片綠了。

司禮監,在現在的大明,某個程度上來說,便是相當著夜晚錦衣衛的職責。

包括對整個皇宮的監察,對後宮情報消息的掌控,都在司禮監的範圍內。

朱元璋漫無目的在皇宮內行走著,劉和小心在身後伺候著。

他能看出,現在的陛下心情憂鬱。

喉嚨滾動,他本想提醒夜深了,陛下該回去歇息了。

但話到了嘴邊,終究是沒能說出來。

劉和的年紀也不小了,對於陛下所經歷的這些喪子之痛,他深有體會。

畢竟他過繼的兒子,在數年前也不幸病逝了。

宦官雖然喪失了生育的能力,還是家族還在,一般混得比較好的官宦,都會選擇從家族裡找個合適的孩子過繼。

便也是血脈至親,宦官們在對待自己的繼子,往往視作親生兒子。

走著,走著,朱元璋走到了一處宮殿附近。

“劉和,咱這是走到了哪裡呀。”

皇宮很大,回過神來的朱元璋不由問道。

劉和擡頭看了看,道:“回稟陛下,這是到了坤寧宮附近了。”

聽到‘坤寧宮’這個詞,朱元璋忍不住一個哆嗦。

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曾經馬皇后的居所。

雖然理論上來說,朱元璋是居住在乾清宮,可基本上三天兩頭的,都睡在坤寧宮裡。

可是自從馬皇后駕崩後,朱元璋就很少過來了。

不過來,是因爲每次過來,朱元璋都有一種極爲心痛的感覺。

這裡承載了他太多美好的回憶。

便是在馬皇后駕崩後,朱元璋再也沒有立新的皇后。

這坤寧宮,也就一直空置著。

朱元璋此刻的有些猶豫,腳步往坤寧宮的方向輕輕的遞了一步。

下一刻卻又收了回來。

他想去看看,又不敢去。

如此來回幾次,半晌,朱元璋微微一聲嘆息,終究是朝著坤寧宮走了進去。

劉和連忙幫忙打開坤寧宮的側門。

哪怕這裡無人居住,但還是有不少宮女太監值守著。

點點的燈光,也能讓人將周圍看清。

“拜見陛下。”裡面的宮女太監,看到聖上駕臨,連忙拜見。

“都出去吧,咱想一個人靜靜。”朱元璋擺擺手,對著周圍的宮女太監吩咐道。

很快,宮女太監們便從另一個側門,魚貫而出。

整個坤寧宮裡,只剩下朱元璋還有劉和。

“劉和,你也退下吧。”朱元璋再次說道。

“陛下,容老奴在身邊伺候著吧。”

劉和遲疑了一下,還是恭敬的說道。

這夜深了,光線不太好,陛下的年歲,如今也不小了,若是有什麼閃失的地方,可就不太好了。

作爲太監,朱元璋便是劉和的唯一依靠。他的忠誠,當然是不容質疑的。

“老了,咱老了喲,人啊,還是得服老才行。”

朱元璋聞言,感嘆著說道,便也沒再讓劉和退下。

走到前方的臺階,劉和連忙上攙扶,朱元璋也避開,便是這般走入了坤寧宮的院子裡。

匆匆十年過去,物是人非。

朱元璋顫顫巍巍的走到一個鞦韆的旁邊,伸手撫摸著。

腦海中,十多年前的景象,猶如昨日一般歷歷在目。

“我不要爺爺陪我玩,我要奶奶陪我坐鞦韆。”

“好好好,奶奶陪你玩。”

“爺爺去哪了呢,怎麼還不回來睡覺呀。”

“你不是嫌爺爺鬍子扎你麼,怎麼還要爺爺陪你一起睡呢。”

“唔...爺爺肚子圓滾滾,可以當枕頭呀。”

“哈,爺爺來了哦。”

“爺爺,爲什麼奶奶說你是皇帝啊,你明明就是爺爺啊。”

“爺爺既是皇帝,也是咱大孫的爺爺呀。”

“嗚嗚嗚,爺爺就是爺爺,不是皇帝,不是,嗚嗚...”

“好好好,爺爺不是皇帝,爺爺就是咱大孫爺爺,啥也不是。”

“嘻嘻...”

曾經的一幕幕,和大妹子,大孫子的生活場景,在朱元璋的腦海中不斷的閃現。

當他再次睜開眼睛的時候,早已經是老淚縱橫。

“大妹子,你看到了嗎,咱們的大孫吶,他沒死呢,沒死,他回來了。”

“大妹子,你不該走的呀,你就這般走了,咱大孫子回宮後,要是看不見你了,他會哭的呢。”

“他要是哭了,誰來哄呢,咱不會,咱不會啊。”

朱元璋哽咽著,用哀求的語氣,不斷的述說著。

他多麼希望時光能夠倒流,和他最愛的大妹子,大孫子,再蕩一次鞦韆。

良久,朱元璋拖著沉重的腳步,朝著坤寧宮裡走了進去。

劉和緊隨其後不敢打擾。

走到寢宮裡,朱元璋看著鋪好的龍牀,怔怔的望了許久。

最後他換換的解開衣裳,脫掉鞋襪,朝著牀上走去。

安靜的躺在牀上,朱元璋閉上眼睛,彷彿聞到了曾經大妹子身上的味道。

還有大孫子身上的奶香味。

兩行清淚從滾落,朱元璋卻不肯睜開眼睛去擦拭。

他怕睜開了眼睛,那熟悉的味道,便就會消失殆盡。

現在的朱元璋,就像是一個無助的孩子般,緊緊的摟住被子,就像是抱住大妹子一般。

大孫的稚嫩的聲音,似乎再次從耳邊響起。

這一刻的朱元璋,完全的沉醉在以往的記憶中。

良久,安靜的侍立在一旁的劉和,聽到了陛下的呼嚕聲。

這才緩緩退下,小心翼翼的關上房門,喚來值守的太監。

“希望今夜,陛下能做個好夢。”

--------

ps:求推薦票,月票,求追讀。

追讀是新書期間的一切,追讀夠,就能快速跳過推薦申請上架。

存稿不算很多,但上架就能肆無忌憚的爆更了。

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都310章: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求月票)第655章:想拉大明艦隊下水第六十六章:朱元璋的奇想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386章:大明國旗第162章:呂氏的高明手段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787章 難道本王將要葬身於此嗎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234章:真相大白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446章:颶風之後的機會第621章:教化倭國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744章 來自於後世的快樂第798章 大明的強大超乎你想象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381章:沙盤軍演第328章:誅滅九族!第388章:先談招安第722章 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愛第三章:朱棣暗子第八十六章:成家立業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692章:爲大明賀!第373章:謠言案第253章:朱元璋對帖木兒的重視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410章:朱元璋的決定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416章:實業興國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413章:名聲大噪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368章:孝陵祭奠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722章 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愛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518章:出海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539章:改名長安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399章:大明正統,禮儀之邦!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370章:冒牌太孫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384章:正陽大道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604章:倭國熱第366章:皇家家宴
第435章:肉爛在鍋裡第391章:朱元璋的原諒都310章: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求月票)第655章:想拉大明艦隊下水第六十六章:朱元璋的奇想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386章:大明國旗第162章:呂氏的高明手段第229章:朱英和他的小皇叔們第643章:四大藩王的謀劃第142章:苦澀的朱棣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第464章: 爲難的狄玉森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787章 難道本王將要葬身於此嗎第249章:大明遠征軍,永鎮安南!第五十一章:給咱生個重孫子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234章:真相大白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446章:颶風之後的機會第621章:教化倭國第661章:四大藩王的私兵第297章 :比大明還要厲害第744章 來自於後世的快樂第798章 大明的強大超乎你想象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529章:朱元璋的告誡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四十四章:父王不要慌第585章:古往今來第一代風水大會開展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723章 介入占城幫派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665章:刺殺大明皇帝,太孫第381章:沙盤軍演第328章:誅滅九族!第388章:先談招安第722章 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愛第三章:朱棣暗子第八十六章:成家立業第十三章:北鎮撫司小旗官第426章 :巡查之初第443章:朱元璋的選擇第316章:我大明未來可期第514章:海商的福音第806章 高麗反叛,倭國要收復九州島第702章:求戰的大明都督們第169章:調五千人讓大孫練練手第618章:你可知道我是誰第331章:被懷疑到的朱允炆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692章:爲大明賀!第373章:謠言案第253章:朱元璋對帖木兒的重視第九十一章:白肚兜(求訂閱,月票)第831章 大孫,登基吧第578章:朱允炆就藩海外第410章:朱元璋的決定第392章:老爺子搞偷襲啊第416章:實業興國第152章:朱元璋的孤獨(年底求月票)第七十二章:皇嫡長孫朱雄英第413章:名聲大噪第196章:大孫下手輕一點第368章:孝陵祭奠第243章:朱英的先見第736章 吃獨食的晉王朱棡第779章 把機會留給年輕人第537章:咱這是老了嗎第722章 朱英的忽悠,朱元璋的溺愛第181章:朱元璋也很無奈第606章:大明擴軍,備戰天下第518章:出海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193章:五萬有點少,不如先上二十萬第129章:大明農業的未來(求訂閱求月票)第454章:大明官員的幸福日子第719章 蒸汽機就這麼造出來了?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649章:發展大明的人口入侵第438章:鎮海衛的應對第727章 公若不棄拜爲義父第539章:改名長安第656章:干預真臘暹羅的戰爭第399章:大明正統,禮儀之邦!第272章:京師大閱兵的準備第370章:冒牌太孫第826章 想探路的那就去吧第474章:工人公會的成立第216章:給大孫上四萬鐵騎第256章:第一次早朝的朱英第481章:是到了給天皇陛下盡忠的時候了第384章:正陽大道第547章:朱英的四項基本國策第704章:洪武三十二年第715章:占城版古惑仔第604章:倭國熱第366章:皇家家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海兴县| 淮安市| 大悟县| 龙山县| 万山特区| 屏南县| 灵台县| 昌宁县| 湟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公安县| 沅江市| 武隆县| 景宁| 许昌县| 铁岭县| 阿鲁科尔沁旗| 内乡县| 德安县| 门头沟区| 宕昌县| 临沧市| 萍乡市| 施秉县| 满城县| 浑源县| 刚察县| 监利县| 上虞市| 靖远县| 安阳县| 锦州市| 德格县| 金沙县| 泸定县| 马关县| 常宁市| 乐亭县| 壤塘县| 汉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