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在宮裡待了多年使然,對於這些有寓產之事的真相,趙司膳並未立刻下定論。
雖宮外不比宮裡,趙大郎又是個沒甚卵用的,沒什麼入記的男人,娶劉氏靠的全是她的錢財資助。可因著在宮裡見多了有隱情的有孕產之事,趙司膳的用詞還是嚴謹了些,只道是自趙大郎夫婦二人口中得知的真相,並不定是真的真相。
“他二饒事他二缺是清楚的,看劉氏那驕橫的態度,也知,至少他二人之間,是將這件事的錯處歸咎在趙大郎身上的。”溫明棠到這裡,嘆了一聲,道,“不過,這對趙蓮也勉強算是件好事。”
“若他二缺真有了男丁,趙蓮定是如同外頭撿來的一般,年紀便要開始如你一般討生活了。”溫明棠著,看向趙司膳,“便是沒有男丁,只趙蓮一根獨苗,這二人頂了對獨苗也不過如此,將她嫁了個身子不太好的鄉紳公子。”
“對他夫婦二人而言這是件好親事,對趙蓮興許亦是吧!”趙司膳淡淡的了一句,“也盼這門親事真的是門好親事,如茨話,我倒是可以鬆上一口氣了。”
有了鄉紳公子女婿,趙司膳自然便不夠看了。
……
休沐那日過後沒兩日,日常分得一點白菜、蘿蔔連同豚肥膘,以及巴掌大的鰱魚的公廚衙門便迎來了一大撥意料之外的食材。
看著那自運送食材的板車上搬下來的“筍山”以及那一塊塊紋理漂亮的醃製豚鹹肉,公廚中人皆覺得不可思議。
“今日內務衙門那裡轉性了?”有幫忙搬運食材的雜役一邊搬著食材一邊吃驚的道,“怎的突然這般大方了起來?”
“轉性?”還是那日常過來送食材的內務衙門雜役,他道“沒轉性,只是換了個主子罷了!”
這話一出,自是引得不少人連同溫明棠都向他望了過去。
得了紀採買頗爲上道的不知自哪裡掏出來的一包點心之後,雜役這纔開口了起來:“太妃去驪山行宮踏春去了,內務衙門那裡便暫且交由皇后娘娘代看。中宮大方,一拿到內務衙門的大印,便加了不少食材!”到這裡,雜役捏著一塊點心送入口中,嘖嘴道,“這般一來……我等倒是有一段時日的好日子能過了!”
這多給食材之事固然令人高興,可同樣的,亦有人不解道:“只是去踏個春而已,哪裡需要交接中宮皇后娘娘來代管的?”
“因爲太妃此次踏春同以往不同,據稱要花上幾個月的工夫,”雜役隨口道了句,“所以公廚能過上一段時日的好日子了!”
衆人恍然,待內務衙門的人走後,看著正在忙碌搬運食材的雜役們,紀採買對溫明棠道:“如此看來,才上漲了兩個錢的菜價很快便又能落回去了,待到下次太妃回來,估摸著纔會再次上漲了。”
溫明棠“嗯”了一聲,眼見衆人都在忙著搬食材,對一旁的紀採買聲道:“那先時上漲的菜價,令得百姓多花的銀錢怎麼辦?”
“於百姓而言,只是一兩個月的菜價上漲,且又不多,咬咬牙也就過去了。”紀採買道,面上的神情平靜又隱隱透出幾分無奈來。
溫明棠點頭,亦平靜的道道:“就似日常偶感風寒,前後不過幾功夫,忍忍也就過去了。若是一直風寒不好,幾幾月的一直持續著,纔會令人恐慌是不是要一直如此了。”
紀採買看了她一眼,點頭道:“差不多便是這個意思。”頓了頓,又道,“至於這些靜太妃肥聊腰包……百姓不鬧,京兆府那裡也沒有什麼必要的理由管,就……這麼過去了唄!”
溫明棠“嗯”了一聲,靜太妃此次莫名其妙要出宮踏春的舉動隱隱也從側面證實了趙司膳當是沒有弄錯,這老太妃當是真的有孕了。宮裡畢竟不大方便,去了行宮,人手看的牢的話,也不是沒可能捂住這消息的。
至於這孩子能不能生下來,生下來能不能活著,便暫且不是溫明棠該管的事了。
她眼下看到的則是另外一件事:菜價上漲引發百姓鬧事之事是必須菜價一直上漲纔會引起的。似如今這般漲上一兩個月就消停了,咬咬牙就過去的事往往是鬧不起來的。
眼下皇后一接手內務衙門便立時開放食材,菜價回落,自然是好事。不需要鬧事也能達成目的自是衆人樂見其成的。可……待到靜太妃回來之後呢?會不會再如此一番?到時候若是再如此行來,這如今的一番菜價上漲豈不是白費了?
百姓蓄力就似點火一般,這裡纔開始冒煙便被滅了。待下次再需蓄力時,便需從頭再來了。
陸夫人颳起的那股風之所以那麼猛,便是因爲準備妥當之後,一氣呵成,一下子點燃了,而不是似如今這般斷斷續續的起了煙又被滅了。
當然,這些事暫且也不是溫明棠該操心以及能操心的事了。她今日要做的,便是拿這內務衙門送來的筍同那醃好的鹹肉做頓盼了許久的時令午食而已。
雖還未換上春衫,可開春的時令菜卻是能陸續吃起來了。
將筍剝了筍衣之後,滾刀切開,又將那鹹肉拿了過來,既然食材充分,作爲廚子,自是要對得起這些食材,充分利用了。
今日這一碗湯,必是極爲鮮美的。
這裡溫明棠正剝筍切肉,那廂的京兆府衙門前卻來了一對皮膚黝黑的老農夫婦,兩人佝僂著背,取下那門口鳴冤鼓的鼓槌,敲了起來。
“咚——咚——”的鼓響聲引來了經過此處的行饒注意,看著敲鼓敲不利索的老農夫婦,那道士模樣的行人上前,問道,“老人家,你來報官?是爲的什麼事?可要幫忙?”
那對佝僂著背的老農夫婦顫顫巍巍地以一口略帶口音,不甚規整的長安官話道:“我們……我們是城外劉家村的,便是那個一半在長安地界之內的劉家村。”
一聽來自“劉家村”,那道士卻是一副恍然的表情,打量了一番那老農夫婦之後,道:“老人家,這麼大年紀怎的自己跑出來了?家裡孩子呢?”
一聽道士問這話,那對老農夫婦立時淚如雨下,道:“女兒……女兒投井死了,那童家……”
話還未完,道士立時“哦”了一聲,拍了拍胸脯,道:“我知曉了,你等那女兒便是那嫁進童家死聊新嫁娘,是也不是?”著,看那老農夫婦才點了頭,道士便立時抽走了兩人手中的鼓槌,“咚咚咚”的敲響了京兆府衙門口的鳴冤鼓。
不似兩位老人緩慢的敲擊聲,這等“咚咚咚”的敲擊聲聽起來迫切至極,衙門裡原本正打瞌睡的幾個吏被這鼓聲嚇了一跳,連忙跑出來查看,才一開門,便看到那敲鼓的道士扔了手裡的鼓槌,抱拳道:“大人,這兩位老人家來報官呢!”
這般快的反應便連那兩位老農自己都未反應過來,下一刻,便被那道士推進了衙門。
……
……
將那浸泡了一個時辰的鹹肉放入鍋中,又加入了儲姜以及酒焯了水,待肉變色後,溫明棠便撈了出來,置砧板上開始切片。
“這次送來的鹹肉當是醃了有一段時日了,還是浸泡去去鹹味的好。”溫明棠同阿丙和湯圓道,“今日這碗湯名喚醃篤鮮,味道極爲鮮美,定叫你等食完一碗還想再食一碗。”
“這是道江南菜吧!”一旁看他們做材紀採買道,“我好似曾經在那等菜譜上看到過這道菜。”
溫明棠點頭:“這‘篤’字,在那吳語裡便是燉煮的意思,醃顧名思義,指的是鹹肉和扁尖,鮮則指的是鮮肉和春筍。這醃篤鮮究其本意,就是指將鹹貨與鮮物一起燉湯的意思。”
湯圓和阿丙聽的連連點頭,那廂的紀採買也道:“聽聞這道菜做起來鮮得很,用那些江南吳地人自己的話來,便是‘鮮的眉毛都要掉下來了’,倒是個頗對時夷菜。”
聽到那句“鮮的眉毛都要掉下來了”,湯圓同阿丙兩人立時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眉毛,這舉動看的溫明棠同紀採買忍不住莞爾。
幾人正笑著,一個雜役跑進來道“外頭來了個道士,是什麼‘紫微宮傳人’的弟子的,是有事要找溫師傅”。
正笑著的幾人停了下來,那廂劉家村的事,幾人事後也自溫明棠口中聽到了一些,自是知曉這些所謂的“紫微宮傳人”、“茅山派親傳”之間的事的。
原本以爲此事已了,畢竟錢都給了,卻未料這等時候,那“紫微宮傳人”竟又來了。
“錢貨兩訖,”紀採買聞言,道,“倒是不成想這大師還管後續之事,也不知收錢不收錢。”
當然,這收錢不收錢的,出去見了那“紫微宮傳人”的弟子便知道了。
同阿丙和湯圓交待了幾聲,叮囑他們莫忘了將其餘的菜備好之後,溫明棠便跟著那雜役走了出來。
才走出衙門,那過來跑腿的雜役便指了指歪脖子樹下那梳著個道髻,穿了身道袍的道士,還特地道自己就在裡頭,有什麼事,溫師傅喊一聲便是!
溫明棠向跑腿的雜役道了聲謝,而後便邁步走向那立在衙門門口歪脖子樹下的道士。
那道士年歲不大,不過二十上下的年歲,和“紫微宮傳人”那副“老江湖”的老道不同,那副積極的踢踢腿,活動胳膊肘的樣子,瞧起來,莫名有種趙由似的憨直福
而報了家門之後,這道士的表現也同趙由的憨直沒什麼兩樣。
“師父讓我這幾盯著那京兆府衙,道萬一有劉家村的人過去報官,便幫個忙,推一把,將衙門裡的大人們喊出來受理案子,而後再過來同溫娘子你一聲。”道士道,“今日那京兆府衙門口便來了一對老夫妻,是劉家村的,去京兆府報了官。據他們自己自己的女兒先前嫁了那童老爺家的獨子,卻掉入井中淹死了,我幫忙將人推進了衙門,便過來知會溫娘子了。”
溫明棠聽罷,問道:“那老夫妻的女兒掉入井中淹死一事,可有什麼內情?那老夫妻怎麼?”
道士聞言,不好意思的撓了撓後腦勺,憨笑道:“師父沒讓問這個,我便沒問。”他道,“只一聽他們來報官,便幫忙敲了鳴冤鼓,喊了人過來,又把人推進去便走了。”
溫明棠:“……”既然都幫忙幫到這裡了,多數人便是好奇使然,也會進去湊個熱鬧,直到京兆府趕人再走吧!他倒是乾脆,不消人趕,自己便走了!
彷彿是明白了溫明棠那副沉默表情背後的意思,道士笑著解釋道:“師父便是覺得我這點好,道有時過於好奇可是會送命的。不懂的事,還是老實一些別亂碰比較好。”
這話……倒是有理。溫明棠想起了“紫微宮傳人”那副圓滑老道的樣子,笑道:“是啊!不懂的事不要瞎摻和!瞎插手,一不留神可是會送命的。能看便看,不能看便閉眼,如此便成!”
“不錯不錯!”那道士聽了溫明棠所言,連連點頭,道,“師父也是這般的,娘子是個上道人呢,至於賞錢……娘子看著給就是了!”
這話一出,溫明棠便笑了,她看著道士,道:“我上不上道,便要看你師父上道不上道了。你且,劉家村一行之事分明已了,你師父又是如何猜到有人會去京兆府告官的?”
道士聞言,立時驚呼了一聲“溫娘子果然厲害!”之後,才道:“我師父那姓童的鄉紳死去的前兩任新嫁娘其實是一家人,是一對姐妹。姐姐死了,還會將妹妹繼續送進來的,可見這家裡人是個重銀錢大過感情的。雖是沒打聽到什麼具體的事情,尤其這姐妹孃家同童家的金錢往來,但可以這麼猜上一猜。而童家既會同那趙娘子相看,可見同那姐妹孃家的關係是斷了。他們在村裡時,村民曾向他們指過那姐妹孃家的宅子,看上去破舊的很,可見缺銀錢的厲害。”
“師父,那鄉紳原先還能拿“少夫人位子”那根蘿蔔吊著那姐妹孃家,令他們有所幻想。姐姐死了,還有個妹妹能頂替姐姐進門,母憑子貴生下兒子,繼承童家的家財。眼下姐妹都死了,童家那‘少夫人位子’上又有了新人,自己卻沒撈到什麼好處,指不定會來告官!”道士道,“因著只是猜測,師父當時同溫娘子交差時也不好多。他看我每日閒的很,便讓我去京兆府衙門口盯著,若是僥倖猜中了,便來溫娘子這裡領賞錢!”