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5章:大孫,你準備好了嗎

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二日。

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一天是屬於朱允炆的。

因爲就是在這一天裡,根基欽天監提供的黃道吉日,朱允炆被正式冊封爲太孫。

這也是在兩月前早朝,諸多藩王都在時,朱元璋親口定下。

“娘,我有些不舒服。”

春和宮中,天還未亮的時候,朱允炆就早早起來,獨自坐在春和宮的後院裡。

旁邊的點點燭火帶來光明,他驅散了宮女,宦官,就這麼一個人靜靜的坐著。

現在的朱允炆,可謂是百感交集,不管怎麼躲避,時間總會前進。

從前,他一直都盼望著這一天。

後來,他一直想要逃避這一天。

昨夜,朱允炆輾轉反側,一夜未眠,無論如何,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這也就意味著,從今天早朝開始,太孫之位,將會徹底的離他遠去。

不甘心,

可那又如何呢,這兩個月,不管是一直作爲他軍師的黃子澄,還是他崇拜的李景隆,亦或是他的孃親。

都在不斷的告訴他,大哥朱雄英的出現,他沒有絲毫反抗的餘地。

所有人知道這件事的人,都在勸他,不要和大哥對抗,因爲那是皇爺爺最寵愛的大孫。

僅僅才兩個月呀。

從父王薨逝,就突然冒出這麼一個大哥來。

就這麼一個身份不明的大哥,所有人開始信任他,認爲他就是已經去世十年的大哥。

簡直是荒謬絕倫。

僅僅是因爲年歲差不多,長得有點像,就可以這麼直接認定嘛。

不過想起大哥的那張臉,還有那股子和父王近似的氣質。

朱允炆低著頭嘀咕道:“好像是真的很像。”

“可是,那又如何,那可是文武百官,是皇爺爺,是諸王,親眼看著下葬的呀。”

“從墳墓裡爬出來,這可能嗎?這可能嗎!”

“那些肱骨大臣知曉了,在皇爺爺的震懾下,連質疑都不敢,涼國公更是直接認定就是大哥,憑什麼呀!”

“可是,爲什麼大哥流落十年,還能有這般氣質,還能有這般智慧。”

“一個八歲的孩子,用了十年的時間,在大明邊疆外,那等苦寒之地,建立一個這麼大的商會。”

“難道,大哥真的是繼承了皇爺爺還有父王所有的優點嗎。”

“大哥,你是上天派來,特意阻攔我的嗎?”

朱允炆就這般自言自語,足足大半個時辰,自問自答。

一直到,身後傳來腳步聲。

只聽聲音,他就知道,那是自己的孃親。

“傻孩子,都已經到了今日,你還是放不下嘛。”呂氏走了過來,輕輕撫摸著朱允炆的額頭,上面還有些淡淡的水漬,那是清晨的露水。

朱允炆聞言,看著天邊漸漸升起的亮光,良久,緩緩說道:“放不下,又能如何呢,娘,現在的我,還有其他的選擇嗎?”

呂氏嘴脣蠕動半晌,最終沒有再說,輕輕一聲嘆息,將朱允炆涌入懷中。

左右順門,五位皇子也是早早起來。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衆兄弟都起得很早呀。”十八皇子朱楩笑著說道。

十六皇子朱旃道:“廢話,也不看看今日是個什麼情況,今天的早朝,估計要很是熱鬧吧。”

“就是咱們的侄子允炆,恐怕心裡頭不是很舒服,之前一直是盼著這一天,真到了今天,想必心中極爲難受吧。”

“說實話,要換成是我,也難受得很,都已經在朝會中定下了太孫位,誰曾想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太孫的位置,莫名其妙的就給截胡了。”

“真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你們看看,長孫殿下進宮後,允炆侄兒可有半分動靜?”

“不過沒動靜也正常,有動靜那才奇怪呢,有父皇在上面看著,這年頭,誰還敢有什麼反對的意見。”

“話說,大夥看到沒,現在長孫殿下在朝堂裡,知道的大臣也不少,可見著有哪個提出什麼異議來。”

“怎麼說長孫殿下也是好多人看著下葬過的,現在突然冒出來,任誰都要懷疑一下子吧。”

“那些個御史言官,平日裡氣節滿滿,在這個節骨眼上,卻是半點不吭聲,個個都精明得跟老狐貍似的。”

“所以呀,衆位弟弟,咱們可不要小看了那些個文臣,聰明著呢。”

大夥聽到這番話,若有所思的情況下,也是贊同點頭。

雖說皇子們年紀都不大,十多歲的樣子,但是既然是生在皇室,那自然從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按照往常的慣例,基本上十五六歲左右,就要離開京師成爲藩王了。

在成長和智慧上,根本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擬的。

教導他們的老師,是整個大明最爲出色的文人。

要知道,哪怕是能夠在歷史上留下簡單一筆的,都是了不得大人物。

聽十六皇子說話的四位皇子中,唯有朱權眉頭微皺,說道:“十六哥,這些話最好不必在別人面前說起,我等兄弟,倒是關係不大。”

“假若是被有心人聽去了,傳到長孫殿下那裡,怕是難以有個好印象。”

“或許父皇都會親自責罰下來。”

對於口不擇言,沒有絲毫顧忌和忌憚的十六哥朱旃,微微遲疑過後,他還是決定勸說一下。

畢竟在幾位年歲差不多的皇子中,朱栴的性格還是很豪爽大氣的,這也使得他在朱權心中的感覺不錯。

或許朱栴認爲自己在五位皇子中,是年歲最長的,對於幾位弟弟,但凡有什麼事情,也是幫著出頭。

就是在說話方面,有些太過於直接了點。

聽到朱權這話,朱栴擺擺手說道:“十七弟放心,這些我還是省得,再說了,這些話我就是在諸位弟弟面前才說,都是自家兄弟,沒什麼好顧忌的。”

朱栴顯然對此沒有在意,朱權見此,也沒繼續了。

或許有些事情,只有自己吃虧過後,才能引起重視。

“好了,諸位弟弟們,多的話咱們也不說了,待會早朝上定是極爲熱鬧,我都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長孫殿下威風呢。”

“走吧。”

朱栴笑著說道。

嘴上是這麼說,心裡頭還是有些犯嘀咕的,在這最後關頭,連忙說兩句長孫殿下的好話彌補一下。

今日的京師,特別的熱鬧。

這份熱鬧,是在整個京師最爲繁榮的地段,秦淮河畔附近街道。

因爲自三日前,諸多高端的場所,不管是酒樓,茶樓,綢緞鋪子,首飾鋪子,亦或是米鋪等等諸多大場子。

早早就開始在整個京師進行宣傳,將會進行一個優惠大酬賓的活動。

優惠大酬賓這個詞,對於現在的大明百姓來說,有些新奇。

不過顧名思義,多少還是能猜出來幾分意思。

而後又有專門的人進行講解,說是在九月十二日這一天,凡是進店購買任何物件,都能享受八折優惠。

這樣的活動,倫古至今,完全是頭一遭。

打個最簡單比喻,原本需要一百貫鈔才能購買的商品,今天去買的話,只需要八十貫鈔。

足足少了兩成。

這等現象,足以讓整個京師的百姓,爲之瘋狂。

誰知道,過了這個村,還能有這個店?

這次的活動,是包含了一切民生在內,柴米油鹽醬醋茶,全部都涵蓋在裡面了。

這也就導致了一個情況,所有的百姓,全部都開始出動了。

所謂萬人空巷,不過如此。

各家商店門口,凌晨就開始有人排隊,因爲商家們早就放出話來,這次的活動,是有限量的。

不僅僅是個人的限量,還有庫存的限量,排得晚得,可就買不到了。

平安茶樓前,張伯站在門口,看著空蕩蕩的茶樓,有些感嘆道:“這還是第一次,咱們茶樓的生意,這般清靜吧。”

旁邊機靈的小廝回道:“大人,若不是茶樓裡離不開人,小的都想去排隊購置一番呢,這等事務,小的長這般大了,還真就從未聽聞過。”

“往日店家們不擡價就算好的了,這等八成折扣,太過於驚駭了。”

小廝說著話,目光卻止不住向街道上望去。

可以見到,凡是店上掛著紅布的,都是此次有折扣的店家。

而這些店家的門前,那真就是排起了長龍,一眼望過去,都望不到頭。

街道上,五城兵馬司的巡捕們,也是全員出動,似乎早有得到了授意,在各個路口都有巡捕守著。

掛紅布的店家旁邊,也有巡捕盯著,凡是有想要插隊的刁民,上去就是兩棍子打出隊伍,半點情面不留。

就算是某些大戶人家,甚至是勳貴家的管事,買辦,也是不給面子。

五城兵馬司的巡捕們,可是精明著呢,真正的大戶人家,哪會在乎這點蠅頭小利。

而面對這麼公平的排隊,在京師生活著的老百姓,還真有些不習慣。

隊伍之中,難得的看見士農工商,盡皆站在了一起。

平日這些文人老爺,哪裡可能排在小老百姓的後面,這不扯淡嘛。

不過對於那些沒有掛紅布的店家。

這可就是一種折磨了。

例如相鄰的兩家酒鋪,平日裡打酒的生意,大致也不相上下,但是今日。

掛著紅布的店家,還沒開門呢,排隊的隨便數下都是幾百上千人。

而沒掛紅布的,哪怕已經開門了,也一個人都無。

這種區別,誰受得了啊。

可一想到八成折扣,誰捨得呢,這不虧自己的錢嘛。

受不得也只得是受著了。

這些掛紅布的店家,在此前也說明過,將會定於辰末巳初時間點,也就是九點的時候,統一開門營業。

所以哪怕現在天色已經微微亮,還得等待一個時辰方可。

即使這般,排隊人,也沒一個抱怨的。

你若是不爽,只管走便是,後面多得是人想要買。

奉天門外,文武百官已經在此等候了。

“今日這京師盛況,當真是百聞難得一見呀,八成折扣,老夫都想要去排上一手了。”

“大人說笑了,難不成大人家裡就沒人過去早早排隊嘛。”

“哈哈,家裡夫人,管家,僕從,除了留一兩人守家,基本上都去了,這等好事,哪還能錯過,也別說我了,你家難不成沒去?”

“嘿嘿,自當要去,必須得去,這等好事,不可錯過,我家那婆娘,一直嚷嚷著想要個金鐲子,這次京師的金玉樓,竟是也有八成折扣。”

“你可別說,從前日開始,家裡那婆娘就天天在念叨著,都快把握耳朵念出繭來了,書都看不下,好歹是熬到了今日呀。”

“諸位大人,今日下官從家裡到這來,差點就錯過了時辰。這街道上,委實是太過於擁堵了些。”

“到京師這般多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幫景象,原來咱京師城裡,竟是有這般多人,出門的時候,可是把我都嚇到了。”

即便有著紀律,文官們還是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基本是在奉天門外,禁衛們也看得不算太嚴實。

顯然很多官員天未亮出門的時候,都被京師街道上的人羣,給影響到了。

只不過官員們上朝是大事,街道上值守的五城兵馬司巡捕,會爲其開通專門的道路上。

不然到了點,怕是有過半的官員都趕不來。

文官這邊如此,武官那邊基本上也差不多。

八成折扣的商品輸出,牽扯了整個京師。

唯有一些頂層的勳貴大臣,纔不會被影響到。

藍玉等武將勳貴,聚集在一起。

比起文臣的隊伍來,要隨意得許多,以藍玉爲中心,聚集在一起聊天。

城牆上的禁衛們對此,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畢竟,下首那些最不守規矩的,都是自家上官的上官,真要按律行事,怕是事後就難受了。

“涼國公,今日長孫殿下,應當會正式參與朝會了吧。我等期盼今日,已有多時了。”

藍玉哈哈一笑,道:“莫急,待會就明白了,現在無須多言,無須多言。”

衆多淮西勳貴,均是心領神會,笑容滿面。

此刻,乾清宮前,朱元璋拉著朱英的手,問道:“大孫,你準備好了嗎。”

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413章:名聲大噪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616章:吳哥王朝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349章:正旦將至第777章 太孫逼我反?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277章:特色實業興國第三十六章:回憶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104章:朱高熾的發現第158章:藍玉闖錦衣衛衙門(新年快樂)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648章:大明的手越發長了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九十五章:西平候病逝(求訂閱求月票)第601章:要被奪權的朱高熾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172章:考校大孫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350章:安南初始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749章 邊關要道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366章:皇家家宴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六十三章:海禁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308章:大侄子準備下手了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523章:給朱允炆要藩地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363章:除夕夜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第384章:正陽大道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567章:活捉朱棣!第398章:國泰民安第693章:海外藩王的殖民侵襲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114章:長兄如父第九十四章:大哥回來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527章:推行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
第646章:在歐洲的東方貴族第540章:定都長安(新年快樂)第639章:李景隆的憂愁第413章:名聲大噪第385章:官道行走之權第306章 :斷我漢人之脊樑乎!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616章:吳哥王朝第543章:恐怖的威望第349章:正旦將至第777章 太孫逼我反?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599章:倭國變成了香餑餑第277章:特色實業興國第三十六章:回憶第608章:湯和之死,一醉方休第104章:朱高熾的發現第158章:藍玉闖錦衣衛衙門(新年快樂)第830章 彈劾藍玉謀反第819章 美洲大陸的發現第147章:取締八股文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五十七章:咱的玉佩呢第742章 準備召開全國第一屆將領大會第101章:這皇位,我朱英怎麼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訂閱)第499章:朱英畫下的大餅第821章 熬死帖木兒第九十二章:關於朱英的安排(求訂閱,月票)第131章:大哥饒命啊!!!第248章:我許你第一任安南王第七十六章:沿海倭寇第648章:大明的手越發長了第741章 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588章:管他多少都是殺第500章:忌憚的邊關將領第189章:百姓吃食之事,拜託了第450章:最擅長薅羊毛的朱元璋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614章:京師的萬人血書第636章:朱英的兒子們第238章:東家,謝謝你!第九十五章:西平候病逝(求訂閱求月票)第601章:要被奪權的朱高熾第698章:來自朱英的反擊第672章:太孫手裡的刀第170章:對高麗往後的安排第172章:考校大孫第557章:刺殺幕後的陰謀第463章:姐姐對弟弟的血脈壓制第568章:暴躁的朱元璋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350章:安南初始第713章:出征吐蕃,針對帖木兒的對策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749章 邊關要道第393章:被打臉的朱元璋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第345章:願爲大明,征討不臣第366章:皇家家宴第157章:藍玉回京(新年快樂,求月票。)第201章:足以和始皇長城相比第六十三章:海禁第153章:皇宮就是你的家(年底求月票)第308章:大侄子準備下手了第812章 見面就跑的李成桂第590章:穩進平推安南第483章:洪武二十六年,九月十八!!!第294章 :冊封前夜,太孫妃人選(求月票求第523章:給朱允炆要藩地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363章:除夕夜第586章:一碰即碎的安南第十二章:霸氣朱元璋第579章:開始割韭菜的朱英第117章:爺孫倆第一次分歧第815章 莫斯科大公國第384章:正陽大道第565章:北元的反擊第820章 都想去東勝神州第799章 進軍真臘第567章:活捉朱棣!第398章:國泰民安第693章:海外藩王的殖民侵襲第313章:皇子守國門,藩王死社稷(求月票)第114章:長兄如父第九十四章:大哥回來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82章:莫要白白送了性命第788章 大明第一守將.第605章:成爲傀儡的安南王室第268章:對藍玉的安排第五十三章:敢爲東家效死第733章 拿我佩劍今日斬了這逆子第305章 :文人的嘴,騙人的鬼第527章:推行第808章 倭國給高麗送糧食第486章:朱棣和朱棡的聯合第150章:爺爺,對不起(年底求月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郓城县| 水富县| 九龙县| 丹巴县| 太康县| 桐城市| 商都县| 石阡县| 卢湾区| 临高县| 黑河市| 砚山县| 东辽县| 揭东县| 长沙市| 新河县| 鄢陵县| 祁门县| 太和县| 文水县| 巴中市| 平阳县| 泗洪县| 拉萨市| 宜兰县| 和田县| 广昌县| 榆中县| 马边| 万源市| 汝城县| 扶余县| 托里县| 徐闻县| 开远市| 彰武县| 平乡县| 长葛市| 木兰县| 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